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所有的營銷模式中,體育營銷的難度最大,因為一場大型體育賽事可以調動全社會的政治資源、經濟資源、文化資源以及傳媒和觀眾的注意力,并不是隨便什么企業都能站到這個舞臺上。作為頂級體育賽事的操盤手和幕后推手,中國沃天體育管理集團董事長郭杰相信,一場體育賽事不僅僅是大企業的盛宴,中小企業如果將注意力集中于整個體育產業鏈上,也能尋找到自己的企業與體育營銷的契合點。
作為體育資產投資與管理領域的資深專家,郭杰領導沃天體育管理集團與歐洲紅牛成功收購F1捷豹車隊,成為捷豹車隊的股東之一,F1賽場也第一次有了中國人的身影。同樣是在沃天體育管理集團的協助下,中國紅牛成為NBA在中國唯一的戰略合作伙伴,并于2004年10月在中國北京和上海舉行了兩場NBA比賽。與這兩個頂級賽事成功聯姻,郭杰也因此聲名大噪。
“企業應該超越體育賽事本身來看體育營銷,因為一個體育賽事所能產生的經濟效應是非區域性的,企業可以通過體育賽事的公平、健康以及較大的影響力來宣傳自己的企業形象。”郭杰認為,從狹義上看,中國體育產業的概念似乎只集中在運動鞋、服裝等產品的生產營銷上,事實上,體育人口所有的衣、食、住、行都包含在“運動化”的概念中。相關企業應把視野擴大,圍繞“運動化”進行更好的營銷。企業要積極而又科學地預先評估運動新星在比賽過程中的投資價值,并有意識地評估品牌傳播過程中逐漸增加賽事投入的必要性、可能性,以便成為新一代運動潮流中的主導品牌。更重要的是,企業如果有意識地參與甚至自主組織運動賽事,就可以將其發展成更具吸引力、前沿性同時又能為企業所掌控的“特殊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