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化是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一種企業員工共享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是一種由具有本企業特色的文化觀念、企業宗旨、企業理念等構成的文化形式和行為模式,是企業的靈魂。思想政治工作則是通過教育、疏導、表揚、示范、批評等方式,用正確的思想內容、正確的工作方式,充分調動人的工作積極性,為企業實現目標、發展穩定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與思想保證的一種活動。如何正確看待和處理二者的關系,是國有企業文化建設中常常遇到的一個問題。
企業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異同
差異性。企業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在性質、手段等方面有很大不同。從屬性來看,企業文化屬于經濟文化范疇,是整個社會文化中的亞文化。而思想政治教育屬于政治文化范疇,它主要解決員工思想意識方面的問題,其理論基礎主要是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從手段來看,企業文化主要通過文化手段,營造企業文化氛圍,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而思想政治工作則主要通過宣傳、教育、談心、疏導、激勵等方式,解決員工的現實思想問題;從實際操作的層面上看,企業文化建設側重于企業管理思想、經營宗旨、企業精神的教育,側重于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價值觀念、行為方式的培育,來加強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增強企業的凝聚力,而企業思想政治教育則是通過深入細致的教育工作,培養人們的社會主義道德情操,培養職工具有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
一致性。二者的一致性在于,兩者的工作對象都是職工的思想觀念,目的都是為了提高職工的思想道德素質。在企業內部,二者都是為實現企業的生產經營目標服務的,都是為了充分發揮職工的積極性。還有,就是二者都是以人為中心,重視人的價值,發揮人的主體作用,強調員工的價值觀和企業價值觀的統一,并把員工利益和企業利益統一起來,等等。
企業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的關系
思想政治教育是培育企業精神、建設企業文化的重要手段,而企業文化建設則為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工作密切結合提供了一個最好的形式。企業文化建設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緊緊圍繞生產經營工作開展,要求企業以人為中心,實現企業有形的物質力量(裝備、技術及產品等)與無形的精神力量(理想信念、價值觀念及企業精神等)的“最佳組合”,把物質獎勵和精神鼓勵“融為一體”,使二者相得益彰。企業文化建設能夠豐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內涵,使思想教育寓教于學、寓教于文、寓教于樂,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堅持“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的原則,強調以“人”為中心,注重發揮人的潛能,調動人的積極性、創造性和主觀能動性,與企業文化建設“以人為本”的思想一致,共同保障員工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的主體地位和作用。同時,思想政治教育能保證企業文化建設的方向。建設體現堅持社會主義方向的企業文化,要求經濟建設必須體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特征,體現國家、企業、員工三者利益的一致性,體現員工是企業的主人、是生產經營活動的主體以及維護員工的地位、權利和尊嚴的觀念。所有這一切都依賴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保證作用。
新形勢下加強二者有效融合的措施
必須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人是管理活動的主體,人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的發揮是現代管理活動成功的保證。因此,一切管理工作均應以調動人的積極性,做好人的工作為根本。由此決定了無論是企業的文化建設還是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都要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發掘出一種能激勵職工以企業為家、企業興我光榮、企業衰我恥辱的企業文化,并用這種企業文化來培育人,才能使企業更好地挖掘潛力、蓬勃發展。
加強黨組織的領導作用。因為文化建設屬于精神文明建設的范疇,與黨的思想政治工作聯系密切。黨組織領導企業文化建設,既能加強黨的權威、改善黨的領導方式及工作內容、提高黨在員工心目中的地位,又能確定企業文化建設的社會主義方向,更好地發揮黨的保障作用,從而為企業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良好的氛圍條件。
引導員工積極參與管理。必須改進工作方式,引導員工積極參與管理,提高整體管理能力。一是必須改進工作方式,企業黨政領導應轉變觀念,淡化官本位意識,放下架子,密切聯系群眾,提高工作的透明度,要通過各種宣傳途徑,及時向全體員工報告企業管理動態及服務經營情況,讓員工知道企業所面臨的困難和問題,還要努力宣傳企業的文化精神及近期思想政治工作內容,真正做到自覺地把自己的工作方法和手段置于廣大員工監督之下。二是引導員工積極參與企業的管理、服務、生產、經營和企業文化的建設,既體現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也強化了員工的主人翁意識,從而贏得廣大員工的支持和依賴,使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建立在具有廣泛群眾基礎的企業文化之上。
以科學的方法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須根據企業文化建設和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和特點,以科學的方法積極開展工作。因此,企業的思想政治教育應當做到與時俱進、對象明確、層次分明、實效明顯。具體來講,就是教育和引導員工牢固樹立“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做到有的放矢、對癥下藥,對不同年齡、不同文化、不同接受能力的人要區別對待,特別要以中青年職工作為重點。要把解決員工的思想問題同解決員工的實際問題結合起來,根據不同對象、不同情況,采取特定的方法,走“集有聲教育、有形活動、有效措施于一體”的潛移默化的新路子。
思想政治教育和企業文化作為精神力量同屬于無形資產,它一旦武裝了生產力中最具創造性的要素——勞動者,就會轉化為強大的物質力量,創造出更高的生產率,形成超乎尋常的巨大力量。因此,要探尋二者有效融合的途徑,使其水乳交融、相得益彰,從而進一步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
(作者單位:中國石化集團河南石油勘探局)
編校:楊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