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某日,一陣風莫名刮過,把一個傳聞刮進了向陽街的張刀刀的耳朵:歐陽家的人有個怪癖,竟然用錢來做手工,折著玩。錢,是錢哦,人民幣哦!
瞬間,它的威力取代了“趙二娃三歲的兒子越看越像隔壁的涂八豆”的緋聞,成了向陽街人們茶余飯后新的議論熱點。追根溯源,發現這一秘密的竟是本街“女郎中”儲醫生。
儲醫生是市婦幼衛生院的一名婦產科大夫,由于向陽街就這么個當醫生的,所以大家有個小災小痛,又沒必要正式上醫院的,就會去咨詢她。儲醫生也還樂于承擔這一救死扶傷的公益角色。這個人向來做人嚴謹,要藥開藥,有病治病,言語并不多,在街道鄰里間過上過下,也最多就點頭示意。點頭的幅度不大,充其量叫頷首。好像以這一細節拉開等級,昭示著她不屑于參與任何閑談議論。
所以,傳聞來自她的口中,讓向陽街人先吃了一驚:原來醫生也八卦!
是這樣的。歐陽古風的老婆突然胃絞痛,痛得在床上打滾,把歐陽急壞了,立即請儲醫生到家去看。病倒沒什么,涼了胃,有點痙攣。儲醫生給她一熱敷,癥狀已有所緩解,然后再開了些暖胃的藥。
歐陽古風送儲醫生出門,經過了女兒歐陽小妃的房間。
小妃的房門半掩著,儲醫生經過時沒安心看什么,只不經意地用眼角這么一掃。
突然,她的眼睛被什么扎了一下,像有幾束光刺來。她愣住,用了一秒的時間在腦中又閃回了一下剛才的那一瞥,然后猛地一扭頭,驚呆了……
歐陽古風12歲的女兒歐陽小妃坐在一堆花花綠綠中專心地疊著什么,而那一堆花花綠綠不是別的,全是錢,人民幣——儲醫生覺得嗓子眼兒被什么堵住了。
女孩身邊有十多只百元紙幣的“千紙鶴”,有七八十顆50元的“心”,她手上那顆只完成了一半。書桌上有一艘用若干個5元組成的船,腳旁邊還有幾十張50元的人民幣,估計也都會變成“心”。至于20元的、10元的、5元的更是遍地都是.
小妃抬頭看到了門口的儲醫生,叫道:儲阿姨好!
歐陽古風一個箭步從儲醫生身后竄出,將門輕輕拉過來,同時叮囑一句:還不做作業。口氣比較狠。回頭迎著儲醫生那一臉的驚愕,尷尬地笑了笑,面目甚至還有幾分扭曲。他用手朝另一個方向示意了下:儲醫生,這邊。
傳聞就這樣開始了——“歐陽家的人拿錢折著玩”——像泄漏的氣體一樣彌散在向陽街。
大家驚訝之余紛紛猜測,最后得出兩個可能性:一是歐陽家是巨富,錢多得用不完了,二嘛,要不他們就是霉到家了,盡收到假鈔,只能拿來做手工。不過第二種可能性很快又被排除了,因為很難有10元20元的假鈔。
2
歐陽古風家住向陽街5棟6-4室。
他們是四年前搬來的,所以在向陽街不像其他老街坊之間那么熟絡。大家對他們也不太了解,大致知道歐陽古風是個建筑師,經常在外地出差做項目;妻子小林在圖書館工作;女兒小妃在新民小學讀書。
大家覺得這是個非常沉悶的家庭,在外少言寡語的。因此,也更顯神秘。
那天,送走了儲醫生,歐陽古風一臉尷尬地折回屋,默不作聲地抽著煙。小妃知道又惹惱了爸爸,知趣地遠遠躲在自己屋里。但父親的這種沉默比訓斥自己一頓更讓她感到毛骨悚然。
她隱隱覺得最近爸爸變了,特別在她折錢這件事上,但她又不敢問,只覺得委屈。
歐陽小妃,從5歲時就開始折能到手的各種人民幣。說來,這還是歐陽古風一手栽培的——這個現在最反對她折錢的父親。
