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京市外國語學校 21 0008)
1 考點鏈接
(1)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植物的向性運動;植物生長素的發現和生理作用;生長素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其他植物激素。
(2)人和高等動物生命活動的調節:動物激素的種類、產生部位及生理作用;激素分泌的調節;相關激素問的協同作用和拮抗作用;其他化學物質的調節作用;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興奮的傳導;高級神經中樞的調節;神經調節與體液調節的區別與聯系;激素調節與行為;神經調節與行為。
(3)內環境與穩態:內環境;穩態的概念及生理意義。
(4)水和無機鹽的平衡:水和無機鹽的平衡;水和無機鹽平衡的意義。
(5)血糖的調節:血糖平衡及其意義;血糖平衡的調節;糖尿病及其防治。
(6)體溫的調節:人的體溫及其相對恒定的意義;體溫的調節。
(7)免疫:特異性免疫;免疫失調引起的疾病。
2 命題趨勢
生命活動的調節和免疫專題已逐漸上升為高考的重點考查內容之一。而對能力的考核已成為高考的重要方面。
2.1 重視對學生理解能力的考查
理解能力是學習中一種非常重要的能力。它主要體現在對所學知識要點的闡述,對知識間內在聯系的把握,以及運用所學知識,對某些生物學問題進行解釋、推理,作出合理判斷或得出正確的結論等方面。如2006年江蘇卷的第8、14、17、33題,2006年廣東卷的第11、13、20、40題,2006年全國I卷的第1題,2006年天津卷的第2題,2006年四川卷的第31題等。
2.2注重對學生實驗與探究能力的考核
實驗和探究能力是能力培養的重要目標。實驗能力包括理解實驗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驟,掌握相關的操作技能,能對實驗現象和結果進行解釋、分析和處理。探究能力包括確認變量、作出假設和預期、設計可行的研究方案、處理和解釋數據、根據數據作出合理的判斷等。如2006年江蘇卷的第9題,2006年廣東卷的第12、40題,2006年重慶卷的第5、31題,2006年四川卷的第31題等。
2.3加強對學生獲取信息能力的考查
學生能正確描述和理解圖表等所表達的信息,能運用相關的概念和原理來分析、解決問題,并能用圖表等表達形式準確地描述生物學方面的內容也是一種重要的能力。在最近幾年的高考試卷中,涉及本專題內容的圖、表較多。如2006年廣東卷的第12、17、31題,2006年全國I卷的第2題,2006年天津卷的第6題,2006年重慶卷的第5、31題,2006年四川卷的第31題等。
2.4重視考查理論在生產、生活中的運用
生物學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是重要的,什么時候都不能忽視,但只要求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是不夠的,還要引導他們能用這些知識去解決生物學的科研、生產和生活實踐中的問題,即重視生物學知識的實用性和它的社會價值。最近幾年高考命題都非常重視基本概念和原理的運用。這類試題主要考查考生應用基本概念、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命題的重點。如2006年江蘇卷的第9題,2006年廣東卷的第13、17、32、40題,2006年全國Ⅱ卷的第1、30題,2006年北京卷的第3l題等。
2.5 重視學科內綜合和多學科綜合的考查
重視考查考生對本專題多個知識點的綜合和應用,如將人體的內環境、血糖調節、水鹽調節、體溫調節、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等知識結合起來,還有的將免疫與細胞結構、生物膜系統等結合在一起形成的綜合題。如2006年廣東卷的第40題,2006年全國Ⅱ卷的第30題,2006年北京卷的第31題等。
3 復習策略
3.1 扎扎實實地抓好基礎知識
