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史記》載,魏文侯曾問扁鵲:“你們三兄弟中誰最善于當醫生?”扁鵲回答說:“長兄醫術最好,中兄次之,自己最差。”文侯說:“可以說出來聽一聽嗎?”扁鵲說:“長兄治病,是治于病情未發作之前,中兄治病,是治于病情初起之時,而我是治于病情嚴重之時。”
扁鵲三兄弟行醫的故事,給我們反腐倡廉以重要啟示。
事中防范好于事后防范,事前防范好于事中防范。小節不拘,蟻穴不堵,往往是大禍的前兆。“河北第一秘”李真第一次收中華煙和刮胡刀時,膽戰心驚了數天,到了后來,收下50萬元人民幣卻面不改色。由此看來,待腐敗的苗頭尚在萌芽之時,便毫不留情斬草除根,效果最佳。
事前和事中防范在于制度建立,更在于制度執行。安徽省宣城市原市委副書記楊楓包養了7個情婦,還運用MBA知識來管理自己的“情婦團隊”,直到情婦之間發生內訌,腐敗分子才露出水面。在與情婦長達數年的周旋中,有關部門對此毫無覺察?組織上按有關制度及時敲響警鐘沒有?進一步講,如果楊楓對組織的提醒執迷不悟,我行我素,有關部門仍然可以像扁鵲中兄那樣治其病,楊楓也斷然不會落到今天這個下場。
反腐要注重預防,但千萬不要放松懲治。懲治不力,教育就沒有說服力,制度就沒有約束力,監督就沒有威懾力。因此,對于腐敗分子,就要像扁鵲一樣,給他放血、敷藥,罰他個傾家蕩產,判他個壽終牢房直至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