對市旅游局來說,今年5月有一個令他們難以釋懷的日子#65377;那一天,市領導的追問深深地烙在了他們心上,成為揮之不去的痛#65377;
心痛,源于一份待擬通知的延誤#65377;
5月份,為了辦好第十一屆“中國重慶三峽國際旅游節”和第十屆“中國重慶都市旅游節”,市委#65380;市政府決定,從今年開始,兩節的承辦單位由有關區縣申報,不再由市政府和市旅游局“包辦”#65377;市領導指示,市旅游局應盡快擬出相關內容的通知,以便下發到各區縣單位#65377;
因為時間看起來還比較充裕,也許大家手頭上都有更為緊迫的任務,因為市領導沒有特別批示落實時間……市旅游局負責該項工作的處室將這份待擬的通知一延再延——直到多天后市領導當面追問,這份通知仍未成文#65377;
忘不了市領導期盼的目光,忘不了那一句雖然簡短卻力如千鈞的責問:“市旅游局一向能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能落實’,怎么就是效率總提不高呢?”
效率!這個詞令市旅游局全體工作人員陷入深深的反思#65377;
蛻變的過程是痛苦的,但破繭成蝶的美麗卻令人期待#65377;
市旅游局局長王愛祖在第一時間里提出了一個新名詞——“1357”效率,即機關工作人員接到工作后,1天內啟動,3天內辦復,5天內辦結,7天內沒有辦完要接受督處#65377;
“1357”,如同一場席卷全局的“效率風暴”,在市旅游局各處室間掀起了陣陣漣漪#65377;
“來得太陡了,啷個適應得了嘛?”“莫說是7天,恐怕有些事1個月都辦不好,職責不分,扯皮不斷,啷個快得起來喲?”“哎呀,提提勁而已,過不了好久就算了……”
就在“效率風暴”刮起不久,王愛祖又掀起了另一股“內改風暴”#65377;為解決政出多門#65380;相互扯皮的問題,旅游局大刀闊斧將原來的“旅飯管理處”和“綜合管理處”合并為“質量規范管理處”,將“規劃發展處”和“計劃統計處”合并為“經濟發展處”,實現一個聲音說話#65380;一個腦袋指揮#65377;
就這么一改,旅游局在短時間內實現了“變臉”#65377;“被動等事的少了,主動辦事的多了!”市旅游局政策法規處處長陳敏感慨地說#65377;
“1357”僅僅施行一個月后,王愛祖再次“提速”,將“1357”改為“135”:當天的事情當天辦完,當天實在辦不了的,3天內必須辦結,5天內沒有辦完的就要督處#65377;
當“135”成為市旅游局各處室工作人員互相提醒#65380;監督的“口頭禪”時,一場關于效率的巨變已經迅速顯出成效——
9月1日,中央文明辦#65380;國家旅游局召開了一次關于提高全國公民旅游文明素質的電視電話會議#65377;會后,市文明辦要求市旅游局根據會議精神,擬訂一份關于全市旅游行業開展提高旅游文明素質活動的實施方案#65377;盡管整個活動涉及面廣#65380;難度大,但質管處仍按“135”要求,在3天后擬訂出了實施方案#65377;質管處副處長馬斌興奮地說:“按慣例,我們要等到相關的國家正式文件下達后,才能開始擬訂實施方案#65377;如今,國家的正式文件剛下來,我們的實施方案已提前20多天完成了#65377;”
9月19日,市政府召開打造“溫泉之都”的工作會議#65377;會后,要將領導的講話稿從音像版整理成文#65377;按照以往的習慣,這項工作最快也要三四天#65377;旅游經濟發展處接到任務后,當晚安排兩名工作人員加班加點,對錄音進行分段處理,20日早晨就完成了會議的錄音文字整理#65377;
無獨有偶,就在那一天,泰國發生軍事政變#65377;得知這一事件后,國際市場事務處立即著手搜集相關情況#65377;21日接到汪洋書記#65380;王鴻舉市長的指示后,市旅游局領導立即召集重慶市出境游組團社,在當天下午5點召開緊急會議,提出各項措施以確保游客的安全和聯絡事宜#65377;相比之下,國家旅游局針對該事件應對措施的部署電報,比市旅游局的行動足足晚了20多個小時#65377;“135”效率,再次得到了完美體現#65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