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論晚清對歐美小國的外交(二)

2007-01-01 00:00:00
貴州文史叢刊 2007年2期

內容提要:第二次鴉片戰爭后到甲午戰爭前這段歷史時期,以1861年1月設立總理衙門為契機,清朝對歐美小國外交的近代化終于也艱難地起步。清朝政府在中秘、中巴簽約談判中,較好地捍衛了中國的權益,較好地保護了在歐美小國的華僑的正當權益。開始走上世界以適應世界潮流,學習按照近代外交慣例辦理外交。“天朝上國”的觀念盡管受到很大沖擊,但影響仍然巨大而深遠。

關鍵詞:清朝 歐美小國 外交“天朝上國”

中圖分類號:K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8750(2007)02—31—7

本文研究的歐美小國,特指除英國、法國、美國、俄國和德國五大列強之外的、實力不如五大列強的、無力單獨對清朝構成安全威脅并且位于歐洲和美洲的資本主義國家。

“晚清外交的近代化有兩個主要的任務,一方面是外交觀念的轉變,另一方面則是近代型外交機構和機制的建立”。而外交觀念的轉變是首要的、起決定作用的因素。因此,外交近代化的首要問題,是拋棄盲目自大的“天朝上國”的觀念,以平等的態度處理同西方國家的關系。

清朝在融入資本主義世界的近代化過程中,隨著“天朝上國”觀念的動搖和西方近代外交知識的輸入,經辦外交的官僚慢慢產生了近代外交意識,逐漸超越了只有朝貢而沒有主權平等的外交的傳統觀念,開始接受西方國與國之間必須平等交往的觀念,一定程度上適應并接納以西方民族為主導的國際慣例和國際公法。在這個歷史時期,清朝政府設立總理衙門;引進了國際法;派人“游歷”、出使歐洲小國;開始向有約的小國派駐公使(由中國駐列強的公使兼任);開始注意保護在歐美小國的華僑;開始認識到了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等特權的巨大危害,在對歐美小國的外交中設法加以限制,主要表現在中國與秘魯、巴西簽訂了較為平等的條約。這些可喜的變化,標志著鴉片戰爭后清朝對歐美小國外交的近代化終于艱難地起步。

在60年代,清朝許多大臣仍然既不知近代外交為何物,不知真正的國家民族利益為何物,又極不愿意去了解。這樣,與歐美小國所訂條約均以清政府與英法美列強簽訂的條約為藍本,援例而訂,僅稍有增刪而已。結果,清政府讓歐美小國獲得了除賠款外和列強同樣的特權。在80年代,對葡萄牙進行了無原則的妥協。著名外交史專家岳謙厚博士指出:“中國近代外交受傳統觀念影響而喪權失利的事例,數以十計。”外交思想的近代化是一個相當痛苦而艱難的漫長過程。

一 對歐美小國外交近代化的艱難起步

1、總理衙門的設立及其分股辦公

國家主權平等是近代國際關系的一個基本準則,第二次鴉片戰爭后,清政府“天朝上國”的觀念開始動搖,轉而接受了這個基本準則,并采納恭親王等大臣的建議,于1861年1月設立了以國家主權平等為前提專門辦理外交事務的專門機構——總理衙門。從此,清政府有了專職辦理包括小國外交在內的專門機構。從1864年起,總理衙門實行分股辦公,英國股掌管對英國及奧、匈的交涉,與西洋各國通商貿易和海關事宜;法國股掌管對法國、荷蘭、西班牙、巴西等國交涉;美國股掌管對美國、德國、秘魯、意大利、瑞典、挪威、比利時、丹麥、葡萄牙等9國交涉及出洋華工事宜。這樣,清政府把小國也看作與自己平等的國家了,對辦理小國外交給予了應有的重視。

