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
張華玲
人生,是充滿競爭的。人生的每個場點,都有荊棘,都有挫折。我們都被注定了要去經歷,要去承受,要去面對。在這個地球上,許許多多和我們同齡的甚至比我們更小的小朋友們,便在承受各種的困難……很多時候,他們會被肩上的擔負壓得喘不過氣,但每次過后,他們便會奇跡般恢復,繼續堅強面對。
壓在他們肩上的,可能是失去雙親的痛苦,可能是家庭的貧困……但對于我們而言,這種滋味都是未曾品嘗過的,甚至對于一些善良的大人們而言,我們是無權利承受這些痛苦的。但事實卻殘酷地證明,在貧窮山區的一些孩子們,他們就在面對生活在都市的我們不能面對的。他們也有美好的夢想,他們渴望像我們一樣能夠快快樂樂地背著書包上學,能幸福地品嘗美味可口的食物,在暖和的被窩里睡覺……我們所擁有的物質生活于他們而言,簡直就是夢想。
他們也有著生活在都市的少男少女一樣的美麗憧憬,渴望拍打著豐滿的翅膀在蔚藍的天空中盡情飛翔。但事實的殘酷、生活的艱難總是一次一次地撲滅他們心中的那團熱火。他們只能不停地承受著,在苦難中奔波著。
同樣是生命,老天爺是不是對他們格外不公?不!
老天爺對待每個人都是公正的,只不過是方法不同。對于世上的每個人,他沒有偏愛于誰,也沒有說偏心誰。在苦難中長大的孩子,便能承受艱苦殘酷的困難,能夠承受我們所不能承受的。因為他們是在懸崖邊長大的,他們懂得了堅強,因而學會了勇敢地面對,為此擁有了美妙的人生。生活中的困難曾使他們一次又一次地掉進深不可測的深淵;又使他們獲取生存的本能,懂得了如何從深淵底處拯救自己。苦難成了他們忠實的朋友,他們也懂得了苦難便是最無價的友誼。困難接踵而來,他們不斷地面對,不斷地克服,因而機遇也接踵而來。生活中多是風風雨雨,少了晴朗白天。但他們都不感到悲傷,因為他們堅信,彩虹就在風雨過后。我們沐浴在溫暖的陽光底下,快樂成長。但他們卻在風雨中拼搏,承受了雨拍打在身上的痛,學會了把眼淚收藏。
日子隨著日歷一頁一頁地分隔,我們與他們,都曾經歷了我們人生的前沿。當我們踏進繁華的社會時,我們會發現,有許許多多的我們不曾見過的困難,無從下手也無法對癥下藥,只能慢慢病人膏盲;但對于那些在兒童時代就身經百戰的人來說,成功就會特別寵愛他們,我們只能嘆息罷了。
英雄,并不是笑得多漂亮,而是能否笑到最后。
在磨難中長大的入,一定能夠實現他們的夢想,因為,彩虹總在風雨后。
[簡評]初一的孩子剛從小學升上中學,其寫作重點也還停留在寫記敘文上,對生命的感悟,對人性的把握,對世界的洞察都還不是很充分,但張華玲同學以她敏銳的目光,老練的筆鋒,闡析了對世界的了解,雖稍顯幼稚,已屬難能可貴。
(指導教師:鄧向寧)
凋零的綠葉
彭 莉
一位朋友對我說:“坐在窗子旁的人是幸福的。”我答:“未必。”
“因為可以看到美麗的風景。”
這倒是真的。我很幸運,窗外對著的除了一堵白墻,還有一個綠意盎然的花園。一年到頭,它所展現給我的除了綠色,還是綠色,綠得沒完沒了,綠得轟轟烈烈。
特別是那一棵一轉頭就能望見的四層樓高的無名小葉子樹。從上一個春天綠過了夏至綠過了秋分綠過了春節,它都沒有倦怠,綠得使我納悶——
葉子們不用休息嗎?
