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至今也沒有找到一個清晰的盈利模式,業內人士指出,今年將有九成的視頻網站關門
一邊是不斷獲得風投砸下的重金,一邊是因“缺血”不斷倒下,國內視頻網站正在經歷著一個你死我活的亂局。

日益成熟的品牌廣告模式為門戶網站帶來了利潤,而競價排名的廣告模式也讓Google和百度們賺了個盆滿缽滿,而什么樣的盈利模式能為亂局之中的視頻網站帶來真金白銀?這是國內所有視頻網站都必須要面對的生死大考。
“土豆”熟了
5月中旬,土豆網CEO王微正在享受著愜意的假期。此前,土豆網剛剛完成了第三輪融資,規模達2000萬美元。王微曾對媒體表示,2007年視頻網站生存的最基本條件是資金。
“2000萬美元已全部到位了。”5月11日,土豆網創始人、媒體總監陳偉稼在接受《經濟》采訪時表示,融資后土豆網的資金會更加充裕。
這次融資由今日資本和General Catalyst Partners主導,韓國的KTB風險投資也參與了本輪融資。與土豆網同在上海的今日資本是專注于中國的直接投資基金,管理著2.8億美元的基金,從TMT(電信、媒體和科技三個英文單詞的縮寫的第一個字頭,即TMT產業)到高科技,再到傳統行業都有投資,其投資團隊最早曾投資于娃哈哈、網易、諾亞方舟以及中華英才網等。General Catalyst Partners成立于2000年,總部在美國,目前管理著10億美元的基金,專注于投資杰出創業者的風險投資基金。而KTB是韓國最知名的私募基金之一,成立于1981年,管理的資金超過60億美元,除韓國外,在日本和美國都有投資團隊,2001年開始在中國投資,對象包括分眾傳媒。此外,土豆網前兩輪的投資者集富基金、寰慧投資和IDG也參與了本輪投資。據了解,土豆網此次融資耗費了半年以上的時間。
風投們為何如此看重土豆網?
2005年4月15日,土豆網開始推出公測,是國內最早的視頻分享網站。經過兩年多發展,如今土豆網的日播放視頻次數已達300萬次,每天獨立的IP約250萬個,日上傳節目1.8萬-2萬個,總節目數300萬個。
今年初,《INTERNET GUIDE 2007中國互聯網調查報告》顯示,2006年中國互聯網播客/視頻分享網站用戶年到達率土豆網最高,為9.86%,第二、第三名為悠視網和Mofile。
“我們一直保持穩步增長。”陳偉稼認為,土豆網穩健持續地增長是風投繼續投資的首要因素,其次土豆網團隊能力也得到了投資者的認可。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有傳言稱土豆網的估價已接近7000萬美元。
受到風投青睞不僅僅是土豆網。2006年底,優酷網進行的第二輪融資金額達1200萬美元,今年3月悠視網獲得的投資高達2350萬美元,是至今為止國內視頻行業規模最大的一次融資。
艾瑞市場咨詢副總監曹軍波對《經濟》表示,風投之所以頻頻施以重金砸向土豆網等,原因是視頻網站的方向是大家認可的,互聯網從圖文時代發展到多媒體視頻時代是必然的趨勢,同時,視頻網站跟WEB2.0相結合也是必然的趨勢。
分化已現
土豆網在數錢,而它的多數同行敗局已現。
今年3月30日,華體網的200多名員工被裁掉,比例高達90%。華體網是垂直體育網站,2006年9月推出視頻網站都視網,并將重心轉移到上面,投資方南非MIH傳媒投資背景曾經是視頻類網站中最強悍的。為推廣都視網,華體網還不惜重金聘請了師洋作網站代言人,并在今年1月舉辦了名為“都視麗影”的活動,以贈送奧迪跑車為噱頭來吸引網民。然而,除了賺得暫時的眼球關注外,其流量和收入并沒有實質增長。目前,華體網和都視網陷入了基本停滯狀態,等待著被《體壇周報》收購的命運。
陷入生死泥沼的不僅僅是華體網,去年9月,新浪前任董事長姜豐年投資的新傳國際裁員數十人,新傳國際曾依靠手握世界杯網絡轉播權風光一時。接著,以YouTube為目標的磊客中國裁員50多人,其后千橡集團旗下的視頻網站UUMe裁員至僅剩10人。去年底,知名視頻網站MySee在燒光了150萬美元后面臨倒閉。
“大家都在燒錢,收入永遠抵不上支出。”曹軍波認為,大多數視頻網站都處在缺血狀態,這是視頻網站紛紛潰敗的直接原因。
同普通門戶網站不同,視頻網站的運營成本極高。曹軍波認為,高昂的帶寬費用是視頻網站的主要成本。“如果要保證一定的規模,需要5G-10G的帶寬,而每個G的租金每月都在十幾萬元,這樣每個月都要有上百萬的費用。”
