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東北地區農業資源優化配置研究

2007-01-01 00:00:00宋維佳宋維佳
財經問題研究 2007年5期

(宋維佳.東北財經大學金廣建設管理學院,遼寧大連116025;宋維佳.東北財經大學產業組織與企業組織研究中心,遼寧大連116025)

摘要:

東北地區農業資源在全國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然而也依然存在著與全國其他地區所共有的人多地少的約束。以種植大宗糧食作物為主、適宜大面積機械化耕種的東北黑土地來說,由于自然稟賦約束、土地制度約束、行政制度約束和市場約束等原因,并沒有迅速地走向資源最優配置的農業發展方向。本文通過上述幾個方面的研究,給出了優化配置東北地區農業資源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東北地區;資源優化;生產組織;制度約束

中圖分類號:F30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176X(2007)05007007

收稿日期:20070105

基金項目:2005年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05JJD630032)“中國農村土地規模經營研究”和2005年國家社科基金資助項目(05BJL039)“農村土地制度的產權結構與集體所有制性質研究”的系列成果之一

作者簡介:宋維佳(1963—),女,黑龍江佳木斯人,副教授,博士。

理論研究和實踐經驗表明,農業資源稟賦的限制并不能阻礙農業生產的發展,現代化農業發展的途徑是多種多樣的。換言之,由土地稀缺給農業發展帶來的制約可以通過生物技術的進步消除;由勞動力稀缺帶來的制約則可以通過機械技術的進步解決。如果一種要素的價格相對于其他要素價格上漲,就會導致減少這種要素相對使用量的一系列技術變遷。結果是,由稀缺資源帶來的對經濟增長的制約可以被以相對豐富的要素替代和相對稀缺要素的技術進步所消除。一個國家獲得農業生產率和產出率迅速增長的能力,取決于在各種途徑中進行有效選擇的能力。如果不能選擇一條可以有效消除資源稟賦制約的途徑,就會抑制農業發展和經濟發展的進程。有效促成農業資源優化配置的制度應該是,通過它一個社會可以選擇農業技術變遷的最優途徑。

本課題的東北農村調查顯示了與上述理論和實踐高度的一致性。(注:課題組于2006年下半年對東北三省18個縣30個村5個農場進行了調查。)以東北農業的稟賦條件,東北農業發展的道路基本上是這樣的:(1)按照要素市場相對價格變化,調整農業生產結構,并朝著優勢要素資源配置的方向發展。(2)通過增加植物營養中的有機物和無機物的來源改變土壤的環境,以促進植物的生長,并運用生物和化學手段保護作物免遭病蟲害。(3)選擇和培育生物上有效率的作物品種,使其特別適用于對那些可以人為控制的環境因素做出反應。(4)勞動力和農業機械相對價格的變化導致了農業機械化的普及,隨著勞動力機會成本的提高,農業機械化的程度將走向全面化和大型化。

東北農業發展的上述特點,主要原因是農業生產要素的市場化,它表現為:(1)農業工人的流動性增加,使勞動力資源得到更好的利用。(2)農業機械租賃的市場化,使得小塊土地的機械化耕作成為可能。(3)各種合作經濟組織形式的出現,使得農產品生產朝著專業化、市場化、標準化的方向發展,并大力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優化了農業生產要素配置。

一、東北地區農業資源的基本情況及其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1.農業資源優勢對農業資源的影響

東北三省的自然資源條件對農業生產具有天然的優勢,主要表現在:

