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醫簡介]陳灝珠 心臟病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上海中山醫院內科教授、上海市心血管痛研究所所長、世界衛生組織心血管病研究和培訓合作中心主任。陳教授是我國心血管病介入性診斷和治療的奠基人之一,在研究心血管病的流行病學,電起搏和電復律治療危重心律失常,中國人血脂水平,冠心病中西醫結合治療,心肌梗死的危險因素和急性期中血栓形成與溶栓機制等方面做出重要貢獻。歷年發表論文300余篇。主編圖書數十本,獲國家、部、省級科技和教學成果獎5項。
陳灝珠教授是我國第一位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的心血管內科專家,在57年的臨床醫療、教學和科研工作中,成績斐然,為我國心血管病學科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最近,在同行的引見下,我們專程到上海,有幸采訪了陳灝珠教授。
陳灝珠教授曾在50年前,當人們還在為患上肺結核、風濕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等疾病而痛苦的時候,他就大膽提出,未來威脅中國人健康的主要殺手將是冠心病。《祝您健康》雜志的讀者對象是中老年人,而中老年人是冠心病和高血壓的高發人群。所以,我們的采訪就從這一話題開始。
記者:陳教授,您好!首先想問您的是,目前在我國,冠心病為什么會有這么高的發病率?
陳教授:冠心病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簡稱。目前,冠心病高發病率的原因主要是由以下幾個因素引起的:一是年齡。40歲以上者冠心病發病率開始增多,49歲以后患冠心病的人更多。主要原因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會使血管管腔變窄,引起心肌血液供應受阻。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中老年人便成為高發人群。二是性別。男性發病多于女性,比例約為2:1。女性在絕經期前較少發病,這可能與女性內分泌(雌激素)有關。而我國人口的男女比例是男多于女。三是高脂血癥。醫學實驗證明,血中的脂質增高與冠心病的發生和發展密切相關,其中,血中膽固醇、甘油三酯和β脂蛋白的增高尤其重要。引起高脂血癥的外因是攝食過多的動物性脂肪、膽固醇,以及糖類的總熱量過多,內因則與機體本身的代謝失常有關。四是高血壓病。據調查資料顯示,北京的冠心病人中有67.4%的人患有高血壓,上海的冠心病人中有60.2%的人患有高血壓,高血壓病人中患冠心病者達11.7%。國外人壽保險的統計表明,高血壓患者其預期死亡率為血壓正常者的數倍,40歲以下的高血壓男性病人死于冠心病者為血壓正常者的3.5倍,40歲以上的則為2.5倍。對冠心病患者來說,收縮壓增高的危險性更大。五是糖尿病。經調查表明,糖尿病病人比正常人的冠心病發病率高兩倍,并且出現早,病變范圍廣。40歲以上糖尿病病人中50%患有冠心病,冠心病病人中有40%的人糖耐量減退。六是吸煙。目前,我國的煙民有3.3億。有數據表明,吸煙增加冠心病的發病率和冠心病的病死率達2—6倍,并且與每日吸煙的支數成正比。吸煙可使心率加快,周圍血管與冠狀動脈均收縮,血膽固醇含量增高,血碳氧血紅蛋白可增高達10%~15%。
除此之外,肥胖、環境、遺傳、精神因素等都是導致冠心病發生的原因。
記者:在日常生活中,中老年人應該怎樣防治冠心病?
陳教授:對于冠心病來說,預防重于治療。首先,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平時要注意防寒保暖,了解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物,防止病情的發作和惡化。特別是寒冬季節,清晨起床及夜間如廁更要注意保暖。解大便時不可過分用力,要保持大便通暢。生活要悠閑一些,經常聽聽音樂,適當參加一些體育活動,如散步、慢跑、打太極拳、做保健操等。第二,要保持良好的心態。平時要心情愉快,保持樂觀情緒,心胸要坦蕩,要樂于助人。要避免精神緊張和情緒激動,遇到不良情緒刺激時,特別是遇到家庭不幸時,要保持冷靜,注意休息,或從事一些輕體力活動,以引開自己的注意力,排遣憂愁和焦慮情緒。第三,生活要有規律。要保持充足的睡眠時間,午間要適當休息。不要把休息時間變成娛樂時間,比如有些老年人沉迷于打麻將,這是不可取的。第四,飲食結構要合理。要少吃動物脂肪和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蛋黃、魚子、動物內臟等;要少吃紅肉,即豬肉、羊肉、牛肉等,多吃白肉,即雞肉、鴨肉、魚肉等。要多吃蔬菜、水果和豆制品,每天攝人的蔬菜和水果的量最好能達到250克。忌食刺激性食物,要吃得清淡一些,少吃糖,因為體內多余的糖會轉化為脂肪。不要吸煙和酗酒,吸煙無論是對首次或再發心肌梗死,都是強烈的危險因素,所以冠心病患者一定不能再吸煙。
對于冠心病的治療,因為各人的情況不同,所以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或手術治療。
記者:在冠心病的治療中,調脂治療作為一個新觀點已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陳教授在這方面的研究也很有成就,能為我們介紹一下嗎?
