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宗教信仰和美國公司
美國是一個宗教自由的國家,早期移民多是為了投奔宗教自由而來到這塊大陸。
美國的教派種類繁多,以基督教最為普遍。而基督教的主要教派是新教,是成立最早、至今影響力最大的一個教會體系,其中主要包括浸信會、衛理公會、路德會、長老會等。
宗教對整個社會的影響力很大,涉及到政治、經濟和文化的方方面面。和西方其他國家相比,美國人相信有上帝的占98%,比例居全球之冠;大約60%的美國人屬于某一個宗教團體,40%的人每周固定去教堂;美國總統在就職儀式上,總要手按著《圣經》宣誓以表示其神圣性;而在歷屆總統中,除了約翰·肯尼迪信奉羅馬天主教之外,其他的要么自己去新教教堂,要么成長在新教的家庭;而美國歷代最知名的企業家,也大都信奉基督教;在這個國家,甚至酒店賓館的所有房間里,都有一本免費的《圣經》……
正是這樣源遠流長的基督教傳統,深深影響了美國企業的經營管理。
一個獨特的好領導
我曾經有位上司,叫魯西,是所有上司中我最敬仰的一位好領導。小時候,她父母就把她送到一個私立基督教學校,在那里從小學一直讀到高中畢業。在美國,公共學校是完全免費的,而私立學校卻很貴。她的父母并不富裕,之所以把她送到私立學校,是因為他們認為,讓自己的女兒認識上帝,做一個虔誠、正直的人,是她一生中最寶貴的東西。
魯西大學畢業后,來到目標公司做部門經理。由于她誠實謙卑、勤勞肯干,工作十分出色,在以后的13年里,她頻頻升級,最后成為了一個主管10家商場,年銷售額達六七億美元的地區經理。作為一個領導,我們很少在公司談論自己的宗教信仰,因為我們不知道別的員工信仰什么,不想讓他們產生自己是“異教徒”受到排斥的感覺。
有一天,魯西來商場檢查完工作后,我們來到她最喜愛的一個餐館吃中餐。餐館的電視機里正播放CNN的頭條新聞:阿拉巴瑪州的司法部長偌易·摩爾,把一個刻有《圣經》中上帝的“十大戒律”的大石雕,安放在州司法部的大樓里。這個事件立即引發全國大爭論:有的人大聲呼吁,在政府機構中應該“還我上帝”,因為美國政府本來就是以基督教為基礎建立起來的;而另外的人則認為,美國是一個聚多種信仰為一體的多民族國家,如果在政府內只宣揚一種宗教,這恰恰使美國人失去了真正的信仰自由。
看了一會兒電視,魯西深深地嘆了一口氣,感嘆地說:“如果我們公司里都是基督教徒,工作和管理就容易得多了。”我問她為什么突然這樣說,她說:“你想一想,我們工作的絕大部分時間,不正是在處理各種員工之間的矛盾和沖突嗎?而這些沖突之所以經常發生在員工中間,是因為人性的自私,‘我’字第一,對他人缺乏愛心和理解,對工作缺乏忠誠和熱愛。換句話說,他們的人生觀是以我為出發點的,歸根結底就是‘心中沒有上帝’……”我第一次發現魯西像牧師一樣講起道來。
我們聊了一會,魯西說:她在公司工作近20年了,看到公司的很多領導,包括一些高層領導,都因為心中缺乏信仰約束而被炒了魷魚。他們有的因為有了權力忘乎所以,懷著僥幸的心理,利用職務之便違反公司規定而栽了跟頭;有的因為職位上升,就對員工居高臨下,結果失去了員工的信賴。魯西認為,她之所以能在公司“幸存”20年,是因為她那顆在上帝面前虔誠、坦蕩的心,是因為她每天對自我行為的反思和祈禱。
吃完中餐后,我們回到了商場。休斯頓的夏天具有海洋氣候的特點,瞬間“變臉”,一陣暴風雨向我們襲來。在魯西離開商場的時候,外面已是昏天黑地、電閃雷鳴。大約幾分鐘后,魯西像個落湯雞似地回來了。原來她在退車的時候,不小心撞到了另外一輛車上,于是趕緊回來要我幫她找到車主。我向她詢問了車的型號和特征之后,知道那是一位員工的車,便把他叫到了辦公室。魯西不停地賠禮道歉,并主動要向員工賠償。那位員工去看了看被撞的地方后說,如果魯西不告訴他,他根本就不會發現那點印跡。魯西對他說,她已經打電話到一家修理行詢問了情況,修復那塊油漆,需要約八十美元。她認為自己不應該為了幾十塊錢而驚動保險公司,于是準備自己賠償。她認為給那個員工一百塊錢是合理的,因為他要花時間和油費去修理車子。說完,她執意把一百元錢強行塞到了對方手里,然后沖出大門,消失在傾盆大雨之中。
那位員工凝視著手中的錢,深有感觸地對我說:她真是一個獨特的好領導!
