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次中國最主流春茶的全面聚會,是一次挑戰茶人味覺的春茶品嘗盛宴,更是一次對中國春茶進行全面認識的權威品鑒。
從一個月前開始,一次匯聚了中國最具代表性的春茶的“滿漢全席”在本刊的精心策劃及熱心茶友們的鼎力相助下緊鑼密鼓地進行著。
選擇哪些春茶成了本次品鑒會最大的難題。經過多方考慮,我們選擇了目前安溪鐵觀音三大品牌的茶葉、云南三種古樹普洱茶、三大安徽名茶、兩種經典的武夷山巖茶、四種最有特色的紅茶、五種浙江流行的名茶它們分別涵蓋了綠茶、紅茶、烏龍茶、普洱茶等主流茶品,而且根據茶的特色將品鑒地點放在最符合它們的六大城市。因此可以說是目前中國最全面的一次春茶品鑒。
今天,在全國六大城市分別“烹飪”的十八道好茶集中上桌。一場中國主流春茶的紙上品鑒盛宴開始上演。
北京:細品安徽三大國禮茶
品鑒主角:安徽三大名茶黃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
選擇理由:在中國十大名茶之中,安徽茶占據四席,而且日前出席中俄友好年的胡錦濤主席向普京總統贈送的國禮茶就是由傳統的中國十大名茶之黃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及黃山綠牡丹組成。為此,我們選擇了三大安徽名茶。而在首都,曾是中國十大名茶又是國禮茶的它們似乎是最合適的主角。
5月19日下午,一品古道茶樓內高朋滿座,茶韻飄香,《海峽茶道》雜志社“2007春茶品茗會”之北京站在這里隆重舉行。
品茗伊始,老徽州茗茶總經理程春仙女士一邊用她那嫻熟的動作給大家展示黃山系列名茶的風韻,一邊簡要介紹了黃山名茶的發源地。當得知當天要品的就是作為國禮茶的黃山名茶時,在場的茶友無不興奮異常。
茶品1:黃山毛峰
誕生環境:水氣凝重,山風穿流,云霧奔、涌、升、降、飄、逸、明、滅。
特點:外形秀美,每片長約半寸,芽葉肥壯勻齊,細扁稍卷曲,白毫多而顯露,尖芽緊偎葉中,形似雀舌,色澤油潤光亮,綠中泛微黃。
品味:沖泡時霧氣結頂。清香四溢,沁人心脾。茶湯清澈明亮,香氣持久似蘭蕙,醇厚爽口,回味甘甜。可謂“清秀脫俗,茶中仙子”。開湯后霧氣結頂,清香四溢,若蕙蘭之香。且沖泡后芽葉直豎懸浮,繼而徐徐下沉。毛峰茶在茶涼之后,仍有余香,人稱“幸有冷香”。有“輕如蟬翼,嫩似蓮須”之說。入口爽,進嗓潤,味甘為飴,余味深長。
茶品2:太平猴魁
誕生環境:依山傍水,林茂景秀,湖光山色交融映輝。茶園多分布在25~40攝氏度的山坡上,具有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
特點:太平猴魁的外形是兩葉抱芽,平扁挺直,自然舒展,白毫隱伏,有“猴魁兩頭尖,不散不翹不卷邊”之稱。葉色蒼綠勻潤,葉脈綠中隱紅,俗稱“紅絲線”。
品味:湯色清綠明凈,葉底嫩綠勻亮,芽葉成朵肥壯。品飲時,可體會出“頭泡香高,二泡味濃,三泡四泡幽香猶存”的意境。高香醇味,回味鮮甘,湯色清澈,葉底黃嫩。
茶品3:六安瓜片
誕生環境:位于皖西大別山區。山高林密,云霧彌漫,空氣濕度大,年降雨量充足,具備了良好的產茶自然環境。更為奇特的是,蝙蝠洞的周圍,整年有成千上萬的蝙蝠云集在這里,排撒的糞便富含磷質,利于茶樹生長。
特點:是一種外形似瓜子、呈片狀,色澤翠綠,香氣清高,味鮮甘美的片形茶。
