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板擦得再干凈,店面做得再亮堂,如果品牌不立起、管理不革命、菜品不創新,就沒有顧客青睞,一切都只是個零。
7年時間,德莊從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火鍋店發展到有著30多家直營店和400多家全國連鎖店的大型餐飲集團公司。在其掌門人李德建看來,德莊發展速度領先的背后,是智慧。
一種“早出晚歸”的買賣:借“鍋”成名
1992年,懷揣著一級教師的證書,李德建下海了。他先后涉足摩配、醫療設備、建筑等行業,錢賺了不少,但“三角債”逼得他常常為員工工資發愁。
在沒有出路的情況下,轉向就是出路。李德建確定的“轉向”原則就是要“沒有三角債”。而火鍋,正是這樣一種資金“早出晚歸”的理想買賣!
當時,市面上的火鍋店多如牛毛。如何做出特色和品位?李德建悟出這樣一個道理:必須要有自己的品牌,方能立足。
這期間,他到四川古藺考察市場時,在一家賓館前,“賓至如歸”幾個字引發了他的靈感:我的店名既要讓人有一種回家的感覺,又要體現“以德經商、童叟無欺”的古訓,干脆店名就叫“德莊”吧。
1996年初,由18張桌子拼成、占地300平方米的德莊火鍋店正式開張。開張的第一天,李德建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召集新員工開會,討論“火鍋生意怎么做”。
李德建說,有兩種做法,一種是小氣的做法,做幾年算幾年,走到哪里黑就到哪里歇,另一種是大氣的做法,做成品牌,做成百年老店……
演講結束時,下面一片鼓掌聲,員工們被這個有理想的火鍋店老板深深打動。
于是,就在別人還處在“請坐、點菜、買單、送客”這種傳統經營方式中時,德莊開了重慶火鍋業界的先河:搞起了開架式自助火鍋——一張巨大的自助菜臺,30元包吃包喝,菜品酒品飲品足量供應。
與此同時,德莊打出廣告:“大方讓利,大氣經營?!鄙饣鸨米兞诵危畹陆ǖ乃妓鲄s沒有走樣:如何才能把火鍋做成品牌呢?
1999年夏天,李德建請來一幫文藝界朋友,研討“火鍋到底能夠走多遠、做多大、怎么做”的問題。朋友們吃著火鍋喝著啤酒,紛紛支招:“沒有自己的形象,哪來品牌”,“要走連鎖經營的路”……
這一年,重慶德莊實業集團董事長李德建注冊了自己的火鍋品牌“德莊”,又請來專業公司做全套CIS形象設計。年底,第一家德莊火鍋分店開張,開業典禮上,李德建響亮地提出了一個口號:舉重慶火鍋金牌,夯百年老店基礎,創世界知名品牌。
2000年春節,重慶大火鍋展在沙坪公園隆重舉行。李德建在電視中得知,有一個直徑10米、接待過數萬名游客并獲得吉尼斯世界紀錄的“天下第一大火鍋”竟無人問津。他趕緊跟賣方聯系,悄悄以低價買下。
接著,李德建順勢聯合賣方搞了一個新聞發布會。各地媒體一報道,同行們才睡獅猛醒,但已悔之晚矣——這個不被人知的德莊火鍋,巧借“天下第一大火鍋”的王冠,一夜之間就成了“知名品牌”!
很快,德莊走上了向外擴張的道路。
一個革命性的靈感:“標準化”戰略
一個加盟商到重慶考察火鍋,四處看完后對李德建說,德莊完全顛覆了他對火鍋加盟的理解。原以為火鍋就是一鍋湯值錢,沒想到還有做得這么完美的管理。
他說的“完美的管理”,就是德莊的ISO9001管理——德莊標準化戰略的核心體系。
德莊的標準化戰略始于一個靈感。2000年下半年的一天,在店里的李德建聽見顧客議論:“嗯,還是總店的味道好吃些”;“分店的味道就是差一些啊?!碑敃r,李德建就想: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呢?除非每一個店都派炒料技術最好的同一個師傅坐鎮,但他又不是神仙可以分身……想著想著,他的腦筋“急轉彎”:廚師不可以分身,但炒料可以集中??!
