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加入世貿組織5年來,中國汽車工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自主品牌汽車迅速崛起,海外市場得到有力拓展。權威部門統計,2006年我國汽車市場銷量已突破700萬輛,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汽車消費市場。專家預測,到2010年,我國汽車市場銷售規模將達到1000萬輛。由此可見,中國在全球汽車市場中的地位正變得舉足輕重。東風汽車公司作為中國進一步加快市場化改革和對外開放的受益者,中國汽車業界的領跑者,在引領中國汽車工業走向國際化的征程中,披荊斬棘,開拓進取,取得了世人矚目的成績。回顧37年的歷程,東風的成長史是曲折的,更是跳躍的。可謂:劍出武當,握手戈恩,東風呈祥,神龍出海……從山谷艱辛創業到整車進軍海外,其長長的發展軌跡,已構成了一道優美的弧線!
2001年12月11日,中國正式加入世貿組織。5年,彈指一揮間,中國的車市以加速度發展,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入世前最讓人擔心的汽車業,5年后向世人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現在中國的汽車業進入每年增長一百萬輛的黃金發展期,成為全球第二大新車消費市場。與此同時,中國汽車出口量也迅猛增長,自主品牌車型更是展現了極富潛力的誘人前景。東風汽車公司作為中國三大支柱汽車企業之一,在中國進入WTO之后推進中國汽車跳躍性進入國際競爭舞臺,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過去的一年,東風給汽車消費者留下了無數難忘的瞬間,同時,也留下了更多的期待與希冀——
2006鏡頭回放:
1月10日,中國品牌研究院在廣州發布“中國100個最具價值馳名商標”排行榜,中國汽車工業首個馳名商標——“東風”獲“中國馳名商標10大標王”稱號;
2月10日,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入選恒生中國企業指數(H股指數),成為H股指數37只成份股中唯一代表中國汽車行業的上市公司;
3月27日,東風獲八項中國汽車工業科技進步獎;5月18日,東風有限商用車公司推出了重型卡車品牌“天龍”,召示著東風商用車駛入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全新的重卡時代;
6月18日,東風有限乘用車公司開發的新車型“軒逸”揭開神密面紗,開始預售活動,得到廣大消費者的充分認可;
8月1日,東風汽車海外市場成功啟動,1000輛東風日產汽車在廣州海關裝船,出口至安哥拉,這是東風日產首次出口,標志著東風正式進入國際市場,參與國際車市競爭。
10月20日,東風雪鐵龍凱旋精英型在全國八個地區的中心城市舉行發布儀式,明確進入了以速騰、軒逸、花冠和福克斯等為主的中級高端車型這一細分市場;
11月16日,2006年第九屆北京國際車展開幕,東風汽車公司以“體驗東風,放飛夢想”為主題,率領旗下的東風汽車、神龍汽車、東風本田、東風悅達起亞、東風越野等8大公司生產的15臺整車揮師北上,以強大陣容亮相中國國際會展中心,為參觀者提供了一場汽車的視覺盛宴;
11月17日,“2006年車壇奧斯卡”頒獎典禮在京舉行,東風日產的“軒逸”榮獲“年度人氣獎”;
11月27日,由美中經貿投資總商會、世界品牌組織、全球華人名牌網聯合推選的2006年度“中國最可靠自主品牌汽車”評選活動,東風喜登紅榜;
12月20日,2006中國(年度)汽車總評榜揭曉,“東風標致206”獲“年度最佳經濟型汽車”,“東風日產軒逸”獲“年度最佳中級汽車”,“東風本田CIVIC”獲“年度最受歡迎新車”,“東風雪鐵龍凱旋”獲“年度最佳公務車(轎車類)”!
……
這里,每一個鏡頭彌足珍貴;這里,每一個瞬間精彩難忘。在歷史的長河中,它也許微不足道,但在東風的發展史冊上,它卻是永恒的,它體現著東風的付出與收獲,印證著東風的進步與發展。在37年的旅程中,東風如何從山區走向世界,產品從單一走向多元,從過去機遇型出口變為商口、銷售、服務一條龍的戰略型出口,都是值得讓人思考和尋味的!