品味:沏茶時霧氣蒸騰,清香四溢。色翠綠,香清高,味甘鮮,耐沖泡。
此次品茗會得到了北京茶友圈朋友的廣泛支持和參與,大家紛紛登臺獻藝,分享自己的品茗心得,講述自己與春茶的前世今生,共同把這次品茗會的氣氛推向了高潮。
茶人評價
陸堯(北京奧運經濟研究會茶產業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5月19日第一次參加北京茶友會,就趕上喝新春太平猴魁,爽!黃山茶內質好,得獎早,潛力大。只要市場開拓到位,很可能成為普洱茶之后新的暢銷茶。
宋雙才(又名北京老壺,紫砂壺專家,資深茶人):太平猴魁應該是黃山茶中最有名的了。這茶沖泡于杯中,葉片肥碩,挺直有鋒,二葉抱一芽似含苞的蘭花。啜于舌間,高爽的蘭花香氣,蕩氣回腸。古時以梅、蘭、竹、菊比喻君子之風,梅、竹、菊在茶中難覓,而蘭恰恰可以在猴魁茶中盡顯。這也許是把猴魁稱為君子茶的唯一原因吧。
韓勁松(網名西門,北京茶友會會長):我很喜歡安徽茶,主要是喜歡它的口感醇厚,其中六安瓜片以齊云山蝙蝠洞的最佳。干茶酥脆,可以口含。含之香濃,喉韻甘甜,苦若游絲,甘隨苦至。用玻璃杯沖泡,看葉子在杯中起舞、舒展,滿眼的綠色,恍若漫步在竹林幽徑。
程春仙(老徽州茗茶總經理):在中國10大名茶中,安徽茶就占了4個:黃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和祁門紅茶。黃山毛峰香氣馥郁高長,略帶蘭花香;太平猴魁為綠茶王子,特別適合愛喝柔和型的人;六安瓜片是綠茶中惟一去梗去芽的片茶,香氣清高,滋味鮮甘。
上海:細品浙江五大稀有茶
品鑒主角:浙江名茶如顧渚紫筍、溫山御蘚、洞山羅芥、安吉白茶王、莫干黃芽
選擇理由:浙江西湖龍井名天下。但浙江還有許多的好茶藏在深山和歷史之中,它們散發的茶香曾浸泡了無數個歲月,讓整個中國都飄蕩著悠悠茶香。由于龍井為大家所熟知,因此,我們選擇了產自浙江的五種著名綠茶,而將品鑒之地放在上海。精致的茶和精致的上海,一樣讓人感受到高雅的生活。
茶時:2007年5月20日
茶地:雅仕樓、蓬萊園
茶客:茗翁、大茶、琴瑟在御、碧野黃花、萬佛兒、空格
茶樂:《水色》
茶器:鶴廬焐灰西施茗壺、德化骨瓷工夫茶具
茶品:溫山御蘚、洞山羅芥、顧渚紫筍、莫干黃芽、安吉白茶王
茶服:華服(曲裾、直裾、訶子裙、圓領衫)
幾個城市的品茗會,上海是最具特色的一個,華服、奇茗、海客,卸下現代都市里的所有偽裝,上海茶友們帶我們回到那個純凈的年代。焚香,江南絲竹音起……
茶品1:顧渚紫筍
首開茶品,以西施壺瀹之。第一盞供奉茶圣陸羽,余者分饗與會海客。顧渚紫筍亦稱湖州紫筍,因茶葉萌展時靈芽微紫,嫩葉背卷似筍而得名。干茶玉綠,披銀毫,略帶乳香,芳馨可人。注水后,如春蘭綻放,云腳綠垂;茶湯通透,入口稠滑,滋味甘醇,回味甘甜。
茶品2:溫山御蘚
雨前奇茗,產自湖州弁山溫谷,為浙江最早有文字記載的貢茶,也是中國最早的貢茶之一。茶色翠綠,茗葉如春蘭吐蕊,雀舌成朵;茶湯清澈透亮,星茸粼粼;茶香清雅,馨幽馥郁;茶味清醇甘爽,泉骨猶存。翩然起伏間,若“曹衣出水”,嘩若春敷,妙不可言。
茶品3:洞山羅芥
明前野茶,產自浙北長興羅齊。干茶緊細如眉,白毫顯露,黛綠掛霜,其香清逸。開湯后,茶葉如蘭似蕙,翩躚浮沉。茶氣清逸,如冰泉滲于山巖,沁涼入微。隱約有絲絲寒意,仿佛風露清虛之氣。如木蘭沾露,瑤草臨波。
茶品4:安吉白茶王
