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早晨,我到公園去散步,發現在公園的鍛煉角里,幾個練太極拳的老同志在一起閑談,他們說來話去,說到了“血脂”。血脂的高和低,是中老年人非常關心的話題。
老李笑問:“你們說血脂高好,還是低好?”
老周說:“這個問題還有討論的必要嗎?誰不知道血脂高可引起動脈粥樣硬化,是發生冠心病的‘危險因素’之一,血脂低當然比血脂高好。”
“我看不一定,大家對血脂應一分為二看待,血脂過高和過低都不好。”老劉在一旁插話道。
老彭卻自有見地,他根據自身的體會對血脂抱著“無所謂”的態度。20年前,他曾為自己“血脂偏高”著急,于是長時間不吃肥肉、蛋黃、魚卵等,并先后服用了好幾種當時很流行的降脂藥,還把幾味據說有降脂功效的中藥熬煎了代茶,每日飲服,一段時期以后再復查血脂多次。奇怪的是血脂仍維持在原來的水平,有時反而更高了。一氣之下,干脆恢復吃平常人一樣的飲食,也不再服任何降脂藥。最近,他參加了一次離退休干部健康體檢,血脂化驗報告卻“正常”。現在登樓不氣急,間歇慢跑千米不心慌。
對這幾個拳友而言,他們的意見可能總存在分歧,他們的討論可能不會馬上就有準確的答案。但作為醫生,不能不對公眾中存在的有關血脂的多種誤解予以澄清。
誤解一:血脂對人體有害。
血脂,是指人體內的中性脂肪(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和類脂(磷脂、糖脂、固醇、類固醇等),它們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生理物質。膽固醇是合成某些重要激素、維生素的主要成分;甘油三酯主要參與能量的產生和貯存。如果不能為人體提供能量或能量過低,好比汽車沒有燃料無法行駛,人的健康、生命也將受到影響。磷脂是人體細胞膜的重要組成部分。所有這些生理活性物質,在體內只有達到一定的水平,才能發揮其生理功用,超過生理范圍,不論過高或過低,都對身體有害。
誤解二:血膽固醇越高越不好。
人體血液中膽固醇有兩種,一種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另一種是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現已發現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罪魁禍首,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作用卻相反,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越高,越不易患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每增加0.26毫摩/升,冠心病的危險性增加10%;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每增加0.13毫摩/升,冠心病的危險性減少10%,從這個意義上講,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膽固醇家庭中的“好人”,所以不能一概而論。
誤解三:血脂過高是吃出來的,只要對飲食加以控制,就能達到降血脂的目的。
對大多數人而言,吃得多,“油水太足”,血脂易高,這已為大家所熟知。這里指的“油水”,主要是含膽固醇和飽和脂肪酸多的食物,如動物脂肪、內臟、蛋類等。控制飲食的結構,減少上述食品的攝入,可使部分病人血脂下降。然而,少數病人并無“油水太足”,血脂卻很高,如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甲狀腺功能減退,腎病綜合征等均可使血膽固醇增高。因此,血脂的升高有外因和內因,不單純是飲食不當的問題。再說,飲食治療效果的個體差異很大,多數患者改變飲食后會有輕微療效,僅少數患者療效明顯。由此可見,飲食療法只能作為降血脂的基礎,單用飲食療法并不能達到有效降低血脂的目的。
誤解四:正常的血膽固醇化驗指標適用于所有人。
大家一定會很奇怪,每種化驗都有一個正常的標準,為什么血膽固醇沒有?其實不是沒有,而是對不同人群而言,合適的血膽固醇水平是不同的。以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而言,正常人應保持在4.16毫摩/升以下;有高血壓、糖尿病及吸煙者最好維持在3.38毫摩/升以下;如果已患了動脈粥樣硬化、心肌梗死,就最好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降到2.60毫摩/升以下。因為高膽固醇血癥,或者更準確地說,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增長危害性很大。
誤解五:雖然血脂過高,但如果身體沒有什么不舒服就不要緊,不需要治療。
血脂過高是一種代謝異常,不管是膽固醇還是甘油三酯增高,早期往往無任何不適,常在造成動脈粥樣硬化,進而發展到堵塞重要臟器的血液供應,使機體出現組織、功能損害時,才會出現明顯不適,但此時治療已為時過晚。可以說高脂血癥是一個“潛在的殺手”,40歲以上的人應該定期檢查血脂。
誤解六:高脂血癥病人都應立即服藥治療。
一次化驗發現血脂增高還不能下結論,因為還須排除化驗的誤差和飲食因素的影響。首先要做的是重復查一次血脂,若肯定血脂升高,則應檢查其原因,如有無糖尿病和甲狀腺、肝、腎等臟器的疾病。在證實有高脂血癥后,第一步是先調整飲食結構,加強體育鍛煉,控制糖尿病和肥胖(如有的話),尤其是血脂由輕、中度升高時,須觀察數日,如血脂仍高,再用藥物治療。實際上,飲食療法配合積極的體育鍛煉,戒煙和忌酒是治療高脂血癥的主要療法之一。所有的高脂血癥患者都應根據標準體重減少飲食熱量,增加植物纖維攝入量。對于血脂明顯升高須藥物治療者,也不應忽視上述的非藥物治療。
誤解七:服用魚油就可降低血脂。
有不少人認為,服用魚油等保健品就能降低血脂,實際上這種觀點是錯誤的。臨術研究發現,魚油制劑可使輕度升高的甘油三酯降低,但對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影響甚小,根本達不到有效降低血脂的目的。大量研究證實,他汀類降脂藥可以有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適當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并能明顯降低甘油三酯水平。此外,這種降脂藥還具有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如改善內皮功能、降低血液粘稠性、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纖維蛋白原水平,可使不穩定的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穩定。
誤解八:服藥后血脂降至正常后即可停藥。
不少患者在高血脂治療達標后就停止了藥物治療,有的患者吃吃停停,這些都是錯誤的。與高血壓的治療一樣,目前的降脂方法只是治標,而不能治本。降血脂雖不要求終生治療,但在降脂治療達到標準后,過早地停藥,血脂水平可以再度升高。要知道,高脂血癥是一種長期的代謝異常,因此控制血脂須長期堅持不懈。因此,這類病人長期服藥是必須的,在服藥期間要定期檢查血脂以調整藥物的劑量。在治療達標后還應在醫生指導下制定一個長久的治療計劃,有效地長期控制血脂,使其維持在正常水平。當然,在長期服藥時,應選擇療效高而副作用少的藥物,不同類型的高脂血癥須用不同的降脂藥,要由醫生根據具體病情來決定,自己不可盲目濫用降脂藥。
(編輯 湯知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