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發展至今,對傳統產業的改造已達到了異常深厚的地步,許多商業常態由此發生巨變,機遇與挑戰相伴而生。另一方面,互聯網與IT、電信之間的不斷融合,推動了世界變平的趨勢。
毫無疑問,“創新”仍然是2007年的一個關鍵詞,那么2007年的互聯網產業將會如何發展?呈現什么樣的特點?入選商業網站100強的企業,他們的創新思路又有哪些?
答案盡在《互聯網周刊》年度互聯網發展論壇。
2007年VC眼中四大焦點
年度論壇之VC對話,風投詳解2007年投資秘訣。
焦點一:投資重點
主持人CIBC(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助理副總裁米子學:2007年中國互聯網是否有足夠的增長空間? 2007年的互聯網投資重點又會在哪里?
德同投資管理公司合伙人趙軍:互聯網只是工具,發展前景不在工具本身,而在它的應用,比如互聯網和傳統行業的結合將會有非常大的發展潛力。
華興資本CEO包凡:投資總量將繼續增加,但投資比例面臨調整。從2005年下半年到2006年上半年,很多獲投資的IT企業成長狀況沒有達到預期,我們站在投資者角度,必然會關注其它領域的狀況。
愛情公寓CEO張家銘:IT產業在2006年年初投入過大,這是一個供需不平衡的局面,在美國、日本也都是這樣的表現,但這也許只是因為2006年上半年投入的資金比較多,預計在這方面的投資額還會有不錯的增長。
Atlas Ventures副總裁張鴿:雖然IT整體的投放比例在下降,但實際上投資量是在增長的。另外投資人也在不斷成熟起來,慢慢地去了解傳統行業的項目,我想這是大家相互選擇的。互聯網還是持續投資的熱點,相對來講,現在可算是一個短期的調整階段。
焦點二:創新模式
米子學:2007年互聯網商業模式發展的趨勢是怎樣的?互聯網商業模式的熱點在哪里?
張家銘:互聯網最近兩年可能會以Web2.0的方式為主,也就是用戶產生內容,并以自己的喜好進行交流。目前清楚的模式是靠網絡虛擬形象和個人空間來向用戶收費。此外,網上支付和手機支付也是有獲利前景的模式。
包凡:現在互聯網公司需要把用戶體驗做好,要能真正從最根本上改變人的生活或者行為方式。我本人認為盈利方式在這個階段不一定是最重要的。
張鴿:作為VC,我們需要找到有明確盈利模式的項目。在中國我接觸到相當一部分VC是非常謹慎看待互聯網的,他們不會在中國追逐純流量的公司。如果公司有一個獨特的定位,也許現在沒有一個好的盈利模式,但將來能占據市場的好位置,這對有戰略眼光的投資人會有相當吸引力。
我們在歐洲投資了一家公司,他們只做個性化名片,可以在線進行名片的設計,還可以安排打印。這就是大眾化定制的模式。我覺得大眾化定制的思路非常好,它的盈利模式不是單純靠流量。我認為在這個模式上2007年我們會看到一些比較好的投資機會。
焦點三:估值
米子學:怎么具體衡量互聯網企業的投資價值?VC看重的因素有哪些?估值會具體考察哪些方面?
趙軍:在估值方面我覺得有三個重要因素。第一,看這個公司是不是有確定的盈利模式,主要是收入模式,可以做一些預期,企業有沒有造血功能。第二,假如這個企業沒有造血功能,但當達到一定指標之后其他人可以來接盤,我們可以算出一個很合適的做法。第三,是供求關系。中期階段,我們更多考察企業自身盈利的能力,而早期基本上是看供需關系,或者類似的案例大概投了多少錢。
包凡:我有兩點建議。第一如果有人給你錢不要拒絕。第二:估值和時間相比,時間更重要,不要因為在估值上面糾纏而浪費了時間。
焦點四:團隊
米子學:互聯網的管理團隊最被看重的因素是什么?怎么來搭建一個比較符合國際化標準的互聯網公司?
