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退休了,更要盡全力工作;快退休了,更要嚴格要求,保護晚節。
社會上流傳一種說法:“五九”現象。話說一些“為官”者,年已五九,即屆六十退休之齡。若到退休,手中無權,說話沒人聽,花錢無處報,有事得求人。于是,趁還在位之時,抓緊“撈”一把。至于工作,反正快退了,清閑為上。此說并非空穴來風,官場上確有這等人。
為官幾十載,何以到五九就如此,原因多多,實難說得清道得白。如此作為是耶非耶?貶者眾,可也不乏同情者。吾不想對此妄發評論,人各有各的活法。
說時遲那時快,不覺吾也到了“五九”。記得一天上級組織部門的同志與吾談話,問曰:“你是一個老黨員了,眼下有何感受?”“擔心我患五十九歲病吧?”吾反問道。那同志笑而不答。吾沉思片刻,說了一番話:“離到站下車不遠了,哪能沒有一點想法。不過,我的想法與常說的‘五九病’好像南轅北轍。正因為來日不多,我得甩開膀子干一陣,否則,將來想干也沒機會了;一輩子沒撈,自認兩袖清風,于今更得嚴格要求,保持晚節,平安著陸?!蹦峭韭犃T,擊桌曰:“好!有這個心態就好!”
吾所云的確為肺腑之言。后來,吾也是這樣做的。當吾從領導崗位退下來時,作了一個兩分半鐘的“告別演說”,其中有兩句話:“在歷屆班子的接力跑中,我跑了一棒,盡力了,是非功過自有人心”;“工作幾十年,今天平安著陸,感謝黨的教育”。這兩句話,涉及吾之“五九”觀。
幾年過去了,于今想來,吾對“五九”時的認識和決定,感到欣慰。沒有辜負黨多年的培養教育,沒有使同志們失望。
姑且將吾對快退休的認識,稱作吾之“五九觀”吧!其實,所謂“觀”主要是兩句話:快退了,更要盡全力工作;快退了,更要嚴格要求保護晚節。吾之五九觀,并非是有很高的覺悟,大概與吾一生之經歷和感悟有關。
盡力工作,不虛度人生。人之一生,就那么幾十個春秋,且去而無返。六十歲之前,除掉在學校受教育的時間,工作機會也就三十多年。而人生的價值,主要體現在這些年。要說在學校二十年磨一劍,那么工作的一段歲月,方金戈鐵馬仗劍建功。
對吾而言,可以說工作的幾十年、乃至人生,不全屬于自己。吾出生在四川一江南小鎮。父母中年得子,倍加珍愛。吾父是一個手工匠人,母親是家庭婦女。不分晝夜,手板皮磨掉了了一層又一層,尚難維持一日三餐。父母用他們的生命延續了吾之生命,又用心血、汗水、眼淚把吾喂養成人。吾走上工作崗位,不能讓雙親的期望付之東流,理當盡力做點事情,以告慰他們苦難的人生。
父母給了吾生命,共產黨給了吾前程。當五星紅旗在吾出生的江南小鎮飄起時,吾才成為幾輩人中第一個走進學校門的人。小學減免學費,中學助學金,連到北京上大學的路費都是政府出的。大學畢業后,雖然在那場“史無前例”的疾風暴雨之中受過吹打,漂泊塞外,勞了筋骨,苦了心智,但共產黨把吾培養成一名黨員,風雨一過,又一步步把吾訓練成一名領導干部。歌曰“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于吾還得加上一句:“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我”。一切是黨給的,理當獻身于黨的事業。
從大道理上說,工作幾十年,頗似在一場漫長的接力賽中跑一棒。人民的事業是在無數人的接力中前進發展的。既是接力,從接棒到終點,都應奮力向前。年到五九,一個人的這一棒快到終點,更當竭盡全力沖刺,咬緊牙關,使出最后的力氣,哪有懈怠之理?對于吾這樣的人而言,更應如此,“小車不倒只管推”。只有如此,方可報答黨和人民的培養于萬一。
以小道理而言,“五九”拼搏才能充分實現人生的價值。人生就如一條河,積點滴而成細流,匯小溪而成江河。充分發揮能力的時日越多,積累而就的人生價值就越大;虛度一日,人生價值則減一分矣!人到“五九”,已知天命,經驗豐富,精力尚旺,如紅日西斜霞光滿天。加之此時常主持一方工作,可以四兩撥千斤。此時,奮力工作,雖然不能說“一天等于二十年”,說一日頂十日則不為過。如此實現人生價值的黃金時光,豈可虛度?
吾言“五九”更要奮力工作,蓋出于上述認識,機不可失,時不我待。
兩袖清風,“留得清白在人間”。人到“五九”,自然會考慮退休后的生活。改革開放以來,大家的收入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身為干部,雖仍屬中低收入水平,然吃穿不愁。退休之后,雖然錢領得少了,但子女已獨立,即使無可孝敬父母,對父母的依賴也會減少。錢少了些,支出也會少些,維持溫飽當不成問題。既如此,何憂之有?
據說,有些人快退休時弄點錢,非為溫飽之虞,乃緣于不平?!澳衬衬常履懿豢膳c我同日而語,然腰纏萬貫,揮金如土,公平么?”吾以為,當今社會生活中,確有許多不平之事。然同時以為,吾輩不可與那些“富翁”論短長。即使是合法致富的富翁,吾等也不可與之比較。吾有一言:“要當官,就別想發財;要想發財,就別當官!”吾是積極主張給公務員加薪的。但無論如何加薪,我們國家的性質決定了公務員不可能成為富者,只能“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幾十年,吾越來越明白一個理:既然當干部,就要甘于清貧。若企求輕裘肥馬、穿金戴銀、日進斗金,君可以去辦企業、做高管、事中介……能否成為富翁,那就要看君之本事和機遇了。人各有志,都無可指責。但選擇了一條路,就應心無旁騖,善始善終。
至于那些非法暴富者,天網恢恢,疏而不漏,自有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之時。此等人,與之相提并論,有辱身份!
若既要當官,又要發財,則危矣!君不見高墻之內有人一夜悔白頭,君不聞鐵窗之中幾多抽泣。當官者手莫伸,伸手必被擒。
也許,君認為這些都是大道理。吾心中也有“小道理”?,F今是市場經濟,講等價交換,金錢的作用實在太大了,故云“有啥別有病,沒啥別沒錢”。吾也曾有過“一分錢憋倒英雄漢”的感嘆!錢,的確多比少好。但吾遵從一個古訓:“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凡吾付出了勞動的,報酬來者不拒;非份之財,決不伸手。
或許是出于沒本事掙大錢的自慰,或許是原本貧家子弟,容易滿足,吾對于溫飽有余的日子,挺心安理得。故讀到“老子”的一段話,甚覺在理。老子曰:“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可鯋郾卮筚M,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道德經·四十四章》)。錢雖能通神,可與信仰、生命比較起來,又算得了什么!何不知足、知止以求長久呢?
非份之錢,得之心安否?據說,有的人熟睡中一聽見警車叫,立刻坐起身來,看警車是否到自家門口。此等惶惶然的日子,即使日食山珍海味,夜宿豪華別墅,又有何滋味!哪似吾,至今仍需鬧鐘叫醒起床鍛煉,安閑自在!
“五九”到了,尚不能參透金錢么?年輕時尚能兩袖清風,何況知天命之后!
吾之“五九”觀,也許有人認為大不然,但是,人各有各的活法,吾之活法即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