劍出武當崢嶸歲月顯風流
37年前,東風(當時稱為中國第二汽車制造廠)落戶于鄂西北山區的十堰,經過“兩上兩下”的二汽項目正式開始建設。十堰當時條件非常困難,不通鐵路,物資要先運到丹江口,經水路從丹江口水庫到鄧灣后,重型設備像五百多噸的大鐵塔都是人拉肩扛搬運到工地。那時的廠址所在地全是深山老林,沒有房屋住,連電燈也沒有。1969年10月,二汽才真正意義上開始建設,到1975年7月終于造出了第一臺車——兩噸半越野“25Y”。
1980年后,二汽進入快速發展階段。1980年—1985年間,二汽建成了十萬輛產能,生產了35萬輛優質汽車,上交凈利潤8億4千萬,上交稅收11億,還增加固定資產4億9千萬,其中包括亞洲第一的襄樊試車場、技術研發中心和職工大學。
經過幾代東風人的艱苦創業、開拓進取,東風在資產上從原來國家投資的16.7億元,發展到2003年底的636.8億元,凈資產為273億元;在地域上從原來局限在十堰一角,發展到今天的十堰、襄樊、武漢、廣州、上海、新疆、柳州、杭州、朝陽等等基地;在產品型譜上,從原來生產單一的1噸半平頭越野車、2噸半平頭越野車,發展到今天的全系列商用車、乘用車、汽車零部件和汽車裝備的產品格局。特別是進入國際合作后,短短幾年的時間就研制、生產出了東風雪鐵龍系列、東風標致系列、東風日產系列、東風本田系列、東風悅達起亞系列等20余個自主品牌系列乘用車。目前,轎車的年產值已占東風年總產值的70%,充分展示了東風的重要成果,也從一個側面體現了中國汽車工業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也正是由于東風系列乘用車的迅猛發展,東風近幾年的產銷額均以100億元的額度提升。去年1-10月份,東風累計銷售汽車74.22萬輛,銷售達900億元,再次成為中國汽車行業中產銷增長較快的大型企業之一。
當初選址從武漢到十堰,后又從十堰到襄樊,2003年東風汽車終于遷都武漢,從而完成了驚人的“三級跳”!
自主研發 打造民族品牌魂
東風作為中國汽車工業三強之一,從未忘記自身的責任,東風公司一直十分重視技術創新,東風的發展史就是一部技術創新史。回顧過去,東風的創業者們在“一無產品、二無技術支撐”的困難情況下,群策群力、自主研發,逐步形成了2噸半、3噸半越野車以及5噸、8噸載重車的生產能力;隨后又自主研發了系列改裝的大客車、自卸車、半掛車、垃圾車等60多個品種,90年代初東風又主動請纓上了轎車項目。
東風對自主研發堅定不移,為了不重蹈因國際合作而導致中國自主品牌湮滅的覆轍,維護民族品牌的高度責任感和使命感,東風與日產的合資公司沿用了“東風汽車有限公司”的名字,突破了過去“中方(公司)名+外方(公司)名”的傳統格式。在品牌戰略上商用車沿用“東風”品牌,乘用車保留日產品牌并發展合資公司品牌,幾代東風人精心培育的東風品牌和東風商標得以保留和維護。
黨委書記徐平說,從方式和途徑上講,目前公司進行自主開發和自主品牌創建基本上是“兩條腿走路”,即在傳統汽車領域,多元國際合資合作聯合開發與完全自主開發相結合,創建中外聯合品牌與完全自主的東風品牌相結合;在新型能源清潔汽車領域,以我為主進行創新性開發,大力培育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東風牌汽車。在推進東風與日產的國際合作中,東風公司把自主創新與利用外資實現了完美的結合。
一是合資合作巧借外力。“我們深知,與跨國知名汽車公司進行合資合作,不僅是中國汽車工業應對‘入世’嚴峻挑戰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其更好地培育自主開發能力、實現創建自主品牌目標的有效途徑之一。”在與國外公司的合資合作中,東風公司不僅堅持中外雙方股比各半這一立場,而且還始終把培育合資企業的本地化研發能力和創建中國本地化品牌放在頭等重要的位置而加以考慮。因此,東風公司十分重視對核心能力的掌握。如神龍汽車公司是東風汽車公司與跨國公司建立的首個合資轎車企業,其本地化自主開發正在一步步加強。在與PSA簽署的擴大合作協議中,寫入了“建立產品研發中心,培育自主研發能力”的條款。該分公司設立的研發中心,已有600多人參與產品設計工作。有些項目是委托給國外專業研發公司承擔,自己的人參加進去,以便培養人才,積蓄力量,為以后更好的自主研發打基礎。
