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上來人了。來的人也不多,就兩個,一個是組織部的劉科長,一個是紀檢委的王干事。這下可愁壞了石廟鄉鄉政府辦公室的梁主任。康鄉長沒在家,而且手機也不在服務區,鄉里的其他領導外出學習的學習,考察的考察,也都不在家。接待任務就自然落在了梁主任身上,他能不愁?稍有半點差池,對上對下都不好交代。組織部的劉科長說康鄉長他們呢?梁主任愣了一下,心說誰知道他們去哪兒鬼混了,但他嘴上說的是康鄉長他們都去鄉下調研了,中午可能回不來。劉科長雖沒表示有什么異議,但一臉的失望;王干事悄聲嘀咕了一句,說喝酒也找不到個人。梁主任心里一驚,便假裝沒看見,也沒聽見,就故作輕松幽默了一句,說山上沒老虎猴子稱大王,兩位領導的事情今天由我負責。劉科長這才悅了臉色,說一切聽從梁主任安排。
他們要了解的情況,梁主任該說的都說了(當然,不該說的沒說);他們要的材料和數據,梁主任那兒就有現成的(當然,真實材料沒拿出來)……讓梁主任愁的是,到了中午吃飯的時間,該如何招待他們呢?
上個月,鄰鎮的鎮長書記一行來石廟鄉參觀學習,偏偏康鄉長他們一個管事的也沒在家,跟今天的情形差不多。俗話說,來的都是客;而且為了擺譜顯闊,不讓客人感到石廟鄉寒酸,在陪他們轉了看了后,梁主任就自作主張把鄰鎮的鎮長書記一行帶到鄉里最豪華的“皇冠大酒店”。煙是中華煙,酒是茅臺酒,菜也不孬,是酒店里的特色品種……果然,鄰鎮的鎮長書記們吃得盡興喝得盡興吸得盡興,把石廟鄉夸成了一朵花,把梁主任也夸成了一朵花。康鄉長回來后,梁主任樂顛顛跑去向他匯報,心里美滋滋地思忖:康鄉長一定夸我機靈能干會辦事,即使他不在家,我照樣把事兒辦得漂亮。誰知當梁主任把前因后果說一遍,康鄉長立馬陰沉著臉,說誰賦予你的權力?簡直是亂彈琴!一頓飯兩千多塊,你也不怕別人搗我們的脊梁筋?那些刁民說我們一頓飯一頭牛,你這一頓飯可不止一頭牛啊。若讓他們知道,不定又咋編排呢。石廟鄉還沒脫貧,這一頓飯就是一個貧困家庭一年的收入……你難道就不心疼?就能吃得下去?再說,鄉里還欠著“皇冠大酒店”三萬多的賬,你怎么還好意思去記賬?梁主任沒敢分辯半句,他的臉一會兒紅,一會兒白,額頭上滲出了細密的汗珠,康鄉長的批評讓他無地自容,他恨不得找個地縫鉆進去。接連好長時間,梁主任在鄉政府大院都抬不起頭來,無精打采地像染上了雞瘟。
吃一塹,長一智。再不能出力不討好,犯類似的錯誤了。想到這里,梁主任松了口氣,就把科長和干事帶到了鄉政府的小食堂,給他們每人來了一碗雞蛋面條。梁主任還不好意思地說,石廟鄉正在搞廉政建設,就是這個招待標準……我們這里條件差,兩位領導多多擔待。劉科長和王干事也沒不高興的表示,連說好好好,這樣最好,這樣最好。
第二天,梁主任剛進辦公室,康鄉長就氣沖沖地朝他吼道,說你小子存心想氣死我啊?連起碼的禮數也不懂。梁主任迷惑不解,說我怎么啦?康鄉長說,昨天來的兩位客人你是怎么招待的?你沒讓他們去“皇冠大酒店”就餐,卻讓他們在鄉政府的小食堂吃雞蛋面條,像話嗎?要你機靈時你裝傻,不要你機靈你卻逞能,你怎么就分不清輕重呢?梁主任愣住了,沒開竅。康鄉長就恨鐵不成鋼地說,上次來的是同級別單位,這次來的是縣上的領導,是我們的上司,不招待好會行?平時想請他們來都請不來呢。梁主任張了張嘴想分辯,卻不知說什么好。
下午遠遠看到康鄉長,梁主任略一低頭想繞道而行,不料想,康鄉長暖著臉親切地叫他,說,小梁,好樣的。及到跟前,康鄉長竟哥們兒似的拍了拍梁主任的肩膀,咧著嘴笑了笑,說干得不錯!
梁主任一頭霧水,想弄個明白,可是康鄉長已走遠了。
事后梁主任才知道,原來縣里嚴剎“吃喝風”,特意派有關人員到各單位試探,結果石廟鄉做得最好,康鄉長還得到了這樣的評價:該同志還一心撲在工作上,經常深入基層……真是難得的好同志啊。
不過,也真苦了康鄉長,鄉里再來客人時,他只好陪著人家到鄉政府的小食堂吃便飯,因為他成了全縣學習的榜樣。
責任編輯 卓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