2、引進萬國公法

國際法作為主權國家之間法律規則的總體,是近代西方資本主義發展的產物。近代意義上的國際法起源與17世紀的歐洲,19世紀傳播到其它各洲,成為西方國家間處理外交關系的重要準則而受到普遍重視,并在實踐中逐漸形成了一套為各國所公認的、用于處理主權國家之間相互關系的基本準則和規范。晚清輸入國際法,始于《萬國公法》。此書于1864年出版,是美國基督教傳教士丁韙良在華期間的第一部國際法譯作,是國際法正式傳人中國的標志。1864年《萬國公法》尚未最后定稿便派上了用場。這一年,正在崛起的普魯士在中國海域——天津海口扣留了一艘丹麥商船。根據西方的國際法原則,普魯士此舉公然違反了國際公法,侵犯了中國的領海主權。因為《萬國公法》規定:凡是自主自立之國,都享有“管沿海近處之權”。總理衙門援引《萬國公法》,“暗采該律例中之言,與之辯論”。結果,普魯士公使馬上向清朝政府認錯并釋放了丹麥商船。此后,一批西方國際法方面的著作陸續輸入中國。國際法的輸入,引起了洋務派人士的廣泛關注,為晚清國人認識近代國際社會、處理對外關系提供了一些理論根據,有利于初步形成近代國家觀念和主權觀念。鄭觀應認為,萬國公法“以理義為準繩,以戰利為綱領,皆不越天理認清之外。故公法一出,各國皆不敢肆行,實于世道民生,大有裨益”。由于引進了國際法,晚清政府在對歐美小國的外交中,逐漸懂得了哪些是近代意義上的國家權益并盡力予以保護。

3、派人“游歷”、出訪有約小國

第二次鴉片戰爭后,為了處理好日益復雜繁多的涉外事務,許多有見識的大臣都主張設法了解外國情況。郭嵩燾指出,要處理好涉外事務,“必通知洋務,而后能據理處斷,使中外人民交聽其約束,否則顧盼周章,茫無主見,其始一意猜嫌,其終必至受其挾制而貽累無窮”。

懷著對西方世界的種種疑惑,清朝政府雖知遣使出國是了解外國情況的最好辦法,但由于“天朝上國”觀念作怪,礙于體制等多方面的原因,長期未遣使出國。美國著名的中國問題專家費正清先生指出:“清政府為何遲遲不肯派遣可用來觀察敵方國內情況并保護本國利益的駐外使節呢?……這種滯后狀況有其心理和政治根源。中國派駐使臣的傳統是,在國力強盛時向外邦遣使以弘揚皇威,國力衰弱時則是遣使向‘蠻夷’求和”。60年代中期,隨著外交形勢的發展和“天朝上國”觀念的進一步動搖,清政府才謹慎地派人“游歷”出訪包括眾多小國在內的與中國簽過條約的歐美國家。

1866年2月,總理衙門大臣奕新等人奏請乘總稅務司赫德請假回國之便,派“老成可靠”的七品官——海關稅務司文案斌椿率其子廣英、同文館學生鳳儀、德明(張德彝)、彥慧,以及在海關工作的英國人包臘、法國人德善隨赫德赴歐洲“游歷”。其理由是,“查自各國換約以來,洋人往來中國,于各省一切情形日臻熟悉;而外國情形,中國未能周知,于辦理交涉事件,終虞隔膜。臣等久擬奏請派員前往各國,探其利弊,以期稍識端倪,籍資籌計”。總理衙門給斌椿一行的任務是“沿途留心,將該國一切山川形勢、風土人情,隨時記載,帶回中國,以資印證”。清朝政府批準了總理衙門的請求。

斌椿一行于1866年初從天津起程前往歐洲,耗時8個月,除“游歷”了歐洲強國外,還“游歷”了荷蘭、丹麥、瑞典、芬蘭和比利時等歐洲小國的都城。他們拜晤了所訪問各國的國王、首相、總理等政界要人,參觀了一些議會、教堂、工廠、學校和劇院,接觸了許多新事物。在當時特殊的歷史條件下,斌椿一行連西方小國也去“游歷”,畢竟是石破天驚之舉,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它說明:不少清朝官員頭腦里的“天朝上國”觀念開始瓦解,清朝政府開始注重并直接了解小國的情況了,在外交近代化的道路上又邁出了可喜的一步。

到了1867年,清朝政府認識到,必須向外國派駐使臣才能真正了解外國的情況和較好地辦理外交。清政府為慎重起見,派蒲安臣使團出使歐美有約各國進行考察,為向外派駐使臣作準備。這個使團由三位“辦理中外交涉事務大臣”組成。清政府對此次出使頗為重視,聲稱“此次出差,事屬創始,自應量示優異。志剛、孫家谷均著賞加二品頂帶,孫家谷并賞戴花翎,即派該二員前往有約各國,充辦理中外交涉事務大臣,以重委任”。