歐陽小妃所有的壓歲錢都是自己存著,從來不會上交父母。歐陽古風這點很民主,孩子的就是孩子的,從不像有些父母那樣,以給孩子保管壓歲錢的名義收繳他們的私有財產。孩子拿到錢都會買這買那,即使是些毫無用處的東西。他們享受像大人一樣用錢的過程。
小妃也一樣。所以,在小妃的壓歲錢到手即光兩次后,終于引起了歐陽古風的擔心。他不怕別的,怕的是讓孩子養成大手大腳用錢的壞毛病。
一天,歐陽古風回家帶了一艘“船”送給小妃。那船全是用5分的紙幣折成的,有上百張吧。草綠色的船發著幽幽的光,煞是好看。偶爾還能聞到新幣散發的那股特別的氣味。小妃抱著船愛不釋手,撫摩過去撫摩過來。
“這可是人家萌子做的,還拿了手工獎。她非要我送給你!”這是歐陽古風瞎編的。
萌子是小妃從小一起玩的姐妹,兩人就差月份。這船不是萌子做的,是歐陽古風20分鐘前買的(那陣不知怎么,市面上挺流行賣這個的)。他利用了小孩子互相攀比不服輸的心理。
果然。“那我得做一個送給她”。小妃故作成熟地說,可掩飾不了那點不服氣。
“行啊。我教你做千紙鶴,比這個強。”歐陽古風巴不得。
他立馬掏出一張鈔票,熱炒熱賣地教女兒折了個千紙鶴。這是他半小時前才學的,就是在賣“船”的老板那里。
人家老板挺忙,本來不愿意教他。可他一直候在那里不走,還保證,只要老板教會他一樣,他就買一樣他店里的東西。這樣,買那艘船,他也學會了折千紙鶴。
小妃拿著自己現學的作品,10元折成的千紙鶴,滿足極了。馬上把船拋在了腦后。
這時,歐陽古風又一下將千紙鶴從小妃手上拿了回來,并馬上拆開了。小妃還沒反應過來呢,千紙鶴已變回了一張皺巴巴的錢。她傻愣在那里,就差沒急哭了。
歐陽笑瞇瞇地對小妃說,這錢都舊了,又臟,多不好看呀。你的小金庫不是有那么多嶄新的紙幣嗎,用它們折才好看呀。還可以當裝飾品呢!
小妃猛然回過神,轉身朝自己屋里跑去……歐陽古風得意地看著女兒的背影,笑嘻嘻的,手里慢慢地將那張10元的錢撫平。
小林不知什么時候來到他身邊,完全莫名其妙,問他,你傻笑什么呢?
古風扭頭看到了妻子,一手將那10元錢塞給她:“給你了,買零食吃吧!”說著高興地回屋了,留下小林更加莫名其妙。
后來,歐陽古風為了維持女兒的積極性,又去纏著老板學了幾樣,回來挨個教給小妃。小妃的確沒亂花錢了,它們全部變成了她屋里的擺設。再后來,歐陽古風送給了小妃一本手工書,她開始了自學生涯。
就這樣,折錢成了歐陽小妃的愛好,怪癖。丟都丟不掉了。
多年來,她見錢便折,折完了壓歲錢就折零用錢,還折爸爸媽媽的錢。如果不是覺得不太好,估計連同學的都折了。于是,班上同學,年級同學,甚至小賣部老板都知道了,歐陽小妃拿出來的錢都是些“玩意兒”。
可是,歐陽古風一次從香港出差回來,就變了。
那次他到香港參加一個建筑界的會議,會議完后又在香港逗留了兩天,到處逛逛。一天歐陽古風和另外兩個同事在一家普通茶餐廳就餐,餐畢結賬,歐陽在包里掏錢。
當他把要結賬的錢遞給等在一旁的服務生時,那位長著一張典型香港人的臉的年輕服務生卻愣了一下:在他面前,不同面值的港幣卻是幾個不同顏色的桃心。
年輕服務生輕輕放下手中的結賬牌,并拿起一個“桃心”,耐心而細致地將它展開,再撫平。他這一默默的舉動讓歐陽一行三人愣在那里了,沒有一個人說話。