那天,從小葉子樹下經過,無意地看見一地落葉,綠色的。抬頭仰視,是一片綠色的天空。
上了三樓,憑欄凝視它,才猛然發現,“此綠”已不同“彼綠”。它的葉是有層次的:枝頭的,是剛探出的小腦袋,嫩黃嫩黃;底部的是一些深綠的葉子,沉淀的綠;其中還零星綴著幾點星黃,三者明顯的不同。一家老老少少在一起,像爺爺在給孩子講故事,和諧、唯美。
原來如此。
它們也有休息也要交替。只是年老的堅守到最后,新的又及時補上來了。老葉沒有在秋天——屬于它們楕彩的季節,借著秋風高歌一曲別離曲后,轟然落下一片金黃或一片火紅,以示它們生命最后的壯烈,只留下孤零零的枝干,蕭條地對抗寒風。它們等到了最后,或者說是最初——另一群生命的開始。新一代來了,它們又毅然離去,不懷一絲留戀,在飄著百花香的春風中,悄悄落下,落在青草地上,靜靜聆聽春草破土的聲音……
一陣輕風拂過,樹葉婆娑,或許,是老葉對新葉低語:等到你該走的時候才走,等到你該定時就走吧!
于是最美的不在春日的百花絢爛,不在夏日的綠陰濃濃,不在秋季的黃葉紛紛,也不在冬天的白雪皚皚。
眼前,飄過一片精致的綠色落葉。輕輕著地,定格一幅溫馨的美麗圖景。
[簡評]習作不寫綠葉的生機勃勃,而遵循自己的實際觀察,寫出了富于南國特色的“凋零的綠葉”,并進而感悟到“等到你該走的時候才走,等到你該走時就走吧”,顯示出對生命輪回的深刻認知,不事求新而新意自見。
(指導老師:劉日光)
恍惚之間
呂詩苑
我們的時間像是餅干,沒有意識一塊接一塊地吃,當你覺得很飽時,才發現餅干盒已經空了;我們的時間,渾渾噩噩,也就是幾頓晚飯過后,幾次早晨醒來,再回頭一看,沙漏已經流下了大半。
我們的假期也過了,流水匆匆一般,老師一個電話打過來,不足兩分鐘的話語,便知道明日就要收拾一下作業,也要收拾一下心情回到學校。
一切都很快就過去了,就在恍惚之間,一點都沒有讓人察覺到。等到回頭看看,才發現時間過去了,卻遺留下很多未解決的問題,繁瑣地纏繞在身后。
很久都沒有出過門了,走在路上,路沒有什么變化,只是路邊的樹、枝上的芽又開始萌發了,沒有誰把芽什么時候長出、什么時候展開拍錄下來,我們把一切都歸于時間的詭異。其實,從芽長出到展開,不過兩個字的時間——恍惚。
也就是這兩個字的時間,很多東西都老了或舊了,很多東西年輕而又蓬勃。有時候會覺得,好像也還不到這么“老人家”的時候,還不到需要不斷環顧、回憶的時候,只需要向前走。可是,我越向前走,越覺得我丟失的東西越多,想要把它們通通都找回來,再收入記憶中,但是搜腸刮肚,我找不回了,找到的也只是一個線頭,我沒有能力把它抽絲剝繭地理清,甚至不清楚它們到底有沒有存在過。現在的一路上,我謹慎地走著,害怕又把什么東西給丟了,害怕再也找不回了,所以我謹慎地走著,不斷地環顧四周。
或許它們都在我沒注意的時候,被時間沖走了;或許,它們都在我渾噩度日子的時候,隨手扔棄了。
[簡評]這篇隨筆很耐讀,你很難想像出自一個15歲少年之手。它細膩、敏感,相信每一個對人生有一點思考的人都會發生共鳴。它的語言很具張力,每一句話里面都似乎涌動著某種動感。
(指導教師:陳清)
寂寞,也是一種姜麗 黃 晶
寂寞是什么?
也許有人會說:寂寞是一節無人相伴的行程;寂寞是一方沒有星光的夜空;寂寞是一段沒有歌聲的時光。
因此,許多人害怕寂寞,可卻不知,寂寞,也是一種美麗。
有的人為了生活不寂寞,于是便成家交友。然而,輕易完婚,雖完成了人生的一大任務,卻背著同床異夢的不幸;泛泛而交,雖擁聚著新朋舊友,卻感覺不到切近心脈的摯情。他們寧愿沉溺于燈紅酒綠中逃避寂寞。
可有的人卻在寂寞的行程中真心修道,苦心礪志,耽于寂寞之隅,義無返顧。李商隱守護燭光,陸游騎驢遠游,龔定庵把簫而吹,陶淵明悠然見南山,凡·高的自畫像更詮釋了天才的寂寞、無奈與孤獨。寂寞是吟喚理性的天籟,更是醞釀成就的養料。
在命運中,每個人都是獨行者。我們也無非生活在兩片天地里:環境似云,有聚的熱烈,有散的寡落:而心境如水,有靜的輕柔,有動的洶涌。寂寞也使空虛的人孤獨,使淺薄的人浮躁,使睿智的人深沉。
寂寞,只是一種心境。
在寂寞的時候,我們何不扯開嗓子一路放歌,讓我們生命中的最強音在天地間回蕩;
在寂寞的時候,我們何不伸展思維的觸角,在想像之樹的枝椏上編織我們五彩的夢。
寂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還不曾品嘗過寂寞。其實,生命中的許多時候,都需我們獨飲寂寞這杯酒。
寂寞,何嘗不美麗!