這是一個革命性的靈感!李德建騰出一間數千平方米的廠房集中炒料,并向各連鎖店集中配送。
試驗成功,增加了李德建全面實施“標準化”戰略的信心。2001年,李德建的德莊開始進軍ISO9001認證。這一做法在火鍋行業掀起了波瀾。一時間,大家議論紛紛:連老太婆都能管理的火鍋店,用得著這種復雜的“國際玩藝兒”嗎?在別人不理解的目光中,德莊加快了引入國際化管理的步伐。
ISO9001的核心理念有三條:以顧客為中心,這是德莊的老傳統,從概念上無人有異議;產品標準化,集中炒料是產品標準化的開始,市場效果明顯所以人人贊同;服務管理程序化、表格化。全公司一下子鋪滿了數十張表格,每一個崗位、每一道工序、所完成的每一個動作,都要在表格上體現出來。這一條遭到了幾乎所有店經理的反對。
面對抵觸,李德建拿出了鐵腕氣魄:不執行,就下課!他記得一個日本企業家說過:成功的管理者必須要做的頭等大事,就是拔光企業中每一只鳥的羽毛,讓他們接受企業標準化的洗禮。
陣痛是暫時的,通過ISO9001認證以后,效果很快就顯現出來。
2006年3月,供貨商運來了4噸辣椒原料,德莊的驗收人員按照原輔料驗收標準和驗收方法,發現這批原料未達到進貨標準,不予放行。供貨商急了,主動提出每噸降價30%。但驗收人員不為所動,堅決將這批原料拒之門外。
尹萬龍是重慶合川德莊店的保潔員,現在,他已不盲目地做清潔了。保持店堂清潔,他只需要執行保潔規定的流程:先用抹布抹桌椅和窗子,再用掃把掃地面,再用拖帕拖兩遍地面。按照這個標準,做到熟悉的程度,工作就顯得輕松了。
靠這樣的規范管理,短短幾年時間,德莊直營店如雨后春筍般發展了30多家。
一個科技創新的思維:“三寶”鎮莊
有了標準化管理,李德建沒有高枕無憂,深諳商道的李德建認為,地板擦得再干凈,店面做得再亮堂,如果菜品不創新,沒有顧客上門,一切都只是個零。
愛創新的李德建有一個習慣,一有空就往市場跑。有一次,李德建在批發市場看見了這樣一幕:毛肚商經過一番察顏觀色查軟試硬后,拿起一個塑料瓶,往一個毛肚盆里倒了一些液體。李德建很好奇:“這是什么?”“馬兒噻(指福爾馬林)!”李德建氣不打一處來:“你們自己吃不吃這個?”毛肚商咧開大嘴笑:“自己吃這個?別開玩笑了!”李德建恨不得扇他兩耳光,但他還是忍住了,他想自己會有好辦法斷他的財路。
很快,李德建去了一趟西南農業大學(現西南大學),食品學院的院長接待了他。李德建問他,有沒有辦法讓市面上的毛肚變得健康、衛生、營養?院長也愛吃火鍋,聞言很激動:重慶火鍋搞了100年,沒人想要注入一點科技含量!只要你出經費我立課題,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
就這樣,市場與教授攜手,資本與科技聯姻,幾個月后,“毛肚酶法安全嫩化技術”被攻克。在這個技術指導下,德莊毛肚達到了令人驚喜的效果:安全健康、綠色環保、脆嫩化渣……
德莊毛肚就此刮起了一陣“綠色旋風”。重慶市科委對德莊毛肚專利技術給予了高度評價;重慶市質量技術監督局、衛生局以《德莊毛肚企業標準》為藍本制訂了《重慶市火鍋毛肚標準》,德莊毛肚獲得了全國商業科技進步獎。
實驗成功后,德莊火鍋更是門庭若市。德莊一鼓作氣,繼續從菜品上創新來提高德莊的競爭力,開發自主知識產權的特色產品。隨后,“德莊湯”和“德莊酒”也相繼開發成功,成為了“德莊三寶”。
2004年德莊開始全力以赴地“生根”——打造自有的農產品生產和加工基地。在周邊區縣投資,搞了10萬畝的綠色辣椒生產和加工基地、幾千畝的綠色蔬菜生產基地、幾千畝綠色花椒生產基地……在總部南岸區投資一個多億,建成了規?;霓r產品深加工基地。
一步領先,步步領先。正是靠著這種充滿智慧的管理之道,去年底,李德建代表重慶火鍋站在了“中國管理百強”的領獎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