張鴿:其實在我們日常的項目選擇中,這也是最大的難題。如果我投資的一個團隊在行業里已經有較好的人脈、背景、經驗,但是在經營管理上力不從心,我會引入一些高管。其中自然會有很多磨合、沖突,需要不斷地換血,不斷轉換為投資市場所接受的結構,這是企業尋找VC之前必須做的心理準備。團隊經理人可以來自于非常多不同的行業,我們抱的是非常開放的心態,去看團隊本身的素質和技能,而不是純粹地看有無互聯網本身相關的技能。
包凡:我認為至少我接觸過的優秀創業團隊有兩個特點,但它們聽起來比較矛盾:第一,非常執著,有跑馬拉松的態度,能耐得住寂寞;第二,善變,務實,能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堅持大的方向不變,堅持做同樣的事情。在方向上執著,在戰略上靈活。
張家銘:誠實可靠,對自己的財務數據負責,然后具有創業盈利的能力,能夠把創意商品化。
C2C的困境
外界一向習慣于用競爭雙方的表面數字來衡量競爭的勝負,但在實際的商戰中,這可能會遠遠偏離真實的競爭力。
曾經有出版署的人士對我講:“經過這10年市場經濟的洗禮,你將更懂中國的市場經濟。”在亞馬遜參股卓越兩年之后,據我從出版社了解到的數據,卓越網銷售額還不到當當網的40%,在它被收購之前,銷售額還是我們的60%。這就是這么多年競爭的結果。當當網和卓越網各自付出了怎樣的代價?做一個對比,卓越網在被收購之前,虧損占銷售額的60%,在這兩年競爭中,不論對方采取怎樣的銷售方式、投入多少資金,仍然虧損占據銷售額50%以上,而這個數字我把它控制在10%~12%。
外界一向習慣于用競爭雙方的表面數字來衡量競爭的勝負,但在實際的商戰中,這可能會遠遠偏離真實的競爭力。在C2C領域,淘寶、易趣為行業做了巨大貢獻,淘寶甚至發展了自己的淘寶學院。但我并不認為淘寶打敗了易趣,淘寶以全免費的優勢才促成了相當于易趣的2~3倍成交額,如果除去其中的自消費份額,真實的交易量可能只是易趣的1~2倍。易趣2005年的收入是2000萬美元,2006年大幅度降低費用之后,收入仍提高20%。淘寶和易趣面臨的挑戰,一是業績的虛浮,二是假名牌、水貨充斥著交易平臺。淘寶上的商戶往往隨著支付寶交易額的增大而獲得更好的賣方位置,在易趣上也是類似的規則,規則本身刺激了商戶自消費,這個比例我估計在淘寶占到20%~30%。而另一個可能刺激淘寶虛假流量的是支付寶,通過支付寶提現免手續費也吸引了相當多的用戶自消費。
無論如何,淘寶、易趣很大程度上是穿著“皇帝的新裝”,我相信2007年會是他們解決目前困境的最后時機,而不顧眼下困境一味鼓吹再投資的作為,只會加速形勢的惡化。
B2B進入商鋪時代
商鋪時代的進入,使數據庫的完善跟網站編輯的關系弱化,這是B2B發展的一個方向。
什么叫B2C和C2C?我的理解是,書商把一本書放在網上賣出去,就是B2C,而把這本書當私人物品賣給別人,就叫C2C。
什么叫B2B呢?我理解是書商和印刷廠、紙廠之間的買賣叫B2B。曾聽說這幾種完全不同的模式要合為一體,我覺得不可理解,它們之間的分界應該是很明顯的。比如阿里巴巴網站上賣服裝的業務比例很高,但這樣的B2B需要存在嗎?我們買衣服直接去買就夠了,B2C就夠了,為什么要加進B2B呢?
事實上當中國成為世界制造大國的時候,比如彩電業80%的元器件需要向元器件制造商購買時,巨大的B2B市場就出現了,在這個市場中,需要效益,需要更大的采購量、更多的供應商和采購商,這才是B2B的市場。
今年是一個B2B行業蓬勃發展的年景,甚至一天之內涌現了30個以外貿業務為主的B2B企業,它們的業務以出口小商品,包括衣服、鞋帽等為主。其次是那些同時擁有中英文網站的B2B企業,他們的英文網站收費一定比中文網站貴,這就是賺外國人的錢,它比依靠中文網站賺的數目高出5~10倍。
但是,從B2B的角度講,小商品出口和英文網站一定不是中國B2B的主體。B2B的眼光一定要向著國內企業的采購、向著生產環節的采購,而不是向著最終用戶的采購。市場早就形成了B2C、C2C、B2B劃分,比如農民的棉花會產生出200元錢的關聯產值,則那200元錢的采購一定是B2B的。
B2B的發展趨勢是什么?有人認為是借助搜索引擎的力量,比如在Google上產品信息會被檢索到。這是一個方面。其實最明顯的趨勢是B2B正在從企業建網時代進入商鋪時代,有企業花5萬元人民幣去建一個網站,而網絡的瀏覽速度、網站本身建設升級都成為他們的困惑。借助于B2B平臺,企業將獲得非常高效的檢索速度,無論是借助搜索引擎,還是借助我們的平臺本身。而垂直行業網站,面對客戶的關聯采購時并不具備優勢,因此B2B平臺還應當是綜合性的,通過網站內部的資源整合,甚至可以保證200個行業配備各自的技術人員,這也是大型化的優勢。
我期望可以和專業性的網站合作,TOM和易趣都可以合作,我們為什么不可以?商鋪時代的進入,使數據庫的完善跟網站編輯的關系弱化,用戶提供內容、完善數據庫,這是Web2.0的特征,也是B2B發展的一個方向。