蒲安臣使團是清政府正式派遣的第一個出使歐美的外交使團,于1868年2月25日從上海出發,不僅出使了歐美強國,而且出使了同中國簽有條約的歐洲小國瑞典、丹麥、荷蘭、比利時和意大利,1870年10月回到北京。使團遍訪11個有約的國家,目睹了西方高度發達的物質文明,了解了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一些情況。使團受到所到國家的熱情款待,志剛覲見了瑞典、丹麥、荷蘭和比利時以及意大利這幾個歐洲小國的國君并親遞國書,得到它們的回書。這些小國家都表示要與中國建立友誼。

經過這次出訪,更多的清朝官員開始理性地認識所處的世界,其“天朝上國”觀念進一步動搖,對小國的認識也深刻多了。志剛認識到搞好對小國的外交有利于中國改善國際生存環境,他講:“至諸小國,皆欲市重于中國,借圖獲利。雖不肯顯為抵牾,若處之不善,大國因而借口。……茍能急于自治,使內外有固結之勢,使之知難而退,或較勝于兵連禍結也。”

這次出訪,所派官員不但品級較上次“游歷”的高多了,而且進行了較多的外交活動,也注意了解西方國家政治制度等方面的情況。因此,這次出訪被有關史學家譽為把“東方和西方聯在一起的那條鎖鏈中的必要一環”。

以上的“游歷”、出使行動說明,世界局勢的巨變使清政府不甘心象以前那樣閉目塞聽了,清政府初具近代國家觀念,清朝對歐美小國外交的近代化在艱難地起步。

4、派遣公使、領事與保護華僑

外國公使駐京后,清朝政府面臨著向國外派駐使臣的新問題。對此,總理衙門大臣奕新等人認為:“十余年來,彼于我之虛實,無不洞悉。我于彼之情偽,一概茫然。兵家知彼知己之謂何?而顧不一慮及。且遇有該國使臣倔強任性,不合情理之處,惟有正言折之,而不能向其本國一加詰責,此尤隔閡之大者。”盡管遣使有種種困難,但“未可視為緩圖”。清朝政府礙于“體制”等多方面的情況,沒有采納這種建議,而是將向外國派駐使臣的事擱置了近10年之久。1875年,清政府任命郭嵩燾為出使英國的欽差大臣,由此邁出了向國外派遣常駐使節的關鍵一步。從那時起,清政府在其最后30多年的時間里,不僅向列強各國派駐公使和領事,也向11個歐美小國派駐公使和領事。從1875年12月起,清政府設駐西班牙和秘魯公使,令駐美公使陳蘭彬、鄭藻如和張蔭桓等先后兼任。1881年4月,清政府設駐意大利、荷蘭和奧地利公使,任命駐德國公使李鳳苞、許景澄等兼任。1885年設駐比利時公使,由駐德公使兼任,1887年由駐英公使兼任;1902年才設專使,由楊兆望擔任。1905年設駐葡萄牙公使,一直由駐法公使兼任。1907年設駐古巴公使,由駐美公使兼任。1911年與瑞典、丹麥、巴西正式建交,駐這三國的公使分別由駐俄國、荷蘭和法國的公使兼任。清朝駐歐美小國的公使和領事大多數較好地履行了職責,較有效地保護了駐在國的華僑,對聯絡邦交和通曉外國情況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保護華僑問題是近代中國被西方列強憑武力打開中國的國門,漸次融入以西方文明為主導的國際社會后產生的。清朝歷來禁止自己統治下的人民出國,認為出了國的人是“自棄王化”,并曾經明確向欺壓殺害中國人的外國表示,清朝政府決不保護華僑。1860年《北京條約》簽訂后,清政府取消了中國人出國的禁令,從此,出國的人越來越多,海外華僑受欺壓虐待甚至被殺的惡性案件也越來越多;清政府開始接觸到國際社會的僑民保護問題。國際法傳人中國后,洋務派人士對西方使領制度有了一些了解,也敦促清朝政府依據國際公法和外交慣例向國外派駐公使和領事以保護華僑。當時,一些有識之士呼吁保護華僑。鐘天緯在《據公法以立國論》中第一次指出,根據國際法,凡是自主自立的國家,“應保護己民之在彼國者”,“若彼國違例虐待,或被他人欺凌損害,彼國不為保護,則本國得向彼國討索賠補”,“憑公法理論”。