服務生又拿起了第二個,展開,撫平;拿起第三個,展開,撫平。當他拿起最后一個的時候,他操著港式普通話,吃力卻很禮貌地對著正在愣神的歐陽說道:“先森(生),哦(我)們應該尊重哦們的前輩(錢幣),不可以折的。”說完,禮貌地鞠了一躬,轉身離開了。
“尊重”,這兩個字像根針似的在歐陽心里一下一下地扎,在這樣的場合下聽到這兩個原本平凡的字,卻說不出的別扭。歐陽短暫地僵在那里,頭上滲出冷汗,與其說尷尬,不如說自責,或者都有。但心里卻對那服務生心悅誠服。
回到賓館,歐陽還沒來得及玩味服務生的話,但立馬將身上所有的錢幣拿出來一一展開。
在從香港返回的飛機上,歐陽一閉眼,服務生的表情和那句咯咯巴巴的話就一遍又一遍地在他腦里閃過。
他服氣了。服氣的是人家的文化。
想想自己,身邊的朋友,甚至內地的人們,恐怕沒有一個人會有這樣的概念和意識,哪怕像他這樣算得上知識分子的人。他們在乎的會是錢幣,卻不是錢幣是否有折痕。
“尊重”,歐陽在心里默念:“是呀,我們從未尊重過錢幣,沒有尊重一種民族文化。”
飛機在高空氣流中有輕微顛簸,歐陽斜著腦袋靠在椅背上,看著艙外自己乘坐的飛機機翼在云端左右起伏,感覺很奇妙。好像顛簸的不是自己,倒成了整個世界。
他在顛倒的世界中睡著了。
3
在張刀刀的眼里,沒有兵與賊,只有道與非。這是他的世界觀。
所以張刀刀喜歡“梁上君子”這稱謂。憑一身手藝吃飯,不殺人放火,不坑蒙拐騙,好歹也算一君子。
張刀刀長相絕非獐頭鼠目,行動也從不避人耳目。他常游蕩在向陽街這一片區,與街坊鄰居挺熟,過上過下招呼不斷,有時還搭把力幫個忙什么的。當然,順便也能得到些情報。
街坊們不知道他是哪個街的,也從未打探過,以為是鄰街的。
張刀刀,姓甚名誰不詳。張刀刀這名字,是他自取的江湖稱號。
張刀刀有一次在向陽街喝閑酒吹閑牛,聊天間聽說隔壁小春街的趙奶奶被車撞了,正住院。
張刀刀對趙奶奶有幾分感情,說來是件小事,可能連趙奶奶自己也忘了。那是一個大年初一的早上,張刀刀碰上了晨練回來的趙奶奶,她一手提著寶劍,一手塞給張刀刀兩個“金元寶”, 笑瞇瞇地連說大吉大利,恭喜發財。
其實也就是兩顆軟糖,趙奶奶喜歡新年圖個吉利,給街坊鄰居們都送了,正好碰上了張刀刀,也給了他兩個。可就這么兩個軟糖,讓張刀刀心里有股暖流涌來。
至今那兩個金元寶都放在他小屋子的一個高高的柜子上。張刀刀一直舍不得吃。
趙奶奶是個精明細致的老太,怎么會被車撞?張刀刀覺得事出有因。
“趙奶奶這次走不了,留她一個老人家在國內,還過啥?”胖二姐一邊晾衣服一邊埋怨,“說是天天哭,精神都恍惚了,過街還能管那車?怕是把命看賤了,也覺得活到頭了。”
趙奶奶準備出國的事全街都知道。這次她兒子從加拿大回來就是辦移民的。兒子和孫子先過去了,這次不是專門來接媳婦和老媽的嗎?
“怎么,手續有問題嗎?”張刀刀問。
“就一個名額,給他媳婦了。”李太爺喝了口酒,悠悠地吐出這幾個字。眼神里有一種老人共通的凄涼。
“他們拿了筆生活費讓趙奶奶先一個人在國內過著,到了那邊再幫她辦。也就一年半載的事。”胖二姐忍不住了,發泄一氣,“要接也得先接老的呀。他們仨到了那邊過著安逸的生活,還得掛念著這個老太婆?早有這份心,這次也該先把老人接去,不過也是嘴上說說罷了。老人自己心里還能不明白?”
“趙奶奶傷得重么?”
