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 憾
黎惠
雪白的病房里只剩下此起彼伏的鼾聲,王老師躺著眼望著天花板,窗外的樹影投在墻上,來回顫動不已,王老師的枕巾不覺濕了一大片,嘴里喃喃自語,他說:遺憾啊,遺憾啊……
十二年前的秋天,王老師的母親永遠地閉上了眼睛,老太太到死都沒能吃上一顆葡萄。隔壁四婆婆的兒子王大星在城里工作,隔三岔五地就回來瞧瞧,不回 來時也常讓人給捎點東西。四婆婆愛吃紫葡萄,王大星總在臺階上剝著葡萄皮。去皮后的葡萄嫩嫩的、水汪汪的,像眼睛一般,一顆一顆地往四婆婆嘴里送。沒事的時候,滿面紅光精神矍鑠的四婆婆就打著蒲扇提個小板凳坐到納鞋底的王老太身邊,拍著王老太的背說,人老了,該享福了。王老太一聲不哼,任她說自己在城里工作的兒子、兒媳、孫子如何如何孝敬他。晚上回到家里,老太太對王老師嘆了 一口氣,你要是能完整地留在家里一天也要比四婆婆的兒子給她剝葡萄皮強啊,王老師默然,他想有時間得去趟城里給媽買幾斤葡萄回來。
幾天后,王老師和教數學的劉老師真的去城里了,幫學生領課本。領完課本,兩個老師忙著將課本往車上搬。擦了擦汗,又去了新華書店淘教師參考用書,待到天黑回到學校,才想起忘了一件事,買葡萄,想想下次再買吧,今天買書后,錢已所剩無幾了。教數學的田老師慌慌張張地將正在搬書的王老師拉到一邊,你家里出事了,你媽納鞋底的時候把針吞進肚里了。王老師大腦霎時一片空白,拔腿就往家里跑。王老太平躺在床上,桌上點著蠟燭,搖曳著不停地往下流著燭淚。王老師緊緊抓住母親的手,燭光把他的影子映在墻上,顫抖得厲害。老太太沒能熬到天亮,她不能說話,也不能轉頭,卻用力將眼睛轉向床邊,渾濁的眼睛里流下兩行清淚。在場的人回來后這樣形容王老師:他抱著頭蹲在地上很長時間才哭出聲來,他說,不要你的鞋底去賣了。
王老師的母親是在屋檐下納鞋底時,針在鞋底上拔不出來,老太太像往常一樣用牙咬,一不小心就吞肚里了。最先尖叫起來的是坐在旁邊的四婆婆,她說,造孽啊,這真是造孽啊……
學校里的六個老師每人湊了點錢,王老師把母親葬了。王老師的妻子當著幾位老師的面大聲說道:“王華,你以后不準再去教書了,好好在家種田吧,你那點工資連個娘都養不起。”第二天,王老師又準時在課堂上出現,王老師說,我不能走啊,學校本來就缺老師啊,我走了,我那班學生誰帶啊?
王老師的愛人一氣之下,收拾衣服去了鄰縣。她是去鄰縣的一個工廠當工人的,她去當工人除了生氣還有別的原因:兒子上初中了,靠王老師每個月200元的工資和每年賣稻谷的錢遠遠不夠。她想兒子還要上高中上大學呢!
三個月后,王老師的愛人被人送回來了,右手纏著紗布。王老師腦海一片空白,愛人的右手被隆隆作響的粉碎機給吃了。兒子抱著他媽哭了一宿,惡狠狠地瞪著王老師,不讓他靠近半步。王老師蹲了下來,點了一支煙,慢慢地吐出一個煙圈圈,說,敏敏,我是一個老師,首先要對我的學生負責,我要關心他們,這是作為一個老師的責任你知道嗎?我沒有照顧好你們我也很內疚。但是你想,如果我沒有照顧好我的學生,那將毀了幾十個人的前途啊。兒子大聲地沖他吼道,你走開!