到了19世紀70年代,清政府終于初步具有近代國家的觀念,認識到自己有保護華僑的責任,甚至打算既要派公使駐外國都城,也要派領事分駐外國有較多華僑居住的城市。后來,薛福成在出使外國的過程中,痛感保護華僑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明確地指出:保護華僑是清政府“應有自主之權,此事已萬不可緩”。從此,清朝政府在對歐美小國的外交中,設法保護華僑。

5、對秘魯、巴西的外交

在這一時期對小國的外交,值得稱道的是中秘《通商條約》(即《中秘友好通商行船條約》)和中巴《和好通商條約》的簽訂。

秘魯是南美洲小國。1873年,秘魯政府為解決招募華工和對華貿易問題,由英美等國駐華公使作中介,請求與清朝訂約建交。同年9月,清政府的全權代表李鴻章與秘魯使節葛爾西耶在天津談判。盡管保護華工問題是談判的焦點并曾使談判暫停,但是,由于雙方都提出了發展貿易、直接互通有無的共同要求,結果,雙方互作讓步后,在1874年6月26日簽訂了中秘《通商條約》和《查辦華工資遣專條》。主要內容有:第一,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互設使領館。基本上確立了平等互利原則。對派駐的領事,兩國互給最惠國待遇并限制商人充當。條約第四款規定:“大清國派總領事并領事副領事署領事等官前赴秘國各處有別國領事駐扎地方辦理本國商民交涉事件,秘國亦按待各國領事最優之禮一體相待,大秘國派總領事并領事副領事署領事等官前往中國已通商各口辦理本國商民交涉事件,中國官員接待各國領事官最優之禮亦于秘國領事官,不使或異,惟必須真正官員,不得委商人代理。”條約第八款規定:“中國商民準在秘國通商各處往來運貨貿易,一體與別國商民同獲利益。秘國商船,準在中國通商各口往來運貨貿易,別國凡有利益之處,秘國亦無不均沾。”第十六款規定:“今后中國如有恩施利益之處,舉凡通商事務,別國一經獲其美善,秘國官民亦無不一體均沾實惠。中國官民在秘國,亦應與秘國最為優待之國官民一律。”第二,兩國人民均可在自愿的原則下自由移民,同時禁止拐騙掠賣契約華工作苦力,不得虐待華工。如,第六款和第七款規定:“除兩國人民自愿往來居住外,別有招致之法均非所準;現經兩國嚴行禁止,不準在澳門地方及各口岸勉強誘騙中國人運載出洋”,“秘國保護華民,擬于秘國各府地方凡有華民居住之處,即在該處衙門內設一漢文翻譯官,以便通曉華民語言,隨時保護”。另外,條約還作了種種有利于發展雙方貿易的互惠規定。

旨在保護旅秘華工的《中秘查辦華工專條》,迫使秘魯政府保證此后將“實力保護”華工,“以期為華工盡除一切弊端”。

可惜的是,中國方面的全權大臣李鴻章等人雖然有了一絲近代外交觀念,但是對嚴重損害中國主權的領事裁判權的危害認識不足,讓秘魯這個美洲小國也輕易獲得了領事裁判權。第十二款規定,兩國人民發生糾紛須先由領事官勸解,如果“間有不能使和者,即由地方官與領事官會同審判,公平訊斷”。第十三款、第十四款規定:“秘國民人在中國有被華民違例相欺,準地方官查拿,照例審判。華民有被秘國人在中國違例相欺,秘國官亦應按例查拿、究治”。“秘國屬民在中國有相涉案件,不論人、產,皆歸秘國官查辦。”

巴西是南美洲國力弱小的新興的資本主義國家,繼秘魯之后,一再強烈要求同中國簽約建交。清朝政府派李鴻章為全權代表與巴西政府的全權大臣喀拉多談判。當時,雙方對那些重要條款反復爭辯,有時甚至寸步不讓,而爭論的焦點在于巴西代表“欲照英法舊約章”與中國簽約。主持外交的洋務派官僚李鴻章等由于逐漸了解了世界局勢和近代外交并初步形成近代國家觀念,因此,在未受到武力威脅的情況下,絕不會將歐美小國與列強“一視同仁”了。經過艱難談判,1881年10月兩國終于簽訂了基本平等的中巴《和好通商條約》。此約廢止了片面的最惠國待遇,進一步限制了領事裁判權,禁止向中國販賣鴉片,在保護僑民、派駐領事等方面有力地維護了中國的正當權益。

