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ORTUNE2007年4月2日世界十大綠色巨頭
為企業制定環保方案,將成為我們這一代業界領袖要面對的重大主題之一
曾幾何時,大型企業是環保分子眼中的不共戴天之敵。通用電氣把有毒化學物質倒入哈得遜河,沃爾瑪在美國肆無忌憚地破壞環境,杜邦被指責是國內最大的污染企業,雙方曾不止一次地在法庭上對峙。但這樣的時代幾乎已經一去不復返。
如今大企業和環保分子不再將對方視為死敵。相反,在環保問題上,它們有了更多共同點。通用電氣首席執行官杰弗里·伊梅爾特曾在世界資源研究所的25周年宴會上說:“為企業制定環保方案,將成為我們這一代業界領袖要面對的重大主題之一。”
根據環保專家和顧問的提名,我們選出了十家在環保上走在行業前列的全球知名企業。
1.本田汽車公司在其他汽車生產商怨氣沖天、滿腹牢騷的時候,本田汽車公司卻津津樂道地鉆研起提高燃料效率、減少廢氣排放的問題。目前公司正在獨立研究三種可取代汽油的燃料技術:油電混合動力技術、清潔柴油技術和燃料電池技術。它的長期目標是成為全球最環保、最高效的汽車制造商;它的近期目標是在2005-2010年期間,實現所有工廠和出產汽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5%。
2.大陸航空公司在環保行動上,走的最遠的航空公司是美國大陸航空公司。過去10年來,大陸航空公司投資160多億美元,用于節能效率更高的客機取代老式飛機。此外。公司還在大部分波音737和757客機上安裝節能翼,使飛機減少5%的廢氣排放。公司還聘請13 位環保專家擔任全職顧問,負責和發動機制造商合作,設計環保方案,并追蹤日常溫室氣體排放和廢物回收利用。此外,公司所有的垃圾都要經過分類揀選,以便循環使用。
3.太陽石油公司開采石油不是什么環保的工作,但加拿大太陽石油公司卻用實際行動為我們樹立了榜樣。它的環保行動和對社會負責的態度,使其連續多年入選道·瓊斯可持續發展指數,以及顯示企業良好社會責任度的富時社會責任指數(FTSE4Good)。去年在對全球23家石油公司進行的調查中,太陽石油公司憑借其出色的環保計劃和溫室氣體管理項目,成為業界的環保典范。
4.特斯科超市有限公司用風力發電的超市,高科技廢物回收利用,以生物柴油為燃料的運貨卡車——這些都是特斯科超市為環保付諸實施的行動。特斯科啟用噪音和污染低于正常水平的火車取代卡車送貨,這一舉措大大減少了二氧化碳排放。公司還決定,高層管理人員的獎金要和是否完成減少能耗和廢氣指標掛鉤。此外,特斯科還用獎勵積分(積分可用于兌換店內商品)的辦法鼓勵顧客自帶非一次性購物袋來超市購物。
5.阿爾坎鋁有限公司2003年底,阿爾坎鋁有限公司成功收購業內同行法國佩希內公司,也順理成章地獲得了世界一流的熔煉技術。現在它的溫室氣體排放比1990年減少了25%,產量卻增加了46%。阿爾坎鋁公司的最新目標是通過改進技術使能源效率提高20%,同時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6.美國太平洋天然氣和電氣公司(PG&E) 去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對溫室氣體排放做出強制性規定,在這個過程中太平洋天然氣和電氣公司功不可沒。這家電力公司依靠清潔能源解決了56%的零售售電。它還向購買節能型家電產品的顧客提供75美元津貼。除此之外,公司還在不斷探索各種無污染的發電技術,包括申請一個發電機研制項目,把太平洋沿海的潮汐能轉換成電能。它在圣華金擁有一個牛糞發電的試驗項目。
7.美國莊臣有限公司早在1935年,H.F.約翰遜就率領考察隊不遠萬里來到巴西,為公司的第一個產品“莊臣蠟”尋找可再生資源——巴西棕櫚樹。如今他的孫子,莊臣公司現任首席執行官菲斯克·約翰遜將老約翰遜的精神進一步發揚光大。公司最著名的創新是發明了Greenlist分級制度,評估各種原材料對人體健康和環境的影響。在生產方面,莊臣公司積極采取措施減少對煤炭的依賴。最近公司還建起自己的發電廠,用天然氣和甲烷發電。
8.高盛公司2005年,高盛公司宣布一項重大環保政策,引來無數爭議。事實證明,高盛在纖維素乙醇、風力和太陽能技術上的15億美元投資是值得的。這些綠色投資使高盛和環保組織建立起良好的關系。在競購得克薩斯能源公司TXU的過程中,得克薩斯太平洋公司和私募股權投資公司KKR紛紛求助于高盛公司。如今高盛在歐洲的證券分析師把環保、社會和政府問題也囊括在分析報告中,不少從事調研活動的客戶對此舉大為贊許。