【簡評】成長的過程里,總會留下點滴的心情印記。細想身邊的一切,都值得我們仔細品味,當我們看透了一切,包容了一切時,一切都會是美麗的……作者對寂寞的描寫駢散結合,多用理性分析;對寂寞的理解中肯而有情,深刻而積極。
(指導教師:謝志輝)
尋景記 楊泳芝
記得鄭愁予的筆下曾鋪陳出這一句詩:“跫音不響,三月的春幃不揭。”于是,在這個美麗的陽春時節,我踏歌走上了尋景的旅程——
3月1日星期三 晴
今天終于要放晴了。老師讓我們翻到“人與自然”這個單元。
看著名家的腳印,我覺得筆桿就像一根魔杖,能搖出天下的勝境。
下課,老師布置小組制作手抄報。題目是“人與自然”。
于是我輕輕搖起我那如船櫓般的筆,在記事本上蕩漾起了波浪:三月,我要找到最美的風景
3月2日星期四 晴
要開始收集資料了。
我從今天起成了個嚴苛的老頭子。
3月3日星期五 陰
第一批圖片終于輪到了我的手上。有獨枝的牡丹王,紅唇欲滴,十足一位嬌艷的貴妃;有一朵被稱為“寒秋之魂”的菊花,素妝之下更顯其清麗脫俗;有單盆的山茶,不愧被稱為“金中珍品”……
可是在我的體內,失望卻像火一樣開始燃燒。
泰戈爾說:“舉世無雙只是虛無,并蒂齊放才讓它真實。”
獨領風騷往往并不意味著完美。
3月4日星期六 有云
如同揀到了一塊珍寶,我把圖小心翼翼地捧于掌中。
青翠的竹子架起了一座迷城,只留下一條幽徑通人林子深處。尖細如梭的竹葉飄落紛紛,地面如拼盤被擺上不規則的墨綠色圖案。
我看著看著,卻被一只無形的手扯住了,似乎要被卷進這綠與黑交織而成的漩渦,不容掙扎。
是孤獨襲上了心頭。
我立刻放下畫,再也不敢去觸碰它。
3月5日星期天 晴
三月,讓我想起了余光中的“杏花,春雨,江南”。
江南的風景應該算是名列前茅的吧!
但我還想起了立于西湖旁的雷峰塔,還有那部凄凄慘慘戚戚的《白蛇傳》。
而我如今只有雷峰夕照圖了。火輪沉沉西退,只露出半邊如血殘陽。而注滿了悲情的雷峰塔則一語不發地望著地平線。
那是天與地的縫合處。
那是童話和奇跡的所在。
白蛇和許仙之間的恩恩怨怨化作了剪不斷的亂麻,他們的愛恨情仇糾纏了幾百年又纏綿了幾百年,以至于不知過了多少個春秋后的人哪怕只輕觸到這個故事的一角也會被這份深情緊緊束縛。
我不知道這是不是最美的風景,但在我看來這的確可算是美景了。美得凄涼,美得無奈,美得哀怨。
3月6日星期一
雨
本來已不需要再選圖了,可找還是按捺不住心底小小的騷動而翻了翻圖片。
就在那匆匆的一瞥間,我競感到了幸福的暖流在全身的血管里奔跑。
那只是一幅再普通不過的照片了。一家五口滿足地依偎著,每張臉上都綻開了最真切的笑容。
忽然間產生了一種沖動,想把這幅也貼到手抄報上。
可為什么我會有這種感覺呢?
圖中人依然在真誠地笑。
我似懂非懂。
3月7日星期二
晴
手抄報終于完成了!
3月8日星期三
睛
今天是交報的日子。
今天也是母親們慶祝的日子。
我猛然想起了前天的困惑。我之所以被打動,大概是因為那幅畫里也蘊含著一種動人的風景吧!
