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鹽城市在西瓜生產發展過程中, 根據當地生產實際, 積極探索西瓜產業化經營之路, 西瓜種植面積達2.7 萬hm2, 其中大棚西瓜1.3 萬hm2, 獲綠色食品品牌4 個, 國家工商總局產地證明商標1 個。實現了由西瓜生產大市到西瓜生產強市的跨越, 西瓜生產成為一些鄉鎮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支柱項目。
1 西瓜產業化經營的做法
1.1 龍頭帶動
以西瓜生產協會、種苗公司、農民經紀人為紐帶, 圍繞西瓜生產, 形成了“公司+基地+農戶”的產銷一體化經營組織。為農民提供產前、產中、產后全方位服務, 帶動農戶發展西瓜生產, 使眾多分散的小規模生產經營者聯合起來, 形成統一的較大規模的經營群體, 實現了規模效益。
1.2 市場拉動在西瓜產區設立西瓜交易市場、購銷中心、貿易貨棧, 舉辦西瓜節, 各市場、中心分別在上海、南京、杭州等大中城市設立聯絡處, 拓寬產品銷路, 促進東臺西瓜的運銷。如東臺西瓜協會在上海山華果品批發市場建立西瓜專業批發市場, 年交易額在1 億元以上。
1.3 園區促動
政府支持、企業投資創辦西瓜生產示范園區, 園區實現企業化管理。如華盛、紅太陽公司開展西瓜工廠化穴盤基質嫁接育苗, 年供種苗逾500 萬株。加快西瓜新品種、新農藥、新肥料、新材料應用, 農技部門全過程參與技術服務, 帶動區內農戶致富。
2 西瓜產業化發展中的經驗
2.1 堅持因地制宜, 穩步推進
西瓜生產需要良好的生產環境, 充足的資金投入, 充裕的土地資源進行輪作換茬。東臺三倉鎮等地的農民早在20世紀80 年代開始試種大棚西瓜, 種植技術、規模、效益逐年提高, 目前該鎮年種植面積達2 000 hm2。
2.2 加大科技投入, 走科技興瓜之路
現代農業的發展離不開科技的支撐和驅動, 在西瓜產業發展過程中, 江蘇省農林、開發、科技等部門先后在農業三項工程、農業開發、科技攻關、科技成果推廣、標準化生產等項目中列項支持, 建立起農、科、教“三位一體”的聯合體, 攻克西瓜生產中的品種、嫁接、病蟲防治、平衡施肥等難題, 促進了西瓜優良品種以及大棚西瓜標準化栽培技術的推廣, 提高了農業生產的整體水平。
2.3 創造條件, 促進資源向優勢主體集中
據調查, 每戶按2 個勞力計, 在沿海地區一般種植大棚西瓜1~2 hm2, 并能取得較高的經濟效益。從產業化經營的實踐看, 很多龍頭企業或農民經紀人, 由過去帶動千家萬戶, 逐漸變為帶動大戶、優勢農戶。因為這些企業( 合作組織) 對產品的批量、質量有嚴格要求, 這樣的原材料供應往往只有大戶、專業戶才能做到。
2.4 創新思路, 不斷擴大西瓜產業化經營服務領域
西瓜生產涉及種子、農膜、農藥、肥料、大棚支架、產品包裝、運輸、銷售、信息等。因此, 要擴展視野, 以不斷變動的市場需求為導向, 向產業的廣度和深度進軍。把產業鏈條逐步向科技、教育、生產、基地、加工、運輸、營銷、信息等多環節延伸, 形成全方位、全過程、多層次、多領域、多角度的大產業體系。
2.5 整合優勢, 形成開放、多樣、競爭、有序的農產品市場體系
通過發展多層次、多形式的流通組織, 大力支持農民個體或合伙創辦流通企業, 引導農民加入經紀人和個體運銷隊伍。逐步建立起以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為主體, 多渠道、多形式、多層次的農村流通體系。目前, 東臺有超過5 萬經紀人從事西瓜產業化經營, 上聯國內市場, 下通千家萬戶, 使瓜農及時掌握市場信息, 減少決策盲目性。
3 推動西瓜產業化的建議
3.1 在產業區域布局上有新突破
通過合理規劃產業和產品區域布局, 在農業生產中有所為、有所不為, 打破過去各地自求平衡的格局, 加速區域化、專業化生產和規模化經營。調整農業生產布局, 應根據資源優勢和區域特色, 運用市場機制和政策導向, 促進生產要素流動、集中, 形成區域明顯、優勢突出的農業生產布局。
3.2 在培育龍頭企業上有新突破
廣大農民由于分散生產和缺乏對市場的了解, 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 常常感到無所適從, 而龍頭企業上連國內外市場, 下連廣大農民, 是農民走向市場的依托, 是真正的市場競爭主體, 扶持龍頭企業就是扶持農民。
3.3 在完善經營機制上有新突破
西瓜產業化的發展, 既是生產力的發展, 又是農業運行機制的創新。搞好產業化, 就要創新機制, 用市場經濟的方式把企業與農戶很好地聯結起來, 實現產、加、銷一體化經營。大力推行“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 建立各經營主體的利益共同體, 切實形成“風險共擔, 利益均沾”的利益分配機制, 妥善處理好產、加、銷三者之間的利益關系。采取多種形式, 通過發展“訂單農業”、合作經濟組織和西瓜協會等方式, 加速各類經濟利益共同體的形成, 提高西瓜生產的組織化程度。
3.4 在科技創新上有新突破
當前抓好農業科技創新, 應著重解決4 個問題: 一是搞好種苗工程。建立育、產、銷一體化的種苗產業化經營機制,通過加大引進和繁育力度, 加快品種的改良步伐, 為生產高質量西瓜奠定基礎。二是加快農業科研開發。積極鼓勵企業采取多種形式與大專院校、科研單位合作, 共同開發西瓜生產配套新技術、新材料, 提高西瓜生產科技應用水平。三是加強科技推廣力度。穩定現有農技推廣隊伍, 培育科技示范戶,實行多元化發展。四是大力推廣無公害生產技術。制定和應用適合當地西瓜無公害生產技術規程, 生產安全、優質的西瓜產品。
3.5 在拓寬服務領域上有新突破
西瓜產業化的發展對農業部門的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農業部門要改進工作方式, 改善對農業的服務, 由過去大包大攬、催耕催種的直接管理, 轉向以引導、協調、扶持、服務為主的間接管理。要樹立大市場、大農業的觀念, 不能只著眼于本地、本省的小市場, 而要瞄準國內外市場發展規模產業, 要堅持產、加、銷一起抓, 通過引資、引智、引企和開展對外經濟技術交流與合作來發展西瓜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