頭采春茶。產自浙江安吉大溪,茗香奇雅澹然,韻如冰瑩沁舌,甘潤醇和。啜之,金津玉液如趵突泉涌,氣韻延綿不絕,甘鮮不可方物。茶過七巡,依然雋永。若非品者會心,妙處難與君言,真可謂“玉在璞中”,他茶無與倫比也。
茶品5:莫干黃芽
雨前春茶,產自湖州莫干茶區,采用“悶黃工藝”特制,為江南著名黃茶。干茶褐綠,卷曲緊結,星霜點點;茶香幽雅,妙似烏龍。湯色澄黃,茶味鮮爽醇厚,回甘清雋,茶脈綿長。
茶畢,海客一行六人,漫步黃浦蓬萊園。曲裾襦裙、寬衣廣袖,披瀝于夕陽之中,光影流動、顧盼生輝。微風過處,衣袂飄揚,若“吳帶當風”,素雅古樸。
昆明:三大古樹茶品味歷史 福州:四種福建紅茶真功夫
品鑒主角:云南較有代表性的三大古樹茶
選擇理由:在普洱風行全國的今天,普通的新茶再也難以打動茶人的心,因此,古樹茶成了最好的選擇。想象一下,在古老的高原之上,品嘗古茶樹出產的茶,自然是一種最滄桑的飲茶方式了。
茶品1:2007年邦崴早春純料古樹餅茶
外形:餅形周正,葉片肥碩,略顯干黃,猜測這應該和今年的氣候有關,今年春季的降雨非常稀少,干旱嚴重。
品感:沖泡后,杯香濃郁,掛杯持久。湯色上。1至3泡略顯渾濁,滋味平和,滑潤度適中,回甘明顯。湯色淡黃明亮,澀味偏輕,喉韻明顯。葉底色澤墨綠。嫩度好。
評價:陳化的空間比較大,只要存放得當,假以時日定能成為較好的老茶。
茶品2:2007年早春景邁古樹散茶
外形:條索清晰緊實,干茶色澤油綠。
品感:開湯后,高香明顯,湯色橙黃透亮,口感蜜香馥郁,生津回甘都上佳。葉底柔嫩厚實。
評價:景邁古樹茶不論從外形還是內質,都是有口皆碑的。茶友們的品飲結果也一致認為景邁的這款早春古樹散茶在所有茶品中評價最高,相信能存儲出上好的珍品。
茶品3:2007年早春那卡茶
品感:茶湯清亮,茶氣足。清香味濃而獨特,苦澀味輕,回味甘甜。茶友中有好幾個人都是第一次品飲那卡茶,對它獨特的芬芳和口感都非常感興趣。雖然茶氣十足,但口感卻有一股悠然的甘甜,非常令人著迷。
評價:那卡茶是西雙版納勐海縣南糯山古茶樹區那卡村的茶品,這是一個茶樹生長環境優良的村莊,如今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相信這樣的好茶,在若干年后,能帶給我們更大的驚喜。
品鑒主角:福建三大工夫紅茶如坦洋工夫、政和工夫、白琳工夫以及金駿眉。
選擇理由:幾百年前,福建的紅茶漂洋過海走向世界。但今天,這些曾經打動過世界的紅茶卻慢慢沉默了。沉下的船都可以打撈上來重新打造,走得再遠的游子都知道要回家,福建的紅茶也開始選擇了重生。在福州,這個歷史有名的港口城市,細細品味這些曾經輝煌的紅茶,一種莫名的情緒慢慢飄散,不知是傷感還是欣慰。
別有天茶藝居的茶藝小姐小心翼翼地給每一位茶友端上沏好的紅茶。頓時現場立刻嚴肅起來,茶友們都靜下心來,細細品味著每一道紅茶的滋味。
隨后,元泰茶業還拿出今年5月2日在香港福建希望工程基金會第13屆就職典禮慈善拍賣會上,200g賣出18000元港幣的正山小種“金駿眉”給在場茶友品嘗,不少茶友直呼過癮。
坦洋工夫:湯色鮮艷呈深金黃色,香氣高而鮮甜。滋味濃厚,葉底肥壯尚紅。小茶系用小葉種制成,條索細緊,香似祁紅,但欠持久,湯稍淺,味醇和,葉底紅勻。
政和工夫:外形條索肥壯、重實、勻齊,色澤烏黑油潤,毫芽顯露。呈金黃色,極為美觀;香氣濃郁芬芳,香似祁紅,卻更勝祁紅,湯色紅艷,滋味醇厚。