李太爺嘆了口氣,端起酒喝,沒回答。胖二姐接過話:“摔得倒不重,有點擦傷,但暫時得住院觀察。他們這幾天就要走了,沒心肝的家伙,都等不及老媽出院。竟然要雇個保姆在醫院伺候老人。”
“拿命也沒能留住呀!”李太爺嘆出一口酒氣,憂傷的味道。
“他走不了的。”張刀刀嘀咕了句,端起余酒,一飲而盡。
第二天,全小春街的人都知道了一個消息:趙奶奶兒子走不了了。他的護照不翼而飛了。最蹊蹺的是,屋里的錢一分未少,只是護照沒有了,而且,只是他的。連機票都還在。
但還有一點是小春街人不知道的,趙奶奶兒子還收到了張字條。這個,他妻子都不知道。
凌晨時分,趙家兒子照慣例去了趟廁所。那紙條就貼在小便池的墻上。是用電腦打印的,就一句話:古有云,百順孝為先!
才開始趙家兒子還沒弄清是什么,迷糊著。突然一個激靈。
是紙條貼的地方激活了他,這擺明是讓他看的。因為臥室也有個廁所,但只有外面這個才有小便池。
他直覺意識到,其中有點什么。究竟還算個聰明人,他揭下字條,第一時間沖進了書房,而不是去看放錢的柜子,書房里有護照和機票。果然,消失的就只有他自己的護照。
趙家兒子點了根煙,慢慢坐在椅子上,拿煙的手指有點抖。
妻子起來后,他只平靜地告訴她,有人進了我們屋子。紙條的事他只字未提。愚蠢的女人立馬翻箱倒柜查看丟了多少錢和首飾,趙家兒子說了句:別看了,就我的護照不見了。
女人有松了口氣的表情。緩過神又立即說,報警吧!
趙家兒子制止了她。他知道一切該怎么做了。
街坊鄰里都替趙奶奶高興,因為他兒子留了下來。他們都說那是“天賊”,是老天派的。而趙家兒子合理安排了一切。他讓妻子先過去了,畢竟孩子在那邊需要大人照顧。而自己則告訴她說要留下來重新辦理護照。他是留下來辦護照了,不過,是給趙奶奶辦。因為他明白,自己的護照沒有真丟。
張刀刀那兩天也心情大好,摻合在群眾之間感受大快人心,順便心知肚明地默許了人們給予他那新的稱號。
不過,他還是有個遺憾:就是那句話還不夠有魄力。
當時張刀刀做這一切的時候,只有一個地方讓他費了些心思。不是入室,這對他來說從來都不是問題。而是那句話怎么寫。他想像武俠電視里的俠客那樣,留下一把帶血的刀,扎著一張紙條,上面有句豪奢放逸的話。可他憋了半天,搜腸刮肚后也就憋了句百順孝為先。當然,最后為了表示水平,他還是在前面加了“古有云”三個字……
張刀刀回想起忍不住笑起自己來。嗨,管他的。他一仰頭,喝了一大口酒。
4
歐陽小妃對爸爸的變化感到既奇怪又委屈。
不對勁是從爸爸的書房開始的。有一天小妃去歐陽古風的房間取筆記本,進去后總覺得有什么不對勁。但她一時又沒發現到底哪里出了問題,是感覺吧,就覺得書房里的氣味、空氣、甚至窗外滲透進來的陽光,以及陽光下懸浮跳動的顆粒都和平日不同。她愣了愣,聳聳肩,走了。
之后,小妃又忘了這事。
又是一天。小妃在那一天終于攻克了她花了一周時間來琢磨試驗的新成果:一個用四種不同紙幣混合疊成的“埃菲爾鐵塔”。塔的造型是手工書上的,而四種紙幣就有四種顏色,摻在一起,毫不混亂,甚至有幻彩的效果,綠里透著紅,黃里泛著藍和紫,熒熒發光。
就是這個顏色搭配讓小妃費了心思。她是無意在另一本家裝畫冊里看到這種效果的,本來人家是個家居飾品,可當下就喜歡了,并決定用在自己的錢幣作品里。
到現在,小妃折紙幣已和孩童時的好奇好玩有了本質區別。她之所以把一種純手工作為嗜好就這么堅持了下來,是因為她已從中間發現了新的樂趣,并且丟不掉了:是種挑戰的上癮。
