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中央紀委盤點2006年反腐倡廉 省部級七高官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本刊訊】(記者 羅昌平)2006年,中國因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的黨員共3530名,其中七人為省部級高官。
在2月13日上午召開的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中央紀委副書記、新聞發言人干以勝做了上述披露。
中央紀委有關人士告訴《財經》記者,這七名移交司法機關的省部級高官包括:原國家統計局局長邱曉華、原安徽省副省長何閩旭、原天津市檢察院檢察長李寶金、原江蘇省人大常務副主任王武龍、原福建省委宣傳部長荊福生等。邱曉華案正由檢方補充偵查,即將開庭審理。
干以勝透露,原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所涉的社保案正在逐步深入,在適當時候會向公眾通報。
來自中央紀委的統計顯示,2006年,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共給予黨紀處分97260人,占黨員總數的1.4‰;其中因失職瀆職、違反財經紀律等受到處分的78980人,另有37775人受到政紀處分。
治理商業賄賂作為2006年的一項重要反腐工作,其相應案件查辦的力度明顯加大。統計顯示,全國共查處10883起商業賄賂案件,涉案總金額37.66億元。
干以勝還透露,中央紀委將增設預防腐敗的專門機構,并將加強預防腐敗方面的工作。
《財經》記者獲知,中央高層此前曾對紀檢工作作出批示,認為“依靠制度整治和預防腐敗,是做好反腐倡廉工作的根本途徑”。
在現行機構設置中,各級檢察院已設置了預防職務犯罪的專門機構;作為反腐主力軍的中央紀委,增設此專門機構既考慮中國反腐敗工作的實際需要,亦適應《聯合國反腐敗公約》的要求。
中央紀委有關人士稱,作為中國預防腐敗體制方面的新突破,增設的預防腐敗專門機構將直接隸屬中央紀委;對應于此,各地方紀檢部門亦將設立專門機構。目前中央紀委已做好編制準備和內部人員調劑。
(詳見《財經》網絡版 www.caijing.com.cn “每日特稿”)
案件快報
原安徽副省長何閩旭索賄受賄800余萬
2月12日,山東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國家森在山東省十屆人大五次會議上披露,原安徽省副省長何閩旭涉嫌索賄受賄800余萬元。此案按照有關部門指定,已經由山東省人民檢察院立案審查。
據介紹,何閩旭借干部職務晉升和土地出讓、規劃審批之機,涉嫌索賄受賄800余萬元。山東省檢察院按照中紀委、最高檢的指示,在查辦原安徽省政協副主席王昭耀特大受賄、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犯罪并交付審判的同時,又依法查辦了何閩旭案。現年52歲的何閩旭曾任浙江省麗水地委書記,安徽省池州地委、市委書記,安徽省副省長等職。
原證監會黑龍江監管局長被移送檢察院
黑龍江省治理商業賄賂領導小組辦公室日前透露,原中國證監會黑龍江監督管理局局長丁若鵬因涉嫌巨額受賄犯罪,已被移送檢察機關依法處理。
據了解,丁若鵬在擔任黑龍江證監局局長期間涉嫌巨額受賄,其中包括北亞集團董事長劉貴亭為感謝丁在北亞集團增發新股及調查過程中給予的“幫助”,于2006年3月將102萬元人民幣交給丁之子,在北京某小區為丁若鵬購置住房一套。
丁若鵬案還涉及2003年4月東北高速公路公司下屬大連分公司炒期貨被證監部門查處,丁若鵬受賄2萬美元后,出面協調中國證監會有關部門領導。
“熊貓燒香”電腦病毒案告破
湖北省公安廳2月12日宣布,“熊貓燒香”病毒案已經告破,制作、傳播該病毒的李?。?,25歲,武漢市人)、雷磊(男,25歲,武漢市人)等六名犯罪嫌疑人被抓獲。
去年底,互聯網上大規模爆發“熊貓燒香”病毒及其變種。該病毒通過多種方式被傳播,并將感染的所有程序文件的圖標改成熊貓舉著三根香的模樣。該病毒還具有盜取用戶游戲賬號、QQ賬號等功能。
經查,該病毒的制作者為李俊。他于2006年10月16日編寫了“熊貓燒香”病毒并在網上廣泛傳播,并以自己出售和由他人代賣的方式,在網絡上將該病毒銷售給120余人,非法獲利10萬余元。本案中,雷磊等其他五名嫌疑人通過改寫、傳播“熊貓燒香”等病毒,盜竊各種游戲和QQ賬號非法牟利。
法治建設
《就業促進法(草案)》將首次審議
2月12日舉行的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十七次委員長會議決定, 2月26日至28日,將在北京舉行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會議,首次審議《就業促進法(草案)》。
該法律草案對促進就業的原則、工作機制、政府職責和政策支持體系,以及人才和勞動力市場秩序、職業教育和培訓、就業服務和就業援助、監督檢查和法律責任等內容作了明確規定。其中還特別設立了“反對就業歧視,促進公平就業”的專門條款,重點解決性別歧視、年齡歧視和地區歧視(戶籍歧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