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式學習是指從閱讀、聽講、研究、實踐中獲得知識或技能的過程,是通過精心設置的情境讓學生主動地去體會、去解決問題,在參與的過程中,不僅能學到知識和技能,更重要是改變態度和價值觀,從而影響他們今后的行為。這一過程只有通過親身體驗才能最終有效地完成。體驗式學習像生活中其他任何一種體驗一樣,是內在的,是個人在形體、情緒、知識上參與的所得。體驗式學習也能給學習者帶來新的感覺、新的刺激,從而加深學習者的記憶和理解。
體驗式學習的形式
體驗式學習的形式,目前用的最多的有戶外拓展訓練、魔鬼訓練、沙盤模擬、人才自我診斷、行動學習法等。體驗式學習方法分為戶外與戶內兩大部分。國外戶外體驗式培訓的形式豐富多彩,如魚市,讓學生置身魚市,從中體驗學習銷售、溝通等經營行為。
拓展訓練(Outward Development),又稱外展訓練(Outward bound),意為一艘小船駛離平靜的港灣,義無反顧地投向未知的旅程,去迎接一次次的挑戰,去戰勝一個個困難!現在主要是利用自然條件和人工設施,模擬真實管理情境,學員在解決問題、應對挑戰的過程中,通過體驗去感悟,并不斷提升自己。
主題式冒險(Project Adventure),又稱“魔鬼”訓練。分低度、中度及高度冒險訓練,適時激發學員挑戰冒險的精神。如日本企業培訓中的軍事訓練一樣的越野拉練。雖然與企業管理的內容太遠,但受學員歡迎,且影響到學員以后的工作態度、工作質量及工作效率。
情境仿真規劃法(ScenarioPlanning),又稱沙盤模擬,是策略決策者訓練所運用的工具。此訓練法類似計算機角色動態仿真游戲,多用于虛擬情境的經營管理規劃。如《企業經營模擬》;GMC(國際企業管理挑戰賽)等。二者都是計算機模擬企業競爭的市場環境,讓學員通過計算機的模擬運營,得到較全面的經營決策演練。沙盤模擬是一種風靡全球的體驗式學習方式,一般是在室內進行。如《探戈Tango》就是一個通過沙盤模擬傳授知識和無形資產經營的培訓項目。
行動學習法(Action-Learning),行動學習法以彼得·圣吉的《第五項修煉》及《系統動態學》為專業知識領域,主要以協助企業員工培訓、組織變革及構建學習型組織為主。它是一種以學員為中心,由學員自己提出本企業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并由其他學員共同研究解決方案的學習過程。
教練(Coaching),源于體育。頂尖的網球手、高爾夫球手和其他競技項目的運動員都有教練。教練幫助他們提高技能、磨礪技術、制定重大賽事的行動戰略。后來,coaching作為一種管理技術從體育領域應用到企業管理領域,企業教練也就應運而生。教練主要激發學員的潛能,以談話溝通的形式改變促成學員主動改變心態。
體驗式學習與傳統學習的比較
體驗式學習與傳統式學習的最大區別在于,前者強調的是通過這個演練過程讓參與者自己體味一種知識及其如何在一定情景下予以運用;后者是教師直接解釋或者理解這種情景。前者更適應人們接受知識的心理特點,特別是管理專業的教育。前者以學為主(學員為中心),充分調動學員的積極性,師生互動性強,注重學員觀念態度的改變;后者以教為主(教師為中心),本質上是單向信息的交流方式,注重學員知識技能的提高。
1、主動學習。在傳統上,教師是教學的中心,學生只需專心聽講,認真記筆記即可。而體驗式學習則要求學習者發揮主動精神,對自己的學習負主要責任,真正成為教學過程的主體。體驗式學習強調學習者積極主動地參與,認為沒有這種參與,就不能產生任何體驗,更談不上學習過程的完成。
2、寓教于樂。寓教于樂一直是教育界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試圖攻克的難題。寓教于樂中的“樂”字應包涵兩層意義:一是指教師把傳授的知識融入能激發學生興趣的教學方法中去,盡量使教學過程像娛樂活動一樣吸引人。二是指教師通過調動學生,將被動學習變成主動掌握的過程。“體驗式學習”的提出為這方面的研究開辟了一條新的思路。在這里“樂”的重心已有所偏移,即并非教師單方面制造的樂趣,而是學生主動體會到的樂趣。學生學得快樂,這才是寓教于“樂”的真正實現和真實效果。教師自己或其他專家精心設計的項目,要明確地傳達給學生,如設計一則海報、啤酒游戲(體驗競爭與合作)等。這個階段主要讓學生體味如何更好地將一項指令明確化、簡單化。
