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企業家感慨:“重慶很多非公企業,10年前大多默默無聞,但轉眼間,他們群體性‘爆發’了……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直轄——直轄的政策效應、經濟聚合。”而一些有識之士進一步認識到,直轄對于重慶包括非公經濟發展的意義不僅僅在于創造了發展機遇、改善了經營環境,更重要的是極大地激發了他們的自信心,這種自信心加上重慶人天生的敢于闖蕩敢于做大事的性格,使得重慶非公經濟在全國迅速脫穎而出。黃紅云和他的金科即是其中之一。
1998年初,當黃紅云開著一輛桑塔納和兩個合伙人來到重慶,進軍主城區房地產業的時候,他可能沒想到,自己有一天會成為重慶最富有的人之一。
差不多10年過去了,2007年4月,黃紅云和他創立的金科集團已成為重慶房地產界的巨頭。這時,坐在位于觀音橋步行街中心的同聚大廈26層往下看,近處人群熙攘,遠處風輕云淡。彈指一揮間吶!
>> 到重慶主城區去!
1997年初,直轄對于很多重慶人而言,還是一個朦朧的概念,或者說更多的是一種興奮。但是對于很多敏感的企業家而言,眼前卻仿佛突然打開了一片天空,那是機遇。那年3月,還在涪陵經營房地產的黃紅云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聽朋友說“重慶直轄了!”
那一剎那,他的第一個念頭是,“我要到主城區去!”
“重慶直轄后,主城的規模必然會大幅度拓展,同時,直轄之后人們的消費水平會相應提高,這必然給房地產企業提供大展拳腳的空間。”當時,黃紅云身處涪陵,相對于重慶主城區而言,屬于遠郊,但是他依然感覺到,這種歷史性的機遇是屬于每一個重慶人,屬于每一個企業的,“必須抓住它!”
但他的想法遭到公司部分人反對,他們認為遠郊的開發商對主城區不熟悉,而且主城區已經有南方集團等大開發商。
也許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們當時在涪陵已經是一家不錯的房地產企業了,在有著穩定發展前景的情況下,很少有人會選擇冒險。
經過深思熟慮之后,黃紅云還是決定上重慶,“那幾乎是一種難以抗拒的誘惑!”
1998年初,他只帶了兩個合伙人,開了一輛桑塔納,一頭闖進重慶,在五里店租了一套辦公室,開始籌備第一個樓盤。
>> 建離解放碑更近的好房子
樓盤選在五里店。為什么選這個地方呢?很多人疑惑。
當時,五里店雖離解放碑只一江之遙,但黃花園大橋還沒建成,各種配套設施遠遠跟不上。人們很難想像,在這里建樓盤,是個什么樣子。
“這是我平生最大的一次‘賭博’。”黃紅云這樣描述他當時的心境。
那時,黃紅云剛到重慶,人生地不熟。也許正是這種不熟悉,讓他可以用純粹的商業眼光去審視五黃片區的價值。在他看來,當時的五黃路是與解放碑僅一江之隔的“鬧市區”,那么,為什么不在這個地方建“離解放碑更近的好房子”呢?這句簡單明了的廣告詞,也是他對五黃片區價值的理解。
這也可以從另外一個方面看出直轄對于重慶城市建設的巨大改變。
直轄之初,市委、市政府就提出“大都市,大農村,大交通”的戰略目標。其中交通的改善體現得尤為明顯。直轄之后的幾屆市委、市政府領導班子,都將改善交通作為建設直轄市的頭等大事。這種持續性的建設最終改變了整座城市的經濟發展結構和空間,比如南濱路,誰能想到長江邊上修了一條沿江大道后,居然生生地創造出一個餐飲勝地來呢。
五黃片區也是如此。
黃紅云投入了當時所有的資金——近3000萬元,開發了第一個小區——金科花園。
建成不久,黃花園大橋通車了,路橋年票制實施了,五黃片區成為房地產熱土。
這一次“賭博”讓黃紅云大獲全勝。此后,同樣在幾塊“不毛之地”上,金科集團又修建了金砂水岸、天籟城等一批高檔居住小區。“其實,這也不算是‘賭博’,應該是對市場嚴謹科學分析的結果,是對直轄的一種信心,沒有這種信心,是很難拍這個板的。”
>> 直轄造就了我
一炮打響之后,黃紅云的事業快速發展,很快就成立了金科集團,隨后就是穩步的擴張。
2001年,金科在重慶房地產界排名第八,到2003年,就排名第四了。
直轄的巨變,讓黃紅云們感到,仿佛一夜之間站到了高處,可以瞭望更廣闊的市場。
經營思路大開,直接影響市場行為的改變。2003年,黃紅云和他的金科迎來了進入主城區之后的第二次挑戰——如何提高產品品質。這個時候,已經不僅僅是把房子建好賣出去的問題了,而是如何創造一種新的居住質量和居住理念。
在黃紅云看來,這應當體現為建筑形態的改變,“直轄后的重慶應該有與之匹配的建筑”。
于是,金科開始了創新之旅。
他們先是完成了被稱為“重慶民居第一”的“中華坊”項目,項目獲得國家和重慶市領導的高度肯定,被譽為中華傳統民居。隨后,又開發了第一代洋房產品。黃紅云說:“金科一系列花園洋房的面市,使得很多消費者稱我們為花園洋房專家。”
在黃紅云看來,2003年是他們具有關鍵意義的一年,這一年,他們完成了由一個較好房地產企業向重慶房地產界一流企業邁進的過程。“這是一次挑戰,但我們禁受住了挑戰,并成功地完成自我提升。”
以后的幾年,金科看準重慶的發展節奏,穩步擴張。到現在,金科已經成為重慶市房地產業領先者了。
在黃紅云和很多企業家看來,他們的發展與直轄市對非公經濟的政策支持密不可分。2007年3月,汪洋書記發表重要講話,鼓勵非公經濟做大做強。隨后,很多企業再次開始了大動作。金科也如此,他們定下了“根植大重慶,進軍長三角,開拓環渤海”的戰略目標,先后進軍天津、無錫,預備在更廣闊的天地大展拳腳。
“如果沒有直轄市政策的鼓勵與支持,有些事還真是不敢想。”
這10年,黃紅云最大的體會是機遇。“可以說,直轄造就了我。如果沒有直轄,企業很難有這樣的發展環境和發展機遇,更別說更大的目標了。”
什么更大的目標呢?黃紅云頓了一頓說:“2年內上市,5年內成為全國房地產10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