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市工商局的同志會親自上門服務,半天時間就解決了所有問題,更沒想到,你們連飯都不要我們請……”
“你們的效率很高,讓我們感受到了‘重慶速度’,增強了投資重慶的信心……”
以上是兩封感謝信中的話,真摯的言語令重慶市工商局企業登記所的同志深感欣慰#65377;
說起這兩封感謝信,還有一番來歷#65377;
今年8月12日,星期六,酷暑籠罩著重慶#65377;地處涪陵區的重慶長江水運股份有限公司接到一個電話,叫公司派人到涪陵區工商局,市局登記所工作人員要來給他們辦理變更執照等相關事宜#65377;
“不可能吧,應該我們拿著材料到重慶市工商局去辦理,怎么反過來了?莫不是哪些地方有問題?”公司副總經理及經辦人員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來到區工商局會議室,市工商局登記處張處長及登記所6位工作人員已等在那里#65377;“你們公司要從涪陵區遷入市局登記,涉及的許多資料可能你們不太熟悉#65377;往返涪陵與重慶主城區很不方便,我們來就是想和區局#65380;公司一道處理這些事……”
登記所領導的解釋打消了公司人員的顧慮,懸著的心一下子放了下來#65377;
隨后,水運公司將遷入登記的檔案移交#65380;公司住所的確定#65380;經營范圍的規范等不清楚的問題一古腦兒提了出來#65377;一上午,登記所一行人翻閱整理了該公司的登記材料,針對其提出的問題找出了解決辦法,許多遺留問題就在這間狹小的會議室里化解了#65377;辦完事,已是中午時分#65377;“請你們一定要到我們公司吃頓便飯!”公司經辦人員想以此表達感激之情#65377;可最終,公司人員成了工商局工作餐桌上的客人#65377;
如果說上門服務暖了企業主的心,那么為企業開通“綠色通道”,則實實在在解了企業的燃眉之急#65377;
8月15日10:20,辦事大廳來了七八個匆匆的客人#65377;咨詢臺前,為首的操一口河南普通話的客人說:“我下午要趕到北京辦手續,需要重慶市工商局登記的營業執照,能不能盡快給我們辦理?”語氣中帶著焦急和試探#65377;
原來,這個河南客商欲到重慶新設一家公司,因北京那邊日程已定,前幾天事務繁忙,到今天才來辦理#65377;
按“只要企業有需要,特事特辦#65380;急事急辦”的原則,工作人員啟動了快速辦證“綠色通道”:馬上交由初審人員審查資料#65377;但一查客商所帶文件,尚欠一些手續性的材料#65377;是按規回絕,還是想辦法解決?看著企業人員焦急的眼神,初審人員將這事匯報給了所長王飛雪#65377;
王飛雪接報后,認為該企業的重要登記材料已齊備,只缺住所證明和董事的身份證復印件,如果死板講究流程,將會給企業帶來不小的麻煩#65377;她決定“主動出擊”,與江津雙福工業園區核實了該企業的住所后,立即批示:“馬上辦理!”
11:45,市工商局為該企業核發了執照副本,一些需補交的資料要求在近日內補齊#65377;當工作人員把執照遞到該企業經辦人員手里時,他感到異常意外和驚喜,感慨地說:“跑了這么多地方,我最怵一些部門的推諉和拖沓#65377;我一直認為,在西部辦事會遇到更多的麻煩,今天我終于感受到了‘重慶速度’!”
后來登記所才得知,該企業是全國銅管生產#65380;經銷的龍頭老大,有了這次“綠色通道”的經歷,他們決定追加投資20多億元,落戶重慶發展#65377;
這兩件事雖小,卻是市工商局開展“執政為民,服務發展”活動取得成效的一個縮影#65377;
前不久,兩家企業分別寫來了熱情洋溢的感謝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