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運會結束、我們回國有一段時間了,但還是頗懷念多哈,這座波斯灣畔,碧海金沙,一座令人難忘的城市。

如果不是因為亞運會,很多中國人不會把目光投向多哈,一個雖算不上遙遠但很神秘的地方。此前,在中國人的記憶中,多哈以及卡塔爾跟足球有關:1989年10月28日意大利世界杯外圍賽六強賽最后一戰,中國隊終場前遭遇“黑色三分鐘”,被卡塔爾隊連扳兩球,中國足球“只差一步到羅馬”。此后,1997年中國隊在大連金州2:3負于卡塔爾隊,徹底喪失進軍法國世界杯的機會。除了足球,中國人關于多哈的記憶,還有2001年11月,通過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會議就是在多哈舉行的——當然,這是愉快的回憶。
除去這些,中國人關于多哈與卡塔爾的印象,就只有一些殘余片章了,隱約而虛幻,用劉翔抵達多哈機場接受采訪時的話來說,卡塔爾“富得流油”,而且“這里的男人可以娶四個老婆”——這兩點基本上可以用來概括中國人踏上卡塔爾之前對這個國家的認識了。當然,真正深入之后,認識就豐富多彩了。
曾經的游牧民族,如今的“車輪上的國家”

卡塔爾地處波斯灣的卡塔爾半島,位置非常重要,堪稱位于阿拉伯半島“心臟”部位——美軍中央司令部就設在多哈——卡塔爾面積只有一萬一千多平方公里,人口74萬多,國家雖小,卻是重要石油出產國,天然氣出口量,更是排世界第一。
所以我們到多哈后,第一印象就是這里像個“大工地”,到處在蓋高樓,事實上,多哈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城市之一,過去城建設施較差,標志性建筑是位于海邊的喜來登飯店,但現在大不一樣了,在著名的海濱大道上朝城里一看,高樓林立,已經是一幅現代都市圖景了。
多哈給人的第二印象是車多,而且好車多。可以說,曾經的游牧民族,現在成了“車輪上的國家”。由于盛產石油,國土又有大量沙漠,多哈街頭,大排量越野車比比皆是,豐田陸地巡洋艦是最常見的車型之一,猶如上海街頭的桑塔納一般。
神秘的阿拉伯風情

當然,對一個遠方來客來說,最具吸引力的還是風土人情,何況是對外界而言相當神秘的阿拉伯風情?
整天接觸著歐美服飾文化并以西裝為正裝的中國人,一到多哈,備感新奇:在物質文明高度發達的同時,卡塔爾仍嚴格保持著阿拉伯傳統文化。身著白色長袍、戴著頭巾的阿拉伯男子身態優雅,而蒙面女子露在外面的一雙大眼睛,則透著神秘的美麗。
從流行的審美觀點看,阿拉伯男子與女子中頗多帥哥美女,有一雙大眼睛,鼻子筆挺,嘴唇豐滿,雖身著長袍,難顯曲線,但讓人覺得長身玉立,頗具豐姿。同去采訪的女同事私下評選:在開幕式上騎著一匹寶馬點燃火炬的卡塔爾王室成員、國家耐力馬術隊隊長阿勒薩尼被評為“第一帥哥”,此君長就一張好萊塢明星臉,劍眉星目,騎在馬上,英氣勃發,俊朗不凡。
能夠一睹阿拉伯女子真顏的機會不多。出國前,曾接受這樣的教育:在阿拉伯,盯著婦女看,是不禮貌的行為,在給婦女拍照前,一定要征得其同意——當然,她們大多數不同意。
對阿拉伯女子的印象,最深的印象是她們領著一群孩子,從容逛商場;或者,在一輛大車里,蒙著面紗只露出眼睛的媽媽在開車,后座是一溜大小不一的孩子。

很多國人(當然是男的)說起阿拉伯男人,總是兩眼放光、一臉艷羨:“那里的男人可以娶四個老婆啊。”前中國國際象棋世界冠軍諸宸遠嫁卡塔爾后,大伙兒最關心的一個話題就是這個:“要是你老公娶四個老婆怎么辦?”諸宸開玩笑說:“那我就回國。”其實,現在阿拉伯男子除非豪富,大多數還是一夫一妻,一是受過西方教育的緣故,此次,娶四個老婆,沒相當的經濟實力可不行。
上個世紀中葉之前,卡塔爾人的生活還相當清苦。在多哈亞運會開幕式的文藝表演中,有幾幕都是在描繪古代卡塔爾人采摘珍珠時的情景,以及主人公是如何跟隨采珠人踏上探索的旅程。采珠業是卡塔爾在發現石油之前的支柱產業,是卡塔爾人的主要謀生方式。有記載以來,海灣地區就因為它出產的珍珠聞名于世,珍珠被古代阿拉伯人稱為“月亮的眼淚”。1930年以前,采珠業是卡塔爾最主要的財富來源,而伴隨采珠而產生的文化和音樂是卡塔爾文化遺產中寶貴的一部分。
自從大量開采石油以來,包括卡塔爾在內的海灣國家迅速富裕起來,像卡塔爾,國民收入據說已經排到瑞士之前,位居世界第一了。不過,就像傳統文化保持完好一樣,卡塔爾人的待客之道亦未沾上石油味。熱情好客是卡塔爾人的特點,他們與本國人或阿拉伯人交往,真誠實在;在接待外國人方面殷勤周到——這一點在多哈亞運會上顯示無遺。
“互相支撐的亞洲”

在多哈,人們更能夠感受到一個“互相支撐的亞洲”。多哈輸出石油、天然氣,引進日本的汽車、韓國的電器、中國的衣服鞋帽——亞運會專賣商店里一位工作人員說,大約有90%的亞運會專賣產品都來自中國——還有印度、巴基斯坦和菲律賓等南亞、東南亞國家的勞工,他們遍布在多哈的大街小巷。
事實上,被譽為有史以來最成功的多哈亞運會,就是國際智慧的結晶:從開閉幕式的主創人員到運動員村餐廳的服務人員,從新聞中心的媒體經理到賽場保安……多哈亞運會的工作人員來自世界各地。據組委會提供數據表明:多哈亞組委的管理人員約2400人,他們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而如果將志愿者、班車司機等服務人員全部算在內,本屆亞運會的工作人員來自90個國家和地區。
據悉,雖然石油、天然氣還可開采多年,但卡塔爾已經著手籌劃新的經濟增長點,旅游就是這個既擁有大漠黃沙、蔚藍大海,又有現代都市的國家的發展重點。在未來的日子里,將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踏上這塊土地,也許后來者跟我們一樣,去多哈之前,對這塊土地非常陌生,甚至多少有些畏懼。畢竟這些年來,我們對歐美文化很熟悉,但是對阿拉伯文化,卻印象模糊,而且一些觀點還是別人單向灌輸的。但是踏上多哈的土地后,這種成見將慢慢消融,而一軸熱情好客、文化燦爛的阿拉伯風情長卷,正在眼前鋪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