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張書記伯伯您好!
我叫任靜,是秀山一中高2008級18班的學生#65377;
張伯伯,給您來信,占用您寶貴的時間,實在過意不去,但我無可奈何,只有找您才有希望,因為,我們家出現了莫大的困難——我的母親,由于積勞成疾,不幸患上了尿毒癥,急需動手術治療……我母親李國珍今年才42歲呀!她上有我70歲的奶奶#65380;外婆要贍養,下有我和弟弟兩個未成年孩子……救救我母親,救救我們全家吧!……”
今年7月6日,當剛下鄉回來的秀山縣委書記張澤洲看到這封信時,已是晚上8點多鐘了#65377;
張澤洲的眼眶濕潤了,他隨即根據任靜留下的電話號碼打過去,任靜“哇”地哭了,她真沒想到,“書記伯伯”會親自和她通電話#65377;
“本來我們家不貧困的,爸爸媽媽平時搟點面條做點小生意,一年也有兩三萬塊錢收入#65377;哪知,病來如山倒啊,才兩個月時間,家里的積蓄花光了,親朋好友借遍了,醫院又下停藥通知了……”談起母親的病,任靜哽咽著#65377;
今年春節過后,任靜的母親李國珍病了,吃什么吐什么,渾身腫脹,醫生多次建議到大醫院作全面檢查,她都沒去#65377;直到端午節前夕,家里人實在看不下去了,才強行把她帶到主城區一家大醫院#65377;檢查的結果是尿毒癥,惟一的出路是換腎,手術費用要花上10萬元!對任家來說,這無疑是一個晴天霹靂#65377;李國珍堅持要放棄治療,把不多的積蓄留給兒女讀大學#65377;在家人的堅持下,才勉強在醫院住了下來#65377;按常規,尿毒癥病人每周需血液透析三次,為節約開支,李國珍每周只透析兩次,每餐夫妻倆共吃4元錢的盒飯……
“找錢!救母親!”任靜腦子里不停旋轉的就這幾個詞#65377;可一個中學生,到哪找錢呢?她想給新聞媒體寫信,她想到大街上張貼告示向社會求助,她想輟學打工救母……在徘徊了整整3天后,她給縣委書記寫了信#65377;
擱下電話,張澤洲拿出剛收到的800元稿費,又從包里取出200元,叫工作人員立即送到任靜家#65377;隨后,他提筆在信封上批示:“任靜同學家庭的遭遇令人同情,對慈母的孝敬之心讓人感動,請求救助的要求應當得到支持#65377;請建發同志(縣民政局長)到醫院銜接落實李國珍救治事宜,希望得到院方的幫助;請龔萍同志(婦聯主席)以婦聯名義向縣級機關發出倡議,開展捐助活動;請民政局#65380;勞動保障局#65380;團縣委#65380;教委#65380;工商聯#65380;中和鎮黨委政府積極協助籌措救助李國珍的醫藥費;請教委落實免除任靜姐弟下學期書學費;團縣委將任靜作為我的救助學生安排#65377;病魔無情,人間有愛,此項善事,希望廣大干部職工積極參與,挽救一條生命,拯救一個家庭,關愛一代新人#65377;”
怕批示落實耽誤時間,晚上9點,放心不下的他又通知民政局#65380;勞動保障局#65380;團縣委#65380;婦聯#65380;教委#65380;工商聯#65380;中和鎮黨委等單位的“一把手”,到書記辦公室落實具體救助措施#65377;當張澤洲哽咽著讀完任靜的信時,現場的人們被深深地感動了……
第二天一早,中和鎮黨委政府將2000元急救費送到任靜手中;民政局落實大病醫療費2000元;婦聯倡議,在全縣黨政機關募捐;工商聯在全縣企業人士中募捐;教委落實了任靜姐弟上學的費用;民政局#65380;工商聯#65380;衛生局領導利用出差機會,代表縣委政府到醫院看望慰問李國珍,并與院方銜接落實救治#65380;減免醫療費用等問題……短短一周,62個單位和企業的干部職工獻出愛心捐款54875元;醫院承諾派出最好的醫生給李國珍治病,并同意減免部分費用#65377;
在張澤洲的幫助和鼓勵下,任靜勇敢地撐起了一個家:她和70歲的奶奶起早貪黑地加工面條#65377;7月16日,筆者在任家看到,一桿桿面條整整齊齊地晾在門前,任靜正在用石磨給鄰里鄉親們加工包谷粑,按3角錢1斤收取加工費#65377;旁邊的小茶幾上,擺放著書本和筆#65377;她說她得趁假期多找點生活費,開學后才能全心投入學習#65377;得知全縣上下都在關注自家的困境時,任靜由衷地感謝黨和政府#65377;
8月24日,縣慈善機構把30000元愛心款匯往醫院,作為李國珍的手術費用#65377;25日,醫院終于尋找到了適合李國珍的腎源,并非常成功地為她實施了換腎手術#65377;9月5日一大早,張澤洲率教委#65380;民政#65380;婦聯#65380;中和鎮等單位的負責人來到任家,上門解決困難,并親自把余下的用作李國珍術后治療的20000多元愛心款交到了任靜的手上#65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