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情分析
近兩年來,我校語文組參加了國家級科研課題“創新寫作教學實驗與研究”實驗,該課題旨在培養學生的作文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不斷探索作文的創新途徑與方法,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品質。我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積極進行這方面的探索,逐步形成了“作文六視角創新訓練”模式,即從作文的立意、選材、構思、技法、體裁、語言六方面探索創新的方法。經過兩年多的訓練,學生的作文創新能力有了長足的發展,為本節課的教學打下了良好基礎。
課前準備
教師課前布置學生收集一些出奇制勝的故事,并進行挑選。課前做必要的指導,使學生在講故事時做到聲情并茂,富有感染力。因為這一故事是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進入教學情境的關鍵環節。另外,對課堂訓練中的“溫暖”這一作文話題,課前也要做一定的準備,因為課堂上的構思過程很短,大部分學生很難有新的突破。
教學實錄
一、導入新課
生:(講故事)一個老師給他的三個學生講了一段故事,說有一個人很喜歡彈鋼琴,但彈得很難聽。一次,他邀請了許多人聽他彈琴,可到最后只剩下一個人。老師講到這里,對他的三個學生說,請你們接著往下構思這個故事,必須體現剩下這個人不愿意聽的心理,看誰講得精彩。三個學生想了一會兒,學生甲說:“那個彈琴的對最后一個人說:‘謝謝你這樣有禮貌,還能等我彈完再走。’剩下的這個人說:‘其實我也想走,只是怕你傷心。’”學生乙說:“彈琴的人一看只剩下了一個人,氣憤地拿起一把刀威脅著說:‘要是你敢再走,我就把你殺了!’那人聽了這句話,‘撲通’一聲跪下,哀求說:‘求求您還是把我殺了吧。’”學生丙說:“彈琴的人對最后那個人說:‘謝謝你,你是最懂音樂的人。’那人卻說:‘我并不懂音樂,不過我的丈夫他很懂。’彈琴的人激動地說:‘那他也是彈琴的?’那人卻說:‘不,他是彈棉花的。’”
師:你們覺得這三個學生哪個講得更精彩?
生:學生丙講得比較精彩。
生:學生乙講得也比較精彩。
師:應當說同學丙、乙講的故事都有創新。同學甲講的故事顯得很直白,后兩個故事用了“出人意料”的手法來表現最后這個人實在不想聽的心理,很有創意。另外,第三個故事在語言上也很有特色,達到了很幽默的效果。同樣,我們在作文寫作中也是需要創新的,這節課我們就來上一節創新作文訓練課。
(點擊課件,出示課題:作文六視角創新訓練。)
【作文創新的視角】
1. 立意的視角;2. 選材的視角;3. 構思的視角;4.技法的角度;5.體裁的視角;6.語言的視角。
二、簡析課題、評賞例文
師:這里所說的“六視角”是指作文寫作中包括的六個角度,也是作文創新的六個突破點。內容與形式是文章的兩大方面,但為了提高作文創新的可操作性,老師將這兩方面細化為六個角度。在這六個角度中的任何一個角度能寫出新意,都算是一篇有創新的作文。下面我們就來從這六個視角共同來品評一篇創新作文。同學們回想一下,還記得我在期中語文考試卷中給你們出的話題作文嗎?
生:話題是“中考心態”。
師:對,請看大屏幕,我們再來了解一下這個話題作文的具體要求。
(大屏幕顯示話題作文的要求。)
面對明年的中考,同學們的心態(對問題的看法和態度)不盡相同,有的同學信心百倍,有的同學擔心緊張,有的同學拼勁十足,有的同學不緊不忙,有的同學冷靜面對,有的同學焦慮著急……請以“中考心態”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1.題目自擬;2.除詩歌、戲劇外,文體不限。600字左右。
師:在這次考場作文中,大部分同學都寫成了議論文。內容一般是我以怎樣的心態面對中考,為什么要以這樣的心態,怎樣以這樣的心態來迎考。但也有一些同學敢于在內容和形式兩方面大膽創新,寫出了一些另人耳目一新的作文。下面,我就選取其中一篇,供同學們來評析一下。
(大屏幕顯示作文《心歸》,指名讀,作文內容略。)
師:哪位同學來評析一下這篇作文?
