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計與馬
徐 連
眾所周知,測量血壓是檢查人的身體是否健康的重要指標之一。可您知道嗎?臨床上正式應用血壓計,迄今只有100多年的歷史。
最初,人們測量血壓是在馬身上施行的。約在18世紀初,英國人哈爾斯用一根長達9英尺的玻璃管,以銅管連接。插入馬腿動脈內,血液在垂直的玻璃管內上升到8英尺3英寸高度,測到了馬的血壓。之后,法國人普塞利考慮到測量血壓時為了方便觀察血液在玻璃管內的高度,提出在測量血壓的玻璃管內先裝入水銀。
1896年,意大利人里瓦·羅克西發明了不損傷血管的血壓測定計,其構成主要包括橡皮球、橡皮囊臂帶以及裝有水銀的玻璃管三部分。測量血壓時,將橡皮囊臂帶圍繞手臂,捏緊橡皮球,觀察玻璃管內水銀柱跳動的高度,以推測血壓數值。以上幾種方法所測得的血壓是動脈收縮壓,數值并不太準確。1905年,俄國人尼古拉·科洛特科夫介紹他改進了的血壓測定法,即:除了血壓計之外,還需要用聽診器置于橡皮囊臂帶之后動脈處,根據聽診器所聽到的第一個脈搏聲以及英后脈搏聲音的突破減弱,分別定為動脈收縮壓與舒張壓,這種測定方法一直沿用到現在。
淡泊寧靜益康壽
民 杰
“淡泊明志,寧靜致遠”是三國時代的蜀國名相諸葛亮留下的千古名言,不僅是為人處世的寶貴借鑒,也是一帖延年益壽的良方。
“淡泊”是一種高尚的人生境界,是歷盡人間坎坷后得到的一種豁達。有了淡泊,就會對世事變遷、人情冷暖泰然處之,這種心境是健康長壽的基本條件。與此相反的就是心胸狹窄,遇事斤斤計較,這樣就容易使心理失去平衡,機體的免疫功能減弱,誘發身心疾病,甚至成為癌癥的誘因。
“寧靜”是一種身心的完全放松。人進入寧靜狀態后,機體內便會產生一系列有利于健康的生理變化:心跳和呼吸頻率減慢,肌肉的緊張程度和耗氧量降低,微循環得到改善,血壓下降,頭腦清醒,心曠神怡。
在社會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人們要想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首先必須有一個健康的心理,而“淡泊寧靜”就是維護心理健康的一種十分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