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觀察大劑量納洛酮在搶救重度一氧化碳中毒中的應用。方法將194例急性急度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病人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予常規治療,治療組加納洛酮。比較兩組臨床療效。結果 治療組催醒時間為(5.08±1.52)h,與對照組(10.7±3.6)h比較明顯縮短,且臨床治愈率為100%,也高于對照組的85%。結論大劑量納洛酮可明顯縮短催醒時間,提高臨床療效。
關鍵詞:納洛酮;一氧化碳中毒;催醒時間
中圖分類號:R595.1 R255.9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349(2007)04—0352—0l
鹽酸納洛酮作為特異性阿片受體拮抗劑,被廣泛應用于臨床,特別在搶救一氧化碳中毒方面取得了很好療效,本研究旨在探討納洛酮對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的作用,提高搶救成功率,減少遲發性腦病的發生。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選擇我院1999年10月—2006年5月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共94例,全部病例符合重度一氧化碳中毒診斷標準[1]。碳氧血紅蛋白(COHb)>50%,深昏迷,各種反射消失。合并腦水腫者18例,上消化道出血者4例,休克5例,心肌梗死者8例,3例出現四肢受壓部位皮膚紅腫、水皰。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54例,男34例,女20例,年齡(16~71)歲;對照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齡(18~73)歲。
1.2 治療方法治療組在常規綜合治療基礎上予納洛酮(北京四環制藥廠生產)2 mg,每小時1次,靜脈推注,直至清醒后改為(2~8)mg,每日1次,靜脈輸注,有合并癥者做相應搶救處理,待病人生命體征平穩后即行高壓氧治療。對照組常規予20%甘露醇、胞二磷膽堿、能量合劑及吡拉西坦(腦復康)等對癥治療。
1.3 檢測指標所有病人用藥期間隨時監測生命體征,并記錄催醒時間,治愈后均隨訪3個月。記錄是否發生精神意識障礙、錐體系及錐體外系神經損害,大腦皮質局灶性功能受損,腦神經及周圍神經癥狀。
2 結 果
治療組催醒時間為(5.08±1.52)h,對照組為(10.7±3.6)h,治療組催醒時間明顯縮短。兩組治療效果詳見表1。
3 討 論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機體腦內β-內啡肽釋放增加,引起中樞抑制、呼吸抑制,更加重組織缺氧。納洛酮與嗎啡受體親和力比β-內啡肽嗎啡樣物質大,對特異性嗎啡受體有拮抗作用,從而加速外周血β-內啡肽分解,阻斷β-內啡肽類物質加重和促進缺血性腦水腫形成和發展的作用,改善腦血流灌注[2]。同時,納洛酮還能抑制脂質過氧化反應,因而減輕腦缺血再灌注損傷,逆轉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昏迷效應[3]。
本研究結果顯示,納洛酮早期大量應用及用藥持續時間長短對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病人的預后有明顯影響,使用越早越好,一般來說,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成人病人早期給予納洛酮2mg,每小時1次靜脈推注,觀察病人肢體略有活動,出現吞咽反射或煩躁,微循環改善,生命體征平穩,即改維持量直到病人完全清醒后停用。
本組治療結果表明,納洛酮能明顯縮短昏迷時間,降低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病人的致殘率和病死率,臨床療效確切,副反應小,安全系數大。
參考文獻:
[1] 葉任高,陸再英.內科學[M].第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10;973.
[2] 劉付軍,湯達鵬.大劑量納洛酮搶救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的療效觀察[J].臨床急診雜志,2005,6(5):34.
[3] 華高松,喬寶田.納洛酮對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療效觀察[j].中國急救醫學,2001,21(5):293.
作者簡介:李學琴(1965—),女,畢業于長治醫學院,主治醫師,現工作于山西省陽泉市第二人民醫院(郵編:045011)。
(本文編輯 郭懷印)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