中巴談判及簽約過程,顯示了清朝外交官既注重策略的靈活性,能讓的適當讓一點;又注重原則的堅定性,對重要權益分毫必爭。

后來,清朝與墨西哥在建交談判中,雙方經反復爭辯,所簽條約的原則和內容與中巴《和好通商條約》基本一樣。

總的說來,清朝對美洲小國的外交較好地捍衛了國家的權益。

二 對歐洲小國的外交仍不時喪權

總理衙門設立后,清朝中央政府開始直接與西方國家進行交涉。歐美各資本主義小國紛紛遣使來華,掀起了一個立約通商的小高潮。從1861年到1869年,葡萄牙、丹麥、荷蘭、西班牙、比利時、意大利和奧地利先后同中國簽訂了通商條約;1887年,葡萄牙又與中國簽訂《和好通商條約》。這些歐洲小國以條約獲取了除割地賠款外和列強一樣的種種特權。最為突出的是自鴉片戰爭后一直致力于同中國簽約的比利時和企圖侵奪澳門主權的葡萄牙。

1、對比利時的外交

第二次鴉片戰爭后,清朝面臨更加復雜的國際形勢,“各國兵船、商船布列江海各口,外洋公使混跡都城,挾其無厭之愿以肆要求”。歐洲小國趁機紛紛向清政府提出種種要求。比利時自然不甘落后。

1862年,比利時派使臣包禮士出使清朝,目的是通過與清朝政府簽約,從而享有與英、法、美三國《天津條約》同等的權益。江蘇巡撫薛煥接到包禮士的照會后,立即上奏朝廷:比利時使臣“包禮士自稱比利時國在歐羅巴部落,與英吉利為姻婭之邦。……伊奉國主畀以全權,派至中華進京。請照各國立約通商”。同時,久官上海、與外國使節多有交涉的薛煥委婉地拒絕了比利時的請求,其理由是:“比利時國已在中土貿易有年,一切均屬相安,現在應與無約諸邦,照舊通市。固無須另立條約,更未便率請進京”。包禮士雖然被勸阻但未回國,而是暫住上海。對此,薛煥認為,比利時“恃有強鄰,頗存奢望,而辭氣尚屬平順。不得不稍示羈縻”。接著,薛煥上奏匯報了他所知道的有關清朝與比利時交涉的情況。

清朝政府接到薛煥的奏章,命令他盡量不與比利時簽約,但是,又強調:如果比利時公使堅決要求簽訂條約,那么,就按照上一年與普魯士簽約的方式辦理,一定不能與對待英法相同。此外,朝廷還規定了簽約的原則,那就是:照布魯斯國與清政府簽訂的條約,“照此量為增損,斷不可大有出人”。后來,總理衙門大臣奕新奏請與比利時建立邦交,得到朝廷批準。朝廷命令“頭品頂帶辦理五口通商薛煥,著即作為全權大臣,便宜行事,辦理比利時國通商事務”。

辦理外交的官員由于不懂近代外交,不懂近代條約制度的重要性。因此,一方面,他們怕與西方國家談判,總是設法盡量避免;另一方面,萬不得已談判時,尤其怕談判破裂。“口舌不能爭,因此彼此反顏者亦非一次。雖未必遽致決裂,然犬羊之性無常,萬一持之過嚴,因而生釁,則中國之力不足以制之,內患未平,外侮又至”。比利時使臣遭到清朝一再拒絕后,“而請立條約,仍堅執不移”。辦理通商事務大臣薛煥見與比利時的談判已經不可避免,便立即上奏朝廷,對談判提出了原則性建議,他認為,“洋人性情難馴,不得不于辯論之中,仍寓羈縻之策”。理由是,首先,比利時雖然是與中國有多年通商往來的西洋小邦,但是它“聯姻英國,倚作奧援,故立約之念甚堅,不無過存奢望”。其次,比利時以前往天津乃至北京相要挾。再次,“如拒之太峻,恐其激而赴津。許之過輕,又恐得步進步”。不難看出,薛煥把防止比利時使臣進京當作至關重要的大事,主張按傳統的對待朝廷打不過的“夷狄”的老方法,給比利時種種好處,但又不能輕易給。

