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4月6日,惠普中國總裁孫振耀宣布“退休”。他在寫給同事的信中說:“歷經(jīng)24年多的惠普職業(yè)生涯,我很高興以退休的方式向各位說‘再見’。也許你們記得我曾經(jīng)說過,如果HP超越IBM,那將會是我退休的時候。”
但是很多人并不相信這個理由。不少人在評論及猜測,有人說是功成身退,有人說是被架空,總之,孫振耀將生命的一半都獻給了惠普,在他51歲的時候,“退休”仿佛不是一個令人信服的理由。
許多網(wǎng)站做了整版專題來報道孫振耀的離任,而相比于幾個月前IBM中國區(qū)CEO換將,那時的輿論顯得輕松得多。也許是因為周煒鯤并未徹底離開IBM,他仍然是中國區(qū)的董事長,也許是因為錢大群也是“土生土長”的“IBMer”,而孫振耀卻是在毫無先兆的情況下,突然徹底“下課”,接任的符標榜也是個外來戶。
事實上,就在2007年年初,惠普中國對超過IBM之事還大舉宣傳,在今年的3—4月間,僅北京地區(qū),足有超過10家的重要雜志和報紙對其進行了報道。當然這些報道的主角,無一不是孫振耀。
有意思的是,負責惠普此次宣傳活動的總負責人,惠普的市場部總監(jiān)魏江雷卻在宣傳大事未盡之前突然離職,跳槽惠普在中國最大的競爭對手之一聯(lián)想。而他同時負責的一個“項目”就是幫助孫振耀“重釋惠普之道”,在2006年和2007年進行新的管理實踐。
這更引發(fā)了人們對孫振耀離職真實原因的種種猜測。至少“退休”不像是51歲的孫振耀,這個比之更多跨國公司老總絕對稱得上“年輕有為”的總裁現(xiàn)在要做的事情。況且他還直接負責惠普目前三大業(yè)務中的TSG(面向大客戶的企業(yè)計算及專業(yè)服務集團),如果是“已經(jīng)跟惠普全球CEO赫德討論已久”的退休計劃,怎么會至今沒有繼任者?
很多人懷疑,孫振耀的退休,恐怕是被迫離職,比起卡莉的離任孫找了一個更有“面子”的臺階。
惠普中國的新任總裁是新加坡人符標榜,2006年從戴爾跳槽到神州,在職期間業(yè)績相當突出,將神州筆記本的海外市場做得風聲水起,曾幫助神州在競標聯(lián)合國等項目中獲勝。當然說他是純粹的外來戶也不準確,符曾在1990—2000年效力惠普長達10年。
有人說,是孫振耀溫文爾雅,只醉心于惠普文化建設(shè)和傳播的做事風格,跟赫德講求績效、以業(yè)績數(shù)據(jù)說話的風格格格不入,而符標榜追求實效看重市場占有率、看重增長率的風格顯然更合現(xiàn)在惠普的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