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然人是民法中的重要概念,應當明確統一,在各種不同的民法著作中,對其定義也各不相同。本文分別從自然人概念的重要性、邏輯以及法理的角度對各種定義進行評析,并提出了“自然人即生物學意義上的人”這一定義。
關鍵詞:自然人 概念 定義
自然人是民事法律關系的重要主體,民事法律關系主體除自然人之外還包括法人。當今社會,以人為本人權至上的理念深入人心,與法人相比,自然人的概念中含有更多的人文內涵,而這一點是法律理念的應有之意。因此可以說自然人是最重要的民事法律關系主體。那么,民法中自然人的概念就是民法概念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準確把握自然人的內涵與屬性有利于深切領會民法的精神,正確理解自然人與法人的區別。因此,對自然人的概念予以準確定義很有必要。
從邏輯視角看,定義是明確概念內涵的邏輯方法,即通過揭示概念所指事物的性質與屬性以明確概念的邏輯方法。自然人作為民法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當然也需要用定義加以明確。誠然,自然人的概念與其他民法概念聯系緊密,外延清晰明確的概念。但是作為民事法律關系主體之一種,自然人與法人相對應,是民法中的人的種概念,也就是說民法中的人與常識中的人的概念具有不同的內涵與外延,民法中的人實際上包含了常識概念中的人與法人。盡管所謂常識概念中的人即民法中的自然人,但由于民法語境的特殊性,加之自然人概念的重要性,對自然人的概念進行定義是必要的。但是,有些民法著作并沒有對此進行定義,在民事法律關系關于自然人的章節中,開篇便論述自然人民事權利能力的取得,[1]這不利于對自然人的概念進行理解,以及與法人概念相區別。
定義必須遵守一定的規則,首先,定義項必須與被定義項外延相等。但是有些關于自然人定義的外延卻與其外延不相等。比如“自然人是基于自然規律而出生的人”;[2]“自然人即人類個體,是基于自然規律而存活的人類個體”;[3]“基于自然生理規律出生并生存的人”[4]“而與法人相對應的概念是指基于自然規律而出生的人”[5],這一類概念的外延排除了非因自然規律出生并存活的人,比如:非自然受孕,如人工受精;或非自然出生,如剖宮產;或者非自然生存,如瀕危病人靠藥物維持生命等等,即該定義的外延小于自然人的外延,因此是不妥的。其次,定義不宜用比喻。而“人是萬物之靈,是中華民族人之概念。”[6]無疑,用了比喻的方法,盡管這是一句俗語,有約定俗成之意思,但對靈的意義的理解是見仁見智的,并非明白確定,因此這一定義不是科學的定義,不利于對自然人這一概念的把握。再次,定義不能包括被定義項,“自然人即人類個體”,[7]這一定義中的人類就是自然人類的意思,實質上是用被定義項來定義被定義項,是定義循環,沒有揭示自然人的內涵,所以沒有起到定義的作用。
從法理視角看,民法作為法的一種,應當體現自然法的理念。天賦人權、人人平等自然法的觀念在民法中的重要體現便是對人作為主體的關注。自然人的權利,并非由法律賦予,而是先于法律而存在,是作為人的概念的應有之義。人先于法律而存在,人先于法律權利而存在。所以對民法中自然人的定義,是對自然人本身性質與屬性的揭示,不應包含由法律予以規定性的含義。自然人與法人的不同之處,因其先于法律而存在,那么其平等獨立的自然屬性才得以體現。自然人這一概念的提出本身便反映了私法中的人超越社會性而存在的事實,與身份資歷等一切社會性因素無關,人人是平等的,這是社會的進步。在羅馬時代,奴隸是人,卻不是法律關系的主體,而是客體,即不被視為當今社會理念中的人來看待,其人的身份是逐漸被法律賦予而獲得與其他人平等的身份的,這是一個由不公平逐漸向公平發展的過程。人類最基本的公平正義的理念,使人類具有了自然人的概念,那么對自然人進行定義時,就不應該再有法律規定之意,也就是說,自然人的概念的定義應是一元的,即僅有自然意義,而不應有二元或多元意義,將社會屬性或其他屬性包括在內。而“與法人相對應的是生物學意義上的人”;[8]“具有權利主體資格的生物學意義上的人”。[9]這其中都包含有法律的規定性,這種定義容易給人造成誤解,即是否存在不具有權利主體資格的生物學意義上的人,或者不能與法人相對應的具有權利主體資格的人,便不是民法中的人。大部分自然人的定義是一元的,即對自然人的自然屬性予以揭示,如[2][4][5]這些定義的共同特點是關注自然人的自然出生。誠然,出生是自然人獲得權利能力的必要條件,而對自然人進行定義作為對權利能力主體范圍的界定,從邏輯上講先于權利而存在,而不是包含在內的因素。“每一個有血有肉,具有自然生命的人”,[10]這一定義較好的反映了自然人定義的要求,但其中所用的詞語自然生命與被定義自然人相同,不能進一步反映這一概念的本質。
基于以上分析,對自然人的定義,應以“生物學意義上的人”來表達更妥當。生物學是科學的分支,用語規范,并且于法律擬制人法人相對應,能夠簡潔明了的與法人相區分。既能揭示其概念的性質與特性,又能避免上述弊端。
[參考文獻]
(1)梁彗星著.《民法總論》.法律出版社.1996.2004.
(2)郭明瑞著.《民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劉定華,屈茂輝.《民法學》.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
(4)黃名述等編.《民法學》.中國檢查出版社.2002.
(5)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組編.《民法學》.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6)梅仲協著.《民法要義》.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8.
(7)同上.
(8)孟憲忠主編.《民法總論》.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
(9)鄭云端.《民法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王利民.《民法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