生:這篇作文的選材比較新穎,它選取了一個中學生因不敢面對中考而離家出走后又悔悟回歸的題材。生活中確實存在這種現象,但很少有同學能想到它,這就是“人人心中有,個個筆下無”的獨特素材。
生:本文的構思也很與眾不同。她首先從反面入筆,寫主人公消極對待中考,后又轉入正面描寫她思想的轉變,在中考面前,重新樹立自信的風帆,揚帆遠航。
生:寫作手法也值得稱道,最突出的就是運用細膩的心理描寫,以心理活動推動情節的發展。
……
(提示:通過對這篇例文的分析,讓學生加深對這一創新訓練的認識,同時也使他們認識到創新作文并非高不可及,有新意的題材就在我們身邊。)
三、課堂作文六視角創新訓練
師:同學們評析的很到位,從幾個不同的方面點評了本文創新的亮點。下面我們就根據這六個視角,做一次創新作文訓練,看誰的作文最有新意。
(屏幕顯示話題作文的訓練內容。)
以“溫暖”為題,寫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題目自擬,文體不限。
【話題解說】
溫暖是一種感受,是一種理解,它是我們在精神或物質方面得到滿足后的一種情感表現。它可能是冬日里父母為你端上的那一杯牛奶,也可能是考試失利時老師向你投來的那一束鼓勵的目光……由于人們生活方式的差異,獲得溫暖的途徑、對溫暖的感受也就各不相同了。
師:這是個老話題,在選材上,我們要擺脫那種“老師為我講題”、“媽媽背我看病”等老題材,學會選擇那種“人無我有,人有我新”的內容。不僅要關注我們的家庭、學校生活,還要將目光投向社會。不僅人與人之間需要溫暖,我們的大自然也需要溫暖。這樣一思考,我們可選擇的題材也就更豐富了。我是從選材的角度來拓展同學們的寫作思路,請同學根據其他五個視角談談你的創新想法。
生:我想“溫暖”主要是一種情感的感受,所以本文的語言要自然樸實、感情真摯。在體裁的選擇上我想用書信或是日記的形式來寫,因為這兩種寫作形式更利于情感的表達。
生:這篇文章我不想平鋪直敘去寫,適當的運用一些寫作技巧,如懸念、誤會等形式,使情節起伏曲折。
師:同學們說得都很有道理,但要注意:我們不能為求“新”而求“奇”,更不能為求“奇”而求“怪”,無論你的作文采用什么形式,都不要忘了形式是為內容服務的,要以表現主旨,表達情感為宗旨。下面給大家一段時間,組內合作,構思作文,一會兒要說出作文的設想,并指出作文的創新點。
(學生分組合作,構思作文。)
師:哪一組來說一說你們的作文構想?
生:我們的作文題目是《致健康人們的一封信》。以書信的方式,講述一些艾滋病患者被人們歧視,遭到人們不公的待遇。呼吁人們消除對他們的極端看法,使他們得到關愛,能像正常人一樣過上幸福溫暖的生活。
師:關注健康,關愛生命。這篇作文在體裁和選材上都很有新意。
生:我們組的作文題目是《一條狗的自述》。以第一人稱,講述一條局長家的小狗,雖然吃的、住的都很好,但感受到的是人情的淡薄與冷漠。后來局長因貪污入獄,小狗也成了流浪狗,被一個工人家庭的小女孩收留,雖然不是很富裕,但在這個家中,充滿了溫馨與歡樂。
師:針砭時弊,揭示什么是真正的溫暖,對比技法的運用突出了主題,人稱的變化,使文章更為生動。
生:我們的題目是《續寫賣火柴的小女孩兒》。小女孩兒死后,去了天堂,見到了她的奶奶,生活得很幸福。但她十分掛念人間那些生活在苦難中的孩子,于是她請求上帝給她法力去拯救那些受苦受難的孩子。上帝被她的誠心感動,給了她七根可以許愿的火柴。小女孩帶著火柴來到人間,用這七根火柴許了七個愿望,使天下的孩子都有了溫暖幸福的生活。
師:真是奇妙的構思。如果將具體的細節再做合理想像。這篇童話絕不亞于《賣火柴的小女孩兒》。
……
(提示:許多作文想像豐富,構思巧妙,力求創新,這是十分難能可貴的。但問題也很突出,在桌間巡視時,有的學生為“新”而求“奇”,甚至求“怪”,只注重形式的新奇,嚴重脫離了他們的生活。在今后的教學中要避免這種傾向,讓他們從現實生活中發掘新素材,寫出“人人心中有,個個筆下無”的作文來。)
四、小結、作業
師:以上這幾個小組的作文思路都有創新,在立意、選材、技法等幾方面力求寫出自己的個性。立意方面,既有“感受溫暖”,也有“渴望溫暖”;選材的范圍具有廣泛性和代表性;技法、體裁運用恰當。想像豐富,構思巧妙。課下請同學們完成這篇作文。
(作者單位:雞西市滴道區利順中學)
編輯/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