面對一個復雜艱澀的作品,要把它做出來,費思量,解密碼,疊了拆,拆了疊,直到最后,一個和書上一模一樣的作品放在自己面前,那種勝利真是一種滋味。又酸又澀,卻有回甜。小妃做的作品越來越生僻,越來越花哨,她以為自己是迷上了最后的勝利果實,慢慢才發現,她是迷上了那種朝勝利一步一步艱難邁進的過程。
小妃已不滿足于照葫蘆畫瓢的階段,她又開始了創新。而這“埃菲爾鐵塔”便是她創新的第一件作品。完成的那一刻,她第一時間拿著鐵塔往歐陽古風書房跑。
歐陽古風書房里有很多小妃的作品。要說小妃的這個嗜好是他一手栽培和支持出來的,他覺得這是鍛煉小妃腦和手的好方法。所以小妃一旦有新作品便拿來與他分享,分享完后又一同分析還有什么不足,怎么改進。
小妃到書房時古風不在,上洗手間了。小妃興沖沖地沖進屋,卻愣住了。
一切都消失了,空蕩蕩的,小妃的眼睛落了個空。她腦袋嗡嗡作響,像在神游——那些擺在古風書桌上、書架上的小妃的作品,沒有了,全沒有了。
小妃傻在那里不知所措。這個書房突然變得陌生。她一下想起了上次匆匆進來取筆記本時發現的異樣。一下什么都想起了。
古風的書桌上有一本厚厚的辭海。小妃鬼使神差地走過去,隨便翻開。她看到了那些花花綠綠的紙幣,被壓在里面,皺巴巴的,再翻開,又有,再翻,再翻……小妃發瘋似的,淚水吧嗒吧嗒往下滴,像春季潤甜的小雨滴,不過這個,是苦的。
古風進來時,小妃的淚已經將那一頁辭海和那一頁的紙幣打濕了。
埃菲爾鐵塔睡在書桌一邊。
古風一時也不知道說什么好。這個時候,解釋很蒼白。
小妃沒有一點錯,可是,歐陽古風自己已經不能接受這種行為了,紙幣上那交錯的折痕就是他心中交錯的警戒線,一根根拉了起來,讓他無法也不敢再邁過去。
正因為小妃的無辜,才讓歐陽古風一次又一次地把他的阻止咽了回去,不忍心。但他知道,現在,他必須開口。
歐陽古風將睡在一旁的埃菲爾鐵塔拿在手上。這個時候,他手里必須得拿著一樣東西,讓他那不知如何放的手顯得不這么尷尬,也為了讓自己看著不至于難堪。就像害羞的少女愛低頭玩弄衣角來掩飾內心。
他的大手小心翼翼地摸著小妃的頭,觸到的剎那,女兒身上孩童的純真和稚氣,甚至那種被傷害后的赤裸裸的顫抖從每根發絲透出,穿過歐陽的掌心,他的心狠狠痛了一下。
突然,又有股力量向他涌來,古風深吸一口氣,輕輕拍了拍小妃的頭說:小妃,爸爸給你講個故事吧……
小妃那晚失眠了。
香港的故事讓她翻過去滾過來,就睡不著。小妃一時半會還理解不過來民族、文化和紙幣的必然聯系。但她覺得爸爸肯定是對的,是有理的。只是……小妃噌地一下坐起來:這次全區小學生的創意手工藝品大賽,班主任已經給她報了名,作為代表學校的10個選手之一。老師看中了小妃折紙幣的奇特嗜好,很是勝利在握的樣子推薦了她。
怎么辦?歐陽小妃陷入了兩難。
5
張刀刀的祖先是江洋大盜。
這是張刀刀自己認為的。并堅信。
無論怎樣,作為江洋大盜的子孫后代,張刀刀就覺得自己該做點什么,或該具備點那啥。
——盜義!是的,在張刀刀身上,其實有些江洋大盜的風范,這,也許是他自己都沒察覺到的。這是他的盜義。
比如說吧。張刀刀長得就不像個賊,也沒有賊的氣質,一不避人二不躲公安;要說本領,張刀刀似乎還真繼承了點大盜的天賦,入室行盜全不費吹灰之力,從沒有大張旗鼓將人屋里弄個底朝天的齷齪事,來時什么樣走時還那樣。最重要的是,張刀刀向來拿己所需,取財不盡,他不會趕盡殺絕,給己于人都留有后路。
張刀刀稱之為“取”點小錢,貼補下生活。甚至更多的時候,被他取走了點小錢的人家根本就察覺不到丟了財。這是張刀刀最樂意的事兒。
所以,向陽街小春街這片區的居民一直都認為他們這地兒,治安挺不錯的。
