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源于安哥拉中東部與贊比亞西北部高地的贊比西河,先南流、后折向東北、再轉向東南,經納米比亞、博茨瓦納、津巴布韋和莫桑比克,注入莫桑比克海峽,形成一個橫臥在非洲大陸南部的大S形。就在南流與折向東北之際,當河流平緩前行之時,造化不知何故抽刀將何床攔腰斬斷,在地面砍出一道長約兩千米、寬深各約百米的峽谷,于是河水像駿馬脫韁,狂奔跳澗,又恰似銀河落地,飛流直下,在懸崖斷壁間形成滔滔白浪,直瀉谷底發出隆隆巨響,霧氣沖天降下沙沙雨點,陽光折射飛架道道彩虹……這就是氣勢磅礴、嫵媚多彩的維多利亞大瀑布(VictoriaFalls)。
大瀑布橫跨津巴布與贊比亞兩國國界,以1708米的寬度成為世界上跨度最大的瀑布。世世代代在這里勞動生息的當地居民,早就給瀑布起了個生動形象、有聲有色的名字——一雷鳴般的雨霧。大瀑布平均落差92米,當河水豐盈之時,以每分鐘5.5億升的流量狂瀉而下,谷底掀起的水霧能升騰至500米的高空,產生的巨響能遠播70公里開外。
大瀑布分為五段,這緣于贊比西河上的巖石小島將河床分為五個出口。由于贊比西河在此形成北南走向,五段瀑布自西而東依次是魔鬼瀑布、主瀑布、馬蹄瀑布、彩虹瀑布和東段瀑布,前四個瀑布位于津巴布韋,后一段則屬于贊比亞。從津巴布韋走近大瀑布西岸,行進在風景美麗的小道上,伴隨著愈來愈大的隆隆濤聲,天空中不時飄來綿綿雨絲,抬頭張望,艷陽當空,一道飛架南北兩岸的彩虹映入眼簾。這是魔鬼瀑布,其名稱源于一個當地傳說:人們夜間做了噩夢,或是其他征兆預示厄遠與霉氣將要降臨,就捉來一只雞或是一頭羊,從這里扔到河中,讓瀑布的巨浪將其沖走,厄運自然隨之遠去,妖魔鬼怪一沖而光,人們因此消災免禍。1855年11月16日,英國探險家、傳教士利文斯劃舟到這里,“發現”了大瀑布。此君明知這座瀑布早有名字,卻以英國女王的名字——“維多利亞”重新為其命名。為紀念利文斯通的這一“發現”,接踵而來的英國殖民當局為他鑄造了一尊全身銅像。
懷著對這段歷史的慨嘆,我從西岸繞到南岸東行,羊腸小道兩旁是茂密的熱帶植物,阻攔著烈日直射的重重雨霧紛紛落下,好似主瀑布正在為遠方客人洗塵。有志于此度中觀賞對面的主瀑布,從谷底不停升騰的雨霧陣陣飄過,時隱時現的主瀑布讓人難識“廬山真面目”,活像一位即將上轎出嫁的新娘,婚紗掩面,給人一種蒙朧美,可謂:近觀瀑布掛前川,霧里看花忽隱現。飛流直下三百尺,耳際濤聲時不斷。當你觀賞馬蹄瀑布時,瀑布的形狀似萬馬在絕壁上奔騰,耳畔隆隆的濤聲仿佛變成了馬蹄得得,戰鼓咚咚,這種動感美讓人精神為之一震。正當你感嘆馬蹄瀑布名不虛傳時,眼前出現了另外一種景觀:道道彩虹隨你前行,如同“月亮走我也走”。彩虹瀑布因游人在此總能觀賞到彩虹而得名。有時,你會不經意地發現一道道彩虹從峽谷里、從瀑布間、從樹林中升空,四面八方的彩虹讓你目不暇接……這就是大瀑布的色彩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