勒住私欲的韁繩
盡管美國有各種教派,對信仰的理解和宗教活動的方式不盡相同,但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對人們行為的教誨。他們都認為:人們應該誠實無謊、善良無欺、虔誠無虛。一個有信仰的人應該真誠坦蕩地去漠視塵世之爭;應該明白地球上的生命是有限的,獲得的物質也是有限的,而“上帝”所應許的生命和財富卻是無限的。
這一宗教信仰的根基,毫無疑問,改變了人們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并左右著他們的一言一行,制約著他們的一舉一動。在中國和美國的工作實踐中,我深深地感覺到有信仰的員工和沒有信仰的員工是如此不同。
1.信仰使員工變得“單純”和值得信賴。
比如在美國招聘員工時,我們一般很相信應聘者的簡歷,只有極少數人有隱瞞和浮夸的行為,其比例小于1%。而1996年我曾在中國幾家大型的連鎖商場當顧問,其中的一個公司招聘了45名管理人員,經查有37人在工作簡歷上造假。
在美國的公司,當員工突然以病因或家庭緊急情況請假時,我們一般都會果斷地同意,并表達我們的關心和問候。因為,我們的員工是誠實可信的,對他們懷疑似乎損傷了彼此的信任。而我在中國的體驗是,對員工的病假條必須多留一個心眼。
為了節約時間,我們公司規定:早中晚三班收銀員不在交接班時清點現金。而一個收款機上一天可能有五、六個人在上面收銀,如果第二天早上財務室發現現金數目不對,就很難知道誰是可疑人。盡管這樣,收銀員盜竊現金的現象在我們公司從未發生過。
2.信仰使員工的情操變得高尚。
我們公司每年都要進行對社會慈善機構的募捐活動,每年,“聯合之路”公司都會派人到我們商場,講述他們是如何對本社區的公益活動進行支持,然后,希望員工自愿從每月的工資中,固定捐獻出一定數量。在沒有任何外界壓力的情況下,絕大部分員工都心甘情愿地慷慨解囊。
每次公司組織的義務獻血更是讓我感動,幾乎所有符合條件的人都自告奮勇。有的員工在每次抽血時都昏迷過去,但他們每次都不甘示弱。我想他們這樣做不是為了討好公司,而是認為:上帝希望所有信徒們能幫助別人。
很久前,當我第一次拿到駕駛執照時,我沒有選擇“如果在交通事故中喪身,我愿意成為器官的捐獻者”,我不想讓本來不幸的身軀落下個殘肢敗體。后來,當發現公司的所有員工都是器官捐獻者,我深感慚愧,于是偷偷地去改變了我的選擇。
3.信仰使員工對人世的一切充滿感恩。
在美國生活和工作過的人都有這樣的感受,美國的人際關系非常簡單。對這一點,我也是深有體會。有宗教信仰的人相信上帝掌管一切,人只需愉快地活著。他們每個星期天到教堂去贊美感謝上帝,他們每天在吃飯和睡覺前都要對上帝祈禱,向上帝謝恩。他們對公司的態度是:上帝給了他們一個地方上班,他們應該感激不盡;于是,他們在領導面前顯得謙遜順服,在顧客面前表現出殷勤感激,在和同事的關系上也顯得彼此尊敬和有愛心。
4.信仰使員工能夠原諒別人的過錯。
記得當克林頓總統在辦公室的桃色新聞被曝光后,我和幾個中國朋友曾對他和夫人是否會離婚展開辯論。中國朋友多數認為,克林頓的夫人應該拿出女人的尊嚴和骨氣,應該放棄第一夫人的職位而離開白宮。同樣的辯論發生在公司的休息室時,我的員工們一致認為,他的夫人應該原諒他,用愛去感化他。
在我的工作中,如果我做錯了什么事,一定會真誠地向員工道歉,而他們也會真心地原諒我。人與人之間善于原諒,是美國公司令人感動的一個重要特征。
5.信仰使顧客變得親切友好。
我們商場經常發生兩種現象:有的顧客在離開時,誤拿了前一個顧客或后面一個顧客的商品,或者是收銀員漏收了商品,回家后才發現,于是他們在下一次購物中退回來;還有一種是,有的顧客交了錢,但回家時沒有商品,他們的商品留在了購物車上。一般情況下,我們都立即免費將顧客所缺的商品補回給顧客。
記得我們在深圳開第一家沃爾瑪商場時,剛開始也使用了美國商場的退貨政策,即90天內憑收據退貨。很快我們就發現,這樣的退貨政策出現了“水土不服”的癥狀,很多顧客“虐待”了我們的信賴。我們不得不修改出具有中國特色的退貨政策。而在美國,雖然時而也有“鉆空子”的顧客,但絕大多數顧客誠實可信,他們的對與錯的意識特別分明,他們相信上帝的雙眼時刻盯著他們。