據陳偉稼介紹,土豆網一年下來僅帶寬成本就會高達幾百萬美元,“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的資金也說不上寬裕。”而優酷網的CEO古永鏘曾表示,沒有1億元人民幣的資金根本玩不轉視頻網站。
曹軍波認為,在眾多的視頻網站中,即使前三五名也沒有出現一家獨大的局面,“沒有一家是盈利的,只是有的資金充沛些還能維持一段時間。”
因此,業內人士指出,今年將有九成的視頻網站消失,視頻網站的敗局仍將繼續。
不明朗的未來
沒有找到一個清晰的盈利模式被看作是國內視頻網站潰敗的根本原因。
國內的視頻網站興起于去年,尤其是Google以16.5億美元收購YouTube后,引發了視頻網站的熱潮,一下子涌現出200多家視頻網站。因此,2006年被稱為視頻網站元年。
艾瑞《2006年中國網絡視頻研究報告》指出,到2010年,中國網絡視頻市場整體收益將有望達到34億元。曹軍波解釋說,這個數字的大頭是用戶付費,比如鳳凰寬頻、互聯星空等用戶付費網站,而視頻廣告的統計口徑比較寬,包括視頻廣告和圖文廣告等。
陳偉稼說,土豆網的盈利模式主要包括兩種:廣告和3G。由于后者還不明朗,現在主要的還是廣告。“現在已經有了廣告收入,但很少。這需要時間的積累,當你每天只有100萬次的流量的時候,肯定拉不到廣告主來投廣告。”
陳偉稼強調,視頻網站的廣告不同于傳統門戶網站的廣告,非文字也非圖片鏈接式廣告,而是基于視頻為特色和內容的廣告形式,比如貼片廣告。“你可以把土豆網看成一個電視臺。”
然而,國內視頻網站的視頻內容質量普遍不高,從而影響了對商家的廣告吸引力。陳偉稼介紹,土豆網最大的特色就是原創內容較多,所占比例達30%-35%。“當然,廣告實際上是對消費者權益的侵犯,我們不會貿然刊登廣告。”
另一方面,視頻網站上發布的內容許多都是從電視節目和電影中截取下來的,這些內容被使用者非法上傳到網絡上,極容易帶來版權糾紛。YouTube至今版權官司纏身,不久前遭到英足總的起訴,原因是幫助用戶觸犯版權法律。
“視頻網站正處在兩難境地。”曹軍波認為,內容對視頻網站來說是個悖論,如果提高內容質量,就不得不更多地打擦邊球,而這又會帶來版權問題。
陳偉稼承認版權問題難以避免,“首先我們保證有版權的原創內容不會產生收益,其次我們會跟內容作者協商,分享收益。”今年3月開始,土豆網把廣告主提供的視頻廣告包括拜爾藥業、東風起亞汽車等,在原創作者同意的前提下嘗試插入到視頻播客中,用戶每點擊一次瀏覽,原創者就會獲得一分錢的收益,達到100元時,后者可以向土豆網支取廣告收入。
盡管視頻網站可能的盈利模式包括貼片廣告,與內容作者分享收益,移動增值(3G)以及版權出售等模式,但這些都不成熟,不清晰,沒有給視頻網站帶來直接的收益。
曹軍波認為,國內視頻網站要發展必須做好三個方面的關系,即用戶、廣告主和廣告形式之間的平衡。“用戶要保持在相當的規模,這樣能帶來流量,也能得到廣告主的認可,而廣告形式也要創新,要開發出具有特色的產品。”
從互聯網廣告的趨勢看,圖文時代的門戶網站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品牌廣告,Google、百度創造了競價排名的廣告模式,而視頻網站能帶來什么樣的廣告模式?“理論上這個模式應該更有前景。”曹軍波認為,視頻網站的盈利模式還需要創新。
今年年初,土豆網牽手東南衛視,打造一檔跨媒體合作的電視播客節目。這是國內第一檔以播客為主題的電視節目,也是傳統電視媒體與網絡視頻新媒體的首次合作,打破了業界關于電視與網絡視頻媒體“互為對手”、“水火不容”的對峙局面。
3月中旬,優酷網上由網民拍攝的沈陽大雪視頻被央視新聞頻道《社會記錄》欄目大量采用,這在國內微視頻產業發展中尚屬先例,因而此事件被優酷網創始人古永鏘評價為“微視頻發展的里程碑”。
不過,這些合作還不能直接為視頻網站帶來收入,因此并非真正的商業合作。
“投資者沒有給我們設定盈利時間表。”陳偉稼認為,國內視頻行業還處在培育市場階段,重要的是先把蛋糕做大。
的確,連視頻鼻祖YouTube都沒有盈利,而是靠Google廣告聯盟分成獲得利潤,國內視頻網站似乎有理由不盈利。不過,最后要看誰能夠撐到雨過天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