近年來由于強調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和能力測試的加強,有些教師會有意無意地忽視和放松了對基本知識的復習。事實上,生物學的基本概念、規律和原理等基本知識還是非常重要的,離開了知識的積累,能力是很難形成的,即能力是建立在基礎知識之上的。作為中學教學指揮棒的高考,近年的大量選擇題與部分的非選擇題都與教科書的知識點扣得很緊。有的試題甚至還考查了教材上的枝節內容與零散知識。例如,有哪些植物是C4植物,根瘤菌的種類等。
在高考的答題中,一些考生對生物學基本概念、原理掌握的不夠準確,如:氧與養,運輸與吸收,體液調節與激素調節等;語言表達能力弱,一部分考生不會用精確的生物學專業術語來準確答題,專業術語出錯較高等。因此,在考前復習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弄清生物學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要將描述生物事件的術語,經典實驗及其研究的方法,表述概念要素、原理要點、理論觀點的主題詞、短語或短句等作為重點內容,進行歸納整理,強化復習。
3.2實實在在地進行能力訓練
高考除了具有選拔人才的作用之外,還應起到高等教育與基礎教育的銜接作用。近年來的生物學高考試題充分體現了生物學科的基本思想方法,將專業知識與中學教材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生物學的基本思想在高考命題者的頭腦中根深蒂固,從而也就自然而然地反映在試題當中。在平時的教學和考前復習中,教師要培養學生樹立生物學的思想方法。
教師要把培養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作為重點。以圖表信息題為例,在復習中,要對每種圖表信息題進行針對性的強化訓練,圖表信息題包括圖像題、圖解題、表格題、圖表綜合題、繪圖題、設計表格題等類型。生物圖表信息題在創新情境的基礎上還起到考查能力的作用。解圖表信息題時,首先教師應該要求學生正確識別圖、表、曲線含義,從中獲取有效信息、進行信息轉換;然后再進行知識遷移,把課本內的有關生物學概念、原理、規律等與圖像曲線中的相關點建立聯系,將相關的生物學知識與圖像曲線緊密結合,在腦中構建新的曲線——知識體系,然后運用新的知識體系揭示問題的實質,解決實際問題。
教師要十分重視實驗和探究實驗能力的培養。探究實驗已近年來考查的重點。在備考探究實驗時,一般從研究課題、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實驗假設、預期結果、實驗設計、實驗現象和數據分析、推論等方面進行準備。在實驗設計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把握實驗設計的基本原則:①對照實驗原則。對照實驗通常包括以下4種類型:空白對照、自身對照、條件對照、相互對照。如“驗證甲狀腺激素促進幼小動物發育”實驗中,可存在以下實驗組和對照組:甲組:飼喂甲狀腺激素(實驗組);乙組:飼喂甲狀腺素抑制劑(條件對照組);丙組:對蝌蚪不做任何處理(空白對照)。②單一變量原則:實驗中一定要注意控制變量,即在實驗中,一般只能確定一個變量,即惟一對實驗產生影響的變量,而其他條件在實驗組和對照組中應該是完全一樣。③平行重復原則:實驗設計中必須保證實驗的可重復性。只有足夠的實驗次數,才能判斷實驗的可靠性。
在模擬考試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提高審題能力的訓練。考試時常會出現考生讀題不仔細,抓不住重點的現象。如有的考生就沒有看清“接種流感疫苗后短期內不止一次地患流感”等語言表達的真正含義。又如2005年第36題關于免疫功能失調可引起的過敏性疾病——尋麻疹的原因,考生能準確答出抗體分布在皮膚某些細胞的表面僅為7%。接種流感疫苗后再度感染的免疫學原因能答出相應的抗體、記憶細胞的壽命比較短的僅為31%。這些都與教師平時長期訓練不嚴、學生對自己要求不高有關。
學習的過程是一個知識積累的過程,是一個記憶與理解的過程。本專題與教材中的其他章節一樣,都包含了許多知識要點,這些知識要點都應該要求學生通過理解,系統而又清楚地記憶在大腦里,只有內存容量達到一定水平時,這些知識才會自然而然地串聯起來,達到所謂的融會貫通。所以,對知識的分析、歸納、推理等綜合運用能力都必須建立在對各章節知識點掌握的基礎上。
注:“本文中所涉及的表格、注解、公式等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