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實施雙語教學應借鑒國外雙語教學的成功經驗,積極探索適合我國實際的雙語教學模式。在實施過程中既要認識到雙語教學的深遠意義,又要注意其艱巨性。關鍵詞:雙語教學;外語應用能力;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544(2007)06-0050-01
雙語教學是指在某些或所有的非語言科目中全部或部分地采用外語(在我國主要指英語)作為媒介語的教學活動。許多學者在借鑒國外學者所下定義的同時,基本認同雙語教學是把兩種語言(學生的母語和目的語)作為教學的媒介語的教學活動。然而這些定義都未明確兩種語言的使用比例應該是多少,只是突出使用目的語作為教學媒介語,因為“這是雙語教育區別于ESI/EFL教育的標志”。筆者就雙語教學實施中應該注意的六個重要方面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雙語教學的目標
雙語教學的目標大致有三個:(1)知識目標,即對學科知識的掌握。(2)語言目標,在非語言類學科中,運用外語進行專業知識的教學,使學生能讀懂該學科的外語資料,并能用外語就該學科的問題進行口頭和書面交流。(3)思維目標,同時使用母語和英語進行思維,能在這兩種語言之間根據交際對象和工作環境的需要進行自由地切換。
在這三個目標中知識目標是第一位的,雙語教學中“教學”是首要的,其目的是學習專業知識?!半p語”只能是“手段”,是學習先進科技知識的橋梁。這一點必須與專業外語課區分。
二、雙語教學的方法
根據我國國情,可把雙語教學分為三個層次:第一是簡單滲透層次,教師在上課時用外語講述重要定理和關鍵詞;第二是整合層次,教師講課時交替使用中英文;第三是雙語思維層次,讓學生學會用母語和外語思考。
雙語教學中,如果教師對外語這一教學語言過分關注,而不能像單純漢語教學一樣注意生動、形象,也無暇顧及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能力,將會使整個教學過程枯燥乏味,降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甚至難以完成教學任務。因此充分了解本校學生的外語水平,把握好雙語教學的層次相當重要。根據美國南加州克拉申提出的著名的“輸入假說”,即最有效的學習是輸入語只能略超過學習者的現有水平(i+1)。如果輸入的信息能為學生所理解,并引起他們的共鳴,則學生的學習動力和自信心就會增強。如果外語使用的比例過大,超出了學生的接受能力,勢必會影響教學效果。故筆者認為,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英語程度,決定和選擇合適的雙語教學層次(方法),循序漸進地提高雙語教學的效果。
三、雙語教學的教材
目前實施雙語教學的學校大多采用從國外引進的原版教材。原版教材與國內教材相比,具有諸多優勢:一般較為正規,英文規范,表達清晰,內容豐富、新穎,閱讀量大,可讀性強,能提供該領域較新的專業知識。但由于國外教材的編寫體系與我國現行教材有很大的不同,原版教材在內容編排、知識的深度和廣度等方面不太符合我國現有的教學要求和實際;而且中外思維方式不同,英文的表達方式也有別于中文,這可能使學生感到極不適應。因此高校雙語教學必須對原版教材進行合理取舍,先深入調查研究國內外同類或相近學科專業的教材使用狀況,進行充分的比較分析,然后根據本校學生的實際英語水平,選擇難度合適的教材。同時最好配備一本漢譯本作為參考書,以保證不影響英語較差的學生的專業課學習。
四、雙語教學的師資
實施雙語教學要求教師不僅要有較高的專業知識水平,還要有較豐富的英語知識,尤其是英語口語要好。但從目前我國的實際情況看,能完全勝任雙語教學的教師還很少。多數雙語教師英語口語較差,難以清楚地用英語表達專業內容,因而教學效果差。部分教師對自己精心準備的內容尚可用英語講授,但對學生的提問卻難以應付。此外,評價一個教師是否為合格的雙語教師,除了英語水平和專業水平外,其態度、動機等因素也相當重要。目前,當務之急是加大投入,提高教師的英語水平??赏ㄟ^舉辦各種英語培訓班、選送部分中青年教師出國受訓、充分利用留學歸國人員等措施來改善目前雙語師資匱乏的現狀。
五、雙語教學環境下學生的準備
我國在校大學生普遍是英語閱讀能力強于聽說能力。要搞好雙語教學,必須做好大學英語教學和雙語教學的銜接工作。大學英語教學(非英語專業)階段要切實增強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由于學生專業詞匯量普遍不足,應提倡學生的自主學習。課前應熟悉本節課涉及的專業詞匯及習慣用語,減少教師在課堂上解釋生詞的時間,將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用于專業知識難點的講解上。雙語教學不應只局限于課堂上,學校應注意創造有利于雙語教學的校園氛圍。學校團委、學生會應積極開展各種英語活動,開辦英語沙龍,舉辦英語演講比賽;充分發揮學校廣播站、電教中心、網站的作用,大最播放英語新聞、英文電影、歌曲以及有利于英語學習的一些節目。
六、雙語教學的評價體系
雙語教學質量要得到保證,需要建立科學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我國高?,F有的激勵機制難以調動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應形成一個新的評價機制和導向機制,鼓勵學生向多元化發展。考試方式要體現雙語教學的特點,重視語言、學科知識等各個方面的綜合素質。教師應根據教學大綱、教學目標、學生的實際語言能力等來決定命題方式、考試方式和評分依據(考慮專業知識分值和語言能力分值的比例等)。將終結性評價與過程性評價有機融合起來,使學生和教師在雙語教學過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得到體現。
總之,雙語教學是將兩種語言作為教學媒介語的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其最終目的是使學生把英語作為一種交流的語言來學習,加強和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使他們能夠利用英語語言掌握所學專業知識,養成英語思維的習慣。我們要充分借鑒國外雙語教學的成功經驗,不斷思考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大學雙語教學模式。既要認識到雙語教學的深遠意義,又要注意實施這一工程的艱巨性,不應對雙語教學提出任何不切實際的要求。雙語教學將會促進我國高校教學的改革,加快我國教育的國際化進程,培養更多的適應時代要求的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