第二天王老師仍出現在課堂上,他轉過身,捏粉筆的手停在半空中,只見黑板上歪歪斜斜地寫著:老師,您回家看看吧。“我最大的責任是你們,不僅要對你們的現在負責,還要對你們的未來負責,你們不能安于現狀,要放眼未來,放眼世界。所以我還不僅要關心你們的現在,我、要關心你們的未來……”王老師是在四十多個孩子含著淚水的掌聲中結束演講的。
已在鎮上上初中的敏敏很少回來了,也不要父親去看他,偶爾回家看一次母親,并且不要家里的生活費。王老師早就想去瞧瞧了,本打算周末去,可周末得做幾個家訪,他永遠都在做著無休止的家訪和無休止的批改作業,甚至無休止地找學生談話。
王老師終于還是去了鎮上,是被警察叫去的。警察讓他帶上錢去派出所領孩子。回來的路上,兒子走在前,王老師走在后。王老師忽然緊緊走幾步,抓住兒子,打了他一個耳光,你這個畜牲,為什么不學好,要去偷東西?兒子甩掉了他的手。他揚起手,準備再打兒子一耳光,兒子用力一推,王老師就像草垛子一樣從坎上摔了下去,連翻了好幾個跟斗。再醒來時已在醫院了。
病房里慢慢亮堂了。王老師緩緩地坐了起來,披了件衣服,腿和胳膊都一陣陣鉆心地痛,也不知道到底怎么樣了,只見纏滿了白花花的紗布。
門“吱”地一聲開了,這時病友們都還在睡夢中,王老師不由自主地伸出食指放在嘴邊朝門口“噓”了一聲。一群孩子悄沒聲息地擁了進來。走在前面的兩個吃力地抬著一個籃子,上面用一塊藍底小白花布蓋著。王老師有些吃驚,你們……老師,我們來看你了。王老師揭去籃子上的布,一籃子脆生生的雞蛋,一個個地固執地挨著。“我媽媽說吃了雞蛋就不疼了。”稚嫩的童音振蕩著空氣中的水分,讓它們在王老師的眼角聚集,再滑到臉上。“王老師”、“王老師”、“王老師”,孩子們爭相握住王老師的手。
我很好,我沒事,我沒什么好遺憾的。王老師回答著學生,臉上還帶著笑渦,不管他們聽得懂或聽不懂,一輪紅通通的太陽升起來了,暖烘烘地照在這個普通的病房里……
謎
陳莉
在這個世界上,
總存在著那樣的城堡,
只為一個人暗地妖嬈,
并饋贈她無數用來寵愛自己的瀲滟的時光。
很久以后,
我們再也不用去刻意搜索那兩個字的含義,
因為幸福是那么簡單的一件事,
如同呼吸。
生活,
其實是可以簡單的,
像陽光被玻璃過濾后的和煦寧靜,
我們永遠不缺少快樂,
缺少的只是想象。
在規則被瓦解與遺忘的一瞬,
又一扇窗便打開了……
落 花
當綻放于枝頭的鮮艷
在歲月里黯淡
青春的絢麗
迅即褪色成無奈的蒼白
殘紅選擇凋零作塵土
放逐于凄風冷雨中
灑落一地,美麗不再
一同煙花爛漫時節過去
希望的季節便將到來
原來你也在這里
——讀《愛》有感
洪葉
這恐怕是張愛玲小說中最短的一篇了。寥寥百字,情節也很簡單,幾乎只有一個白描的鏡頭,典型的張氏風格,僅此而已,卻是情深意遠,余味悠長。
愛情是人類永恒的話題。幾米說,愛情的花兒不斷從空中撒落,有的人不停接到,有的人終生漏接。其實,作怪的,只有緣分二字。當我們感嘆為什么出現在身邊的人總不是自己所想的那個人時,總是期盼能夠在某一刻驀然回首之時,命中注定的那個人就在燈火闌珊處巧笑嫣然。
記得以前看過一部美國電影《緣分天注定》,說的是男男女女兜兜轉轉繞了個大圈子最后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故事。情節很無奈,早已記不清,卻還記得這部電影的宣傳詞:幾度分離,幾度重逢;幾多徘徊,幾多期盼,在茫茫人海中驀然回首,原來緣與天注定。
“如何讓我遇見你,為這一刻,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很多人找到了自己的真愛,但有時候也總是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而不得不分開,癡男怨女的故事,負心漢薄情郎的故事每時每刻都在上演。
前不久看過一部小說《離魂衣的消息》,人鬼之間的情情怨怨,愛恨糾纏交織成一張網,竟縛得心透不過氣來。前世今生三百年,多少事都是冥冥中注定好的,不同的人上演不同的戲碼。若梅英與張朝陽,水小宛與張之也。情愛交錯,愛恨糾葛,終究逃不掉的是宿命啊!想起香港電影《胭脂扣》。若梅英與如花,同是風塵女子,同樣的“傾國傾城”,同樣的“風華絕代”,也同樣是為了深受的男人而死。多情自古空余恨。情到深處做任何事情都是身不由己。一個墜樓,一個吞鴉片。生前如此光鮮亮麗,死相卻是慘不忍睹,心酸得令人扼腕,一生為情,以身殉情。
張愛玲自己又何嘗不是如此呢,與胡蘭成的匆匆一瞥,就決定了她今生的宿命。愛得轟轟烈烈終于還是以分手收場。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
其實,也許有時候當我們與愛情躲躲藏藏被傷得遍體鱗傷時,不經意回首,會發現真愛其實就在身邊,幸福就在不遠處,那個時候,縱然是百感交集,也惟有輕輕地說一聲,噢,原來你也在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