張刀刀給自己定了個規則:不入孤寡老人室,不破下崗人家門;做生意的大老板第一,吃皇糧的公務員居次。
那次張刀刀從一個在機關做事的公務員家“取”了點生活費,準備出門。他向來是從窗進,從門出,也沒什么原因,這樣他心里舒服。正出了門打算關上時,門上有點響動。
竟是一串鑰匙。還插在鎖孔里,叮當的聲音讓張刀刀發現了它們。他拔出鑰匙打量,還不少,沉甸甸的。很顯然,這家主人有車。鑰匙上有開關車門的遙控按鈕,張刀刀又找了找,看到了車鑰匙。
張刀刀掂著鑰匙,搖了搖頭,笑著嘀咕了句:真他媽粗心。
然后小心地開了門,將鑰匙放在了屋門口的鞋柜上,又輕輕關上。這才離開。
張刀刀才不屑于拿人鑰匙呢,他甚至不屑于從門進,他只在乎從門出。助人為樂后的張刀刀又覺得頓生了幾分俠氣,走起路來腳下生風。
張刀刀,可是江洋大盜的后代!
6
歐陽小妃獲獎了。
她的作品獲得了全區小學生創意手工藝品大賽的一等獎。
歐陽小妃參加了手工比賽。不僅如此,她的作品仍然是用錢幣完成的。當然,這是選手中獨一無二的。
所以在創意展示的時候,她的作品一亮相就讓全場鴉雀無聲了。空氣中有太多的元素在相互碰撞,好奇、質疑、驚訝、譏諷、難以置信、不懷好意……
無疑,歐陽小妃的作品是個另類。又無疑,這個作品似乎太簡單了。甚至,不能稱其為作品,它好像根本不應該出現在這樣的場合,這與創意手工比賽的現場,格格不入。
評委在前排一字排開,好奇地等著接下來的創意解說,屏住了氣息。之所以好奇,是因為面前的這個小女孩那么神情篤定。
歐陽小妃什么也沒說。她從自己帶的一個大紙袋里依次拿出了些東西放在展臺:“埃菲爾鐵塔”、“加勒比海盜船”、“親嘴娃娃”,以及用無數個小的“心”組合成的一個碩大的“心”……臺下開始躁動,靜謐被短暫地打斷。
小妃拿著她當場完成的那個不能稱之為作品的作品,說的第一句話是:“這將是我做的最后一個錢幣手工作品”。場內瞬間安靜。
歐陽小妃或許天生是個演講家。她有本事讓全場在座無論大小老少安安靜靜,對她洗耳恭聽;她將本來的創意解說變成了一場演講。她講自己為什么只折錢幣,講這個嗜好是如何開始的,而現在又為什么要結束,她講了她的爸爸歐陽古風,以及那個香港的故事……
工作人員有幾次想提醒她注意時間,都被評委用眼神制止了。他們想聽下去。
說到后來,歐陽小妃的聲音已經哽咽了。她只用了一句話來闡述她這個作品的創意:所有的創意就為了一條,讓錢幣沒有折痕。請愛惜我們的錢幣……
這個簡單得只用環形針和線連接組合成的錢幣作品讓評委們都震撼了,更令他們震撼的,是那個香港的故事和歐陽小妃的呼吁,以及放棄。
小妃說完后,當場將所有以前的作品一一拆開了,卻淚流不止。在座所有人都起立,掌聲雷動。
評委將一等獎頒給了歐陽小妃,它被稱為“最具關懷獎”。
頒獎詞說道:這份獎給的早已不是作品本身了,而是作者歐陽小妃的心意和那一份關懷,這才是最難得的,遠比作品的構造以及復雜的手工更能打動人心。能做到復雜不難,但要舍得簡單卻不容易。這是一個感動的作品。
7
張刀刀終于準備行動了。
這次他的目標,是向陽街5棟6-4室。歐陽家。
當風聞歐陽小妃的錢幣作品獲得了區手工大獎的那一刻起,張刀刀也作了這個決定。
其實,對于歐陽家,張刀刀早就有點蠢蠢欲動了。不為別的,純粹是好奇。
從儲醫生將歐陽家的秘密泄露開始,向陽街的人就盡其所能地發揮著他們的想象力,瘋狂地作出千奇百怪的猜測。張刀刀夾在中間,受了感染,也不例外。
猜測到了后來,已經具體到歐陽家到底有多大個保險柜,應該放在哪個位置?一個建筑師到底有多少閑錢可以拿來供女兒折著玩,還拿了獎?