二是在特殊領域保持獨立。東風經過35年的建設和發展,擁有一個規模甚大、專業門類較全、設施比較先進的技術中心——東風汽車工程研究院,主要進行商用汽車、越野汽車、特殊用途汽車以及前沿先進技術汽車的設計、研發,也進行過某種轎車的開發。在東風與日產進行全面戰略合作重組后,從事商用汽車研發的部分整體進入合資公司的商用車研發中心,使原來東風汽車工程研究院的框架機構依然保留,直接隸屬于東風汽車公司總部。該院為了創建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東風品牌轎車,20世紀90年代以來,就一直奮斗在原創性汽車技術領域。在“八五”、“九五”期間,東風即投入巨額資金,開始了以電動汽車為代表的新型能源清潔汽車的研究,相繼完成了純電動轎車概念車、純電動中巴車、混合動力客車等開發項目,并研制出我國首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EQ6700FCV燃料電池電動客車。
37年來,東風在自主研發上,究竟取得了哪些成果?從2006年第九屆北京國際車展上,可以看到一個小小的宿影:在1200平方米的東風展廳里,東風汽車有限公司的新天籟、軒逸、駿逸以及東風風行MPV、東風鄭州日產的銳騏,神龍汽車公司的東風雪鐵龍凱旋、C2、東風標致307,東風悅達起亞汽車公司的賽拉圖,東風本田汽車公司的CIVIC、CR-V,東風越野車公司的東風汗馬,東風電動車輛股份公司的東風混合動力轎車,東風榮城汽車公司的東風轎跑車、東風渝安汽車公司的東風小康整體亮相,這都是東風人智慧的結晶!
進軍海外躋身國際競爭舞臺
近兩年,中國汽車出口態勢旺盛,中國自主品牌汽車在世界各地受到熱捧的消息不斷。但與美國、歐洲、日本和韓國每年出口數百萬輛車的規模相比,中國汽車出口的數量太少,還只是剛剛起步。與此同時,所有跨國汽車巨頭都已進入中國,并開始不斷推進、擴大在華生產及研發的宏偉計劃。
面對國內市場的激烈競爭和國外市場的廣闊前景,東風公司早就將目光瞄準海外,商用車大舉進攻海外市場。東風有限副總裁、商用車公司總經理童東城說,公司已專門成立了海外市場部,目標直指東南亞、西亞和南美等市場。國外一些國家的汽車工業不發達,市場需求又比較旺盛,消費水平低,中國質優價廉的經濟性轎車剛好適應了他們的需求。目前中國的汽車出口額每年翻一番,充分說明國際市場對中國汽車的需求很大。
作為東風汽車公司海外出口的主力軍,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東風汽車”或DFAC、1999年7月在上海上市、股票代碼600006),在2003年5月,東風汽車公司黨委常委、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朱福壽高瞻遠矚,在國內市場競爭激烈的前提下,把目光投向海外市場,開始出口東風自主品牌產品,實施海外戰略。從2003年到2006年短短幾年間,“東風汽車”海外出口取得了連續翻番的好成績。
“東風汽車”海外事業部總經理王寶斌告訴記者,“東風汽車”從2003年開始出口,出口國主要分布在中東、東歐以及非洲和美洲等地區。從目前的出口情況來看,市場行情前景廣闊。“東風汽車”目前已建立了一套符合自身發展的海外銷售與服務體系,業務人員經過鍛煉,積累了寶貴的海外實戰經驗。
在2006年7月,東風與烏克蘭基特普列德公司在基輔簽署了合作協議,烏克蘭從中國進口1000輛東風客車。這1000輛客車是中方根據烏克蘭的氣候和路況專門生產的。出席簽字儀式的烏克蘭政府官員和烏國家汽車檢測中心專家對東風客車的性能和質量給予了高度肯定。據介紹,東風客車已有5個車型通過烏國家認證,獲得在烏公交線路上使用的資格。東風客車曾多次參與烏境內競標活動,并2次中標。中國駐烏克蘭商務參贊高錫云在簽字儀式上說,汽車行業已成為中烏經貿合作的支柱領域,雙方在該領域的貿易額今年可望達到2億美元。今后,中烏雙方應按國際慣例在汽車維修服務領域拓寬合作。