3、學以致用。學以致用是傳統教育的一個難題,原因之一是學生很少有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場所、時間和機會。在教學中則表現為不了解在真實的環境下應該用什么方式最適當、最能表達自己的思想。因此,應該讓學習者逐漸意識到學習是一個通過實踐運用循序漸進的過程。體驗式學習的優勢在于,它為學習者及時提供了一個運用所學知識的的空間,使學習者成功地進入活生生的表達和思想交流之中。體驗式學習法要求每次活動之后,每個團隊都要提供你的最終成果。它要求的是做事,而不是談論做事或假裝做事。訓練計劃中典型的最終成果包括:展示、模型、報道和方案等。最終成果盡管是模擬的,但卻是真實有用的。通過展示,團隊與團隊之間的比賽可以使學生的活動得到有效的激勵。展示時發言人要報告活動的計劃、實施過程、團隊成員的分工以及做事的理念和方法論。
4、虛實結合。體驗式學習是一種情境化學習,在這里學習過程被置于各種虛擬的或對其保持一種發展的眼光和態度,模仿是為了更好地創造。如果只是一味地強調模仿,一旦學生在生活中遇到真實情境,就會不知所措,因為他們并沒有真正掌握在真實情境下的靈活運用。所以,虛擬情境應力求逼近真實的情境,在引導學生體驗時要盡量使學習者從外在的環境和內在的心境兩方面都感到自己正處在生活的空間中,而不是在一種被安排好的系列活動之中,要讓學習者對即將發生的事情無法預料,而又必須馬上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思考,作出反應,加以解決,從而在一個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深刻的體驗。體驗式方法運用到培訓中,教師的風險比傳統的課堂單向傳授要大得多。在策劃每一個培訓項目時,教師是主體,培訓實施時,受訓者是主體。體驗式方法的核心在于教師在培訓前要作好充分的準備,項目的設計必須目標明確、便于考評、充分參與、簡單但需要創新思考、團隊才能完成等。這要求教師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和組織駕馭能力,讓受訓者真正通過做游戲演練來體驗與感悟管理的實質。一個成功的團隊,更多的是體現在其處理事情的方式與過程,而不是看團隊內有多少精英人物。體驗式方法立足于改善整個團隊的行為方式,而不追求提高團隊中個體的個人能力與言行水平的一致。通過團隊的演練,真正體驗競爭與合作的意義。整個培訓過程,始終貫徹“理論實踐循環往復”的學習理念,作為以“挑戰任務”出現的項目游戲起著非常積極的作用。一個個精心設計出來的游戲,將虛擬在工作生活中可能出現的情景,內容涉及到團隊溝通與協作、集體決策與實施、個人挑戰與團隊信任、項目統籌與資源配置等多個方面。
體驗式學習在企業培訓中的應用
現代企業都非常重視培訓,但往往因襲傳統教學體制與模式,課堂上以老師講授為主,學員被動地聽,這樣教學的效率和效果較差,達不到預定的培訓目的。東北財經大學MBA學院在承擔的培訓過程中,針對學員的特點,采用體驗式學習方式:主要采用開學時拓展訓練,力求在短時間內,通過開發學生個體潛能和情景模擬等體驗式培訓方法,如:鉛筆迷宮、傳話游戲、盲人方陣、過“地雷陣”等項目,加速學員之間的了解,有助于團隊精神的培養,使學員對管理學中的計劃、控制、領導、協調等有了更深刻地體會。授課過程中穿插案例,案例討論中的采用角色扮演教學法。這樣學員之間互相學習、借鑒,最后教師總結、分析、指導。使學員茅塞頓開?!镀髽I經營模擬》課,該課程是一種體驗式的互動學習、競賽方式的課程。學員有置身市場競爭之中的感覺,理論與實踐在模擬經營中找到了契合點,通過模擬經營,練習使用戰略分析的工具和方法,評估內部資源與外部環境,分析與識別市場機會與威脅,訓練學員在變化多端的經營環境里面對多個競爭對手,正確制定企業的決策,達到企業的戰略目標。經過這門課,學員全面、靈活地應用管理學、市場營銷、企業戰略、生產運作與管理、財務分析等課程中學習到的知識,并能培養團隊合作精神。模擬經營中,每個團隊都要面對激烈動蕩的市場環境,制定適應性發展戰略,做出一系列的經營管理決策,在高強度的市場競爭中,模擬公司將遭遇各種各樣的危機、約束、壓力和挑戰,參加培訓的學員就是在經歷模擬企業3-4年市場競爭的成功與失敗過程中,培養戰略管理能力,領悟經營決策真諦。
實踐證明,體驗式學習是完全適合企業培訓的一種新方式。因為一方面參加學習的學員年齡偏大,遺忘的速度要大于學習的速度,但如果學員親身參與其中,自己體會,再經過老師的點撥與總結,會對所學知識點及管理經驗有更深刻的理解與記憶。另一方面,參加培訓的學員,一般都是單位的中層干部,有很多管理和工作經驗,自己的想法很愿意同大家一起交流,同時希望得到老師或專家的指點;能利用自己過去的經驗將新信息分析整理成熟悉的形式,就會很容易記住新信息。
(作者單位:東北財經大學MBA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