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汽車消費已成為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汽車消費信貸對擴大汽車消費、促進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應消除各種不利因素,積極推進我國汽車消費信貸業務的發展。
一、目前我國汽車消費信貸存在的問題
雖然近年來我國汽車消費信貸發展迅速,但發展狀況不甚理想。在美國、日本和西歐,大約30%-70%的汽車銷售是通過消費信貸的方式進行的,而我國實際上只有5%的購車人辦理了購車貸款。有關調查顯示,在未貸款的購車人中。有29%的人是因手續繁多而放棄貸款,剩下的人表示寧愿攢錢買車,也不愿貸款買車。可見,我國汽車消費信貸對推動汽車需求增長所發揮的作用還不夠,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1、貸款主體較為單一,不適應汽車金融服務專業化發展的要求。我國商業銀行是目前開辦汽車消費信貸的主要機構,約占全部汽車貸款量的95%。由于財務公司受資金來源限制較大,包括汽車集團財務公司在內的其他機構所占比例很小。近年來我國汽車貸款業務發展很快,但汽車銷售融資比例尚不足20%,與國外70%的比例相差較遠,對于汽車產業發展的推動作用沒有真正體現出來。
2、個人信用制度不夠健全。目前,我國還沒有一家機構能夠提供消費者個人的信用資料,由此導致商業銀行消費信貸的還款違約率高達15%。為了降低信用風險,人民銀行對汽車消費貸款業務的操作有明確規定,各家商業銀行也根據現實情況制定了相應的政策。但由于對貸款人資格要求過高、貸款條件苛刻、手續煩瑣,還是把絕大部分的消費者排除在外了。另外,汽車消費信貸屬銀行的零售業務,具有客戶分散、筆數多、金額小、償還期限長的特點。個人資信制度的缺乏使大多數銀行只能對單個申請人進行逐戶逐筆調查,不僅增加了銀行信貸管理的成本,也因得不到消費者的理解和配合,影響到汽車消費信貸業務的推廣和發展。
3、汽車消費信貸的擔保和保險制度上存在較多問題。一般來說,汽車消費貸款大部分都用自有住房作抵押,房產價值需由專業機構評估,借款人要支付高額評估費,這給借款人增加了負擔。若用所購汽車作為抵押物,由于我國尚未建立健全的汽車抵押登記和產權證制度,同時也缺乏汽車產權征書,即使辦理了汽車抵押登記手續,也避免不了汽車轉讓、重復抵押給銀行帶來的風險。在消費者可提供的抵押物有限的情況下,保險公司開辦的履約保證保險成為銀行控制汽車消費貸款風險的主要手段。目前,在銀行辦理的汽車消費貸款中,大部分由保險公司提供履約保證保險,但許多地方的保險公司根本沒有此類業務。即使提供保證保險,保險公司也往往把汽車消費貸款中最難把握的道德風險轉移給銀行,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保險本身并未給銀行貸款真正上“保險”。
4、相關法律法規有待進一步完善。汽車消費信貸業務在我國尚處于起步階段,我國的《貸款通則》和《擔保法》均沒有針對消費信貸的條款,更沒有針對汽車消費信貸的相關成套法規,一旦借款人違約,執行起來就比較困難。
二、發展汽車消費信貸的對策
針對目前汽車消費信貸存在的各種障礙,首先應把重點放在建立健全各種制度上,最大限度地減少人為的障礙,為汽車消費信貸的發展提供制度保障。逐步建立健全個人信用制度,改革用車制度,完善汽車消費信貸管理辦法,消除汽車消費信貸的不利因素。
1、建立健全個人信用制度,降低銀行汽車消費信貸的風險。建立覆蓋全社會的公共信息網,為居民確定惟一的社會保障代碼,建立個人信息檔案,提高信息的經濟價值,用立法的形式確定信息的發布、使用、保密范圍,多層次綜合開發利用。與社會公共信息網的建設相配套,建立健全銀行個人消費信貸中介服務機構,分散、減輕銀行所承擔的風險。
2、由汽車經銷商、保險公司和銀行聯手,共同分擔汽車信用消費的風險,擴大汽車信用消費的總體規模,實現共贏。汽車制造商、經銷商、商業銀行、保險公司、交通管理部門要通力合作,把車輛保險及車主個人壽險引入汽車消費貨款,減少銀行信貸風險;改變以“非汽車”物品為擔保的方式,簡化貸款程序,為拓展汽車消費信貸提供有力的支持。銀行與汽車經銷商或制造商合作,不但可以了解汽車市場的情況,而且可以利用汽車經銷商的銷售網絡推銷自己的消費信貸產品,獲取投資收益;經銷商有了銀行的支持,減少資金周轉的壓力,同時也有利于提高產品的競爭力;保險公司有了經銷商的擔保,在低風險的條件下可以擴大自身的市場占有率。銀行與汽車經銷商、保險公司的合作可謂一舉多得。
3、完善汽車消費信貸管理辦法。(1)重新界定汽車消費貸款對象。建議將原辦法中法人汽車貸款和個人營運型車貨業務從汽車消費信貸中劃出,將個人生產營運性車貸作為個人生產經營貸款管理。這樣有利于市場準入把關及貸款風險監管。(2)細化貸款準入條件。主要選擇資信度較高、收入穩定、居所固定的國家公務員、壟斷行業職員等,可采取住房抵押、第三方擔保(單位和個人)、房車組合等方式,貸款額度不能超過汽車市場價格的80%,首付款不低于20%~40%,貸款期限不能超過5年。(3)從嚴控制跨區貸款。購車人必須是貸款行所在地戶口、有同定住所、有可靠的聯系方式,嚴格限定在貸款行的管理半徑內,不能跨區域放貸。(4)完善批量代扣程序。盡快開發出具備實時代扣、靈活代扣和打印到期提醒預警清單等功能的軟件。(5)實行集約化經營、專業化管理。根據汽車消費信貸業務專業性強、客戶對象明確等特性,城區不宜各行分散營銷經營,而應依托金融超市或明確一家支行辦理,并成立汽車消費信貸客戶中心,實行集中受理、集中管理。
總之,隨著金融服務種類的多樣化和人們消費水平的提高,汽車消費已成為一個趨勢。但全款購車對大部分消費者來說依然略顯吃力,搞好汽車消費信貸服務,可以很好地解決消費者需求和購買力之間的矛盾。相信隨著汽車消費的增長,汽車消費信貸業務也會有更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