(1)擁有亞洲最大和世界最豐沃的黑土地帶。在我國廣袤的東北平原北部,大興安嶺與長白山之間的松嫩平原上,有一塊面積達20多萬公里的黑土帶,這是目前亞洲惟一的大面積黑土帶。這樣的黑土帶全世界也僅有3處,另兩處分別在美國的密西西比河流域和歐洲的烏克蘭。黑土土壤肥沃,腐殖質深厚,有機質含量高,團粒結構好,是肥力最高的土壤,俗語說:黑土地不上肥也一樣打糧食。黑土地位于溫帶濕潤季風氣候區,該區年降水450—550毫米,雨量充沛,且雨熱同季,非常適宜糧食生產。正是有了這無比肥沃廣闊的黑土地,東北地區成為我國最著名的農業區,也成為著名的玉米、大豆、粳稻生產帶,并具有優質高產的特點,暢銷國內外市場。

(2)擁有全國最高的農業機械化生產水平。東北土地不僅肥沃,而且平坦,具有耕作成本低,辛勞輕等特點,也非常適合機械化耕種。2003年底,東北三省農業機械總動力達到60386.5萬千瓦,比上年增長4.65%;拖拉機保有量達到1478138臺,其中大中型拖拉機182841臺,增長17.11%;大中型拖拉機配套農具達到348931部,比去年同期增長11.02%;小型拖拉機及配套農具達到2140079部,比去年增長17.19%;農用排灌電動機580991臺,比去年增長5.02%;聯合收割機增長速度最快,達到19006臺,增長42.92%;節水灌溉類機械2003年底總量達到49434套,增幅為26.87%;機動脫粒機413646部,增長6.45%。

數據來源:2004年《中國統計年鑒》。從中可以看出東北三省農業機械裝備結構進一步優化。

東北地區的機械化水平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尤其是黑龍江省,在大型拖拉機、小型拖拉機及大中型拖拉機配套農具使用方面遠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3)擁有全國最高的農業科技水平。東北三省主栽作物玉米、大豆和粳稻的優質種子的培育、生產、推廣和使用在全國均名列前茅,其中優質種子的使用率居全國之冠。玉米、大豆、粳稻的平均單位畝產已分別達到550千克、153千克和650千克,已經達到目前世界最好水平。由于品種優質,已成為國內和國際市場上的暢銷品種。

生物化肥技術的使用程度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在東北農業耕作中,基本普及使用一次性化肥和除草劑,大大簡化了田間管理和勞動強度,提高了糧食單位產量。一次性化肥技術的有效期可達120天以上,作物平均增產幅度在10%以上。防治病蟲害技術得到廣泛的普及。“應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白僵菌封垛防治玉米螟”等生物防治技術推廣普及率高,達到玉米種植面積的66%以上。

節水灌溉技術模式得到廣泛使用。東北三省雖然農業生產的自然條件好,但是水網系統差,基本上是靠天吃飯。在春季播種期,如果不下雨或晚下雨,則農業生產將受到嚴重影響,因此節水灌溉技術的使用尤為重要。這項技術的普及,解決大部分地區春播的水源問題,為農業生產的提高做出了突出貢獻。

2.農業資源劣勢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1)人多地少依然是制約農業發展的最大障礙。東北三省農村戶均土地面積雖然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但是依然面臨著人多地少的制約。2004年底,全國共有耕地面積18.51億畝,東北三省耕地面積占全國耕地面積的比例達到16.55%。東北三省共有鄉村戶數1564.7萬戶,占全國鄉村總戶數的6.27%,戶均土地占有量約19.58畝,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數據來源:2005年《中國統計年鑒》。但是,對于主栽大宗糧食作物的東北農民來說,依靠戶均20畝的農田維持溫飽生活是可以的,要走向小康和富裕則是遠遠不夠的。這種情況不僅東北農村存在,全國農村也普遍存在。