談判開始后,比利時使臣包禮士提出三條主要要求,第一條是比利時“大小官員商民船貨,均與別國受益最優者同”。第二條規定條約簽訂十二年后可以修訂,第三條要求條約必須用寶并互換。薛煥認為第一條不能接受但沒有直接駁斥,只是相應地提出了三個條件作為談判的籌碼,即“一議各口均令設立領事,并禁商人充當。一議商民禁赴內地游歷通商。一議使臣不得赴京”。

審視薛煥提出的三個條件,清朝大臣的良苦用心可見一斑。他們要求比利時在通商口岸都設領事并禁止商人充當,首先是估計比利時無財力或沒必要在各口岸遍設專職領事來為難比利時的;其次是為自己省事而讓外國領事各自管理其本國人;再次,是初步認識到了商人領事對外交的危害。不許外國人到內地游歷經商,是為了盡量隔絕中國人與外國人的聯系,盡量避免外交上的各種糾紛。要求使臣不得入京,其用意是避免中央政府直接與外國人打交道,羞于見不行跪拜之禮的西方“夷人”,從而確保天朝體制不受破壞,以保全“夷夏之防”。薛煥給比利時使臣的答復,真實地反映了清朝在鴉片戰爭結束20多年后,不少官僚仍以傳統的“天朝上國”思想和對外策略來辦理對歐美小國的外交。

雙方幾經辯論,就通商事宜達成了一致意見,但在公使駐京問題上互不相讓。薛煥打算按照清朝與普魯士所簽條約為樣本,“謹當欽遵訓示,不令大有出入”。朝廷認為薛煥等人“辦理甚合機宜,深堪嘉尚”,⑤并且指示薛煥在與比利時的談判中,“總期于遷就之中,無損國體,但能限制一分,即收一分之益。所訂章程,尤須使將來仿照辦理”。

1863年8月,清政府與比利時簽訂了僅有四款內容的《通商條約》。由于種種原因,此約未能經換文生效。比利時為簽訂對它更為有利的條約繼續與清朝進行交涉。

1865年11月,清政府與比利時簽訂共有47款的《通商條約》和《通商章程:海關稅則》,即第二次中比條約。此約次年在上海互換生效,從內容上講,它是中國此前與西方國家所簽條約的大雜燴。如,“比約第一款與法約第一款略同。比約第四十五款與布約第四十款同。比約第四十六款與布約第四十一款同。比約第四十七款與丹約第五十五款略同,彼此下少‘各國’二字或在二句作‘在滬互交’作‘互換’”。從此,比利時從中國獲得了公使駐京、領事裁判權和片面最惠國待遇等除割地賠款外與列強一樣的種種特權。

2、對葡萄牙的妥協

中國因國力弱小,在受到列強的壓迫或財政極度困難時,歐美小國往往趁火打劫。19世紀80年代,清政府財政出現危機,擬在澳門征收鴉片稅并緝私,但不敢憑實力與葡萄牙較量。經反復協商,1887年清政府作了無原則的讓步,與葡萄牙簽署《和好通商條約》,允許葡萄牙“永居管理澳門”,使葡萄牙達到了事實上侵奪澳門的目的;此外,葡萄牙據此條約還獲得了西方列強自鴉片戰爭以來以武力威脅和外交訛詐等手段從中國得到的種種特權。

近代著名外交家郭嵩燾在談論辦理外交時有一段至理名言,也是他多年外交經驗的總結。他說:“竊謂辦理洋務,一言以蔽之日:講求應付之方而已矣。應付之方,不越理、勢二者。勢者,人與我共之者也。有彼所必爭之勢,有我所必爭之勢,權其輕重,時其緩急,先使事理了然于心。彼之所必爭,不能不應者也;彼所必爭,而亦我之所必爭,又所萬不能應者也。宜應者許之更無遲疑,不宜應者拒之亦更無屈撓,斯之謂勢。理者,所以自處者也。自古中外交兵,先審曲直。勢足而理固不能違,勢不足而別無可恃,尤恃理以折之。”19世紀80年代末的清朝,盡管國力衰微,但仍有較強的力量與日薄西山的葡萄牙抗衡;能憑“理”與“勢”來捍衛國家權利的時候卻喪權辱國,這種結果實在令中國人痛心。

日本在1874年侵略臺灣時,其綜合國力不如中國,但中國無原則妥協。李鴻章等朝廷重臣,竟然沒有考慮在新的國際環境下,對日本那樣妥協會給中國帶來怎樣的屈辱、會造成怎樣惡劣的影響。著名外交家立嘉評論此事時說:“這次事件向全世界宣布,這里是一個愿意償付而不愿意戰斗的富饒帝國,它實際上決定了中國的命運。”想不到十多年后,中國主演了同樣的歷史悲劇,對葡萄牙這個已經衰落的國家也不敢強硬。

3、對小國外交近代化起步艱難的原因

經過兩次鴉片戰爭的打擊,與西方國家交往了許多年,為何到了60年代甚至80年代,清政府對歐美小國的外交還不時喪權辱國呢?