“上帝把我丟失的兒子找了回來”
他叫艾韻,是我們門窗部的一名員工。對他的招聘,曾是我們那年工作中所犯“十大錯誤”中的第一條。艾韻約二十三歲,當代年輕人的壞毛病,似乎全部集中到他一個人身上去了。他缺乏工作責任感,愛遲到曠工,幾個顧客也抱怨他服務態度差。更為嚴重的是,保安部經理發現他有盜竊的嫌疑。所以人事部正在商討解雇他的計劃。
可突然有一天,他手提一個皮包,來到我的辦公室,要求和我好好談一談。一關上辦公室的門,他就兩眼發紅,顯得萬分傷感。我連忙問他發生了什么事,我怎樣才能幫助他。于是他淚如雨下,給我講述了下面的這一切:
前一天是復活節,他被叔叔和嬸嬸帶到了他們的教堂,去觀看一個紀念耶酥復活的表演。當他一走進教堂時,就感覺到了一種從未有過的體驗:他渾身顫抖、情緒激動。當活動一開始時,他就淚眼模糊。他跑到衛生間去擦干眼淚,對著鏡子告誡自己:自己是個男子漢,要堅強!他回到座位上,看到耶酥在十字架上流著鮮血,并對上帝說:“父親,請原諒他們,因為他們不知道他們在做什么”時,艾韻再也無法壓抑自己的情感,放聲大哭。教堂的牧師當晚來到他的家里,和他一同跪在地上祈禱了兩個小時。自那之后,他覺得自己已不是從前的他了。他要從現在開始向過去告別,要脫胎換骨,重新做人。
艾韻還給我講述了他獨特的人生經歷。他的母親在讀高中時就生下了他,爺爺奶奶只好承擔起撫養他的任務。十六歲那年,他把第一個女朋友帶回家同居,母親非常生氣,趕走了那個女孩子。他一氣之下離家出走,再也沒有回去。但前天深夜,他敲開了家里的門,他緊緊地擁抱自己的母親,向她表達自己深深的愧疚,并請求獲得原諒。母親激動得熱淚盈眶,喜悅之情難以言表。
艾韻對我說:“我今天來就是要請求您的寬恕,因為我一直沒有好好工作,給大家帶來了很多麻煩。還有,”他把一個皮包放在我的桌上,拉開鏈條,里面是十幾把我們商場出售的價格最貴的軍刀。“這是我從商場偷回去的東西,我收集軍刀,但我不愿花錢買,所以就采取了盜竊的方式。”艾韻用十分平靜的語調說,“我知道從公司偷東西就會被開除和追究法律責任,但上帝的雙眼在盯著我,我必須誠實地去面對我的過去,面對我的上司和同事,面對我的親戚和朋友……我等待您的處置”。
我有點不知所措,這一切來得太突然了,簡直沒有給我一點思考的余地。我對他說:“今天,是我人生中最高興的一天之一,因為,我看到了一個靈魂的新生,我也為你的變化和勇氣感到自豪。至于軍刀的事,請不要告訴任何人,讓我好好考慮一下,因為你的情況非常特殊。”
我把保安部經理和人事部經理叫到了我的辦公室,把剛才發生在我面前的一幕告訴了他們。我征求了他們倆對艾韻的處理意見,保安部經理認為盜竊的事實已經成立,我們應該解雇他。而人事部經理的意見是,他主動退回商品,沒有給公司造成任何損失。而且,他立志重新做人,我們應該給他一個機會。我表示同意人事部經理的意見,保留他的工作。
令人興奮的事情就此發生了:兩個多月后,艾韻被全體員工投票選舉為當月的“最佳員工”;半年后,他被提升為門窗部經理。又過了幾個月后,讓我更為興奮的事情到來:我收到了他的結婚邀請函。
婚禮如期舉行,我和60多名商場員工來到了教堂。因為在場的人幾乎全部來自商場,所以,他的婚禮簡直就成了一個公司聚會。艾韻的母親打扮得十分漂亮,她滿臉堆著微笑。看得出來,她是那樣的開心和激動。婚禮的一個重要儀式就是夫妻彼此之間在牧師和《圣經》面前宣誓,艾韻緊握著新娘的手,用顫抖的聲音說:“從今天起,你是我身體的一部分,我們倆將合二為一。不管是貧窮還是富有,不管我們遇到什么艱難險阻,我們都生死相愛,直到永遠……”突然,我聽到了哭泣聲,艾韻的母親再也按捺不住內心的喜悅,她哭得滿臉淚水。
婚禮結束后,艾韻的母親來到我的面前,她依然沉浸在無比的幸福之中。她深情地對我說:“上帝對我太恩賜了,真沒有想到我的兒子能有今天,是的,是上帝把我丟失的兒子找了回來。”說罷,淚水又涌出她的眼眶……
《我在美國當經理》系列管理書籍,將從不同的角度描述作者石青松先生(Angelstoneshi@AOL.com)在“世界上管理最好的公司”修身成長、實踐進步的親歷體驗。本刊經授權獨家連載該書的精華篇章。全書將于今年五月經商界傳媒編輯出版,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