(2)勞動力轉移速度和數量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人多地少矛盾的關鍵在于農業勞動力人口太多。2003年,東北三省農村勞動力轉移總數為716.8萬,僅占全國轉移總數的4.05%。勞動力轉移慢且少,有制度和文化等方面的原因,但是就勞動力的年齡構成、性別構成和文化程度來說,也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東北三省除了遼寧省以外,農村勞動力高中以上文化的比例低于全國平均水平,這部分勞動力的文化素質低下,勞動力的機會成本不高,在城市難以找到好的工作,影響了其向城市化轉移的積極性。從農業勞動力的性別構成看,多以男勞力為主,固然,男勞力從事農業生產較女勞力有更多的體力和技術優勢,但是如果男勞力不能從土地上真正轉移出來,那么農業的現代化規模化生產和農民生活水平的實際提高就比較困難,時間也會更長。從年齡構成看,東北三省尤其是吉林和黑龍江的青壯年從事農業生產的較多,而青壯年也正是進城發展的主力軍,一般說,青壯年從事農業生產的比例越高,則勞動力轉移就越慢。

(3)結構調整的悖論。就單純的農耕生產而言,東北三省農業發展的比較優勢是種植大豆、水稻和玉米。但這些大田作物吸納勞動力較少、更適宜大規模機械化作業。與其它經濟作物相比較,單位收益較低。而對種植經濟作物而言,因為氣候寒冷、種植成本高、地域廣闊運輸困難等不適宜種植。由此看來,東北農業的效率提高、農民收入水平的增長,只能走大規模連片種植大宗糧食作物的道路,但這依賴于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大量轉移,勞動力轉移的速度和數量則依賴于農民工的機會成本提高。[1]從目前東北農村狀況看,改變種植品種和土地規模化經營都難以在短期內實現。

(4)黑土地土質退化嚴重。東北平原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但由于種種原因,目前黑土地風蝕、水蝕和水土流失都比較嚴重。總面積大約20多萬平方公里的東北黑土地,每年因水土流失造成黑土流失達1—2億立方米,黑土層由初開發時的近1米,減少為現在的20—30厘米。由于過度開墾,黑土區耕地比重大,森林覆蓋率低,春季多旱多風,夏季又雨量集中,比較容易發生風蝕和水蝕。此外,水土流失使容納了大量泥沙的水庫、河道變成了“地上懸河”,人口的快速增長和耕地面積的不斷擴大,土地連續耕作難以休耕補養,使農田耕層變淺,保肥蓄水能力降低,黑土地越種越瘦。其后果是風災、旱災、水災不斷,將給農業生產乃至今后的可持續發展帶來嚴重的危害。

二、東北地區農業生產組織形式

農業生產組織是農業資源配置的基本單位和執行者,據我們調查,東北三省農業生產組織形式主要有六種:

1.個體農戶

個體農戶在東北農村處于主流地位大約占90%以上。。這與全國農業生產組織形式相似。東北農村的典型家庭結構是4口之家,父母和2個孩子。成年子女一般外出打工。農戶平均耕作土地面積10—40畝。農業耕作處于半機械化狀態。耕地、播種等較勞累項目采用租賃農業機械方式完成,其余人工勞作。化肥和除草劑被廣泛使用。主栽作物的畝產量與其它生產組織方式未見明顯不同。農戶普遍兼業。兼業方式以打零工和家庭副業為主。家庭平均收入在1—4萬元,農業收入和兼業收入各占一半。耕種的土地大部分是承包地,極少部分是村民或親戚間的流轉土地,基本農具自備,農業機械基本上依靠租賃,小型拖拉機的普及率大約在30%—50%。個體農戶及其生產方式構成了東北農村基本社會形態。

2.種植大戶

本文定義的種植大戶一般指糧食生產占全部收入的70%,經營土地大約100畝以上。東北農村的種糧大戶土地經營在100—200畝居多,最多達到6000畝,但是非常罕見。在東北三省,土地集中經營的普遍性或典型性是土地來源于村里的機動地、荒地和其他所有者的可耕地。依靠純粹的從農民手中流轉土地而實現土地規模連片經營的非常少見。從機械化程度看,一般實現了機翻、機耕、機播。種植大戶和普通種植戶相比較,單位畝產量基本沒有區別,生產成本上表現出較大的差異,這種差異主要來自兩部分:地租差異和農業機械補貼。種植大戶的土地來源各不相同,地租差別很大;另外,中央和地方政府給與種植大戶農業機械很大的補貼,享受農業機械補貼的用戶種植成本較低。

