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應著力培養全社會的反洗錢意識,通過建立適當的反洗錢激勵機制,促使金融機構切實履行反洗錢義務,同時還應加快反洗錢的電子化建設工作。
目前,反洗錢已經成為國際金融業面對的共同課題,我國的反洗錢工作正在全面深入地開展。2007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洗錢法》實施的第一年,中國人民銀行作為反洗錢行政主管部門,將在整個金融業開展反洗錢監督管理工作。但是,當前基層人民銀行反洗錢監督管理工作中還存在一些值得關注的問題。
反洗錢工作存在難點
外部環境制約。目前,我國反洗錢工作尚處于起步階段,社會公眾對反洗錢法律、法規以及反洗錢知識普遍匱乏,不利于此項工作的深入開展。據商業銀行工作人員反映,在依法要求客戶提供身份資料信息時,往往引起客戶反感,得不到支持與配合。社會公眾反洗錢知識欠缺、意識淡薄,不利于形成全員參與的反洗錢氛圍。
工作基礎薄弱。從當前我國基層金融機構反洗錢現狀看,工作基礎普遍薄弱,突出表現為:一是對反洗錢工作存在認識誤區,重視程度不夠。如有的金融機構領導認為,本地是內陸地區、經濟欠發達地區,無法與沿海開放城市相比,不可能發生洗錢行為。主觀認識誤區直接導致對反洗錢工作敷衍應付,出現“研究少、指導培訓少、責任落實少”的不良現象。二是組織機構不理順,反洗錢內控制度不健全。據調查,目前基層金融機構普遍未設立反洗錢專門機構,多數掛靠在會計財務、風險控制、監察保衛等部門,人民銀行部署協調反洗錢工作難度較大。大部分金融機構迫于強制性義務,按照規定建立了反洗錢內控制度,但基本停留在表面,在績效考核、崗位任職資格等方面未作為參考指標,也未納入內部業務稽核范圍。三是崗位設置不合理,反洗錢基礎薄弱。調查顯示,基層金融機構反洗錢崗位兼職現象嚴重,由于日常業務繁重和重視程度不夠,反洗錢工作人員對可疑交易標準掌握不熟,無法從大量的交易中甄別出可疑交易,更難以識別有洗錢嫌疑的交易。同時,部分金融機構在柜臺服務及市場營銷中大量聘用臨時用工,導致“了解你的客戶”這一反洗錢核心原則不能有效執行。
金融機構內在動力不足。金融機構開展反洗錢工作,需要增加制度成本、雇員成本、檢查成本、檔案管理成本、技術投入成本等,由于我國沒有建立反洗錢激勵機制,金融機構無法從反洗錢工作中直接獲利,高昂的反洗錢成本投入與金融機構增加盈利的動機存在矛盾沖突。同時,從保護客戶隱私權的角度出發,金融機構過多了解客戶,可能會招致客戶反感或不理解,使金融機構失去一部分客戶,導致利潤損失。此外,數額巨大的“黑錢”對金融機構也存在較大的誘惑力。金融機構從自身利益考慮,在目標選擇上可能會忽視或放棄反洗錢工作。
監管手段滯后。一是反洗錢信息系統建設滯后,缺乏有效的監測分析手段。《金融機構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報告管理辦法》規定的大額交易起點較低,屬于監測范圍內的資金交易數量較多;規定的可疑交易判斷標準較為模糊,缺乏有效的行為量化標準。而目前各家金融機構還尚未開發和建立一套反洗錢的監測分析信息系統,缺乏對業務數據的實時監測分析。工作中金融機構工作人員面對大量的交易,只能靠人工識別和填制報表,短時間內難以準確甄別可以交易,而且使真正有價值的線索可能會被遺漏。二是反洗錢運行機制不利于反洗錢資源的充分利用。根據《金融機構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報告管理辦法》規定,金融機構大額和可疑交易只向中國反洗錢監測分析中心報告,有合理理由認為該交易或客戶與洗錢、恐怖主義活動及其它違法犯罪活動有關的,才向人民銀行當地分支機構報告。此規定從制度層面減少了基層央行的反洗錢信息資源,弱化了其反洗錢監督權,使區域洗錢行為不能及時得到甄別、監測與控制,大大降低了反洗錢工作效率。三是基層央行反洗錢監管技能需要盡快改善。近幾年來,基層央行在對銀行業的反洗錢監管中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但反洗錢現場檢查基本停留在手工階段,還缺乏現代化的檢查手段。對證券期貨業和保險業的反洗錢監督管理還缺乏經驗,亟需提高對其可疑資金交易的甄別分析水平。此外,隨著當前金融工具不斷創新,網絡銀行、電子貨幣、電子交易等交易支付手段迅速發展,操作手段交易流程日益復雜,給反洗錢監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應對的政策與措施
