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價圖書“遇克星”書店出現“拍書族”
據新華網湖南頻道報道:望著書店價格昂貴的書籍,一些囊中羞澀的消費者計上心來:拿出隨身攜帶的數碼照相機或帶有攝像功能的手機,將書籍中的精華部分拍攝下來。面對屢禁不止的“拍書”現象,湖南省新華書店前臺主管高環說,作為商品,書籍重要內容被拍走,不僅侵害商家利益,而且侵害書籍作者利益。但大多數消費者卻對此行為表示無可厚非。長沙某高校中文專業的應屆畢業生小磊透露,用相機和手機拍書的方法,在學生中很普遍。在他看來,他是為了獲取知識才拍書的。既沒有偷書,也沒有毀書,應該得到大家的支持和理解。但其實,書店對其經營的書籍在讀者尚未購買前享有所有權,書店有權自主決定是否允許他人在特定的時間、特定的地點翻閱、摘抄、翻拍其尚未出售的書籍。
網絡不是讀書地
據《檢察日報》報道:很多人認為,網絡使得讀書變得更為容易和便利了。但是,現在的網絡讀書頻道還存在著諸多問題。比如網絡圖書連載,出版社出于銷售實體書的目的,通常不會把書的全文交給網站,總要在很長一段時間留一個尾巴,這種做法常激怒一些網民。另外,一些強勢出版社與讀書頻道“強強聯手”,推薦圖書不分內容優劣,使一些真正優秀的圖書失去了讓更多人知道的機會。網絡讀書在引導閱讀潮流上雖然一度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到目前為止,網絡讀書站點還沒有承擔起作為一個媒體的責任。與傳統媒體相比,網絡媒體的全面商業化決定了責任要排在利益的后面。在經歷過網絡閱讀的一個高潮之后,不知人們的讀書行為會不會回歸到傳統的閱讀方式上來?
誰來支持我們的作家?
據《新京報》報道:最近,作家沿街乞討的新聞不時出現。這些新聞,當然不乏炒作之嫌;不過,也暴露了一個深刻的問題:當作家離開了國家的支持后,還能靠誰?在一個創新型社會中,國家必須保證創新者的權益,具體到作家上,就是保護他們的著作權,這是國家對作家最重要的義務。而中國的富裕階層,也應該早早脫離暴發戶的銅臭氣,尋求自己的文化品位。這是他們對文化的基本義務。國家和富人盡了他們的義務,優秀的作家才能有更多的生長空間。新上任的作協主席鐵凝說,一個大國養不起作家很悲哀。其實,作家守著這么一個大國養不活自己,要靠納稅人的錢來供養,這才是真正的悲哀。
國產第一少兒暢銷書還能火多久?
2月26日,中央電視臺停播了已經受到廣大少年兒童喜歡并被每天期待著的動畫片《虹貓藍兔七俠傳》。據說起因是有家長網民在幾大門戶網站發貼子,指責該動畫片有暴力和血腥傾向并有粗口,對少年兒童產生了不良影響。可這樣的指責立即引來了少年觀眾的一致反對和對該動畫片更熱烈的支持。而在此之前,《虹貓藍兔七俠傳》動畫片被廣電總局評為2006年的優秀國產卡通片,向全國電視臺推介,開卷2007年1月的少兒類暢銷書排行榜顯示,《虹貓藍兔七俠傳》一套20本圖書占據了排行榜的前20名。《虹貓藍兔七俠傳》成了2006年當之無愧的國產第一少兒暢銷書。因此央視的“叫停”立即引來了業界的極大關注。關于對這部動畫片的所謂血腥和暴力的指責,有關人士表示,網絡上的爭論早已有之,尚無定論。如果在尚無定論之時就真的因此而叫停,由此引出的另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則是:少兒產品的好與壞究竟應該是少兒說了算還是成年人說了算?而在《虹貓藍兔七俠傳》誕生之初,這種以中華武俠的故事來承載中國傳統美德的題材探索是受到了肯定的。
出版物字號縮水
得不償失
據《中國新聞出版報》報道:一般平面媒體和書刊所用的字號為五號或小五號,但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在強調視覺沖擊的前提下,許多出版社和平面媒體都在重視“厚題薄文”,以方便閱讀。但近觀一些報紙、書刊,發現它們的字號在縮水。有的由五號變成小五號,有的方體加長……那么,縮小字號到底為哪般?說白了,字號縮水,無非是想增加信息量,滿足支撐出版業生存的越來越多的廣告需求。殊不知,卻忽視了一個很簡單的推理:沒有了讀者,沒有了市場,也就沒有了新聞出版業生存的基礎,到最后,講究實效的廣告商還會投入廣告嗎?看來,字號縮水實在是得不償失。
必須重視出版
“擦邊球”現象
據北方網報道:目前,圖書出版市場魚龍混雜,不少出版人熱衷于打“擦邊球”。有的以編譯、編選為名,改頭換面或東拼西湊多人的作品,在是否構成侵犯版權上打“擦邊球”;有的明知圖書內容不能“出界”,就在書名和廣告詞上極力“上色”。南開大學文學院傳播學系的趙航教授說,出版界出現打“擦邊球”現象,既有在社會轉型時期因某些法規或規范不完善,導致有空子可鉆這個原因,也顯示出有些出版人受利益驅動、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態。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從制度建設、完善法規以及道德約束等方面綜合治理。在深化出版改革中,必須重視出版“擦邊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