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點】
溫家寶總理日本“融冰”之旅
文/董偉
2007年4月10日-13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受邀出訪近鄰韓國和日本兩國。由于中韓關系一直處于較為和諧的狀態,因此輿論并未對此給予過多的筆墨。而溫總理此后的行程,則成了各方關注的焦點。其原因不言而喻——中日關系經過數年冰封,如今正在轉向——用溫總理在日本國會演講的原話來說,“如果說安倍晉三首相去年10月對中國的訪問是一次破冰之旅,那么我希望我的這次訪問能夠成為一次融冰之旅。”
溫總理把他此次訪日喻為“融冰之旅”,是希望能進一步促進兩國關系的改善和發展。在出訪之前,溫總理會見駐北京的日本媒體人士時提出三項期待,“我期待著這次訪問取得成功,真正成為一次‘融冰之旅’;我期待著同日本領導人就兩國關系的重大問題達成共識,推進兩國關系的發展;我期待著同日本人民接觸,更多地了解日本,也讓日本人民更多地了解中國,增進互信和友誼。”這似乎道出了溫總理這次“融冰之旅”的主要目的。
然而有外界輿論指出:溫總理此番受邀出訪,看似行程輕松,實則任務艱巨,說是“融冰”,實為舉重若輕。中國今年的外交基調,是推動“和諧世界”理念的實現。溫家寶訪日,正是今年北京國際戰略變局中的重要一環,是繼胡錦濤今年年初出訪非洲及3月出訪俄羅斯之后,第三個重大外交行動。
中國的國際戰略,是以外交的穩定發展,為中國大陸經濟和社會發展,為最終的大國崛起,創造有利的外部條件。至今與美國、俄羅斯、歐盟、東盟、中亞國家等,都已確立基本的戰略關系,惟與日本這個近鄰,是多年風雨、數度緊張。
然而作為亞洲的兩大經濟體,中日兩國之間必須平穩互動,如果雙邊關系總是處于猜疑和敵意的狀態,兩國的風險、代價都會很高。而反之,如果中日兩國戰略互惠,則會給兩國同時創造巨大空間——兩國國力發展的空間。
事實上,現在中日兩國已認識到,無論要實現國家發展的短期目標還是長期目標,彼此都是一個無法繞過的友鄰國家。中日兩國政治關系如果持續冰冷,兩國的經濟發展勢必要受到極大的影響。因此,中日兩國與其相爭,不如合作。合作所創造的空間,要比競爭和對抗所帶來的更加巨大。此外,作為亞洲大國,兩國理應“共同為亞洲以及世界的和平、穩定與發展做出建設性貢獻”,并承擔起“新時代賦予兩國的莊嚴責任”。
當然必須承認的是,在幾年的冰封期之后,中日關系盡管開始“融冰”,但是離兩國人民所期待的“回春”和兩國發展所需要的位勢,都還有差距。數年來,導致中日政治關系冰凍的“政治寒流”主要來自冷戰后日本政治右傾化思潮的蔓延和發展,即使當下,一些日本官員對敏感歷史問題仍然持模糊的態度。因此,僅靠“融冰”尚不足以解決未來雙方在地緣方面的對峙、政治制度上的分歧、歷史上的宿怨,以及彼此間的缺乏信任將繼續限制中日關系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融冰”之后,兩國會面對更加迫切的“回春”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