加強反洗錢宣傳教育,培養全社會反洗錢意識。人民銀行應利用新聞媒體宣傳、金融機構網點宣傳等各種靈活有效的方式,加大反洗錢工作社會宣傳力度,增強社會公眾對反洗錢工作的理解與配合。應組織金融機構反洗錢從業人員定期或不定期向企事業單位出納人員、街道、鄉鎮干部傳授反洗錢知識,傳遞有關國際、國內洗錢犯罪的最新動態,提高居民的反洗錢意識。應切實加大對金融機構從業人員的指導和培訓力度,制定系統培訓計劃,通過舉辦反洗錢業務培訓班、組織反洗錢知識競賽、案例剖析、以會代訓等多種形式,培養一批具有反洗錢專業技能的業務骨干。
金融機構應切實履行反洗錢義務,推動反洗錢工作健康開展。金融機構應充分認識開展反洗錢工作的重要性和洗錢的危害性,認真學習貫徹《反洗錢法》,及時了解國際、國內反洗錢形勢和未來的工作方向,增強參加反洗錢工作的自覺性、責任感和使命感。應盡快成立反洗錢專門工作機構,配備專職人員,具體負責本單位的反洗錢工作。進一步完善金融機構反洗錢操作指引,健全內控制度,在制定各項規章和業務操作規程時,應將反洗錢規定納入規章之中。加強反洗錢工作內部稽核力度,建立制度化的反洗錢檢查和風險評估機制。加強對一線工作人員的反洗錢知識培訓,全面提高員工的反洗錢工作能力,提高對可疑交易的監測水平。
建立反洗錢激勵機制,調動金融機構反洗錢的積極性。應探索建立金融機構反洗錢激勵機制,逐步改變當前只重視懲罰而忽視激勵的現狀,充分調動基層金融機構反洗錢的積極性。一是建立反洗錢工作評價制度。對在反洗錢行動中積極參與的金融機構,給予充分肯定;對做出重要貢獻而評價較高的金融機構給予一定的優惠政策或成本補償。二是建立反洗錢激勵機制。設立獎勵基金,對于及時報告可疑交易、協助破獲案件、成效突出的金融機構和個人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調動金融機構參與反洗錢的積極性,動員社會力量監督舉報洗錢行為。
建立客戶洗錢風險評價標準,完善相關監控機制。應建立金融業統一的客戶洗錢風險評價指標體系及操作規程,將客戶職業種類、職務等級、技能與愛好、信用記錄、金融資產、交易金額與頻度、資金來源與用途、所在國洗錢狀況等指標設計在內,按照風險等級對客戶涉及洗錢風險進行劃分,確立不需進行客戶身份識別的情形及需要加大客戶身份識別力度的情形,有重點地對高風險客戶在交易和賬戶等方面進行持續性監控,提高反洗錢工作的定性與定量水平。
加快反洗錢電子化建設步伐,提高反洗錢工作水平。金融機構應盡快開發一套適合本單位的反洗錢監測分析系統,盡快實現與業務核算系統的對接,以及時準確地篩選、分析和報告大額和可疑交易。人民銀行應在整合反洗錢監測分析、賬戶管理、支付結算、國際收支等系統基礎上,開發金融機構反洗錢監測分析和報告網絡體系,實現信息資源共享,解決信息間的關聯關系問題,提高可疑交易判斷效率。盡快完成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管理系統與工商、稅務、技術監督和公安等部門信息系統的聯網,構建反洗錢工作的社會化網絡體系,以便金融機構及時獲取交易主體的相關資料,為識別洗錢犯罪活動提供真實的基礎信息,形成反洗錢監管合力。同時,盡快開發推廣人民銀行反洗錢現場檢查、非現場監管系統,全面提高基層央行反洗錢監測水平和監管效率。
借鑒國外成功的反洗錢工作經驗,提高我國的反洗錢工作水平。發達國家已有多年反洗錢的歷史,其在反洗錢方面積累的寶貴經驗,同樣適合我國反洗錢工作。我國可在結合本國國情基礎上,借鑒國外成功的經驗做法。如澳大利亞財政部門制定的針對不同金融機構的交易報告法規,德國實施的客戶身份識別制度等,對我國的反洗錢工作有一定的借鑒意義。同時,要結合國內外反洗錢工作形勢,加強對反洗錢前沿理論的研究,探索創新反洗錢工作制度與框架,推動我國反洗錢工作的順利開展。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銀行濟寧市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