哪些金礦等待挖掘
互聯網依然充滿機會,最重要的是發現和耕耘。
李治國:吃、住、玩的需求遠未被滿足
互聯網的任何領域都經歷了從未看好到看好的過程,作為一個公司的總經理,我們應該關注每一個潛在的領域,這是對創新企業最基本的要求。我認為生活領域是很重要的領域,而且這跟人們的消費是息息相關的。實際上互聯網所解決的人們的生活方面的需求還遠遠不夠,在美國,這個領域發展得稍微強一點。口碑網關注的是吃、住、玩的領域。吃是我們比較注重發展的領域,同時我們認為網民的需求不僅限于吃,也有租房等需求,同時人們可能買房等,這些都是我們最基本的需求。我們希望能夠把這些串起來,這是我們對社區的理解,為什么不叫行業性的網站?我們認為社區的需求是有共性的。
蔡翌:VC應該看看金融業
保險這個行業很特殊,保險是推銷出來的,不是人家來采購的,這是歷史發展中的一個結果。過去保險確實是沒有任何渠道的,只有通過推廣來做,但現在我認為時代不一樣了,個人的受教育程度,獲取信息的途徑,理解的成本等等完全不同了,這就給了我們一個新的機會,所以我們現在是用新的模式做傳統的業務。
我不理解網上賣保險這么好的模式,為什么就沒有風險投資來投呢?網上賣保險沒有物流環節,而且信用問題不用擔心。2000年我們就提出電子簽名、電子保單,不用面對面就可以買到保險,我們發現50%的人都能接受。我們不到半年就已經做到快接近1億元人民幣的交易額,現在一個月的交易額達到2000多萬元人民幣。
肖勇: 在線廣告仍有很大市場
搜房網還沒有發展起來的時候也賣過書,也搞過線上線下互動的活動,一直到2003年網站建設的收入排第一位。2004年、2005年廣告開始占據主體地位,到現在廣告收入占了90%的比例。江南春一年能做到廣告額超過1億元人民幣,所以我覺得互聯網廣告還有很大的機會,我想廣告這方面我們還沒有做透,其它方面我們還在探索。
贏利之道
收獲者的經驗表明,獲利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創新模式結合傳統經營理念的過程。
做代理必須壟斷控制
商機在線的定位是一個招商類的垂直門戶。我們從2002年做互聯網的代理出身,到2006年我們的代理業務收入達到5000萬元人民幣。我們的運作,多少有壟斷的成分,比如代理新浪、網易、搜狐的某一個區域,我們必須保證沒有競爭對手。2002年,我的最大心得就是渠道商、代理商的競爭會導致利潤下降,所以做代理一定要采用壟斷控制的做法。其次是要整合資源,整合電視、互聯網和各種刊物的資源,整合計劃的領導者一定會獲得最大利益。
中國制造網副總裁
兼運營總監黃良發:關注用戶利益
回歸商業,最終是回歸“關注用戶利益”。Google 十大真理的第一條真理就是不作惡。這對我們網站的影響非常大。中國制造網在1998年開通,從第一天到現在,網站上沒有出現一條彈出式的廣告。在我們的頁面上也有廣告排名,從2003年開始我們只出售頭10名的位置,時時保障10個客戶,保障客戶的利益。3年來,我們的收入和利潤都保持了超過100%的增長。
社區以文化為核心
貓撲網的收益目前已經跟TOM持平。3年多前千橡收購貓撲時,盡管只是中小型的網站,但貓撲已經形成了比較獨特的文化,發展到現在,又有大不同。2006年11月,貓撲有新媒體、新門戶的發布,和新浪、網易不一樣,它是帶有強烈社區模式的門戶。最近推出的貓撲博客也是具有強烈社區形式的。所以,這個網站看上去是門戶,但是用戶的互動性非常強。體現在廣告客戶方的優勢,就是互動效果特別出色,過去9年的積累和3年前系統化的打造,讓貓撲的新門戶面貌水到渠成。
目前千橡還在進行網游業務。這么多年來整個互聯網業務的收入排名,短信一直排第一,第二是網游。我們認為貓撲做網游也是水到渠成,網游業務需要的幾大支出比如宣傳費用、服務器帶寬費用、營銷費用,對貓撲這個大社區平臺并不吃力。這類似于網易的網游業務,它做自己的網游時凈利率高達60%,而我們的這個數字也能達到30%。
用博客的方式做B2B
我不喜歡大的東西。千禧網100是一個B2B的網站,我們的定位是第二代的電子商務。有這么多行業,如果我既要照顧到交易市場,又要照顧到行業資訊,憑我們的力量做起來會很辛苦,我覺得互聯網企業人很多的話是一個很不合理的現象。我們的想法是,利用博客的方式,讓所有人跟我們一起做。用戶在網上發一些信息、技術文章,我會給他加分,分值達到一定的程度,這個用戶會享受到千禧網的免費服務。
付費服務成為收入主體
很多網站在2006年獲得了流量上的成功,但怎樣把這些用戶、流量變成真正的現金,依然是敏感的話題。賽我網主要是向網民提供發布個性化圖片、文字的空間,并且讓個人之間、有共同興趣的群體之間,可以進行交流溝通。基于這兩種交流之上,可以觸發商務促銷,也就是廣告的服務,還有無線增值服務。賽我網整個收入構成中,最重要的來源是向個人用戶銷售賬戶和虛擬物品。
我們認為未來隨著3G的應用、無線互聯網和有線互聯網的結合,通過無線增值服務收費,很可能是一種很重要的收費渠道。
(崔瑜整理)