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本課選用了黑龍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龍教版”信息技術教材第五冊第七課。
教學內容:
本課在已經學習了預設動畫和自定義動畫設置的基礎上,學習動作按鈕和動作設置。動作大都設置在動作按鈕上,也可以設置在其他任何對象上,包括文字、文本框、圖片、自選圖形、藝術字等等,要讓學生清楚,從不同角度和方式編輯幻燈片時,要選擇相應的視圖,以方便編輯。本課在上節課的基礎上進行,教材上的內容可以作為學生鞏固練習用。
教學重、難點:動作按鈕的設置。設置動作按鈕以及動作鏈接。
學生分析:
對如何讓幻燈片動起來,學生接受得很快,因此這部分的內容,以動作按鈕的設置為重點,在任意對象上動作設置略講。因此教學中,注重給予學生創造性發展的天地,用研究、探索的自學方式學習,通過交流獲得結論,讓每位學生都有個性化的體驗空間。
教學目標:
1.掌握在按鈕上設置動作和在任意對象上設置動作、學會在幻燈片瀏覽視圖下編輯幻燈片的方法。
2.學生通過自由選擇學習內容,自由選擇合作伙伴,在合作交流中學習知識。
3.發展學生自主學習和交流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生審美能力和表現能力。
教學準備:
硬件資源:多媒體網絡教室、投影機。
軟件資源:PowerPoint。
素材資源:多媒體課件、素材圖片、學生自學資源。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引題
師:你們喜歡看電視嗎?
生:喜歡。
師:在中央電視臺里面我最喜歡看兩個欄目,一個是《幸運52》,一個是《星光大道》。這兩個欄目的主持人都非常有特色,你知道他們都是誰嗎?
生:李詠和畢福劍。
師:我現在可以用幻燈片變個魔術,你們想看李詠就能出現李詠,想看老畢就能出現老畢,你們信嗎?
師:想看誰?
(生自由選擇。)
師:(操作課件,引出兩位主持人的照片。)為什么會這樣呢?
生:是因為對幻燈片加了一些設置。
師:想要在幻燈片里出現這樣的效果,就需要對幻燈片設置一些動作,這節課我就和大家一起來學習《神奇的動作按鈕》。
二、展示范例,布置任務
師:既然這些動作按鈕如此的神奇,那么它們究竟藏在幻燈片的什么地方呢?請大家打開你們桌面上的ppt文件,自己來找一找。
(學生操作。)
師:這些動作按鈕都有什么用呢?請大家打開D盤中名字為1的ppt文件。我給大家準備了一個神奇的遙控器,上面有6個動作按鈕。請你播放幻燈片自己來試試這些按鈕都有什么作用。
(學生操作。)
師:誰能說說這些按鈕的作用?
(生分析按鈕的作用。)
三、學生操作,發現問題
師:這些頻道里我最喜歡中央三臺的《同一首歌》節目。怎么才能選擇到這個頻道呢?
生:選擇頻道。
師:我們家里的電視節目特別多,如果我想看35臺怎么辦?
生:直接撥。
師:家里的遙控器上面都有數字標注,你能不能制作一個動作按鈕并且加上數字標注,能直接選擇我們喜歡的頻道呢?大家試試吧。
(學生操作。)
師:誰愿意來演示一下?
(學生演示。)
四、鞏固提高,作品展示
師:時間到,大家一起看看同學們的作品好嗎?誰愿意來展示一下你的作品?
(作品展示。)
師:這幾天,我在制作一個介紹“我最喜歡的明星”的幻燈片,但是因為時間太匆忙沒有全部完成,今天我想請同學們來幫我加工一下,我為大家準備了一些相關的素材,都放在素材文件夾中。先來看看制作要求。(出示課件。)當然,你可以挑選你喜歡的明星,開始制作吧。
(學生制作。)
師:同學們都制作好了嗎?誰愿意把自己的作品展示一下?
(學生展示、自評。師評。)
師:學習了今天的知識我想大家都收獲不少,在為大家展示的第一張幻燈片中我也設置了動作按鈕,細心的同學們也許能觀察到我把動作按鈕的顏色設置成了透明色。其實動作按鈕不僅可以幫助我們對任意的幻燈片進行鏈接設置還能夠鏈接各種不同類型的文件。希望同學們下課之后能夠繼續去探索這其中的奧妙。這節課就上到這里,下課。
反思:
信息技術課是新課程理念下誕生的新學科,它旨在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使之成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根據中小學信息技術指導綱要提出的相關教學目標,結合任務驅動教學法,我在本節課做了以下的嘗試:
一、激發興趣,注重探究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信息技術課涉及到很多理論性的知識,這些枯燥的知識需要學生們在課堂上進行實踐。如果教師在課堂上采用教師教、學生學的方式,那么課堂教學就會變得索然無味。所以給學生創設一個有趣味的情境,并把它貫穿在教學的始終,能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本節課我就通過“用幻燈片變魔術”這樣一個有趣的情境進行了導入,自然地引出了本課的主題——PowerPoint中的動作按鈕。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對這一知識點進行探究學習,從嘗試中認識了動作按鈕,逐步掌握相關知識點。
二、合理評價,注重延伸
對于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我采用了鞏固提高的方法。當學生掌握了動作按鈕的基本知識之后,我給學生設計了一個“我最喜歡的明星”的幻燈片。這是一個未完成的作品,教師對這個半成品提出了加工要求,請學生根據要求完成這個作品。這不僅鞏固了學生本節課的知識點,還節省了學生的操作時間,凸現了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有能力的學生還可以根據教師提供的素材進行拓展練習。對學生制作完成的作品,我采取了教師評價、自我評價、生生互評相結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找到學生作品中的閃光點,對其制作的作品給予肯定。在本節課結束的時候,我揭示了小魔術的秘密,使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產生了新的認識,激發了學生繼續探索知識的興趣和學習知識的動力。
(作者單位:哈爾濱市復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