也許愛本身就是一個優美的傳說,情本來就是一道旖旎的風景
我也想緊握這道美景,這道我尋覓許久的最美的風景。
只要有愛的地方,就是一片美麗的風景吧!
其實我們周圍也布滿了這感人的景觀啊!
于是我笑了,向著云飄來的方向走在回家的小路上……
[簡評]習作以日記體的形式平實地記述了自己尋覓“風景”圖畫的過程,實際上就寫出了自己對“風景”的認識過程:由對自然圖景的欣賞轉向對人間溫情的贊賞——“也許愛本身就是一個優昊的傳說,情本來就是一道旖旎的風景”。構思獨特新穎,而又植根現實,非常難得。
(指導老師:劉日光)
有鴿子飛過的天空
姚 開
中考結束的那個暑假,我突然變成了一個無比善良的人。因為我長大了,高中生,可以自由進出相片貼子店了。而在印象中,高中生是一對兒一對兒的,所以,當我自認為成長了時,也開始憧憬愛情了。
那時,愛情的圣誕樹一夕之間就長得無比高大,還掛滿了精致的彩帶,每天夜深人靜之時,我部偷偷走到樹下仰望許久,希望在七彩燈泡明滅的縫隙里,意外地發現一張被上帝掛在樹梢上的紙條,上面寫著我的名字。我認為愛情的力量必定可以分開大海,然后,順便把我卷進車福的那半邊里。
暑假過去了,學校也開學了,我的愛情火車繼續前進,車頭還冒著干燥的白煙。然后,它在一個小站停下,上來了一位乘客,于是我有了一個同病相憐的朋友。
這個新朋友是我的同班同學,因為身體頗為強壯,所以全年級只有他敢在球場上跟高年級同學們稱兄道弟地罵臟話而不挨揍。因為他的關系,足球場上偶爾也會看到我在防守時嚴重犯規而對方高年級的人只敢怒而不敢言。對了,我的朋友叫波比。他長得不高,大約168公分左右。所以本不適合在球場上搶籃板、搶頭球,但是他這兩點恰恰部下得很出色。盡管他很強壯,沒有人敢正面搶他的球,但每當他不小心帶漏了球,被別人搶去時,他也會很有體育精神地大叫一聲:“好球”,讓人心里充實一整天。
我很快和波比成了好朋友。我們只對本校女學生感興趣,尤其是本班女同學,但是我們班女同學都很保守,不怎么好交友,于是我們就像監獄里的囚犯一樣,每天踢球只是為了等待假釋而已。
波比家住在工業村,父母開間門面不大的小店。家里人除了父母,還有大姐、二哥,他的兄弟姐妹都工作了,只剩他一個在讀書了。認識他的第一個周末,我告訴母親要去學校自習,不回來吃飯,于是,放學后書包一丟。就去踢球了。一個多小時后,我們水淋淋地坐了下來,看看有無女生走過。還好,沒有女生看見我們這兩個一高一矮的落水雞。商量了一下后,我們打算去買刨冰吃,買了刨冰,我們回到悶熱的教室,挨坐在一個課桌前吃剛剛開始化的刨冰,我們機械地把冰碴子劃進嘴里,圓鼓鼓的臭汗在我們開始長胡須的唇邊冒出來,那臭汗味在我們之間穿梭來去,直到周圍的空氣彌漫了它們、沉默無聊的時候,我們會從墻角找出一個破球拍當吉他,唱上幾句。波比有時也會大聲唱上幾句,但他的唱功和他的數學一樣糟。
就這樣,我們像是一對同甘共苦的牢友,在這監獄里度過了許多憧憬愛情的周末。即使是在門口匆匆跑過的一個女孩,也能在我們多愁善感的心中分解為一百種漂亮。我們都想牽著她。于是,她的手在我們腦海中更迷人了,今天比昨天迷人,這個月比上個月迷人,最后整個世界都迷人了……在獄中,我們是兩株鬼鬼祟祟的爬藤,盤算著總有一天讓我們出其不意偷偷攀出墻外。
就這樣,我們一天天長大,一天天成人,也一天比一天更渴望愛情。
終于有一天,假釋的機會到了。
高一的最后一天,我們開始專業分班。班長組織了一個告別會。于是,這就成了最后一次與那兩個我們垂涎已久的女生相處的機會了。當晚,男生女生各來了一半。現在回想起來我還覺得好笑,當年我們多么容易滿足啊!只因男女雙方人數一樣,心底就摩拳擦掌地莫名高興起來,而且還在心里認定這一定是上帝刻意的安排,好讓我們每一個人都和和氣氣地交到一個女朋友。我們當時都很著急,因為那時即將升上高二了。
在女生中,我們一眼看到了那兩個女生。和我們一樣,一高一矮,但兩個都很白,關系親密。高的那個是Z,矮的那個是L。Z長得很清秀,皮膚白里透紅,笑起來也不露牙齒,是當天最美的女生。L是陽光女孩,皮膚很白,我們班的男生全都找機會跟她說話。幾個月前,在操場上,波比就在我耳邊盤算,他說L活潑可愛適合于我,Z文靜迷人適合于他,我聽了害怕得不得了,仿佛上帝正躲在一片刺眼的陽光后面,只要我敢輕舉妄動的話,它就會立刻往我頭上打下一道閃電來。
后來在游戲分組時,波比軟硬兼施,讓我們的班長動了手腳,把我倆和L、Z分在了一組。我覺得波比的手法好像不太光明正大,可是當L把可樂倒進我的杯中時,我又不禁對波比充滿感激,心中想,這可樂真好喝哦,其他的同學都下地獄去吧!
