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口區面向全市公開選拔大學生擔任村干部的探索與實踐,為加強村干部隊伍建設提供了可借鑒的路子,也給我們提供了有益的啟示。
拓寬了加強農村基層干部隊伍建設的路子
大渡口區通過公開選拔大學生村干部,匯聚新生力量到農村基層干部隊伍中來,開創了加強農村基層干部隊伍建設的新路子,進一步提高了村干部隊伍的知識水平,改善了村干部隊伍結構,村干部隊伍活力得到增強。選拔大學生村干部,不斷提高農村基層黨組織戰斗力,是加強農村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為農村村級組織培養后備力量的重要舉措,也是加強黨在農村執政基礎的必然要求。為此,各級黨組織應高度重視,把選拔大學生村干部作為黨的農村人才工作的重要內容,把這項工作納入農村基層黨建工作的總體格局中去思考和謀劃,應在不斷總結經驗的基礎上,積極建立長效機制,使這一成功做法得到逐步完善并加以推廣,充分發揮大學生村干部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積極作用。
積極為大學生村干部發揮作用搭建平臺
加強對大學生村干部的考核,在使用中培養,有利于他們的健康成長。大渡口區建立適合大學生村干部實際的工作業績考核機制,明確在任期內每半年對公開選拔的大學生村干部進行一次工作績效考核,接受群眾的滿意度測評。對年度考核等次為稱職以上的,參照機關事業單位的做法給予獎勵;對考核成績連續三年優秀、群眾滿意度高的大學生村干部在任期屆滿就業時,區里幫助提供就業機會。《大渡口區級機關事業單位從大學生村干部中考錄補充工作人員暫行辦法》中明確規定對任期內表現優秀的大學生村干部,在機關事業單位招錄公務員和工作人員時同等條件優先錄用。工作業績考核及相關激勵機制的建立,一方面加強了考核管理,增強了大學生村干部的責任感;另一方面也為他們今后的發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切實解決大學生村干部的后顧之憂
大渡口區堅持從實際出發,從關心和愛護人才的角度想辦法、解決問題。區里為此專門成立了為大學生村干部服務的機構,對選任的大學生村干部實行集中統一管理。這么做,一方面理順管理關系,使大學生村干部接受區、鎮的雙重管理,管理力度加強;另一方面借助所成立的機構,解決了大學生村干部的身份問題,為他們參加社會保險創造了條件。大學生村干部可以同社區工作者一樣參加養老、醫療、工傷等保險,為大學生村官吃了“定心丸”。在經費保障方面,區里建立了專門的“強基工程”配套資金,由區、鎮兩級財政共同出資,解決資金來源問題。在確定大學生村干部的工作補助上,參照同期進入事業單位大學生工資水平確定具體標準,使大學生村干部的收入有了參照標準,提高了橫向比較的滿意程度。鼓勵優秀大學生村干部繼續留任。對三年任期滿,自愿離職的,將根據任職期間工作考核情況給予一次性1-2萬元的離任補助。這些政策的制定和實施,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大學生村干部的后顧之憂,起到了穩定隊伍的作用,為他們安心工作創造了條件,也解決了留不住人的問題。
(作者系原大渡口區委常委、組織部長,現國家行政學院辦公廳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