張刀刀的動機就這么單純:看看這個建筑師的房里究竟能放下多大個保險柜。
那是個無月的夜晚。所謂月黑風高,可那天既無月也無風。
張刀刀像個陀螺似的在歐陽家打轉,額頭上已經滲出細密的汗。都過去半個小時了。
張刀刀從沒失過手,但在這半小時內他又的確一無所獲。在這個傳說滿屋都是錢的房子里,江洋大盜的后代張刀刀連錢的影子都沒見著。關鍵是,連保險柜也沒有呀。
這是歐陽家吧?向陽街就一家姓歐陽吧?張刀刀甚至開始懷疑起來。沒錯呀,客廳條柜上放著一些歐陽古風在自己的建筑作品前的照片,就是他。
一下沒了主意,張刀刀索性一屁股坐在沙發上,很累的樣子。
這可是顏面和名譽的問題。張刀刀這樣想著,很是不甘心。他可是江洋大盜的后代。
猛然,他想到一個法子。
張刀刀生平第一次做了這樣的事。
在歐陽的屋子里,他制造了一個“盜竊現場”。張刀刀將房間倒騰了個底朝天,把該翻的翻出來,該打開的打開,這個人為的犯罪現場倒把他弄得氣喘吁吁,大汗淋漓。
OK。就等著公安干警來協助張刀刀“破”這個“案”了。真相即將大白。
出了門,張刀刀仍嘀咕著:他媽的怎么回事兒呢?
第二日上午。向陽街5棟居民樓的樓下,張刀刀如愿地看到了圍觀的街坊和拉起來的黃色警戒線。
人們議論紛紛,說昨晚歐陽家被盜。
“樹大招風,看吧,賊終于來啦”。
“我們這片治安一直挺好,這下安逸啰”。人們你一言我一語。好奇大于憐憫。
張刀刀穩重地站在人群中,沒參與任何討論。他安靜而耐心地等著石破天驚的那一刻。
四十分鐘后。樓上的警察陸續下來,他們竟然也議論紛紛,摸不透的樣子。
于是,人們聽說了。歐陽家竟然沒有任何財物被盜,只是被翻得亂七八糟,屋里人受到了一些驚嚇。僅此而已。眾人嘩然一片,沸騰開來,覺得萬分蹊蹺。
可張刀刀仍然紋絲不動。這還不是他想要的答案。
終于,警察們開始收工。他們拆掉了封鎖線。所有人蜂擁而上,趨之若鶩。
張刀刀也一路被推搡著,一邊隨著人潮艱難地往樓上擠去。
歐陽家是4號室,在樓層的轉角處。
大家終于上到了6樓。一轉角,迎面是戶敞開的大門。有幾個警察還在做最后的結尾工作。
眾人擁向門口,瞬間,所有人都驚得目瞪口呆。
人群中的張刀刀也使勁睜大了眼睛,有點不敢相信,又有點恍然大悟。
張刀刀眼前的這個屋子一片狼籍,和昨天夜里一樣。可是。人們的視線緩緩地向上面,向屋子的上空移動……
在那不算低的空間里,在高高的屋頂上,掛滿了風鈴。沒錯,風鈴。
它們五顏六色,又簡潔明了,它們整整齊齊,又長短不一。恍惚間,像勝利的旗幟,又恍惚間,像飄搖的五色經幡!
是的。它們全是人民幣。
是沒有折痕的人民幣,簡單的圓筒狀,用環形針固定著。
眾人都張大了嘴巴,合不攏似的。張刀刀的嘴角卻掠過一絲笑意。
他第一次這么心甘情愿地甘拜下風。
這時,一陣微風飄過。跟著,風鈴也跟著飄蕩起來。它們相互碰撞著,那么歡快,那么輕靈,奏出悅耳的交響曲……
責任編輯 肖 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