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級機關正在開展的“執政為民、服務發展”學習整改活動,是一件直接影響重慶改革發展的大事,是一場意義深遠、觸及靈魂的“觀念革命”。
直轄以來,我市多次進行發展環境整治,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一些市級部門衙門作風仍然嚴重:對服務對象“吃、拿、卡、要”;對群眾吆來喝去;辦事打不破條條框框,好心辦壞事,認真辦傻事……
這些問題,雖說跟體制機制、工作作風、行為習慣等因素有關,但其根源還是思想觀念、執政理念的問題,它暴露出一些同志思想觀念沒有得到根本改變,沒有從根子上革自己的命!
觀念決定行動!觀念影響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沿海地區率先解放思想,以敢為人先的精神闖出了一條發展創新之路。晉江讓個體戶掛靠集體企業,戴上“紅帽”生產;義烏的公社大膽給農民出具證明,支持他們去做“雞毛換糖”的買賣;溫州允許“膽大包天、膽大包地、膽大包海、膽大包江”的創業者吃下“第一只螃蟹”;昆山在1980年代,就悄悄建起全國第一個開發區;廣東人更是喊出了這樣的口號:“解放思想,黃金萬兩;觀念更新,萬兩黃金!”這些生動的事實,深刻地說明了只有轉變觀念,才有出路,只有解放思想,才可能創造出巨大的價值。
直轄以來,縱向比,我們進步確實很大,成績有目共睹、舉世公認;但是,橫向比,我們的差距還很大,而最大的差距就是思想觀念的落后。當前,全國各省區市的發展如萬馬奔騰、奮勇爭先,在這種格局下,重慶的發展則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甚至慢進也是退。
形勢逼人,時不我待,我們要大踏步前進,要進一步加快發展,就必須進行一場“觀念革命”!
因為不進行“觀念革命”,我們就不能正視存在的問題和差距,就會盲目樂觀,錯失發展的機遇!
因為不進行“觀念革命”,我們就容易淡漠公仆意識和服務意識,導致角色錯位,顛倒“主”“仆”關系!
因為不進行“觀念革命”,我們就聽不進不同意見,就難以轉變作風,難以切實改善重慶的發展環境!
革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而要革自己的命則難上加難。
要革自己的命,就要捫心自問“我是誰”。從內心深處搞清楚一個問題——我是“官老爺”還是“勤務員”?是“主子”還是“公仆”?要認識到自己是花著納稅人錢的“勤務員”,就應該當好“公仆”,為民服務。在機關公務人員中,必須把為廣大群眾服務、為納稅人服務作為一種價值觀念來強化,作為一種行為準則來遵循,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優秀的“服務員”。
要革自己的命,就要揭短亮丑觸靈魂。要對照汪洋同志在全市學習整改動員大會上提出的“強化五種觀念、解決五大問題”的要求,對影響、阻礙重慶發展的陳舊落后觀念進行一次大清理、大亮短,揭“傷疤”,通過那些活生生的反面事例,去觸及靈魂,引起心靈的共鳴。
要革自己的命,就要痛改前非換新顏。要拆除那些看不清摸得著的“玻璃墻”,摘下看服務對象辦事的“有色眼鏡”,克服懶漢作風,不當照搬照抄的“二傳手”,把執行政策的原則性與實際操作的靈活性結合起來,切實痛改前非,使自己脫胎換骨。
要革自己的命,就要打開眼界樹立新觀念。要跳出重慶看重慶,把重慶發展放在西部大開發、放在全國、放在國際化的大環境大背景下來思考、定位和布局,切實擴寬視野,讓上海的創新精神、昆山的自立精神、蘇州的實干精神、義烏的誠信精神、溫州的創業精神、晉江的有為精神、佛山的開拓精神充實我們的思維理念,真正樹立新興直轄市大開放大發展的觀念。
要革自己的命,就要尊重群眾服好務。凡是群眾不喜歡、不擁護、不方便、不舒服的地方都要堅決克服,真正把“權力就是責任,工作就是服務,公務員就是服務員”落實到工作中、行動上,使“群眾人人想創業、企業個個想創新、機關部門認真搞服務”成為主流,使重慶盡快成為各種發展要素爭相聚集的熱土。
只要我們都能勇于站到“鏡子”前,查找自己“臉”上的“灰塵”和“身”上的“污漬”,真正革舊思想觀念的命,就能打造出與直轄市地位相適應的高效廉潔的服務型政府,就能為“打好‘直轄牌’,實現科學發展”營造出一個良好的環境和氛圍來。
(作者單位:中共重慶市委研究室黨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