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品種朝天148由重慶市農業科學研究所選育,本市去年引進種植成功,今年已發展到1 333 hm2,主要用于加工泡制辣椒,也可干制。
1 品種特性
朝天148屬辛辣朝天型、中熟辣椒品種,抗寒,耐旱,適宜范圍廣,易種植。檀株長勢強,株高103 cm左右,開展度約86.6 cm;第1始花節位15~16節,從定植至采收青椒約需65d(天),紅椒85 d左右;果實圓錐形,朝天生長,果實縱徑5.0cm,橫徑2.1 cm,果肉厚0.15 cm,單株掛果39個左右,667 m2產量1100~1 200 kg。室內炭疽病接種鑒定發病率為15.6%,為中抗品種。田間調查炭疽病和病毒病發病率均為0,抗病性強。
2 地塊選擇
選擇土地耕作層深厚,水源方便,未種過茄子、番茄、馬鈴薯等茄果類作物的地塊種植。
3 播種育苗
3.1 播種期
十堰市冬播于11月上中旬播種,苗齡120~130 d;春播于2月上中旬播種,苗齡60~70d。
3.2 用種量
667m2用種量90~120 g。不進行分苗育苗,每m2保留苗不應高于800株:若分苗,分苗后苗距應為8 cm×8 cm。
3.3 營養土配制
按照肥土比4:6或5:5配制,選用充分腐熟的農家肥和未種植過茄果類作物的種植土,過篩后每m3營養土加草木灰50 kg或0.5 kg硫酸鉀拌勻,用50%多菌靈1 000倍液噴淋,后用塑膜封蓋7 d備用。
3.4 苗床準備
不分苗,每667m2需苗床12~15 m2,床寬1.33 m,長度園地而宜,深溝高畦,鋪營養土8 cm厚。提前扣棚,提高地溫。
3.5 育苗播種
3.5.1 浸種催芽 播種前曬種2 d,用55~60℃溫水浸種,攪動15-20 min(分鐘),撈出后用0.1%高錳酸鉀液浸種10 min或1%硫酸銅液浸種5 min,清水洗4~5次,放入30℃以下的冷水中浸種8~10 h(小時),撈出后稍晾,用干凈的白布包好種子,在25 30℃的條件下催芽,每天用溫水淘洗1次,當80%的種子“露白”時即可播種。
3.5.2 播種 播種前1 d或當天,苗床澆透水,播種后覆蓋營養土0.5~0.8 cm,及時蓋地膜、扣小拱棚,以增溫保濕,促使早出苗。
3.6 苗期管理
3.6.1 間苗幼苗3~5片真葉時按3 cm×4 cm間苗,保證幼苗的營養和生長空間。
3.6.2 溫度 播種后至出齊苗,白天氣溫25~30℃,夜晚15~20℃,地溫15~18℃。苗出齊后,白天20~25℃,夜晚10~15℃。幼苗2~3片真葉時白天25~30℃,夜晚15~20℃。定植前7~10 d通風煉苗。
3.6.3 水肥 在播種前澆足底水,使之能在較長時內內保持適當的土壤濕度。補水要看苗情,選晴天上午進行,育苗后期不要因補水而影響土壤濕度,嚴禁床面積水。10~12片真葉時定植,定植前2~3 d澆1次透水。幼苗株高3~4 cm時用50 kg水加50 g尿素淋1次,移栽前5~7 d每m2用100 g尿素加50 kg水噴淋。移栽前3 d用48%樂斯本乳油殺蟲劑1 200倍液噴霧1次。
3.6.4 病害防治 苗期發現少量病株立即拔除:用70%百菌清6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500倍液,每7~10 d噴1次,連噴2次。
4 整地做畦
每667m2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4 000~5 000 kg,12%過磷酸鈣75~100 kg,磷胺25~30 kg,硫酸鉀10-15 kg,三元復合肥50 k異,將地整平。大壟距約60 cm,小壟距40 cm,壟高10 cm。深翻20~25 cm,耙碎、整平,南北向做畦,畦寬連溝1 m,溝寬20 cm,深10cm。
5 定植
冬播于3月下旬到4月上旬定植,行穴距50 cm×30 cm,雙株定植,667m2栽4 500穴;春播于4月下旬定植,行穴距50 cm×33 cm,雙株定植,667m2栽4 000穴。定植前1 d,苗床澆透水,以防傷根,在起苗、運苗及定植過程中,要避免幼苗受傷,栽后澆足定根水,并封好穴。7 d后,輕施1次提苗肥,可結合澆水,667m2施5 kg尿素或腐熟稀糞水1 000 kg。
6 田間管理
6.1 開花前
施提苗肥至植株開花,植株的根系形成期要根據田間土壤狀況和植株長勢進行肥水管理,一般不澆水追肥,若苗弱,可每667 m2結合澆水施尿素5 kg、過磷酸鈣8 kg。要加強中耕除草培植,促進植株和根系生長。要注意及時排水,防水漬。
6.2 花果期
第1穗果坐穩后,植株進入營養生殖期,外界溫度高,要小水勤澆,并追施1次肥料,667 m2追腐熟糞肥1 500 kg,過磷酸鈣30 kg,尿素5 kg,可穴施也可溝旆,嚴防燒根。并葉面噴施0.1%磷酸二氫鉀和硼肥,以防落花落果,15~20 d 1次。7月下旬至8月上旬是盛果期,每7~8 d澆水1次,促進果實膨大。
7 采收
泡制采收青果,干制待果全紅采摘,用剪刀沿果柄下部剪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