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靖縣擁有風灘、碗米坡兩個省屬大型庫區和長潭、卡棚、獅子橋、雙溶灘等縣管中型庫區,庫區移民涉及全縣12個鄉鎮62個村,9717戶、37861人。近年來,庫區電站正常營運雖然給保靖縣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大活力,但是由于各種原因,庫區移民經濟仍然發展緩慢,生活相對困難。目前,全縣庫區移民人均耕地0.35畝(其中4280人無一分耕地),人均住房面積14.8平方米,人均純收入735元。筆者通過調查認為,要解決這些問題,除了各級各部門要認真落實中央的移民政策外,還要根據庫區的實際情況,積極建立庫區移民后期扶持的長效機制,才能使庫區移民早日脫貧致富。
一、要著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為庫區移民增收探索新路子
移民庫區雖然目前經濟發展相對落后,但也有豐富的水能和人力資源優勢。要因地制宜地發展多種經營,使移民從過去傳統的糧食生產模式向“種、養、加”和“農、工、貿”相結合的多元化模式轉變。
1.要著力探索和發展新興產業。在種植業方面,要積極擴大以槿柑為主的水果種植面積,努力提高單產和總產,要因地制宜地發展蔬菜、茶葉和花椒等經濟作物,努力形成優勢產業,對于無地、少地移民,可以采取向本村、外村農戶租賃、承包土地的辦法,發展種植業;在養殖業方面,要充分利用庫區水面優勢,做水的文章,積極發展以網箱養魚為主的水產業,特別是碗米坡庫區擁有得天獨厚的水域面積,要積極發展“三水經濟”,即水下養魚、水面養禽、水上旅游,積極構筑種養結合的模式。同時,要對有門路無資金的移民戶重點扶持,對種、養大戶要及時啟動農村小額貸款,讓他們盡快發家致富樹榜樣。
2.要著力發展非農產業。要積極利用豐富的水利和電力資源,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快工業的發展,特別是要加快鐘靈山工業園區和碗米坡工業小區的建設步伐,最大限度地引進高科技無污染企業,促進庫區經濟快速發展。積極開展科技扶貧和勞動技能培訓,積極引導庫區移民向城鎮和非農業產業轉移,組織過剩勞動力外出務工,最大限度地緩解土地資源缺乏與勞動力過剩之間的矛盾。同時,要培育農業龍頭企業,做好農產品的深度加工尤其是漁產品的加工,提高農產品的利潤率;要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大力發展農村專業經濟合作組織,健全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增加庫區移民收入。
3.要著力建設生態庫區。保靖縣庫區地域廣、林地多,森林覆蓋率達71%,沿庫兩岸有生態公益林17萬余畝。要加大生態環境建設力度,探索既注重生態效益,又兼顧經濟、社會效益的發展路子。結合退人還山模式,對居住分散、偏僻,生存條件惡劣的庫區農民,也要參照移民有關政策實行整村搬遷。對已完成搬遷的地方,要積極實行退耕還林,不斷探索庫區生態建設的新路子,努力拓寬移民發展增收的渠道和空間。同時,要充分利用碗米坡庫區上有里耶秦簡、清水坪古城;下有漢代遷陵縣城遺址“四方城”、天開文運”、袁吉六墓以及鐘靈山寶塔等;中有“八部大王廟”遺址以及沿河兩岸群山連綿、絕壁相聳、林木蔥郁的山光水色優勢,積極發展庫區旅游經濟。
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為庫區移民生產生活創造新條件
基礎設施不完善,是目前移民反映最強烈的問題;也是制約庫區移民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1.要加強庫區農田基礎設施建設。要列出重點項目,安排相當資金,用好財政支農資金,統籌安排好農業綜合開發、水利基建、水土保持等各項資金,確保有相當比例的資金用于改善庫區小型農田水利設施。要充分依靠“國土資源整理項目”,積極爭取資金,加強庫區基本農田建設。涉農部門也要多方挖潛,加大投入,有重點、分步驟地解決庫區農田水利設施建設上的突出問題,保證改善移民的農業生產條件,保障糧食安全。
2.要加強沿庫公路建設。要把移民幫扶資金和新農村建設項目結合起來,切實加快和完善庫區移民鄉鎮、移民村的公路建設,為搞活商品流通,促使庫區的農副產品走入市場創造條件。要加快保靖遷陵至龍山里耶沿庫高等級公路和黃龍山大橋的申報立項,盡快解決好制約庫區移民經:濟發展的交通因素,促進龍山縣隆頭鎮和保靖縣比耳鎮兩縣兩鄉庫區移民經濟發展。
3.要加強移民安置區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庫區移民雖然為國家電站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但目前部分移民村的人畜飲水和農戶用電等沒有得到保障。因此,要加快移民庫區人畜飲水和農網改造的建設步伐,切實解決好移民村飲水難和用電負擔重的問題;要加快移民庫區的文化、教育、衛生和廣電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切實解決移民上學難、看病難、通訊難、看電視難的現狀,促進庫區移民社會和諧發展。同時,要切實加強公共設施管理。對于公共設施的管理,可采取以移民村組或村組為基本單位,本著村組、移民集體所有,地方政府、縣移民開發局監督管理的原則,實行共同管理,確保庫區公共設施長久發揮效益。
三、切實解決好移民生產生活困難,為庫區移民社會穩定提供新環境
由于庫區特別是碗米坡目前正處于過渡期,斷糧缺錢的現象經常發生,社會不穩定因素較多。因此,我們要積極采取各種措施,切實解決好移民當前的生活困難。
1.要切實解決好移民當前的生活困難。在庫區特別是碗米坡庫區產業開發未見效益,移民沒有穩定經濟收入來源之前,要積極爭取移民被淹補貼資金和民政救濟資金,參照老庫區。淹田補貼模式,對碗米坡庫區失地移民或無地移民按每人每月30斤糧食進行補貼,待產業開發見效后再逐步取消。同時,每年要組織扶貧聯系單位開展“察民情、解難題,送溫暖”活動,以解決移民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
2.要認真安排好移民的后期扶持。要請求上級嚴格按照有關政策從電站效益中提取后扶資金,確保庫區特別是碗米坡移民后期扶持到位。要爭取加大對庫區移民的政策投入,在移民庫區基礎設施還沒有完善和后期扶持未見效之前,要有組織、有針對性地采取整村推進的辦法,把項目和資金有重點地向庫區傾斜,切實加大對庫區移民生產生活的投入。在資金的使用上,要堅持實事求是,根據庫區移民的不同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扶持,對有土地的移民戶可實行幫助發展生產的開發式扶持;對沒有土地的移民要引導其向二、三產業轉移,并給予相應的扶持。同時,要積極主動向上級匯報,請求上級妥善處理好庫區遺留問題特別是碗米玻庫區移民前期開發的缺口資金,以及電站比原計劃提前9個月蓄水發電給移民所造成的損失和碗米坡集鎮新址出現下沉、裂縫、房屋變形等,以確保庫區移民社會持續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