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16日,重慶大氣環境質量好于二級的天數已達260天,藍天目標提前44天完成,重慶市環保局上下充滿喜慶。重慶人可知道,在數百個日日夜夜里,一支“環保鐵軍”在關注著城市的環境安全。而鑄就這支“環保鐵軍”的,正是那數年如一日的看似平凡的機關黨建工作。
局長的黨課與“不談工作”的談心制度
“環保局的工作專業性很強,知識分子多,黨的工作很容易被忽略。”具有學者風度的局長兼局黨組書記曹光輝說,“群眾對環保要求越來越高,隊伍建設就成了當務之急。要提升素質,凝聚人心,就要靠加強機關黨的建設。”
基于這樣的認識,曹光輝在局黨組成員中帶頭講黨課。他從延安整風、真理標準大討論,講到先進性教育活動;從環保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講到貫徹科學發展觀;從政治、經濟安全講到環境安全……旁征博引、深入淺出的黨課讓全體黨員既明確了環境安全和政治安全的關系,更明確了黨的建設與環保工作的密不可分。
環保局一直堅持著談心制度:班子成員與處室及下屬單位主要領導、班子成員之間每年至少談心一次。談思想、談困難、談個人要求,就是不談工作。“因為工作隨時都可以談。”曹光輝說。
“自己追求完美又快人快語,有時工作方法難免簡單。”曹光輝說,“有同志提出我對部下吝于表揚,對我觸動很大,這讓我時常提醒自己注意工作方法。”
正是這樣的不走過場的制度建設,溝通心氣,也鉚足了大家的干勁。
掛牌上崗的變化
充滿青春朝氣的鄒文莉的崗位就在環保大樓一樓接件大廳。這里是環保局的窗口,也是對外交流的平臺。
與她一起工作的是幾個和她一樣年紀的女孩,但她與她們不同,她的桌上擺著一個紅色牌子:黨員示范崗。
“設立黨員示范崗,目的在于增強黨員的自豪感、責任感,使黨員的形象亮起來。”環保局副局長、局機關黨委書記王力軍說,“黨員要首先接受群眾監督。”
鄒文莉的感覺也有了變化:“黨員示范崗吸引了許多前來辦事的人的目光。這是一種無形的督促,也是一種動力。”
紅色小牌也給非黨員職工帶來了動力和壓力。在未設立黨員示范崗時,大廳的青年人業務知識欠缺,服務態度不夠熱情,前來辦事的人也曾有過牢騷。但現在一切都變了,看到身邊的共產黨員率先垂范得到了群眾好評,讓他們也找到了“標桿”,其他3位同志都準備向黨組織遞交入黨申請書。
危難時刻的感動
2003年12月23日,中石油川東北氣礦“羅家16H”井發生井噴,劇毒的硫化氫噴涌而出傳播著死亡。
事發不到1天,環監人員就趕到了第一線,用先進的監測手段和精確的監測數據,進行環境監測評估,為事故現場搶險指揮部及時做出決策提供依據。
這是一場生與死的考驗。
連續兩天,帶隊的王力軍副局長、現場室主任郭平、技術主管龔宇都沒合過眼。高級工程師梁健、工程師孟梅合衣而睡,只要一聽到有腳步聲或是開門聲,就不由自主地相互叫醒:“出發!”
行動小組在黨員帶領下,克服重重困難獲取了一個又一個重要數據。高級工程師劉遠立、葉曉紅深入曉陽村,距離井噴點僅200米。共產黨員劉遠立等3位同志始終堅守在監測車上監控大氣質量和氣象參數……
在火線上,環監中心第四行動小組的入黨積極分子郭平、孟梅、彭楓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他們說:“在危難時刻,看到身邊的黨員那樣身先士卒,有一種感動,他們太棒了!我們忍不住有一種加入這個優秀群體的沖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