從總收益看,與種植畝數呈現強正相關,但與單位畝數不相關。一般種植100畝土地,土地收入達4萬元,這個收入對農村4口之家來說是絕對的小康水平。而對種植400畝土地以上的農戶來說,就是富翁了。但是東北農村的種植大戶占全部農戶比例非常小。據我們掌握的資料,2004年,吉林省種植100畝土地以上的農戶占全部農戶的0.4%,可見其比例之低,這說明東北農村土地集中和流轉程度低。

3.農戶+中介+市場

這種形式廣泛流行于東北三省農村,發展勢頭很快,規模也越來越大,但它主要表現在非大宗糧食生產方面,在經濟作物生產和養殖業生產方面較為多見。它是由農戶+龍頭企業或訂單農業的形式演化而來的。經濟作物和養殖業生產的經濟效益比單純的糧食生產大,但是投入高、風險大,市場不穩定。為了保險,許多農民一直不敢改變種植結構。中介組織或經紀人的出現解決了這一難題。一般地,經紀人或中介組織負責聯系市場和農戶,賺取一定的價格差,這個價格差對供需雙方來說比自己找市場要便宜,節約交易費用,且市場穩定。在中介組織和經紀人的帶領下,一個村甚或一個鄉的農戶可以共同生產一種經濟作物或搞集中養殖,推進了農業生產的規模化生產,優化配置了農業生產要素,提高了經濟效率,且廣受農民歡迎。像這樣的組織有:草坪協會、奶牛協會、養豬養雞協會等等。

遼寧省鐵嶺縣李千戶鄉的云天草坪協會就是這種經濟組織形式的一個典型案例。該協會采取會員制方式,對會員實行技術指導,并提供市場銷售,只獲取廠商支付的價格好處而不賺取農民銷售差價。在云天草坪協會的帶動下,李千戶鄉形成了東北草坪種植基地,種植草坪的農戶在市場銷售、草種、種植面積分布等方面形成專業化一條龍生產,不僅優化了要素配置,也較大幅度地提高了農民收入。

4.農場

現代化的農場經營方式,是東北農業生產的一個特征,它主要指黑龍江原有國營農場改制后的經營方式。這種農場形式在黑龍江的東部、北部、西部占的比重較大,機械化程度在全國是最高的,一些農場的機械化程度接近美國的水平,采用全部機械化操作,農場的規模500—1000畝占主流,承包土地的是農場職工,職工享有退休待遇,享有糧食、良種直補和農機補助。但是,這種農場式的經營方式不是市場化的選擇而是計劃經濟制度遺留的產物,它不代表農村經濟組織形式的發展方向。

5.股份合作社

股份合作社是一種新型的農業生產組織形式,其形式和內容都是多樣的,有土地股份合作社、農機合作社、養殖合作社等等。從土地的規模經營角度看,土地股份合作社和農機股份合作社促進了農業生產的規模化和機械化。

土地股份合作社指的是農戶以承包的土地入股,村集體以機動地及其存量資產作股,并以在冊村民為配股對象,按村齡或對集體經濟貢獻的大小確定配股比例,進行股份合作的一種經濟組織形式,這種模式主要分布在城市郊區和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如沈陽市的東陵區小羊安村、大連金州區城西村等。其特點是土地集中、高效經營,容易形成產業化。但是這種形式在東北地區,尤其是糧食主產區并不多見。

