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才優勢是企業競爭力的重要來源。傳統的培訓方式已不能滿足企業的發展要求,企業學院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載體的作用日益突出。在適當的制度體系與企業文化等要素的支持下,企業學院可以發揮其獨特的作用,建立人才優勢,促進企業的持續發展。
關鍵詞:企業學院 培訓 人才優勢
1927年通用汽車公司創建了世界上第一所企業學院——通用汽車設計和管理學院,成為企業學院的先驅。隨著時代的發展,摩托羅拉、松下電器等多家著名跨國企業創建了企業學院,通過企業學院進行人才培養、企業文化建設、培訓合作伙伴。國內企業如明基、蒙牛、新希望集團等也逐步建立了企業學院。企業學院的建立是一場企業學習的革命,它的建立基于企業特殊的戰略目標,是由企業出資創辦、所有權隸屬于企業的一種以職業教育為主要內容的系統培訓教育機構,其有助于企業進行知識管理、促進知識共享與轉移、打造富有競爭力的企業人才隊伍。
一、建立企業學院的必要性
(一)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成為企業最重要的戰略資源
伴隨知識經濟的到來,知識已成為企業最持久最具競爭力的戰略資源,知識管理能力已成為企業成功不可或缺的能力。而知識具有路徑依賴性,其載體是擁有知識的員工,因此建立企業學院、培訓知識員工是企業有效地進行知識管理,實現知識轉移、共享、學習與創新的有效手段。
(二)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與高效的團隊已成為企業競爭力的真正來源
隨著經濟的全球化的發展,人才的效能化,創新性的人才與高效的團隊已成為企業競爭力的真正來源。誰擁有現代化人才優勢,誰就擁有了競爭的絕對優勢。企業學院是企業培訓員工的先進教育模式,是企業文化變革的必然趨勢,是企業有效提升競爭力的工具,同時也是企業轉變為學習型組織的重要選擇。只有建立一支受到激勵并做出承諾的員工隊伍,才能生產出創新性的產品。企業學院能夠通過系統培訓打造符合創新要求的員工隊伍。
(三)培訓已成為企業發展的新動力,但傳統培訓方式已經不能滿足企業發展的要求
目前,管理理論家和實踐家一致認為培訓是一種投資,高質量的培訓是一種投資回報率很高的投資。因此,培訓是企業發展的新動力。企業學院可以提高企業整體對培訓的重視,強化企業系統培訓、終生學習的意識。傳統的依靠大學商學院的培養與企業運作相脫節,從而增加了企業對人才的需求與應聘者之間的差距,而且缺乏靈活性。此外,傳統培訓部門通常與企業的戰略動機相脫節,也不能滿足企業教育的現實需要。
二、建立企業學院的作用
企業學院可以為企業培養具備企業特性符合企業需求的戰略儲備人才,提高企業學習能力和發展潛力,為企業的高速成長提供穩定人力支持。具體來講,企業學院有以下幾點不同于傳統培訓的獨特作用。
(一)有針對性地為不同員工提供日常的和長期的培訓機會,使培訓專門化、實用化
企業學院可以通過對不同員工的培訓需求進行分析,對其提供有針對性的培訓。比如,企業學院為新員工提供的培訓關注其組織歸屬感的形成及對公司文化制度的理解和認同,注重培訓先進的思想和創新思維,強化新員工的自律和責任,并使其通過學習和實踐理解團隊工作的重要性和在組織中生活的愜意。再如,在不影響企業整體運作的前提下,可對部分主要管理人員進行離崗培訓,由后備管理者暫代職權。通過這種形式促進了后備管理人員的積極性和穩定性,也督促了在職管理者的后繼人才培訓和選拔工作,建立了企業管理人員晉升期待,配合了企業業績開發性的考核制度,使企業形成一種意識:只有培訓出優秀接班人的管理者才是優秀管理者。
(二)利用培訓過程加強溝通,提高企業凝聚力
企業只有在全體成員形成合力的情況下才能最大程度的發展。企業邊界的存在使企業不同層級、不同部門、不同區域的成員之間很難相互交流,大家相互的了解往往是通過業績資料和傳聞,這樣容易形成企業成員間的默然、不信任甚至分歧嫉妒。通過在企業學院的培訓,為員工提供一起學習生活的機會,建立了私人的友誼,形成了直接的了解和認識,并通過培訓過程中的交流比較主觀地了解彼此的潛力,增強了理解、信任和承諾。這樣有助于減輕企業內耗,提高企業凝聚力。
(三)為企業帶來集體智慧
培訓是相互的,既是企業思想的傳輸又是經理思想的反饋。由于企業文化和制度的保障,在培訓過程中,成員敢于將實務中存在的經驗教訓提出來共同探討,這就可能暴露企業發展過程中實際存在的問題,通過管理者的確認就可以由企業學院及時地研究并上報企業股東會、董事會等企業治理機構討論,及時地發現和改正問題,促進企業的良性發展。
三、企業學院成功運作的要素分析
(一)得到企業高層管理者的支持,把學習提升到戰略的高度
高層管理者需要具備堅定的、長期的人才觀,從企業萌芽階段就招募、培養、儲備、運用人才,并對企業人才管理持續的關注和投入,隨著企業的發展,相應的提高企業人才管理機構的級別和規模,把人才管理作為公司治理中的重要內容,在公司治理機構中設立人才管理委員會參與公司治理過程。
(二)建立一個有效的以管理為重心的運作機構
企業學院的運作機構應該是與傳統大學不同的全方位的學習系統,其中具備信息系統、計算機網絡系統、資料庫和數據庫等,同時,要具有配套的硬件設施,為企業學院的建立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擁有教育管理專家體系與比較成熟的教育管理人才培養經驗也是運作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這一點正是中國企業最薄弱的環節,也是企業學院發展的最大的障礙。
(三)在學習過程中與企業實際相結合,與商業活動及顧客緊密相連
與普通教育機構不同,企業學院提供的學習方案和服務必須與商業活動密切相關。同時,企業學院一定要避免脫離顧客,要以客戶為中心,及時掌握顧客的需求。企業學院在學習過程中既研究分析環境,又與企業實際情況結合,將教育培訓與發展和企業商業戰略密切結合起來, 創造一個有利于提升和最大化企業知識潛能的環境, 發展個人的和企業的能力以不斷提升企業績效。
(四)建立以學習與創新為主旨的人本文化
企業學院的建設和發展是一種戰略行為,這就需要企業擁有相應的文化作為保證。一個公司的價值觀和文化通常可以決定公司所采取和放棄的戰略行動的種類。
企業學院易在具有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的企業運作發展,發展建設企業學院的戰略目標是提升企業員工人力資本,增強企業人才競爭力量,從而為顧客提供更好的服務和產品。以人為本的文化以思想傾向影響著企業和每一個員工的選擇,這些思想傾向往往以高水平的品質為衡量標準,例如:道德、尊嚴、合理、創造力、精益求精、團隊意識等。同時這種企業文化要以學習與創新為主旨,提高成員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在企業中創造一種不斷進取、終身學習的文化氛圍。
[參考文獻]
[1]里·海爾,華倫·貝尼斯,德勃拉·C·斯蒂芬斯.以人為本[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
[2]王永鴻.戰略推動器——企業學院[J].大經貿,2006,(7).
[3]周熙.簡論企業大學的成功之道[J].現代企業教育,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