陳教授:可以。因為構成血管粥樣斑塊的主要物質是脂質,而這些脂質已證明是來源于血液。因此,治療高血脂癥對于冠心病的治療非常關鍵。調脂治療目前有6種措施:①飲食治療。調整飲食成分,使每日所需總熱量的百分比由脂肪供給的不超過30%,而且其中由飽和脂肪供給的占7%~10%,由蛋白質供給的占10%-20%,由碳水化合物供給的占50%-60%,每日攝入的膽固醇量要少于300毫克,纖維素約35克。飲食治療簡單易行,但要持之以恒才可見效。②體育鍛煉。運動方式可根據個人愛好而有利于長期堅持,運動量要循序漸進,以能耐受為度。最容易做到的是步行,每日最好達到1萬步,時間約1小時,可分次進行。③藥物治療。調脂藥物近年來發展迅速,療效明確的有4類:他汀類、貝特類、煙酸類、膽酸隔出劑。④外科手術。如部分回腸旁路術以減少脂質的吸收。但我國很少使用該方法。⑤體外低密度脂蛋白分離術。類似于血液透析法,將血液引出體外,分離其低密度脂蛋白并清除之。適用于急需調脂的病人。⑥基因治療。
記者:目前,在中老年人中,患高血壓的人越來越多。聽說陳教授也患有高血壓病,但是看到您身體健康,精神很好,請問,您在平時是怎樣進行自我防護的?
陳教授:首先,要重視吃的問題。一是要限制鹽的攝入,每天不超過6克,長期堅持低鹽飲食,才不會使血壓增高。二是要少吃或不吃動物性脂肪,因為其中含有的飽和脂肪被人體吸收和代謝后,會增高血脂,而且也是引起糖尿病的因素之一。三是不吃動物內臟和蛋黃,因為其中含有很高的膽固醇,人體每天需要的膽固醇量為250毫克,一只蛋黃就含有250毫克的膽固醇,一天中如果在其他食物中已攝取了膽固醇,所以就不要再吃蛋黃了。四是不喝酒,盡管有人說可以少喝點紅葡萄酒,它有抗氧化和提高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可以防止動脈粥樣硬化,但是酒會使血中的甘油三酯增高。五是不吸煙,這已在前面講過了,一定要引起重視。六是不要吃被外國人稱為垃圾食品的洋快餐,因為洋快餐中普遍使用的氫化脂肪(起酥油、人造黃油)的危害甚至大于飽和脂肪,也可以說,這些油炸食物如果用的不是植物油,是葷油或人造黃油的話,就全是飽和脂肪了,人體吸收后血脂肯定會升高。七是少喝含糖飲料,可以改喝茶。
其次,要堅持運動。因為我工作一直很忙,到了這個年齡也空閑不下來,根本不可能有專門的時間去鍛煉。所以,我利用一切可以鍛煉的時機進行鍛煉,比如以前我騎自行車上班,現在年紀大了,為了安全起見,我不騎車了。但是,我注意多走路,比如查病房時,我盡量多走,也能達到目的。
第三,要消除緊張的情緒。目前,我們所處的社會競爭很激烈,大家工作都很緊張,但是我們要想辦法消除和緩解這種緊張。平時可以培養一些愛好,比如我喜歡聽音樂,看文藝小說,《紅樓夢》、《三國演義》等四大名著我看過好幾遍了,唐詩、宋詞、元曲也經常在手邊翻翻。這樣可以放松心情,保持平和的心態。還有就是,我不管工作再忙,因為年紀大了夜里睡眠少,我中午都要打個瞌睡,保持每天7~8小時的睡眠時間,這樣也可以緩解緊張的工作節奏。
第四,堅持服藥。現在很多藥是長效制劑,一天只要服一次就行了,絕大多數患者是每天早晨服一次,但是我不這樣服,我每天晚上臨睡前服藥。這是因為,每天早上7~9點,是一天中血壓最高的第一個高峰,第二個高峰是在下午4~5點。這兩個高峰期,也是心血管病病人最容易發生危險的時候,如果習慣在早晨服藥,而且服的是長效藥,那么藥的作用就來不及發揮,而前一天晚上服藥,藥物在血中有足夠濃度的時候,就正好把第二天的高峰管住了。
在采訪的兩個多小時中,陳教授一直神情怡然、侃侃而談,他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心血管方面的保健課。但是,我們想,收益最大的將是本刊的中老年讀者。
最后,我們用陳教授幾年前外出工作時作的詩來結束本文:著書貽后學,山村暫作家。/斗室齊伏案,不覺鳥喧嘩。/奮筆滴汗水,解渴有苦茶。/餐桌常無肉,只緣孔方賒。/飯后行百步,始信石徑斜。/松下淋暮雨,山亭望朝霞。/何日書成卷?東海系歸槎。/若問勞中逸,同過牯嶺街。
(編輯 米 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