白琳工夫:外形細長彎曲,湯色淺亮,內質香味鮮純有毫香,滋味濃醇雋永,中外茶師謂之“秀麗皇后”。
金駿眉:外形細小而緊結,顏色為黃黑相間,一開湯空氣中就滿是淡淡的甜香,湯色是類似色拉油般的金黃色,啜一口入喉,有著水果般的甘甜,比正常小種水更綿軟,果香更加醉人。
廈門:神游三大鐵觀音品牌
品鑒主角:品鑒三個安溪鐵觀音著名企業的代表春茶
選擇理由:安溪鐵觀音香飄全國,選擇誰的茶葉來做品鑒著實為難了我們。恰逢本刊主辦的“2006年度安溪鐵觀音十佳品牌暨十佳企業”評選活動揭曉。為此,我們選擇了三家獲獎的品牌,邀請了著名的茶人在最具風情的海濱城市——廈門,細細品嘗最具風情的茶葉。茶友:
李宗垣:高級評茶師,多屆茶王賽主要審評人等,被譽為“安溪第一嘴”。
李波韻:安溪鐵觀音茶藝文化——“純雅禮和”的倡導者,對茶文化有著自己的見解和很深的造詣。
沈添土:現任中國國際茶業博覽會顧問、安溪茶葉協會副秘書長。
鄭啟五:廈門大學副教授、廈門作家協會副秘書長。其對茶及茶文化有著深刻的理解和獨到的看法,代表作有散文集《喝茶》。
朱俊杰:農業銀行干部,資深茶客,且喜收藏。對茶有多年的接觸和品鑒經驗。
林偉:廈門資深茶客,號稱廈門茶怪,在鐵觀音品茗和制作方面都有相當的水準。
品茗第一站:華祥苑
老總推薦:
一到品茗會現場,華祥苑總經理肖文華就掩飾不住喜悅地告訴茶友們,今年有好茶。而且還有量。隨后肖總拿出今年華祥苑春茶的代表供茶友們品嘗。你說我評:
李宗垣:華祥苑的3A香氣高揚,發酵程度適中,茶湯透亮,是今年500元/斤價位的佼佼者。
李波韻:純天然傳統工藝制作,茶湯濃度高,滋味醇厚,入口爽滑。
朱俊杰:對“宮廷鐵觀音”隋有獨鐘,他認為這款茶是今年春茶傳統工藝代表作之一,滋味醇厚,茶香高揚縈繞,口味獨特,會成為今年2000元/斤價位的標桿產品。
沈添土和林偉:對皇家禮茶五星級贊賞有加,外形緊結,顆粒均勻,呈砂綠色。茶香幽遠,縈繞不散。茶湯透亮,舌底鳴泉,生津不止。葉底肥厚,嫩活。作為華祥苑市茶的最高代表作,皇家禮茶五星級給人以震撼之感,令茶友們嘆服。
品茗第二站:中閩魏氏
老總推薦:
走進剛剛開業的中閩魏氏益泰店,便仿佛感受到了一股春天清新的氣息。中閩魏氏的老板魏桂林介紹說,魏氏今年春茶的核心產品有4款:K05(500元/斤),K09(900元/斤),K15(1500元/斤),K25(2500元/斤)。同時,魏先生還推薦了他們的拳頭產品——尊皇(4800元/斤)。你說我評:
盡管,對同一件事物一千個人會有一千種看法,但在對美好事物的取向上,卻總是很容易就能達成一致。對中閩魏氏推薦的幾個茶品,茶友們的觀點似乎是約定好的,基本一致。
K05:香氣較高,發酵程度中等,茶湯清醇。
K09:茶湯濃度較高,微酸,味道較強,口感特別適合閩南人士。關于這點,朱俊杰和林偉還是有所保留,他們認為在這個價位的茶屬于高檔范疇,而該產品似乎不那么突出,沒有賣點。
K15:蘭花香,香氣高,醇度夠,水質均勻柔軟。
K25:鮮、香、韻、味俱全。口感特別滋潤回甘,實為上品。
尊皇:鮮度好,蘭花香氣幽長,觀音韻,口感醇厚,為難得之佳品。
品茗第三站:八馬茶業
老總推薦:
作為有著百年歷史、中國最大的鐵觀音制造商,對于八馬的盛名,茶友們早就仰慕已久,特別對其堅持傳統做法的濃香型鐵觀音很是好奇,于是在喝過了兩種品牌清香型鐵觀音后,茶友們決定在八馬茶業品嘗其具有典范意義的“八馬”賽珍珠系列(濃香型)。你說我評:
沈添土:雖水欠滑度,但茶湯醇厚,有火香味,此生若有其相伴,乃人生一大幸事。
鄭啟五和林偉:對賽珍珠AW500的評價都如出一轍:茶湯透亮、醇厚,顯音韻,口齒留香。
李波韻:對賽珍珠TN1000摯愛似乎“走火入魔”了,金黃色的茶湯透亮,音韻醇厚,恰到好處的火功……(他雙眼微閉,嘴巴就這么喃喃地念著)
朱俊杰:茶香高揚沁人心脾的茶喝過,音韻醇厚的茶品嘗過,蜜香濃郁的茶感受過,但三者兼而有之且茶湯飽滿順滑的茶,就數賽珍珠TN2000。
李宗垣:最鐘情于賽珍珠TN3000,滿口茶香且蜜香濃郁,茶湯透亮,呈金黃色,其火功達到“爐火純青”之境界,堪稱濃香型的經典。
武夷山:在茶廠試品武夷巖茶
品鑒主角:武夷巖茶中較有代表性的武夷肉桂和武夷水仙。
選擇理由:武夷巖茶如同武夷山水一樣聞名天下,我們自不必多說。在這個傳奇的山水之中,我們到一個個茶廠尋找傳奇的茶葉。山水之中品茗,這似乎是最奢侈的茶道境界。
五月的武夷山,窗外的丹山碧水在夜色中顯得朦朧神秘。而巖茶的香氣卻是非常熱烈地釋放出來了。
由于五月正值武夷巖茶的收茶季節,于是我們索性把品茗會的現場搬到了慧宛茶廠、巖上茶廠和清風澗茶廠,并在這里遇到許多從全國各地特意前來收茶的巖茶愛好者,帶著尋覓最好茶香的愿望,我們一同品嘗最新的巖骨花香。
品鑒報告
醇厚的水仙
在武夷山,我們喝到更多的水仙,包括一些老樅水仙。水仙的湯水滑柔醇厚,香氣幽長,湯水間帶有厚度與深刻。因為水仙的湯水最好,所以武夷山的老茶人基本上喜歡喝水仙,他們認為好的茶,更重要的是內質而不是外在。
劉國英(武夷山市巖上茶葉科學研究所所長):老樅水仙一般指的是50年以上的水仙,也有人把30年樹齡的水仙算作老樅。這些茶樹的樹頸一般都超過10厘米,并且茶樹的樹干都會長滿青苔,所以很多茶農說,這些茶帶有一股青苔味。
最香的肉桂
今年武夷山的肉桂品質更加優異。我們在喝一道還沒有精焙過的肉桂時,可以感覺到特別的醇厚度。人們喜歡用“香辣”來形容肉桂的滋味,它透著力量,內涵豐富,呈現出來的是長在世界上其他地方的茶所不具備的厚度與內涵,一種茶內具的生命特征。黃勇(武夷山清風澗茶廠廠長):茶不但以香為貴,更以濃為貴。哪個滋味重,哪個等級就高。二級巖茶在滋味就已經弱了。如果茶過于柔和,就缺乏了巖茶必備的巖韻與霸氣。
今年巖茶流行趨勢
1.追求炭焙
炭焙的工序非常復雜,但傳統的好茶都必須經過炭焙精制。經過炭焙的巖茶有一種特別的滋味,使茶湯更加細膩。掛杯香更長久。沒有“十年磨一劍”的過程,不會有透骨的巖韻骨花香。
2.茶餅
茶餅多用陳年的水仙蒸制烘焙而成的,當地老茶人最喜歡陳年水仙,覺得它湯水軟滑,又不容易上火。所以今年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陳年水仙茶餅。我們在鑒品時,發現此茶湯一入口,有一股濃重的經過四季沉淀的陳香味,而在第五六泡之后,茶葉卻轉平和,非常甘甜,在十泡以后。發現它仍然擁有不錯的湯色、滋味與香氣。
3.新工藝
凍茶是最新出現的巖茶新工藝,就是沒有經過烘焙,直接把經過殺青、揉捻的茶放入冰箱里面冰凍起來。這樣茶味保持得非常清洌甘甜。(感謝北京一品古道茶樓、老徽州茗茶、元水茗茶、北京茶友會、北京茶友網、馬連道茶網、高原紅茶誼社、華夏紅蓮華服工作室、上海幸蘊禮儀有限公司對本次品茗會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