2006年8月1日,東風日產成功啟動海外市場,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整車出口實現突破,首批1000輛整車從廣州海關裝船起航,出口安哥拉,這是東風日產首次出口整車。出口的1000輛轎車總值約1359萬美元,其中頤達JCAT200輛,騏達1.6GT800輛,同國內市場的頤達、騏達屬同一級別。這意味著東風日產的汽車生產制造水平已經完全具備了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實力,制造水平獲國際認可。
東風日產副總經理任勇表示,“這次的出口意義不在于我們出口了多少車,更多地在于中國機電產品的競爭實力,從品質保障和制造效率方面來看,已經具備了在國際市場競爭的能力。從綜合指標來看,東風日產的品質控制能力已經接近日本本土,局部指標成為全球標桿,比如東風日產的新車軒逸在試造階段,評價缺陷點數就已經比標準還低。”在出口儀式當天,同期還舉行了花都保稅倉庫揭牌儀式。花都保稅倉庫的設立,能有效降低東風日產的庫存水平,削減物流成本。由此可見,東風日產千輛轎車的出口不是偶然行為,而是有著長期打算的戰略步驟。
2007年,東風日產將完成產銷30萬輛,海外市場的成功啟動,則為其實現這一目標提供了更強有力的保障。據悉日產公司已經表明要讓“東風日產承擔日產公司全球零部件開發和整車出口的生產任務”,這說明今后東風日產除了要立足中國國內市場外,更要成為日產全球整車和零部件出口的生產基地。
今后,“東風汽車”海外事業部將更加努力的開拓海外市場,與國外企業進行全方位的合作,鞏固老市場,開拓新市場,為東風汽車公司海外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為最終實現“中國東風,世界暢通”的宏偉目標而努力奮斗。
放飛夢想構建國際化百年東風
東風在海外上市后,有了更明確的目標和要求——堅定不移地向著建設一個“永續發展的百年東風,面向世界的國際化東風,在開放中自主發展的東風”的愿景邁進。
據悉,在下一個五年里,東風首先要致力實施跨越D120計劃。D120計劃是未來三年的目標,D代表東風(DongFeng)、夢想(Dream)、發展(Development,“120”代表到2008年汽車產銷達到120萬輛,利潤年均增長20%,市場占有率提高2個百分點以上,顯著提升東風品牌價值和國際競爭能力。
通過對東風愿景和D120計劃的奮斗,東風要全力實現成為“國內最強、國際一流的汽車制造商;創造國際居前、中國領先的盈利率;實現持續增長,為股東、客戶、員工和社會長期創造價值”的夢想——
東風要成為一個持續發展、不斷創新超越、并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公司;能夠得到穩定的、高價值的、長期的回報;東風能夠成為治理規范、遵紀守法、誠實守信、管理國際化的公司;公司具有強大的自主研發能力,擁有多項專有技術和持續創新的能力;東風的品牌價值能夠在持續成長中不斷提升、不斷增值;東風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都有良好表現,并實現盈利性的持續增長。
東風能夠提供高性能價格比的產品,為他們帶來高品位的享受;東風的產品具有卓越的品質、高度的可靠性、安全性、環保性,能夠滿足客戶多方面的需求;能夠得到盡善盡美的超值服務,享受高端文化的品位;并能夠持續不斷地為客戶提供有創造性的價值。
東風能夠持續不斷地發展,并保持盈利性增長;員工在伴隨公司成長和走向卓越的過程中,充滿對企業的自豪感,并實現自我的成就感;能夠持續不斷地分享公司發展的成果,提升自身價值;自身職業生涯的規劃能夠在公司走向卓越的過程中得以實現,并創造經濟美好的生活方式和融洽的工作氛圍。
東風在社會經濟發展中能夠成為一個不斷創造利潤和價值的公司,并不斷為社會做出貢獻,做一個盡職盡責的優秀的企業公民;能夠共同關注相關利益者的利益,帶動他們一起成長;東風的產品更安全、更節能、更環保、更節約,實現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