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納季·久加諾夫是當今俄羅斯政治舞臺上十分活躍的資深政治家。蘇聯解體前夕,他參與了1990年蘇維埃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共產黨的組建,于1995年擔任該黨中央委員會主席至今。長期以來,久加諾夫高度重視俄共同中國共產黨的友好交往,并多次訪華。2006年12月13日至17日,久加諾夫第五次率俄共代表團訪華。此訪的目的是加深兩黨友誼,增進相互了解,擴大兩黨合作。訪問期間久加諾夫接受了本刊特約記者對他進行的專訪。
“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我都位列俄羅斯最有影響的前5位政治家之中”
——久加諾夫這樣評價自己在當前俄羅斯政壇上的地位。
在俄羅斯的政治舞臺上,久加諾夫是相當活躍的政治人物。在最初的10年時間里,俄共的影響不斷擴大,黨員人數最多時超過了50萬人,并曾在國家杜馬選舉中躍居第一,成為俄杜馬第一大黨。他本人也在1996年的總統選舉中獲得了超過30%的選票。然而,2000年以后,俄共力量逐漸削弱,黨員人數也減少到目前的18.4萬。
但久加諾夫自己毫不氣餒,他不僅領導俄共繼續開拓進取,而且還宣布將參加2008年俄羅斯總統選舉。無論是對俄共還是他自己未來的政治生命,久加諾夫都信心十足。他認為,俄共是俄羅斯組織體制比較完整的政黨,受俄羅斯復雜國情的限制,很多人積極支持俄共的政策主張,只是出于種種政治原因沒有加入,這是俄共能夠在各個層面開展工作的社會基礎。久加諾夫自豪地說:“就連我們的普京總統也在公開講話中指出,目前俄羅斯惟一一個能夠稱得上系統和有組織的政黨就是俄羅斯聯邦共產黨。”當問及他決定參加2008年總統競選的出發點時,久加諾夫很動情:“俄羅斯的每一個家庭都了解我和我的言論......作為一個政黨領袖,應該參加象總統競選這樣大規模的選舉,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信念,推行自己的政策,維護廣大勞動人民的利益。我們俄共已經制定了較為詳盡的政策,并得到眾多俄羅斯人的認同。”言談舉止間,久加諾夫積極、樂觀向上的斗志和對理想百折不回的追求表露無遺。
“對話而不是戰爭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
——久加諾夫這樣回應外界對于他性格過于溫和的批評。
有人認為,久加諾夫過于溫和,缺乏咄咄逼人的進攻性和大權獨攬的霸氣。久加諾夫對此不以為然。他說:“在我的故鄉最慘烈的戰役是著名的庫爾斯克戰役,我住的村莊當時有100名男子上前線,只有10人回來了,其中3人還有不同程度的傷殘,我的父親就是這3人之一。我是一個現實主義政治家,我不希望用戰爭、暴力的手段解決問題。我認為維護勞動人民利益的最好方式,是通過培育發展青年組織、黨的各級組織并開展群眾性集會。”具體到解決俄羅斯的社會問題,久加諾夫堅信只有社會主義才能使俄羅斯走上健康發展的道路。他認為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理想是符合俄羅斯民族特質的,在俄羅斯聯邦,離開社會主義信念是沒有發展的,也不可能解決面臨的諸多問題和困難。
“全球不僅在向左轉,而且在變紅”
——久加諾夫對當前世界范圍內左翼力量上升的趨勢做了這樣的判斷。
左翼力量在全球特別是在拉美的上升令久加諾夫很興奮。他說,包括委內瑞拉等國在內的許多拉美國家高舉左翼大旗,力量不斷發展壯大。久加諾夫認為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展現了驕人的成績,共產黨的執政地位不斷鞏固,“全球在不斷左轉、不斷變紅”。久加諾夫認為當前左翼力量應進一步加強交流合作。“在世界不斷左轉不斷變紅的趨勢下,我們更應該緊密合作,不斷協調立場,為勞動人民服務,為共產主義服務。”
“戈爾巴喬夫沒有進行真正意義上的改革,他的改革是失敗的,給國家造成災難”
——久加諾夫給戈爾巴喬夫的改革“定性”。
20世紀80年代末期,時任蘇聯領導人的戈爾巴喬夫提出了“新思維”改革,要蘇聯走“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道路”,實行完全的市場經濟。在當時,久加諾夫冒著巨大的政治風險,發表了《告人民書》,批評戈爾巴喬夫對“黨和國家處于危險邊緣負有責任”。不久前,有媒體報道說,戈爾巴喬夫現在對自己在蘇聯時期進行的改革后悔了。他在總結蘇共垮臺和蘇聯解體的教訓時指出,搞民主化會失去對社會和改革的領導,導致混亂,是非常危險的。當問及對戈爾巴喬夫這個觀點的看法時,久加諾夫一改之前迅速作答的習慣,沉思片刻,才一字一頓地說:“我認為,戈爾巴喬夫奉行的不是社會主義政策,也不是左翼政策,而是自由主義政策。他的改革給蘇聯國家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中共和俄共互相借鑒經驗,我認為是非常正確的”
——久加諾夫積極評價中俄兩黨交流。
久加諾夫指出,早在10多年前,中共和俄共已就兩黨之間開展定期互訪交流經驗達成了一致。他認為中共吸取蘇聯時期的經驗教訓,對于中共領導國家所走的發展道路具有積極意義。久加諾夫高度評價中共的治國理政經驗。他說,中國的改革經驗是獨一無二的,俄羅斯的改革者應該學習中共領導人的講話,讀一讀鄧小平文選,了解中國成功的經驗。
久加諾夫認為,俄中兩國人民之間的感情是相互的,彼此友愛,世代友好。“俄中兩國人民心中都為彼此保留了一個非常珍貴的、不可替代的位置。”2006中國舉行的俄羅斯“國家年”獲得成功是兩國關系的成功突破。在“國家年”的框架下,共有400多個俄羅斯的代表團來華訪問,其中普京總統來華兩次,俄總理、副總理以及65個聯邦主體的行政長官都紛紛到訪,更有很多普通的俄羅斯人來中國學習,這對于加深雙方人民之間的友誼,推動國家關系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久加諾夫表示,相信2007年中國在俄羅斯舉辦的“國家年”活動同樣也將取得成功,并進一步深化兩國在政治、文化、經貿等領域的交往與合作,俄共愿為此做出自己的貢獻。
(本文責任編輯: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