農機合作社一般以村為單位,購買大型農機械,并享受中央和地方政府提供的80%的農機械配套資金,其余的以股份制形式入股集資,合作社成員共享農業機械使用權,只需付出較低的價格以維持農機手、汽油、農機械折舊和適當的股息即可,這些費用只相當于市場農機械租賃價格的一半。由于農機械使用價格便宜,農業生產的機械化程度大大提高,合作社成員可以達到統一秋整地、統一播種,可提高單位畝產量,從而降低了農業生產成本,也析出大量勞動力。

農機合作社受到農民的歡迎,在主要產糧區比較多見,如:黑龍江的海倫地區、吉林的梨樹地區和綏化地區等等。但是,農機合作社受制于政府的農機補貼。一般說,政府的農機補貼是以項目款下達的,主旨是鼓勵糧食主產區的糧食生產和推進農業機械化程度,在沒有國家農機械補貼的地區,基本上沒有出現農機合作社。

6.反租倒包制

反租倒包制是土地規模化經營的一種,在東北農村,該種形式的運作和經營方式是:在農戶自愿的條件下,村里向農戶支付一定的租金,將農戶的承包地的使用權收歸村集體,由村集體再租賃給第三者。有的村莊和鄉鎮也可能將土地統一規劃和投入必要的設備后以收取承包金的形式再包給農戶或租賃給工商企業。比如在原來的農地上扣蔬菜大棚或建養殖場;有的將收回的土地由村統一經營,農戶承包田間管理,獲取勞動報酬;也有的與公司合作,為公司生產專用農產品,農民變成擁有土地股份的農業工人。但是,反租倒包形式除了后一種外,均不成功。其主要原因是村集體將農民的承包地收回后反租并不是自愿的行為,有些甚至是強迫的。比如有的村莊將第二輪承包地沒有發包到農民手中,而只是給了農民所謂的口糧田,有的以地頂債強行收回農民承包地實行所謂的規模經營。還有的是在與農民自愿的基礎上達成反租倒包協議,但卻不履行合同,導致農民一方面失去了土地,另一方面不僅未按合同拿到租金,也沒有象承諾的那樣到土地上耕作農田以獲得工資。這種狀態成為東北農村土地糾紛的主流。表現比較突出的是遼寧省遼中縣。

公司形式的反租倒包基本上比較成功,它避免了一般性的農戶和公司之間的合作所產生的“俘獲”和“鎖住”問題。一般說,為公司生產的農產品基本上具有專用性質,若公司違約,農民的農產品將很難賣出去而產生被公司以壓低價格進行“俘獲”的現象,也可能因為農民聯合不賣給公司而導致公司供應鏈斷裂產生的利潤“鎖住”問題。公司性質的反租倒包避免了這一點,可以增加農民收益,減少農民農業耕作風險,也使得公司的供應鏈在質量上、數量上有了保證;從公司和農戶之間的合同履行狀況看,減少了違約風險;對政府來說,實現了土地的規模化經營。這種形式得到當地政府極力推廣,它真正促進了公司、農戶和政府的共贏。

但是,目前東北農村的這種經營方式很少,主要是缺少龍頭企業帶動。

三、東北地區農業資源優化配置存在的問題

農業資源的優化配置主要指通過市場交易具有比較優勢的要素,從而使得每種生產形式或經濟組織都能達到既定成本下的收益最高或既定收益下的成本最低。就我們調查看,妨礙農業資源優化配置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1.剩余勞動力總量較大,轉移困難

東北地區與全國其他地區一樣,面臨著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制約或者困境。農村勞動力總量是限制農業經濟發展和推進農業現代化水平的根本因素。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數量和速度是推進土地規模經營的前提條件。[1]2003年東北三省農業從業人員總量為2621.4萬,占總從業人員的72.7%,高于同年全國63.8%的平均水平。尤其是黑龍江省,農業從業人員占總從業人員的78.5%,這個數字不僅高于全國的數字,也高于東北三省的平均數字。而黑龍江又具有土地規模經營的優勢和生產結構調整的劣勢,因此,勞動力快速、大量地從農業經濟中轉移出來成為農業發展的關鍵。

