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6年召開的省十屆人大四次會議上, 來自慈溪市周巷鎮雙樂村的覃小蘭代表向大會提出“要求加大城鄉統籌力度,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建議”#65377;
覃代表在建議中提出:第一,要進一步清理農村經濟發展思路,以工促農#65380;以城帶鄉#65380;城鄉統籌,努力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上取得重要進展,縮小城鄉居民與農村居民之間的收入差距#65377;第二,要抓好村級組織建設,健全村民自治制度#65377;第三,要強化社會治安,維護農村社會穩定#65377;依法嚴厲打擊“飛車搶奪”等多發性犯罪事件,嚴厲打擊“兩搶一盜”和涉黑惡的犯罪活動#65377;要強化外來流動人口的管理#65377;第四,要興辦一系列的實事,解決農民群眾最關心的“行路難#65380;乘車難#65380;求學難#65380;求醫難”的問題#65377;
辦理結果
發展高效生態農業 增加農村資金投入
這份基層農民代表的建議,得到了各方面的重視,省人大常委會將其列入了2006年省人大代表重點建議,呂祖善省長親自領辦該件建議#65377;
承辦單位根據代表和省政府領導的意見,對建議進行了認真的研究#65380;辦理,及時將建議的有關內容吸納到省委#65380;省政府《關于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決定》中#65377;在此基礎上答復了代表#65377;覃代表對辦理工作深表滿意#65377;
承辦單位提出了下一步推進我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政策措施:
一#65380;大力發展高效生態的現代農業#65377;把高效生態農業作為我省現代農業建設的主攻方向#65377;以推進農戶生產經營的專業化#65380;企業化為基礎,以科技創新為支撐,以提升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為重點,著力培養百萬農業專業大戶和1萬家產業化經營組織,建成一批區域化布局的特色農業產業基地#65377;深入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大力推進農作制度改革,全面提高農業的經濟#65380;社會和生態效益#65377;
二#65380;著力提高農民就業能力和整體素質#65377;進一步健全培訓機制,提高培訓補助標準#65380;擴大培訓補助范圍,全面完成1000萬人的培訓任務#65377;扶持建設一批農村勞動力培訓基地#65377;提高職業技術教育的覆蓋面,努力使未升入大中專院校的農民子女普遍接受6個月至1年的職業技能培訓#65377;
三#65380;加快建設整潔優美的農村社區#65377;大力實施“千村示范#65380;萬村整治”工程,努力建設一批規劃科學#65380;環境整潔#65380;設施配套#65380;服務健全#65380;管理民主#65380;生活舒適的農村新社區#65377;力爭在“十一五”末全省60%以上的村莊得到整治,農村環境臟亂差的狀況得到全面改觀#65377;
四#65380;不斷拓展城鄉均衡的公共服務#65377;加大公共財政的投入力度,加快城鄉銜接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網絡體系建設#65377;加快推進城鄉教育均衡化,深入實施農村中小學“四項工程”#65377;全面實施好農民健康工程,完善農村新型合作醫療#65380;醫療救助制度和農村公共衛生服務體系#65377;
五#65380;切實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65377;加快農村交通網#65380;供水網#65380;供電網#65380;信息網#65380;流通網等基礎設施網建設#65377;實現等級公路通村率達到98%,行政村客運班車通達率達到95%#65377;擴大城鎮區域集中供水的覆蓋范圍,每年新增覆蓋農村人口100萬#65377;全面改善1000萬農民飲用水條件#65377;
六#65380;努力增加新農村建設的資金投入#65377;進一步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的范圍,切實做到財政支農資金的增量高于上年,預算內資金用于農村建設的比重高于上年#65377;其中直接用于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的資金總量高于上年,使全省各級財政用于“三農”的資金投入幅度高于上年#65377;做到財政新增教育#65380;衛生#65380;文化等事業經費主要用于農村,政府基本建設資金增量主要用于農村,政府征收土地出讓收益主要用于農村#65377;
七#65380;大力維護農村和諧穩定#65377;探索新形勢下農村群防群治組織形式和工作機制,深入開展“平安鄉鎮”和“民主法治村”創建活動#65377;
八#65380;切實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65377;加強以村黨組織為核心的村級組織建設,鞏固農村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成果,深入實施“先鋒工程”和“三級聯創”活動#65377;深入貫徹落實村民自治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精神,繼續推進“三個三”工作目標的落實和深化,全面落實以“四民主#65380;兩公開”為核心的村民自治機制,創新基層民主形式,廣泛開展村務公開民主管理規范化建設和示范單位創建活動#65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