第二天,L、Z都分到文科班去了,我不禁失落起來,波比這時手里晃著一張紙條,一把把我拉到學校連廊上,對我說他決定打電話給L,因為他想追Z,而那紙條上有著L的電話。于是,在接下來的幾天里,我們陶醉在一股節慶的歡樂氣氛里,不斷推想著各種可能遇見的“難道”,以及三百多種“如果……”,然后,就是打電話的時候了。波比手里拿著手機,一個小時過去了,就是按不下那個撥號鍵。最后,我搶過手機,按了撥號鍵,頃刻間,那串早已背熟的號碼從我顫抖的手中打了出去。
接電話的是L的母親,她竟然沒問我是誰。于是,我順利地約上了L,并請她代為約Z。掛上電話之后,我和波比瘋了似地在寧靜的科學樓里發作起來,我們一面鬼叫,還一面往彼此身上捶打著。不知挨了對方多少拳,可是奇怪,一點也不痛。
約會的那天終于來了,我和波比人模人樣地穿上了制服,在約定的地點等了近一個小時,一群鴿子飛來了,不停地在我的頭上打轉,我看著看著,不知不覺中我也好像加入了其中,自由地飛來飛去。不一會兒,我手心冒汗。我心想糟糕,萬一今天會牽手怎么辦?于是,馬上與波比商量對策……
最后,她們一個也沒來,而我們的心也隨那一群白鴿一起飛走了。從那以后,我們安分守己,沒再打電話給任何一個女生,也沒在飯堂因看見漂亮女生而噴飯,更沒有因早上一個美女對自己的那一笑而要在晚上數上萬只羊才能入睡。我們只是每天在球場上廝殺,直到體力消耗得只剩寫作業的力氣時,才坐下來,看著、瞄著、評價著過往的女生。
就這樣,又過了一年,我們又長大了一歲。最后,在過完又一個寂寞難耐的暑假后,我們升上了高二……
就像街角買的一片片比薩餅一樣,把各種作料放在一起烹飪,快樂、臭汗、求偶、郁悶,唱周杰倫的RB,構成了我們的花季雨季。而在其中,我和波比一樣,渴望的愛情并沒來,我們卻意外地收獲了一個不可多得的東西——友誼。
人就是這樣,不知不覺中發現自己想要一個東西時,就會想盡一切辦法來得到它。可是最后往往發現,自己渴望的東西一直沒來,而另一個本來滿不在乎的東西卻來得如此珍貴。
對了,那天他們失約后,我們只是互勉了一會兒,拍一拍肩,解開領口扣,穿著亮潔的皮鞋,就又去踢球了。鴿子飛過學校的上空,帶去了一個失落的夏天,更帶來了一個將會是令人憧憬的季節——明年的夏天。
也許,在那時,在那有鴿子飛過的天空,我們會突然發現——我們完全長大了。
[簡評]在渴望中期待,在期待中焦慮,在焦慮后驚喜,在驚喜后郁悶,在幸福和不快中成長!本文主人公用獨特的視角、精巧的構思、率真的筆觸敘寫了青春躁動期的青年學生在主動追求愛情的圣果中思想、心理成長的歷程。文章讀來饒有興味,很有張力,顯示了作者非比尋常的架構能力。
(指導教師:郭海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