2.現行土地制度制約

目前的土地承包法雖然明確界定了農民擁有土地的流轉權,但是沒有明確規定農民對承包地的租賃權和抵押權,對土地的市場化流轉、租賃轉讓等行為缺乏低成本的法律和行政保護,從而妨礙了土地流轉和土地的集中,也妨礙了土地的置換和轉包,從而引發了大量的土地糾紛。從實踐上看,土地流轉中出現的問題最多的是混淆土地承包權與處置權的關系。有的村莊在農戶出讓土地使用權后,村集體或鄉政府變相取消了農戶對土地的承包權;有的雖然名義上保留了承包權,但實際上已演變成了有限的租用關系。如,遼中縣一些地區強行將農戶承包的土地以地頂債的名義收回而轉包他人(這種現象在其他省、縣也較多出現),給農民造成恐慌心理,也造成了土地管理制度和市場秩序的混亂,妨礙了農民將土地進一步流轉。

據我們調查,東北三省的土地糾紛主要是農民的承包地權益受到損害引起的。其中大約70%是承包地損害問題,30%是開荒地損害問題。就糾紛主體而言,主要是農民、村委會之間的糾紛;就糾紛原因而言,主要是土地的產權不清晰、產權保護缺失和行政權力濫用;就糾紛性質而言,主要是土地流轉權問題;糾紛的直接導火索是農業稅費的取消、糧食直補和糧食市場價格看好,種地成本降低而收益增加。

土地糾紛的解決目前并沒有較好的辦法,一般說,對這類糾紛主要以各級政府調節為主,但絕大多數并不奏效,也正是如此,才引起農民更多的上訪。有些地方為此成立了土地仲裁委員會,但解決成本較高,并且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3.行政權力濫用

對農民擁有的土地權利,有些地方政府和村委會在某些方面沒有做到必要的保護,甚至還侵害農民的土地權益,阻礙土地要素的流動,使得農業資源不能優化配置。比如,為了某種利益或因思想僵化,有些地區基層干部對土地正常流轉無端干預,甚至是強行干預,有些地區遲遲不將第二輪承包合同或土地經營權證書發放到農戶,借招商引資發展經濟之名,隨意改變土地用途,有的不顧實際情況,強行搞股份制或集中經營,引發很多后遺癥;有的視土地流轉為增加鄉村收入和干部福利的手段,抑或搞形象工程,暗箱操作,強行收回承包地以村組名義轉包,從中牟利;有的對土地租金的收益分配缺乏公開性、合理性,對農民的補償不到位等等。這些行政權力的濫用,不僅嚴重侵害了農民的土地權利,而且妨礙了正常的土地流轉,破壞了要素配置效率。

4.要素市場發育不健全

市場化使得發現要素相對價格變化較為容易,發現價格也較低。農業生產要素市場化是資源優化配置的必要條件。但是目前由于種種原因,農業生產要素市場化并不完全。首先,農地流轉的市場化受限制,市場運作不規范,農戶間和農戶與公司、與種糧大戶間的土地流轉交易多以口頭交易為主,缺乏法律依據。即使簽訂了有效合同,也存在合同不規范、手續不完全、條款不完備等問題,為今后土地糾紛埋下隱患。即使規范合同,也因為非市場化原因,就合同的續約、解約、政策變化、土地附著物等方面的問題而發生糾紛。

5.市場價格機制限制

發現市場價格是有成本的,科斯這句名言詮釋了我們在東北農村看到的情況。對糧食經營大戶和其他經濟作物的大戶來說,他們有較為固定的產品流通渠道,市場價格發現較為容易,產品出售通暢,這樣要素調整和配置就可能達到最優化。據我們調查的黑龍江省阿城市的新城村朱姓農民,一家5口人種12畝地,基本上種植勞動力投入多的蔬菜類品種,但是,由于市場信息不暢,銷路非常不好,銷售價格也相當便宜,最后決定改種玉米,因為種植玉米雖然收益低,但勞動力投入少、市場銷路好。可見,市場價格信息和銷售渠道不暢,嚴重影響了農業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