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天朝上國”觀念的影響。清朝對歐美小國外交基本上是在和平狀態下進行的,在強烈的“天朝上國”觀念作用下,更容易讓清朝統治者找回那種失落的“天朝上國”的優越感,使傳統的外交觀念更難改變。這樣,對歐美小國外交的近代化雖然符合時代潮流,但是受到的或明或暗的阻力也更大,其近代化必將遇到重重障礙。特別是在19世紀60年代,“天朝上國”觀念雖然受到沖擊,但仍是清朝政府辦理小國外交的指導思想。在清朝君臣看來,歐美小國無異于中國古代周邊那些既落后于中國又無力與中國抗衡的“蠻夷”。經辦外交的官僚們“天朝上國”觀念根深蒂固,往往潛意識地甚至有意地把對歐美小國的外交當作傳統的“理藩”外交辦理,“似與體制無礙”、“與體制不合”是他們辦理外交的原則。70年代后,“天朝上國”觀念進一步受到沖擊,但偶爾還在影響清朝對歐美小國的外交。80年代中期對葡萄牙外交的失敗就是有力的例證。

另外,在具體的外交活動中,辦理外交的官員既缺乏相關的近代外交知識,又沒有近代外交官員應有的職權,他們只知也只愿依照所謂的“成例”辦事,不知變通。實際上,稍明事理的人都知道,“事貴因時以變通,道在與時而消息……察幾審勢,此中自有權衡,安可與泥古非今者同時語哉?”

總之,在這個歷史時期,清朝對歐美小國外交的近代化盡管已經起步,但終究受到“天朝上國”觀念的頑強制約,需要經歷一個很長的艱難曲折的過程。

[作者簡介]劉昊(1965—),男,湖南衡陽人,賀州學院人文與管理系副教授,歷史學碩士,主要從事中國近現代外交史和思想史的研究。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尤物特级无码毛片免费| 国产精品自拍露脸视频| 青青操国产视频| 国产乱子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欧美色99| 亚洲视频a| 亚洲精品天堂在线观看| 色老头综合网| 91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 欧美成人午夜在线全部免费| 丝袜久久剧情精品国产| 18禁黄无遮挡免费动漫网站|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二区三区| 99草精品视频| 99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亚欧美国产综合| 欧亚日韩Av| 亚洲无码视频图片|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66| 久久久久夜色精品波多野结衣| 欧美第九页| 噜噜噜久久| 天天视频在线91频| 久久成人免费| 亚洲美女高潮久久久久久久| 一级一毛片a级毛片| 国产精品成| 国产成年女人特黄特色毛片免| 亚洲视频免| 亚洲欧美日韩动漫| 91视频99| AⅤ色综合久久天堂AV色综合 | 免费国产黄线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九九九| 国产黄色视频综合| 欧美日本在线| 思思热在线视频精品|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精品va| 亚洲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高清| 美女高潮全身流白浆福利区| 99尹人香蕉国产免费天天拍| 国产一级毛片高清完整视频版| 久久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蝌蚪国产精品视频第一页| 福利视频一区| 欧美日韩在线第一页| 亚洲中文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搜索| 日韩大乳视频中文字幕 | 成人欧美日韩| 国产精品一线天| 国产精品美乳| 日本一区高清| 国产嫖妓91东北老熟女久久一| 欧美一级特黄aaaaaa在线看片| 无码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88av在线| 亚洲人成高清| 手机看片1024久久精品你懂的| 黄色片中文字幕| 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欧美激情成人网| 国产中文一区二区苍井空| 99精品高清在线播放|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亚洲人成日本在线观看| 亚洲视频在线网|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视频7|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国产99| 国产噜噜噜| 美女被狂躁www在线观看| 一本一道波多野结衣av黑人在线| 国产欧美日韩91| 亚洲啪啪网| 亚洲最大情网站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首页系列人妻| a级毛片视频免费观看| 嫩草国产在线| 亚洲天堂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