9.瑞士再保險有限公司瑞土再保險有限公司的主要業務是為保險公司提供保險,但在氣候變化問題上它卻走在了同行的前面。早在1994年,公司就對全球變暖引發風暴和其他與氣候有關的自然災害提出警告。此外,它還根據氣候變化發明了一系列金融衍生工具,為此類風險相應的預防和補償措施。購買者可以根據自己對未來某段時期內的氣候變化預測購買保險。
10.惠普公司作為全球知名的計算機制造商,惠普一直致力于減少計算機和數字設備對環境的不利影響。惠普擁有多家大型電子垃圾回收廠,每月能處理400萬磅電子垃圾。如今惠普計算機已實現100%可回收利用的目標。惠普向世界各地業務客戶推出回收和再利用服務,接受任何品牌的廢舊硬件。它還承諾到2010年減少能耗20%。除了嚴于律己,惠普還對主要供應商進行審核,要求其符合環保標準。惠普公司發布的《世界公民責任報告》為明確環保責任確立了標準。
T. W. Post2007年4月3日
美國為何對中國銅版紙征稅
制裁中國是國內政治的反映,而不是在追求真正的國家利益
今天,中國行業和貿易團體指責布什政府上周做出的對中國銅版紙征稅的決定,認為這是錯誤和虛偽的。
美國認為,中國出口的銅版紙受到了政府的補貼。但是,中國商務部稱這一經濟制裁是“不可接受的”。上海復旦大學的一位學者認為,美國的立場是“非常可笑”。他指出,就在幾年前,美國還在向波音和微軟等公司提供非法退稅補償。
美國商務部官員表示,面對憤憤不平的美國造紙公司的請求,他們別無選擇。從中國進口的廉價銅版紙使得美國造紙公司的銷售下降。
對銅版紙產品征稅的決定只是一系列事件中的第一起,因為布什政府接下來很有可能會對包括鋼鐵、紡織品和塑料制品在內的一系列中國產品采取類似行動。
20多年來,美國一直沒有反對所謂的“非市場經濟國家”實施反補貼法的貿易政策,因為在社會主義和公產體制中,實施補貼是個慣例。這次,在聯邦法院裁決的支持下,布什政府正式指責中國實施補貼的做法。
美國商務部負責國際貿易的副部長富蘭克文·拉文說,布什政府希望通過談判解決今后的貿易糾紛。
考慮到中美兩國經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加上美國公司也依賴于從中國進口的廉價產品,中國專家預測說,布什政府的做法終將在國內遭到強烈反對。
華盛頓的一些分析人士表示,這是國內政治的反映,而不是在追求真正的國家利益。美國商務部負責國際貿易的前副部長格蘭特·奧爾多納斯說,在中國開展業務的美國公司,主要是對加大力度保護知識產權,打擊猖獗的造假行為及消除出售產品時所遭遇的壁壘感興趣。
奧爾多納斯說,美國對中國銅版紙征收反補貼稅將會破壞中國與布什政府之間的高層對話。由美國財政部長亨利·保爾森領導的這一高層對話意圖在主要問題上取得進展,比如說服北京改革貨幣制度,使其匯率隨市場浮動。
BusinessWeek2007年4月3日
海外農業公司涌入中國
外國農業技術公司完全有條件滿足中國的需求,并從中牟利
中國的農民需要各種各樣的幫助。他們不但缺乏資金和技術,且環境因素對他們也不利。中國的農產品需求量不斷增加,然而農民既沒有設備來應對這一變化,也沒有足夠的社會保障機制。
中國農民必須用僅占世界可耕地10%的土地,養活世界1/5的人口。分析家們說。中國人均水擁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如果保持目前的用水量,那么到2030年中國人均擁有量將低于國際上規定的水危機標準。在中國,農業用水占到了整個用水量的70%,要想避免災難的發生,或許只能通過提高效率。
外國農業技術公司多年來一直致力于機械化、農業化學和生物學的研究,因此它們完全有條件滿足中國的需求,并從中牟利。與此同時,資金充足的海外食品加工公司和零售商能夠大規模地進行基礎設施的改造,而這是國內競爭對手望塵莫及的。
僅缺水問題就能給那些有對路產品的公司帶來無限商機。
美國灌溉設備商林賽制造公司的一位經理說:“從長遠看,缺水成為我們業務發展的主要動力。在中國北方,要想大規模發展機械化農業,灌溉是必不可少的。”提高效率和發展技術可以節約用水,并增加產量;收割機械化可以大大提高收獲量,同時還省時省力;新品種家畜可以提高產值;優質化肥和殺蟲劑可以抵御病蟲害。
但是很難向廣大農民推廣這些解決問題的方法,他們仍在沿用父輩的老方法來侍弄他們的小塊土地。而那些引用了現代技術的地區,農民常常不知如何有效地利用這些技術。
熙可公司的一位農業工程師說:“剛剛與一家農場簽訂合同,我們就必須馬上派去農業工程師和外國專家,對農民進行培訓。要想改變農民的觀念非常難。你必須樹立榜樣,讓他看到這一切很管用,之后他才會按照你的指導去做。”此外,由于土地權不得轉讓,許多重要技術很難推廣,因為這些技術只適合于能夠實現規模經濟的大型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