四、東北地區農業資源優化配置的政策建議

1.規范基層政府的行政權力范圍,切實保護農民的各項產權

確定并低成本保護農民的土地產權,包括土地的使用權、流轉權和收益權,切實按照土地承包法賦予的農民土地權利完完全全地歸屬于農民,保證30年的期限,在此期間不得以任何理由收回或重新發包承包地,免除農民的后顧之憂。

堅持農民自愿的原則,引導和支持農民的土地流轉,并朝著土地高效利用的方向引導。堅決杜絕土地的強制性流轉和任何借口收回。比如,建立形象工程占用土地;以土地規模經營為借口強制土地流轉或置換;以股份合作制為借口強制實行一種新的生產組織形式等等。

各基層政府和村委會對農戶的土地收益,包括土地流轉收益和土地租金收益不得以任何借口擅自截留、扣繳、罰沒。尤其是村級集體經濟組織,不能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侵占農民收益。土地流轉以市場價格為標準,按照市場價格由流轉方和接受方自愿議價,其他人或行政部門不允許價格干涉,更不允許以種種借口收取某些費用,應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對土地資源的配置作用。

各級基層政府須明確自己的行政權力范圍,不能以任何借口放棄保護農民正當土地權利。因土地流轉發生的一些土地糾紛,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諉解決,應該制定切實可行的政策,解除農民土地流轉的難題。

2.加快東北地區城市化發展

東北地區的城市化發展就像工業化發展一樣,將給東北農村經濟帶來更多更好的機會,也為農村勞動力順利轉移創造條件。東北不僅具有良好的工業基礎,同時東北也有良好的城市化條件。改革開放前,東北的城市化率是全國最高的,吸納農村人口也最多,近些年來,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畏縮不前,東北的城市化進展也不順暢,在全國城市化率不斷提高的今天,東北的城市化率并沒有太大的起色,我們的政策應該是依托現有的大中城市,迅速推動東北的城市化。東北城市化的發展,不僅是吸納農村勞動力的問題,也是推進老工業基地改造的一個手段,可以說是雙贏政策。

3.廢除城鄉障礙,降低勞動力轉移成本

廢除城鄉壁壘和障礙,順暢勞動力轉移渠道,降低勞動力轉移成本,是實現農業資源優化配置,推進土地規模經營的一項根本性措施(注:這也是今年政府所倡導的政策之一,具體體現在2007年中共中央1號文件上。)。在國家未有正式文件廢除城鄉障礙之前(注:十屆人大五次會議對城鄉壁壘問題已進行熱烈討論并有些問題已經解決或正在解決,如免收農民工子女入學費。擬統一實行流動人口制度,給農民工國民待遇、實行農民醫保等等,城鄉障礙正在逐步解決。),東北三省完全可以自行規定,至少在東北三省內實行勞動力無成本的自由流動并廢除城鄉壁壘。目前上海市已在上海管轄范圍內實行城鄉一體化,這個經驗是可以借鑒的。

4.推進農村中介組織發展,促進生產要素的市場化和專業化

農村的中介組織如各種專業協會、專業合作社和形形色色的經紀人,極大地促進了農業生產要素的市場化和農業生產的專業化,提高了生產效率,促進了農業現代化生產,各級政府應該大力促進中介組織的發展。但是方法是扶持由市場自動產生的中介組織,給與支持和保護,而不要人為地由政府行政命令式地組建類似的組織。

5.減少行政干預,完善要素價格形成機制

一方面,由于要素市場化程度小、生產專業化分工不細致,導致農村許多生產要素沒有進入市場或市場定價范圍小,不能真正體現要素市場價格,導致要素的流動性差,市場配置資源失調。另一方面,由于政府行政干預生產要素的市場化,使得資源配置在一定程度上發生扭曲,不能優化配置要素資源。比如,一些政府部門對種子、化肥等生產要素的行政控制,對一些要素的流動范圍的控制和干預等等。降低政府對要素價格的直接干預,建立健全農業生產要素的市場價格體系,是保證農業生產資源優化配置的關鍵性條件。

參考文獻:

[1]劉鳳芹.農業土地規模經營的條件與結果研究[J].管理世界,2006,(9).

