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高新區麓谷科技園打造中部投資首選區紀實
近年來,長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把提升區域創新能力、帶動區域經濟發展作為根本任務,堅持以園區建設為載體,以產業聚集為支撐,以科技創新為動力,以優化環境為保障,目前已發展成為高新技術產業高度聚集、產業特色鮮明的新型工業化示范區,先后五次被評為全國先進高新區、全國科技管理先進單位,成為省市經濟的重要增長極,有力推動了湖南省工業化進程。“十五”期間,長沙高新區產業發展實現了規模和效益的大跨越,全區技工貿總收入、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工業總產值、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4項主要經濟指標均保持了年均25%的增長速度。
產業集群實力升級
長沙高新區自成立以來,堅持以工程機械制造、新材料、軟件和電子信息、生物醫藥五大產業為特色,以優勢骨干企業為龍頭,以產業衍生配套為主攻方向,以招大引外特別是引進戰略投資為重中之重,實現特色產業集群、優秀企業聚集。
在工程機械制造領域,引進德國柯赫的世界散狀物料輸送設備行業領先技術,實現技術與市場、產業與資本的有效對接。在新材料領域,形成了以電池材料及動力電池系列、復合材料系列為特色的新材料產業。在電子信息領域,形成了以顯示器件、智能儀表、視聽設備為主要特色的企業集群。在軟件產業領域,投入1.8億元建成國家軟件產業基地和國家數字媒體技術產業化基地。基地建成后,聚集軟件企業300多家,總收入超過100億元。在生物醫藥領域,建設中南地區最大的醫藥物流企業雙鶴藥業,使麓谷的生物醫藥產業迅速擴張提質,成為湖南省成藥研發、生產和物流配送的核心基地。
長沙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彭可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坦言,“科技創新和項目建設的推進,為長沙高新區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大后勁和無限動力。”????
自主創新后勁無窮
長沙高新區管委會自1999年獲得科技部創新基金項目推薦單位和監理單位資格以來,共有84個項目獲國家創新基金支持,資助金額達4445萬元。
“十五”期間,長沙高新區各類研發機構達400多家,其中國家級工程中心6個,部分企業已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成為國內相關行業的領軍企業。
長沙高新區大力推進以國家級創業園、軟件園、大學科技園為重點的孵化創新體系建設,各類孵化場地達18萬多平方米,在建孵化場地12萬多平方米,國家軟件產業基地的八大公共技術平臺、園區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平臺等服務體系日益完善;在原有的國家軟件產業、傳感技術、新材料等三大基地的基礎上,國家數字媒體技術產業化基地、長沙先進電池材料及電池產業基地、中國華文教育卡通工程生產基地、國家動漫游戲產業振興基地等新興產業基地得到進一步充實和發展。長沙高新區技術創新能力在全國高新區中綜合加權排名第6位。
園區建設日新月異
近年來,長沙高新區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施工、高速度推進園區建設,累計完成基礎設施投入30多億元,今年可形成13平方公里的開發規模。
日前,湖南省委常委、長沙市委書記陳潤兒在長沙高新區調研時指出,在新一輪發展中,長沙高新區要強力推進麓谷新城的超常發展,叫響“投資中部,首選麓谷”的品牌,實現“又好又快率先發展”。
針對下一步目標,長沙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彭可平表示,從現在起到2010年,長沙高新區要努力成為促進技術進步和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載體,成為帶動區域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重大引擎,成為高新技術企業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的服務平臺,大力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實現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綜合競爭力、輻射帶動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新跨越,著力把麓谷新區建設成為高新產業高度聚集、產業特色鮮明的新型工業化示范區,成為創新資源聚集、創新能力強勁的科技創新主陣地,成為生態環境優良、宜于創業與人居的現代化新城區。到“十一五”期末,“一區四園”技工貿總收入、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將以年均25%以上的速度增長,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進一步健全完善,吸納一大批相關行業的領軍人物、研發團隊和高新技術創業者,形成與支柱產業相關的公共技術支撐體系和比較完善的創新創業服務體系,創新能力實現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