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之“苦”與銀行之“難”
2005年初,對于重慶東方農藥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胡智泉來說是既喜又憂。喜的是公司的產品供不應求,憂的是企業擴大生產規模急需資金卻沒有著落。
他找到企業所在地忠縣的某商業銀行想貸款解燃眉之急,但銀行的回答讓他心灰意冷:“銀行貸款審批權限已經上收,擔保抵押物資必須有效,貸款項目要符合條款……”
束手無策的胡智泉不得不眼睜睜看著大好的發展機會從指縫間溜走。
“如果政府能幫我們解決融資難問題,我肯定放開手腳大干一場!”在一次縣領導與民營企業家的交心會上,對貸不到款耿耿于懷的胡智泉的發言引起一片共鳴。天地藥業、云河集團、神溪船業等忠縣的中小企業的老板們紛紛倒出了各自為企業發展貸款卻四處碰壁的苦水。但大家不得不面對一個殘酷的現實:中小企業在其成長期,其發展速度雖快,但風險系數也不小,又有哪家商業銀行真的愿意雪中送炭呢?
正是“風險”二字讓銀行與中小企業這對“冤家”走不到一塊。
一直倡導“工業強縣”、“民營經濟就是縣域經濟”,對中小企業解決庫區移民就業有深切感受的忠縣縣委書記杜和平對此心知肚明。在三峽庫區,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資金瓶頸已經到了非采取超常規手段打破不可的時候了。“必須引進開發性金融理念,搭建政府投融資平臺,幫助中小企業做大做強!”他一錘定音。
互信平臺突破融資“瓶頸”
不久,由副縣長黃健率領的考察組悄悄出發。
2005年10月18日,考察組就國家開發銀行與相關區縣合作的基本情況、國家開發銀行的工作程序以及忠縣與國家開發銀行合作急需解決的問題等向縣四大家主要領導作了專題匯報。縣委、縣政府一致認為,與國家開發銀行進行開發性金融信用合作,是積極探索和推動投融資體制改革、切實解決縣域經濟投融資難的重大舉措,對于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瓶頸具有重大意義。
同年10月20日,杜和平等率相關部門負責人來到國家開發銀行重慶市分行(以下簡稱開發銀行),就如何開展開發性金融合作進行洽商。返回忠縣,縣委常委會作出決定,與開發銀行進行全面合作。
12月12日,忠縣人民政府投融資平臺正式成立。這個平臺由重慶市通達投資有限公司、忠縣中小企業貸款管理辦公室、忠縣中小企業評議小組、忠縣中小企業信用促進會組成。忠縣政府授權重慶市通達投資有限公司作為向開發銀行開展中小企業貸款、基礎設施貸款的指定借款人。
平臺“妙招”,首先解決的是中小企業欠缺的面對銀行的信用問題。
嚴格地說,中小企業在法人治理結構、財務核算和經營管理、信用建設等方面,與現代企業制度比都存在較大差距。但在自己“地盤”上的哪家企業有發展潛力;哪位老板人品好、講信用;哪家企業資金短缺只是暫時的,只需要幫一把就會步入良性循環……投融資平臺的把握比銀行到位,對其進行監督的渠道也多得多。
忠縣政府還通過投融資平臺對企業在生產經營方面的業務指導,通過加入信用促進會,對申貸企業貸款需求開展初步評審,解剖企業生產管理和經營現狀,對比開發性金融與企業經營中產生的相關數據和財務指標,使部分企業管理者對加強企業管理、完善企業制度和更新經營觀念等有了很大提高。而通過企業向開發銀行申報貸款工作過程的了解、認識,也使企業進一步轉變觀念,對現代企業制度也有了新的認識。
“妙招”解開“千千結”
2006年4月,東方農藥原先的3個股東因工作中配合不好,公司董事長胡智泉被迫收購了其中部分打算撤資的股份,為此,公司支出近300萬元。作為一種外向型的特種行業,占用資金量大,這一收購行動幾乎耗盡了所有的流動資金,企業一下子陷入困境。得知可通過投融資平臺獲取開發銀行的貸款,東方農藥迫不及待地提交申請。
因是第一次向開發銀行貸款,胡智泉對申報程序及貸款要求一片茫然,通達公司副總經理沈輝龍立即帶領公司成員深入企業,對東方農藥財務及管理工作人員進行緊急培訓,規范企業財務及內部管理。要求企業將資金專款專用,用于擴大市場銷售、購買全自動生產流水線。按照通達公司的有效運作,企業很快通過了開發銀行的評審,獲得貸款400萬元。
也在這個月,重慶云河集團需要對水輪機進行擴建,資金缺口較大,云河集團提出申請后,開發銀行認為,該公司內部產業復雜、關聯交易多,貸款的用途不明確,便謝絕了該項目的貸款申請。通達投資有限公司經過科學調查、風險分析,認為該項目在資金的管理和使用、預期收益、投資決策上都無懈可擊。于是,通達投資公司主動與開發銀行溝通,并主動將政府風險承擔額度從合同中的10%提高到40%,還邀請開發銀行相關人員前往云河集團實地調查,經過3次實地考察后,云河集團最終從開發銀行得到了3000萬元貸款,并順利實現了云河水輪機技改擴能,按時兌現了越南訂購的水輪機組的交貨。
…………
到現在,開發銀行已與忠縣簽署了總額為20億元的產業項目擔保合作協議,重點投向有發展潛力的民營企業。忠縣作為全市船舶業制造基地之一,神溪船業在獲得4000萬元貸款支持后,加快建設進度,已于去年11月建成長江中上游地區最大的萬噸級浮船塢。
在投融資平臺幫助下,重慶三峽建設集團、重慶云河集團、重慶神溪船業、東方農藥等企業已獲得開發銀行1億多元貸款支持。
“民營經濟最渴望的是發展環境,發展環境的焦點是融資平臺,而忠縣政府已為我們搭建好了。” 東方農藥董事長胡智泉說,“去年5月,開發銀行400萬元的貸款,幫助公司渡過了難關,企業更新了設備,第三季度的各項經濟指標,都比上年同期翻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