[2]羅必良.農地規模經營的效率決定[J].中國農村觀察,2000,(5).

[3]普羅斯特曼,等.中國農業規模經營:政策適當嗎?[J].中國農村觀察,1996,(6).

[4]萬廣華,程恩江.規模經濟、土地細碎化與我國糧食生產[J].中國農村觀察,1996,(3).

[5]宋敏,王世新,劉武.我國農地流轉特征及規律的實證研究[J].農業經濟導刊,2007,(1).

[6]宋維佳.我國糧食儲備體系重組的基本分析[J].財經問題研究,2006,(3).

ResearchontheOptimizationofAgricultureResourcesinNortheastChina

SONGWei-jia,LIUFengqin



(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Dalian LiaoNing 116025 China)



Abstract:Though featured with unmatched predominance,thea griculture resources in northeast China is still confined with the conditions of over-populated citizens with limited land which also exist in other regions in this country.Restricted by natural endowment,land system,adm inistrative institution and market factors,the blackland in northeast China,which is suitable for grain plants and mechanized cultivation,is not leading a way of development with an optimalallocation of resources.This thesis,based on astudy of the above mentionedrestrictions,presents policy suggesti on on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agriculture resources in northeast China.

KeyWords:optimization of agricultu reresources in northeast China;Product organization;Restricted by lang system

(責任編輯:韓淑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一级α片在线观看| 国产福利微拍精品一区二区| 永久在线精品免费视频观看| 亚洲精品第五页|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电影| 国产网站免费观看| 真人免费一级毛片一区二区| 青青草国产在线视频| 第九色区aⅴ天堂久久香| 999国内精品久久免费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91麻豆精品视频| 极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无码抽插日韩| 欧美性爱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9这里精品| 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在线| 欧洲欧美人成免费全部视频| 国产永久在线观看| 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 久久不卡精品| 成人亚洲视频| 韩日免费小视频| 黄色成年视频| 欧美成人国产| 国产在线视频导航| 日韩专区第一页|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网| 亚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在线看视频一区| 国产人人乐人人爱| 深爱婷婷激情网| 一本久道热中字伊人| 日韩中文精品亚洲第三区| 色综合成人| 中文字幕av一区二区三区欲色| 天天色综网| 青青草原国产精品啪啪视频| 亚洲无码不卡网| 精品久久久无码专区中文字幕|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2023| 国产成人8x视频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日韩国产精久久| 国产成人无码久久久久毛片| 欧美一级色视频| 国产喷水视频| 91国内外精品自在线播放| 亚洲中字无码AV电影在线观看| 2021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 国产视频欧美| 国产精品3p视频| 福利视频99| 国产福利在线免费| 国产成人免费高清AⅤ| 亚洲V日韩V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99| 91视频99| 999在线免费视频| 极品av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久综合蜜| 欧美综合成人| 自拍中文字幕| 青青极品在线| 欧美在线精品怡红院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 国产97公开成人免费视频| 大学生久久香蕉国产线观看| 亚洲狼网站狼狼鲁亚洲下载|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人妻电影| 国产精品va| 亚洲αv毛片| 国产大片喷水在线在线视频| 久久精品丝袜高跟鞋| 在线精品欧美日韩| 青草午夜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色淫影院| 在线精品欧美日韩| 久久国产黑丝袜视频| 日韩天堂网| 一级一级特黄女人精品毛片| 久操中文在线|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